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张长瑜知道了见面礼的事便不依, “我叫澜哥这么久,也没见过什么见面礼。”
    “我都没准备呢,正好你来了,还要烦你随我去挑些礼物。”
    “不行,哪有自己给自己挑礼物的!”
    “咱们的关系,你当然能给自己挑,今日碰见你喜欢的随你买,如何?”
    “好!”
    京里眼线多,张九如已来了京城,虽说还没到上任的时间,也得先去拜会上官,因此这几日不断了应酬,早出晚归。
    宁澜带着阿南、阿北和张长瑜一同去街上了,有张长瑜在,清楚了王夫人和张长远夫妇的喜好,礼物就很好买,因此没花多少时间。
    张九如还有一个二弟,也是王夫人所出,虽说宁澜没有见过,礼物也为他也准备了一份。
    之后几个人就在街上闲逛,尝了许多京城特有的美食,烤鸭、蜂糕、麻酱糖饼、熬肝、炒肺、百果年糕等等。
    一天下来,几人吃的心满意足,回家之前又各拿了一串冰糖葫芦在手中。
    这里冰糖葫芦除了传统山楂的,还有红海棠、山药豆、橘子瓣和荸荠做的,宁澜各都买了一样。
    只有张长瑜带着些遗憾,“可惜今儿个没挑到我中意的东西,只叫你买了一些吃食,实在是便宜你了。”
    “那这样,明儿个中午你过来,我做一样你没吃过的吃食,你若吃满意了,这事就算过去了可好?”
    “好,就这样说,”张长瑜好哄的很,皱巴巴的脸上瞬间带了笑。
    在京里转了一圈,宁澜不可避免的想到老北京的传统美食,什么灌肠、爆肚、炒肝儿、卤煮火烧、白水羊头等等。
    除了炒肝儿是在熬肝和炒肺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其他的大都是明清时期传下来的,而宁澜要做的就是卤煮火烧。
    宁澜不爱吃下水,卤煮里面的却除外。
    最初的卤煮是根据清廷流传出来的“苏造肉”做的,苏造肉是用五花肉煮制,价格较高,大部分老百姓吃不起,所以就用了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久而久之,发展成了现代的卤煮火烧。
    当天晚上宁澜就把做卤煮所需的猪肠、猪肺、豆腐等食材报给了后厨,次日清早食材一送过来宁澜就开始忙活。
    张九如起床不见人,找到了厨房,“一大清早忙什么呢?”
    “昨日跟长瑜说好要给他做个没吃过的吃食,且得煮好几个时辰,九哥中午也回来吃饭吧。”
    “成,”张九如趁人不注意在宁澜额头印下一个吻,“你不许太惯着长瑜。”
    猪下水虽不贵,但是处理起来特别麻烦。
    宁澜招呼过来厨娘帮手,先在猪肺中灌满水,然后用竹签在外边均匀扎上小孔,让血水顺着小孔流出。
    猪肺在流水下至少要冲洗十来分钟,等它呈粉白色才算洗干净了,切大块搁一旁备用。
    然后是猪大肠,猪大肠需翻过来,先把表面的肥油清除干净。小肠则先要挤出里面未消化的东西,同样翻折过来,将表面的脏污去除。然后放入大量的面粉、醋、花椒、酒反复把大肠小肠搓洗几遍。
    “少爷,怪脏的,我来吧,”厨娘闻着这味道都有些受不了,硬着头皮接过宁澜手里的活儿。
    “成,你先去拿个布巾把口鼻捂上。”
    宁澜这边则开始调酱汁,锅中先烧热油,把葱姜豆豉爆香,倒入腐乳、干黄酱、虾油、酱油、冰糖、黄酒和胡椒粉炒出香味。
    另外拿八角、桂皮、白芷、沙姜、砂仁、花椒、香叶、肉蔻、茱萸用纱布包了做了个香料包。
    洗好的猪肺、猪肠还有五花肉先冷水下锅焯一遍,洗干净表面的浮沫,换一口大锅,加入酱汁、香料包和大量的水开始煮。
    自己人吃的,宁澜把猪头肉换成了五花肉,五花肉比猪肺和猪肠好熟,可以晚半个小时再放入卤锅中。
    这边小火卤肉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准备火烧了。
    面粉加水揉至光滑,分成大小相同的剂子,擀成饼状,干锅里烙制两边金黄,然后把烧饼放到卤锅里,同肉一起慢慢煨着。
    卤煮火烧里的饼是死面饼,干吃根本嚼不动,因此一定要卤至饼中间没有白心。这也是卤煮火烧的特点之一,火烧吸饱了浓郁的汤汁,入口却仍有嚼劲。
    接着炸豆腐,豆腐切厚片,热油炸干水分,两面变金黄时同样扔到卤锅中。
    等到中午,卤肉的时间已经足够了,香气飘出,张九如兄弟三人也过来了。
    “好香啊,澜哥,”张长瑜跑的最快,待看清锅里的东西,“哥,这真的好吃吗?”
    “你尝尝不就知道了。”
    宁澜挨个为他们盛了一份卤煮,一个火烧先横切三刀竖切三刀铺在碗底,豆腐对切三角形,大肠小肠切碎,五花肉和肺切小块,其中五花肉是点缀用的,并不用多放。最后浇上浓郁的汤汁,再舀两勺蒜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