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宁澜心思活络,虽不能卖,但他也可以帮着腌,每十枚鸭蛋除去消耗的腌制材料,他收取两文的手工费。
    有人问,“小哥,鸡蛋行不行?”
    “也可以的,只是鸡蛋壳薄,腌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质的,”宁澜细心解释道,“最好还是用鸭蛋。”
    “好的,多谢小哥了,”问的人之后拿过来十几枚鸭蛋叫宁澜腌。
    宁澜在镇上卖吃食的时间长了,大家也都知道他和平安医馆的孙大夫熟识,对他也多来几分信任。
    完整剥出来的松花蛋上面有松树样的纹路,逐渐受到了一些文人墨客的喜欢,时不时就有人抱着一小坛子鸭蛋来找宁澜,这两个月光腌鸭蛋也让他赚了几十文钱。
    后来有人找宁澜来买腌松花蛋的方子,宁澜这个胳膊不想和大腿拧,也不敢小觑古人的智慧,这方子被研究出来只是时间问题,便以五两银子的价格卖了。
    契约书上写着宁澜自己腌出来的松花蛋也还可以卖,说白了就是人家对宁澜的实力清清楚楚,知道他对自己的生意造不成太大的影响,再者他们买了方子可不只用在这个小县城。
    小满时节,正是采金银花的时候,宁澜抽空带着宁磊和笑笑去了山上,小九儿也很久不上山玩了,乍一出来撒开了欢。
    金银花花蕾入药,在清晨花还没有完全绽放,养分最为充足的时候采摘最好,采完四个小时内要摊开放置,自然风干,这样的金银花品质才是最好的。
    下山时宁澜遇见几颗茱萸树,正开着黄色的小花,突然想起来很久没见过张九如了,上次还是年前给他火锅底料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最近再忙些什么。
    宁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想起张九如来,他对张九如其实除了名字一无所知。甩掉脑子里无谓的想法,宁澜继续往家里走去。
    早晨宁澜没有时间,采摘金银花的活儿只能交给宁磊和笑笑,到底让两个小孩儿上山他不放心,就托了秦大嫂照看。
    秦大嫂是个顾家又细心的,上山自己也能采金银花赚点儿零花钱,不用宁澜怎么说她就同意了。
    不过宁澜还是琢磨着养条狗,让小孩儿妇女上山,他总觉着过意不去。秦大哥叫他宽心,说自己有时间会过去照看的。
    采的第一批金银花晒干,宁澜便带着宁磊和笑笑一起去镇上,让他们自己试着去把金银花卖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计的事还是早早让他们懂了的好。
    宁磊和笑笑挨着宁澜把摊儿摆开,宁澜吆喝,宁磊也跟着吆喝。
    经过的人多是逗弄俩小孩儿几句,等到宁澜粥卖完宁磊和笑笑还没开张,宁澜便收了东西坐一边儿等着。
    “呦,这谁家的小孩儿,卖的什么呀?”
    “金银花,泡、泡水喝,治风热感冒,清热解毒,”宁磊磕磕巴巴的把宁澜教的背出来。
    “怎么卖的?”
    “十文这么多,”宁磊捧起一把金银花比划着,笑笑在一边儿点头。
    问的人摇摇头走了,下一个来问的宁磊又报了五文的价格,那人没买也走了,宁磊和笑笑面面相觑,有点儿不知所措。
    “跟我走吧,我们换个地方卖,”宁澜推着车走在前面,俩小孩儿跟在后面。
    宁澜每到一家医馆,就会领着宁磊和笑笑去问医馆收不收金银花和价格,有一家嫌少不收,也有一家报了价格的,宁澜道过谢没卖。
    俩小孩儿问, “哥哥,为什么不卖呀?”
    “咱们头一次卖这种药,不知道价格,得多问几家比比看谁最公道,”宁澜解释,“以后再卖就来最公道这家。”
    “哦。”
    宁澜又问了两家,才将金银花卖掉,三两的金银花卖了六文钱,宁澜把钱交给宁磊和笑笑,两个小孩子装进小挎包中紧紧地捂着。
    宁澜把推车放回平安医馆,从医馆出来,宁澜才问宁磊和笑笑,“知道我为什么不直接带你们来这里吗?”
    “不知道。”
    “因为我第一次卖药也是像今天一样一家一家问的,”宁澜面不改色扯个小谎,“我们不知道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多看,多问,多学知道吗?”
    “知道了,”俩小孩儿齐声作答。
    宁澜继续引导,“我们今天问了四家医馆,才将药卖掉,一件事情,一次做不好,那该怎么办呢?”
    “多做几次,”宁磊道。
    “人家拒绝你难受吗?”
    “难受。”
    “那如果是有人让你买你不需要的东西,你会不会拒绝,”
    “会。”
    “那被拒绝还难受吗?”
    宁磊若有所思的摇头,笑笑虽然没说什么,也一直认真听着。
    第17章
    为了奖励宁磊和笑笑头一回赚钱,趁着槐花还开,宁澜带俩小孩儿去摘了很多槐花和嫩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