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哥哥太辛苦了,得多注意身体。”
    “没事儿,过年多吃点儿就胖了,”宁澜摸摸自己的脸,“等年后作坊里多招些人,我就轻松了。”
    “快看看你们俩想买什么,不必拘着,”宁澜松口气,之后没什么再用大钱的地方,不用老想着钱不够花了。
    “磊弟想买什么姐姐给你买,托哥哥的福,我也赚了不少银子,”笑笑温温柔柔说道。
    “我花哥哥的钱,”宁磊少有地露出孩子的顽皮,“姐姐的钱攒嫁妆吧!”
    “好啊你敢取笑我,我不理你了,”笑笑佯装生气,“我去点心铺看看,你们先去逛吧。”
    赵平一家三口的卖身契都给了笑笑,虽说开着工钱,但一日三餐也要管的,平日采买赵平都包揽了,笑笑这次去也是学着她哥哥给赵家三口发过年福利。
    “成,笑笑老板去忙吧,一个时辰后我们在这儿会和,”宁澜便领着宁磊先去采买年货了。买年货是个累活儿,粮食、调料、肉、菜都要买,今年各色点心糖果是不缺的,酒得挑两样。
    一路见着了不少官差,往日可没有这么多,宁澜拉了个路人问了,原来是镇上的宵禁已经解了,并且一直要持续到元宵节,这么大的阵仗官府怕出乱子,所以多派了两倍人手巡逻。
    宁澜听了就不打算回去了,把采买年货的事放到一边,找了个客栈定了三间房。
    “哥哥,那我回家里一趟把小黑他们四个安置好。”
    “不用,我回去,你去找笑笑姐,我一会儿来客栈找你们。”
    回了洞溪村,宁澜给小黑四个添上吃的和水,又去了文伯家,软磨硬泡的让文伯一同去,“文伯,你快去换衣服,穿厚点儿,冻病了我可不管你。”
    宁致文拉下脸凶他,“我不去,你别拉拉扯扯的,成何体统!”
    “你学生今年不陪我,你得陪我,生债师偿,”宁澜耍无赖,“你要不换,那就这样走吧,大不了去镇上买新衣。”
    “等着!”宁致文在这不要脸的架势前只能妥协,甩了袖子进卧房了。
    “冬衣这么厚,文伯也能甩得动,当真是老当益壮,”宁澜和管家吐槽,“管家伯伯同我们一起去吧,我在镇上定好客栈了。”
    “成,我也去瞧瞧热闹,”管家虽说是管家,和文伯亲厚,平日并没有主仆之分。
    ......
    “热闹吧,”到了晚上整个清远镇灯火通明,说书的、耍杂技的、弹琴的、唱曲的、摔跤的、变戏法的各种表演层出不穷。
    还有很多好吃的,什么芙蓉饼、油酥泡螺、水晶脍、羊头、羊杂、煎白肠、粉羹、酒蟹、卤鸭、炒肺、鸡碎、蒸韭饼、澄沙团子等,瞧着新鲜的宁澜都要买上一点儿尝尝,一天下来几人吃了不少东西。
    这里还流行一种叫“关扑”的游戏,很多摊前都可以玩。比如一只烤鹌鹑八文钱,你想五文钱买,同摊主商量好,把这五文钱压下,摊主会拿出四枚硬币让你猜正反,若猜中了,鹌鹑就能五文钱买走,猜不中,白给摊主五文钱。
    宁澜参与了两回赔了十文钱,正准备拿原价买,宁致文把他推开,上前猜了两回都猜中了,之后摊主就不让他玩了。
    “哇,文伯你好厉害,”宁磊和笑笑围着宁致文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
    “吃吧,”宁致文把两只烤鹌鹑递给俩小孩儿,脸上遮不住的笑意。
    “我的呢,”宁澜也凑上前去要。
    “多大的人了还和小孩子抢吃食,”虽这样说宁致文还是掏出八文钱给宁澜买了一只。
    逛了大半天都有些累了,宁澜带着几人去了镇里最高的茶楼,一会儿官府要放烟花,镇里好点儿的位置早被人占了,这里花了不少钱才订到。
    烟花唐代就有了,宋代时就有很多“五色烟火”的记载,比起现代燃放的烟花,丝毫不逊色。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写的元宵节晚上漫天的烟花纷纷如雨下的画面。
    宁澜点了几份乳糖圆子,是茶楼的招牌点心,与汤圆类似,但做法上更加考究,尤其是汤汁,有桂花糖蜜渍和牛乳两种。一会儿该睡觉了,宁澜都要了牛乳的。
    宁磊和笑笑看向窗外,一脸兴奋地等着。宁致文也一样看着窗外却满脸都是忧思,宁澜看向管家,管家轻轻摇了摇头。
    宁澜便小口吃着乳糖圆子,加了牛乳打底,香香甜甜,很像现代喝的珍珠奶茶。
    不一会儿,震耳的炮声响过,阵阵的惊呼声传来,天空上接连不断地绽放着五彩的烟花,各种颜色花样,最漂亮的是那点点如繁星的。
    让宁澜惊奇的则是走线兔子,是将一兔形烟火器悬挂在一条长线上,燃烧后在尾部喷火而沿线迅速奔走,当走线悬在水面上时,兔子可以潜入水中,再蹿出水面奔向线的另一端,又称为“水兔子入水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