李小书着宁澜的郁郁道,“没意思,我也能治病救人的。”
    “没错,我们小书可厉害了,”宁澜温言温语地哄他,“饿不饿,我给你做好吃的。”
    李小书一贯的没心没肺,“太好了,谢谢澜哥哥。”
    宁澜从起来就没闲着,早饭就喝了一碗粥,这会儿饿的不行,他准备烙个饼。
    宁澜自己喜爱面食多过米饭,面粉是去村中的石磨磨出来的,颜色发黄,颗粒稍粗,不如他在镇上吃的那样精细,但麦香味十足。
    宁澜先用温水把面粉搅成絮状,再揉成光滑的面团,盖起来醒半个小时。锅中烧开水,把切好的瓠瓜丝放进去焯一下,用黄芥末、盐和米醋凉拌。
    这里各种调料还是比较全的,现世常用的酱油、醋也都有,但因为粮食产量低,以粮食为主材料制作的调料,量少价格也偏高,普通老百姓很少舍得大用。
    再说这里虽没有辣椒,但人们也是极喜食辣的。这时的辣味来源主要有胡椒、芥末、和姜。胡椒是海外传来的,比较金贵,上层人士用的多。芥末和姜则比较常见,芥末是芥菜的籽,研磨后加醋和水调和,用细纱布过滤出汁液,放凉即可。
    宁澜用的醋是他自己酵的,一斤大米可以制作 20 斤的米醋,比买的合适。大米反复炒成金黄色,加水和糖密封在无油无水的坛子中发酵两周就可以了。
    面团醒好,分出大小相同的剂子,擀成圆片,轻轻地抹一层油,再均匀的撒上盐和葱花,卷起来两头封好,擀成碗口大的圆饼,刷一层蛋液入锅中烙熟。
    这样烙出来的饼是一层一层的,面粉香气和葱花的咸香同时迸发在口中,酸酸辣辣的瓠瓜丝,解腻又开胃。
    “真的太好吃了,澜哥哥,”李小书吃的停不下来,一口气吃了四五张。
    “你慢点儿吃,没人和你抢,”宁澜很羡慕李小书的饭量,他也想多吃点儿快快长高,他现在太弱了,背篓都是用小号的。
    饭后宁澜心安理得的打发李小书去刷碗,他很喜欢做饭,也是真的很讨厌刷碗。
    宁澜坐在院子中,泡上两碗菊花茶,茶水冒着热气,菊花在水中重新绽开。小路上行人三三两两,不见匆忙,悠闲自得。远山被太阳染上一层金色,不断有悦耳的鸟鸣传来。
    “我哥哥要是像你做饭这么好吃就好了,”李小书吃的坐不下去 ,揉着肚子在院中溜达消食,还不忘对宁澜抱怨。
    “你哥哥知道你背后说他又该揍你了。”
    “嘿嘿,澜哥哥最好了,你可千万别给我哥哥说。”
    实在无聊,喝完一碗茶,宁澜干脆教起李小书打太极,“对,像我这样,含胸挺背,屁股收起来,腰放松,肩膀下沉,找远离耳朵的感觉。”
    起初李小书觉着新鲜,像模像样的跟着宁澜练,就是练了几式腿酸的慌,耍赖不练了,“好累,澜哥哥。”
    俩人大眼对小眼,百无聊赖之际,宁澜想起了小时候他和爷爷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
    宁澜用木棍儿在地上画出 6*6 的小方格,找两颗石子儿当将,摆放在首行中间的位置,又撇 24 根儿小木棍当兵,靠着下面 4 行摆满。
    将只有和兵中间空一格儿的时候能把兵吃掉,把兵吃完算将赢,若是兵把将四面都堵了将出不去就是兵赢。
    “可明白了?”宁澜把规则详详细细的给李小书讲了两遍。
    “明白了,来吧,”李小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好,那我先当将,你先熟悉熟悉,一会儿咱俩石头剪刀布,赢了的可以自由选择身份,”宁澜原来从没赢过他爷爷,他爷爷是个老狐狸,三下五除二就能把他打的稀里哗啦的。这点儿手艺对付李小书这个十岁的小孩儿还是绰绰有余的。
    李小书屡败屡战,玩儿的不亦乐乎,李小墨来接他时输的不肯走,还是李小墨允了他次日再过来才肯回去了。
    第8章
    第二天一大早李小书就来了,怀中还抱了一只纯白色的小奶猫。小奶猫长了一双异色瞳,一只眼睛蓝色,一只眼睛绿色,脖子中用红绳系着一颗锁状的小石头,正歪着头打量宁澜,乖乖巧巧非常可爱。
    宁澜心都要化了,“哪儿来的小猫?”
    “我家大黄生的,”李小墨一脸满足的胡撸着小猫的脑袋。
    “我去你家怎么没见过,”宁澜伸手想把小猫搂在怀中,被小白猫拍了一爪子,“这小石头也怪好看的。”
    “嘿嘿,小白才满月没多久,原来大黄护着不让碰,这小石头是昨天摔马车那人给的。”
    小石头虽小却很精致,颜色也通透,看昨天那人的衣着打扮,随手给出这样一颗小石头也不足为奇。宁澜问道,“那人怎么样了,伤的很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