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于朵道:“这没花...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于朵道:“这没花钱,是二姐拿回来的。蛋壳破了的那种。”

    于承道:“那敢情好。于凌,多谢了啊!”

    于凌摆摆手,没有说话。今天一上午招呼客人说了不少话,这会儿一点都不想出声。

    娜娜童言无忌地道:“要是每天破两个就好了。”

    邱新梅瞪她一眼,“别瞎说,那大姑不就亏钱了么。”

    于凌伸手摸摸侄女的头,表示不在意。

    于承也觉得她今天这么大气,怕是挣了不少。前几天买菜给小妹吃,买得那都是什么啊!

    不过,也就这一个月!

    过了年就不可能有这么好的事了。

    那黑市根本就是薅社会主义羊毛的,把该国家收的市场管理费收去了。

    这就是投机倒把,非法行为。

    于凌看出他的想法,嗤笑一声。有本事你别吃啊!

    下午一家六口又次第出门。

    大杂院里几个大妈有些好奇于凌这早出晚归是干什么。

    于承一家四口是上班、上学。于朵大家现在也知道了,去高老师那里学外语。

    那这于凌也没找到工作,成天都在出去做什么?

    还有,她那个每次来都拎东西的男人又是做什么的?

    不是说两人是一起的知青么。为了回城离婚手续都办了,儿子也送人了。

    按说应该也没找到工作才是啊。

    吴大妈走出来见于朵在锁门便问道:“于朵,你二姐在外头做什么啊?”

    不是她多管闲事,她是管院。

    要是在做什么不好的事,她有责任的。

    管得了就管,管不了也该去居委会反应一下。

    于朵道:“嗯,她没跟我交代呢。吴大妈你知道,这个家我只管得了两个小的。不过吴大妈你放心,她肯定不敢干什么坏事的。”

    在她心底为了生存打点擦边球,不算坏事。

    人总要先保障生活。

    吴大妈想想现在回来那么多知青,有一些成天在街上跟二流子似的晃荡。

    而且之前管得比较严的一些事,现在也在渐渐放开了。

    尤其是对回城找不到工作的知青,有些人偷偷干点小买卖,也没怎么过问了。

    行吧,于凌那样子看起来也不像是能干多坏的事的。

    “你要提醒她,不要跟一些在街上胡混的知青混在一起。”

    于朵点头,“放心吧,吴大妈。上次来咱们大院围炉煮茶的,都是好同志。”

    都是想着自食其力的,当然是好同志。

    吴大妈尽到了提醒的义务,点点头,“又要去学英语了?快去吧,我昨天还跟我孙子说让他跟于家小姑好好学习呢。都有你这个好学的劲头就好了。”

    于朵苦笑,“这不是之前谋划的工作落空了么。得早打主意啊!”

    周大妈道:“于朵说得没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咱们这样的家庭,都没什么家底。经不起一次大病的冲击。”

    吴大妈道:“你

    这是去医院给儿媳妇送饭,又看到什么人间疾苦了吧?”

    ()?()

    “那可不,医院里得了重病没钱医治只能拉回家去,美其名曰寿终正寝的老人好惨啊!”

    (s)?()

    于朵听她们几个大妈就这个话题聊上了,便自行离开。

    ()?()

    要想不落到那份上,只有多多挣钱啊。

    ?想看清澜皓月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

    这样以后才能不给儿女添麻烦。不用见识久病床前无孝子!

    于朵下午继续誊抄翻译稿。

    这回70分钟就搞定了,后面又通了一遍查缺补漏。

    高老师拿过去看了看。

    因为这是要定价的三千字,她也比较仔细。

    她的医药费尤其是手术费,可全着落在这个翻译事业上了。

    看过她确认无误,“嗯,做得不错。”

    说完递出一张写着地址、邮编的纸条还有一些零钱,“你去买个信封、贴张邮票帮我寄出去。接下来咱们师徒等着对方的回复就好。”

    于朵点头,“好的,我这就去邮局。”

    现在去还能赶得上今天寄出。

    她现在也非常看重这份誊抄工的收入。

    “嗯,我十号下午要去一趟医院。咱们的英语课还得停一下午。”

    于朵道:“好的,到时候我还是去借周老师家的三轮车。”

    不是装货的,是偏小的、装人的。

    之前高老师一个月得去两回,就是于朵骑着三轮车载她去的。

    高老师道:“这回我们得走远点。我托人联系了一个故友,人家帮我联系到协和医院的骨科大夫。做手术还是去那里更放心些。”

    “好!我后天下午早点过来。”

    之前两人都是就近去的厂医院。但论起医术,自然是协和医院的医生更好。

    不过,去协和得花不少钱吧?

    高老师道:“一月份不是刚发了工资么。我就看看,诊费应该是够了的。”

    钱不够的话,就先不拿药嘛。

    于朵想起大杂院里,她走时还在感慨‘黄金有价药无价’的几个大妈,心头有些感慨。

    不过,今天还有事呢。

    她把稿子、零钱还有带地址、邮编的纸条一起收进挎包,便向高老师告辞了。

    出去就快步朝为厂里服务的邮局走去。

    晨兴机械厂上万名职工,还有各自的家属。这一片自然是什么机构都有分支的。

    邮局、银行这些统统都有。

    于朵去到邮局,一看还不到四点。还赶得及!

    她赶紧买了信封和邮票,然后把邮编、地址誊抄上去,把信投进了邮筒。

    然后又把地址、邮编抄了一遍在自己的小记事本上。

    这样就省得掉了没出找去。

    办好这件事正打算离开,遇上个熟人。

    “于朵——”对方显然没料到会遇上她,挺惊讶的。

    “黄师母——”是黄师傅的爱人。

    黄师母来领包裹的,于朵等了等她一起走。直接把包裹扛自己肩膀上,送她回家。

    “唉,辛苦你了。()?()”

    “没事儿,有事弟子服其劳。也不算重!()?()”

    黄师母道:“你现在有什么下一步的打算么?()?()”

    “我哥答应让我去高中了,还把父母留给我的100元也给了我。?(小_?说)_[(.)]??来?小_?说?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s)?()”

    黄师母脱口道:“你哥怎么舍得?之前不都说没钱了么。”

    “之前钱被借给他小舅子应急了,如今邱老爹一个月还10块。另外我二姐不是回来了么,我俩一起跟他闹。说他不给就要找领导反映情况。他就妥协给我们了。”

    黄师母点头,“嗯,这也是一条好路子。你的脑袋瓜子,还是很有希望考上大学的。”

    “嗯,幸好离开学校还不算久。初中的知识应该都还捡得起来。”

    于朵直接把黄师母送到了家门口,谢绝了进去坐坐的邀请。

    “我得回去做晚饭了。”

    “哦,那我就不留你了。”

    于朵往家走,路上遇到放学的于鹏和娜娜。

    他们都在一个学校里,于鹏负责接送娜娜。

    送进教室他再自己去上课,下课也到教室门口去接。

    幼儿园特地多留了一堂课,就是方便这个点才有时间的家长。

    也幸亏还有于鹏,不然于朵每天又得多一个活儿。

    他俩和大杂院的其他小朋友一起走着。大家都是在厂子的附属学校上学。

    于凌晚一些也回来,不然要错过饭点。

    她骑着二八大杠,然后两个竹筐摞在一起绑在一边。

    鸡蛋没有卖完,差不多还有30多个,约摸三斤多。

    她今天卖掉了360个,赚了七块二。

    照这个速度,这二十天能挣140左右。

    真是想想都吓人!

    这剩下的就准备和明天送来的一起卖了。

    于凌直接把车推进家门。

    她是用谷草把鸡蛋盖着的,但框子得卸下来。鸡蛋也要捡到不易被碰撞的地方。

    不然框子就挂在自行车上,万一于承两口子要用车不方便。

    两个空的框子要放许多,搁柜子上都成。

    但如果有鸡蛋,碰撞一下就容易裂口。

    她正把鸡蛋往外捡,过来找于朵给穿针的杨大妈就从旁边路过,预备回自己家去。

    看到鸡蛋,久经风雨的杨大妈就懂了。知道了她早出晚归干什么去了。

    甚至连于凌男人的职业也猜了个七七八八。

    也是,总要想办法求存啊!

    杨大妈正好想买鸡蛋。

    她过年想用面粉、蛋液裹了生鸡块下锅炸了坐酥鸡。

    这样想吃的时候放几块到汤里,再加上条粉、素菜蛮好的。

    酥半只鸡能吃好几回呢。

    但是吧,鸡蛋供应又不太够。拿三四个蛋做了这个,其他地方就不够了。

    于是小声问道:“于凌啊,你这卖么?”

    于凌道:“卖啊。我卖给外人一块钱一斤。杨大妈你要,九毛五。”

    杨大妈也知

    道黑市是要贵一点,不然人家倒爷吃什么?

    “不过我只要半斤就够了。()?()”

    有五个就能补充她的所需了。

    于凌道:“那也行,收你四毛七。()?()”

    “行,我回去拿个东西来装。㈡(小#?说)_[(.)]㈡?来㈡小#?说㈡#?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㈡()?()”

    杨大妈回去拿了个小蒸笼盖子,里头放上再过来。

    鸡蛋放在里面,可以多存放些时日。

    而且也正好遮掩一下。

    于凌挑了五个大的,秤尾翘得高高的。

    杨大妈满意的藏进里,然后端回去了。

    她刚走出去,就被周大妈看到了。

    “你干啥呢?(s)?()”

    周大妈直接上手去里面翻找。

    杨大妈腾出一只手打她的手,“你管那么宽做什么?今年打算自荐当管院啊?行,我投你一票。”

    周大妈已经摸到鸡蛋了。

    脑子里转了几转,想到于凌刚载回来的两个大竹筐反应了过来。

    她把手缩回去,压低声音道:“还有没有?”

    杨大妈点点头,知道她也是不会跑去检举、揭发得人。

    上头都不怎么管了,总得给这些回城知青一条活路啊。

    你不给人活路,总有人是会铤而走险的啊。

    他正经求不到吃穿,就会从不正经的地方去着手。

    所以,于凌倒卖点鸡蛋算得了什么?就是老吴知道了肯定也会装聋作哑的。

    很快,周大妈也端了一小盆过来。

    于凌也是尽着大的给她挑,单价和杨大妈的一致。

    再一会儿,前院的大妈都来了,一人买了半斤。

    鸡蛋是家家户户都用得上的东西。

    而且于凌卖的这个鸡蛋个头挺大的,也很新鲜。

    稍后,后院的大妈除了吴大妈也都来了。

    大家都端着往于家走,她也不可能不知道就是了。

    不过比起旁的一些事,倒卖个鸡蛋真不算什么。

    而且一个大院住着,从小看着长大的、老同事的孩子。

    下乡十年回来没有着落,还真能去举报啊?

    装着不知道算了。

    一来二去,竟然把于凌剩的三斤多都买走了。

    于凌道:“也就第一天!”

    大妈们都是估着这个月短缺的量买的。而且也是因为要过年才有比较大的需求量。

    平时还是不舍得吃那么多鸡蛋的。

    看来明天还是要减少量。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