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路大妈道:“是该...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路大妈道:“是该多书,尤其孩子不是学习不好。了书分配的工作比自己找的强多了。”

    机械厂内部还算平静,子弟校的小学生也没闹什么事。

    比较跳一点的就是初中、高中的娃儿。

    她家路璐这些年当小学数学老师过得还可以。

    工资随着工龄稳定增长,还有寒暑假。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教师宿舍不够,青年教师好些都没分到房子。

    不过据说今年可能要动工了。

    于承和大院里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唠了一会儿嗑。

    这个年纪的男人,大多上有老、下有小。像于承这样还有兄弟、妹子在书的也有。

    一说,也是个个都觉得负担重、生活不易。

    原本于承应该挺幸福,两个老人都是退休工人。自己有一份工资,还能补贴儿孙。

    结果相继得病去世了。

    对门周晨道:“唉,于朵这回帮宣传科办的板报,大家都说好。可惜了——”

    路远也道:“咱们下边的人说好有什么用?我听说王科长也极力推荐了于朵,可人家是副厂长老婆的亲戚呢。而且,于朵也还差点岁数是吧?”

    于承点头,“嗯,她公历三月生的。谁知道会一下子回来2000万知青呢。”

    于凌也和路璐聊上了,她也不知道自家妹子在念些什么。

    说是一定要念出声来,学英语不能学哑巴英语。

    她就不进房间了。

    她和路璐是校友嘛。当年也一同上学、放学的,还是路璐领着她。

    路璐听了那些男人的话道:“是这样的啊,我们学校图书馆那些个管理员也多半和校领导沾亲带故的。于凌,你有什么打算啊?”

    于凌想了想道:“我妹劝我去考大学,我没想好。”

    钟言那里稳定了,她这里也暂时有一份稳定收入。按期能拿到,过日子确实够了。

    看钟言今天那样子,工作得还蛮投入的。

    他说比在家无所事事、看人脸色强太多了。所以,也许真的就此跟着朱姐干吧。

    他应该不想去考大学了。

    那自己以后做什么,确实得好好想想。

    路璐是一天在聊天、一边在打毛线,给她男人织围巾。

    她道:“是条好路子啊。”

    “太挤了,我成绩不好又不爱上学。但别的工作现在也找不到。哎,你这毛线在哪买的啊?”

    5号她拿到钱也可以买毛线替钟言织。

    他们上班也是真的辛苦,寒风中将近十个钟头。

    一天两块也不好挣啊。

    织围巾有些浪费毛线,可以织个围脖就套在脖子上挡风。

    “托我弟媳妇帮忙买的,她和百货公司的人也熟。回头织了围巾,剩下的还能织一副手套。”

    于凌和小范不熟。

    她想了想,准备拿到钱自己去百货公司看看能不能买到。

    嗯,她给于朵也织一条好了。就当为之前的事致歉。

    天擦黑了,于承看到于朵出来喝水便道:“我去接你嫂子。你照顾他们兄妹洗脚、上床。()?()”

    于朵端着水杯点点头,“好的。()?()”

    于承便推着自行车出去了。

    他车上有一个矿灯式样的车灯,自己改装的。

    踩动就能发电,打开就亮,还能蓄电。

    不过这会儿还用不上。

    于朵已经把今天学的都复习过了。

    叫了侄儿、侄女回屋,自己抬凳子。

    又拿了大盆子去厨房舀水,然后让他们就在厨房里泡脚。

    这里方便倒水。

    于凌也回来了,“咱嫂子还挺喜欢去串门啊??(*?)?[(.)]?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前些天没发现呢。

    于朵道:“估计有事吧。(s)?()”

    她把两个盐水瓶灌了开水,又包上枕巾放到大房间的两张床上。

    本来只放了一个到大床上,担心小侄女一个人睡不暖和。

    结果小鹏也闹着要。

    行吧,一人一个。

    反正如今热水够用,晚上烫了脚睡是暖和的。

    这会儿于承也接到人了。

    他们从邱新梅同学家出来,开了自行车的灯照明,边走边小声说着。

    邱新梅道:“听说小辛长得一表人才,穿着也十分讲究。很讨厂里上上下下的女的喜欢。不过,确实贪玩。还伙着一群家世差不多的年轻人玩。老莫餐厅也时不时就会去一次。然后跳舞现在也开始有了,他也爱去。也爱和同事一起打打小牌什么的。”

    于承道:“很讨上上下下的女的欢心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厂里有个年轻男同事,长得好、家世好。人又大方、随和、爱开玩笑。对老中青的女的都比较尊敬。那肯定讨她们喜欢啊。”

    其实她同学的哥哥对小辛好像有些酸溜溜的。

    这也正常。

    人家一出生就在很多人的终点了。

    尤其是讨女孩子喜欢这一点,成为男性公敌也不奇怪。

    于承道:“不是什么花花公子吧?”

    “不是。他妈妈给他交代得很清楚的,兔子不吃窝边草。他跟那些女的都没有实际关系,顶多遇上了说笑几句。这就是人缘好嘛。”

    于承想了想,“只找一个人打听还是不够的。咱们再找找,看还认不认识他其他的同事、同学。至少要问三个人,问过没问题再和小妹说。”

    这听着确实没什么大毛病。

    他起先还想过是不是耳朵不太灵光、眼睛太过近视啊这些。

    反正肯定不是瘸子。

    邱新梅点头,“行!都说还不错的话,可以让朵朵和他见一见,看彼此性情投不投。这也算自由恋爱了。”

    “年后再说吧,还没满16呢。”

    邱新梅道:“辛家和辛明宇这么好的条件,万一咱们这么端着,人家找别人去了呢?”

    “叫辛明宇啊。他才18,本来也不用太急啊。辛主任说是怕咱家朵朵被别人抢走,这才着急和我提的。低头娶媳妇,又不

    是我们上赶着。”

    邱新梅点头,“也是。这时候都不端着些,以后就更端不起来了。这门亲要是结成了,对咱们在厂子里的处境应该都是有好处的吧?”

    她想换个不用一天站八个小时,轻松一点的活儿啊。

    于承道:“那肯定啊。”

    晚上睡觉的时候于凌听到于朵睡着了都在唉声叹气的。

    知道她不如表面这么平静,却也不知道能怎么安慰她。

    元月5号是机械厂发工资的日子。

    邱新梅把两个人的工资一起领了,每个月都是这样。

    然后她留5块钱零花,其他的交给于承。

    50块伙食费2号就给于朵了,是上个月的结余。

    刚回到家于凌就过来了,“嫂子——”

    邱新梅点出一张十块、一张五块的递过去。

    于凌伸手来接,结果第一次还没拿得走。

    邱新梅下意识的就把钱捏紧了。

    “我说,你这是几个意思啊?”

    邱新梅这才讪讪松开手,“一个意思,舍不得。”

    于凌嗤笑一声,好歹想着在休战期间,没让她‘不舍得那明天去人事科把工作还回来’。

    于凌第二天骑车去百货大楼买毛线。

    她买了二两蓝色的毛线,二两红色的毛线。

    她预备织五条。

    她借自行车于承还是很大方的。给侄儿、侄女也一人织一条。

    这要是织围巾,也就一条稍微富裕些。

    还是围脖好,一点不浪费。

    毛线20多块钱一斤,这就花了十块钱了。

    真是不经花!

    但是要挣十块钱可不容易。

    回去之后于凌就找出竹签子开工了。

    这个快,一个上午,于朵的就织好了。

    等于朵十一点回来做午饭,她就拿了出来,“小妹你试试,给你织了个围脖。”

    于朵楞了下,这比围巾要省事些。

    正好她的围巾有些脏了。嗯,她就一条冬天的围巾。

    “谢谢二姐了!”

    “客气什么,自家人。”

    于鹏他们回来的时候,于凌正在织一条蓝色的小的。

    看到他们,于凌便道:“小鹏,过来试一下。”

    两个小的已经看到于朵戴的围脖了。

    于鹏高兴地过来,“大姑,我也有么?”

    “有啊,哪能把我们小鹏漏掉了?”

    于凌拿着在他脖子上比了比。

    虽然说毛线有弹性的,但还是比一下为好。

    娜娜瞅瞅于凌,“大姑,我有么?”

    “有的啊,你跟你小姑一样是红色的。”

    娜娜立马笑了,“太好了,大姑。幼儿园有个坏小朋友,拉我的围巾。”

    邱新梅正好回来听到了,“那可不行啊,回头勒着脖子了。有没有跟老师说?”

    “有,老师批评他了。”

    “对,有坏小朋友就是要告诉老师。嗯,

    于凌,辛苦你了啊。”

    于凌道:“没啥,自家人。”

    邱新梅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昨天她还舍不得把钱给于凌,结果于凌第二天就买了毛线给她儿女织围脖了。

    下午的时候于朵从高家回来,在转角处遇上骑着自行车过来的钟言。

    “小姨子——”他车龙头下面还挂了两条鱼。

    今天钟言上早班,四点就下班了。

    他看到黑市有一家的鱼不错,就买了两条。

    给大舅哥家一条,另一条就带回家吃。

    他不整天在家待着,跟家里的关系都要处得和谐些。

    这再隔三差五带些吃的回去,哥嫂脸上笑容就多起来了。

    只不过,自己和大哥一起睡,让嫂子去和侄女睡依然不是长久之计。

    他得赶紧挣钱挨着盖一间屋子搬过去。

    那100块他已经近水楼台的倒了两次手,赚了二十多块。

    回头多赚一点,正月间生意不好的时候,他就预备买了砖瓦和水泥盖屋子。

    只要他能挣钱,于凌住到他家也不至于受气。

    不过可惜这次来没有提前打招呼,于凌不知道上哪去了,没在家!

    于朵把鱼放到盆子里,接上水。

    然后瞅了瞅那蓝色的大围脖,还没有完工。

    而且,也该二姐亲手交给他才好。

    听说于凌不在家,钟言就直接没进来了。

    “那我走了。你告诉她,明天这个时候我再过来一趟。”

    “哎,好的。”

    “至于你要的年货,晚一点吧。这离过年还有21天呢。晚一点弄新鲜的。”

    “好的。给你添麻烦了啊,姐夫。”

    钟言笑着调转车龙头,“你叫我姐夫呢,跟我客气什么?”

    于朵进去,周大妈问她,“这个点,哪来的鱼啊?”

    “我姐夫在河沟里抓的。”

    “我看那鱼还挺好的。这还是挨着农村好,有地方弄些吃的。”

    “是啊。”

    等于凌回来,得知钟言来过了有些懊恼。

    “他说他明天四点一刻还来的。姐,你喜欢吃红烧还是清蒸?”

    这是姐夫送来的鱼,她当然得优先考虑姐姐喜好。

    “有多大?”于凌看了一眼。

    得有两斤多的样子。

    “一样一半会不会麻烦?”

    “有鱼肉吃哪有麻烦的?行,一半清蒸一半红烧。二姐,你会杀鱼么?我杀鱼不熟练。”

    于凌道:“当然会啊。当过十年知青的人一般都是全能的。”

    于朵就把工具给她拿出去了,还在水里兑了些热水。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