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到时候辛家会怎么...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到时候辛家会怎么想啊?两家本来就门不当、户不对的了。

    至于于朵说辛明宇是跟她联手演戏糊弄人。

    听儿子回来说了昨晚他们一起逛庙会的场景,于承信辛明宇只是做戏才怪。

    他把这层意思一说,于朵道:“别人怎么想关我什么事啊?”

    于承道:“你不是答应小辛要配合他演戏么?”

    “我只答应和他做朋友,并不会刻意去哄骗他家长辈。我没义务要扮成他们家喜欢的样子。”

    她直接就和大哥说了是怎么回事,并不打算参与这个哄骗的行为。

    辛明宇要在家糊弄住他家长辈,借一借她的名头她不介意。

    但肯定不会主动去参与。

    于承道:“不行,我不同意你开废品站。”

    “大哥,下个月我就满16周岁了。你要是觉得我开废品站会丢了你的面子,我可以提前半年搬出来。”

    这不是有现成的屋子了么。

    床架子也有,就在三轮车的车厢里。

    一会儿拼起来,抹干净,再铺上垫褥、床单、蚊帐等就行。

    于承瞠目,“你还要搬到废品站来住?我不同意。你年满18周岁前我都是你的监护人。”

    于朵道:“16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是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你就是监护我,也只剩最后一个月了。”

    于承愕然道:“还有这个规定?”

    于朵点头,“我认真研究过法律条文的。”

    于凌也道:“我16周岁的时候已经下乡了。得了吧,大哥,我们家本来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依我看啊,挣钱才是硬道理!”

    于承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也就是说下个月起,他就管不了于朵了。

    这是法定的!

    关键是她确实能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养活自己。

    高老师那里一个月18元,足够过日子了。北京城最低生活标准只需要7元一个月呢。

    再说,她不还要开废品站么。

    这是真的翅膀长硬了啊!

    至于于凌,其实于承面对于凌一直有些心虚气短。哪怕他嘴硬没说过。

    所以基本于凌说什么,他都是尽量不刺激她的态度。

    而且,她这回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他道:“可就算如此,这开废品站也不是什么好名声啊。一提到就会联想到脏兮兮的、不卫生。提到你,就是‘那个收废品的’。姑娘家,名声最重要!你又不是没有别的好出路。这要影响你将来找对象的。就算不是小辛,咱们也不能往下找吧!”

    于凌道:“我下乡后,有一段时间还天天挑粪呢。那会儿,你怎么没觉得这会影响我名声啊?不过那会儿我倒是没有别的选择。除非你愿意跟我换,你下乡、我接班!或者,你没抢走我的工作,给你自己遮羞。那我还能过几年就回城接班,进机械厂。我差点以为我自己要在乡下干一辈子农活了。”

    于朵看大哥左说,二姐能左怼;右说又能右怼。一时也有些好笑!

    所以说人不能做亏心事啊!

    “大哥,你这觉悟不行啊。劳动最光荣!我们收废品的,也是凭劳力吃饭。你没看那扫公厕的,都成香饽饽了么。如今最惨的是找不到工作,没处劳动的。你看,你来都来了,要不帮着搬下东西。要不,你就回去吧。别在这儿叨叨!”

    于朵和于凌不理于承了,一起开始把家具往里搬。

    于凌问于朵,“我觉得只要能赚钱,不伤天害理的事都能做也就罢了。你怎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啊?”

    于朵道:“钱是人的底气啊!”

    之前因为2000万知青回城,生怕谋划几年的工作落空时那份惶惶然,她再也不想经历了。

    当然,能一点不忌讳被人说成是‘收废品的’,关大爷捡了300块漏的事也是很大一个缘故。

    300块啊,还只是一次捡漏。

    她判断,那十年靠着抄别人家、黑吃掉‘四旧’的人,如今在卖古董已经无人追究的当下,估计是要偷偷出货了。

    不出难道留着收藏啊?

    他们又不敢明着卖。

    那些东西背后都有被迫害的人,搞不好还有血案。

    东西面市,也许会有人来报仇雪恨的。

    关大爷在这里坐镇,很快他们就会知道这里是可以收古董的。

    毕竟他旧社会大少爷的身份,知道的人可是不少。

    不然道上的人怎么会来找他做鉴定?

    连她哥都知道的事,背地里知道的人估计挺多的。

    也亏得关大爷会做人,这才没人去检举、揭发他吧。

    古董在这里出货,至少能给出一个过得去的价格。

    而且,关大爷也不会向人吐露东西来处。他懂道上的规矩!

    他有销货渠道,转手就卖出去了。都不会在市面上出现!

    嗯,至于东西太贵重,手头钱不够的情况,可能就直接帮着联系买家,赚个中介费了。

    人无横财不服,马无夜草不肥!

    于朵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不然怎么尽快搞到2000块?

    她的三观,在幼年被父母忽视的情况下,其实也挺受关大爷影响的,没那么循规蹈矩。

    当然,如果不是想尽快给高老师凑够手术费,她也不会走这一步。

    她自己需要的钱,目前的完全能够挣到的。

    关大爷后一步也过来了。

    他道:“把门面弄干净点就是了。其他的活儿都留给明天入职的人搞。你们把活儿都干完了,他们干什么?一开始就得让他们知道,这钱不好挣!省得以后活儿多了抱怨。”

    关大爷的意思,会计和出纳最好是招男的,男的可以搬搬抬抬啊。

    收废品,肯定少不了体力活儿。

    于朵点头,“嗯,我们就抬进房间搁着。打扫、拼接、铺床都让他们自己来。”

    她连铺笼罩被都没准备买,自带。

    就拿天桥下头睡的那些人,人家都有自带的床上用品。

    一共才240,这还没开业陆陆续续已经花了几十出去了。

    房租30,还幸亏她和关大爷都是这一片的人,房管局才答应不用押金,一月一交租。

    然后旧家具、两杆秤

    关键明天招了工,就要开始开工钱了。

    五个工人,两个临时的送货员,加起来一个月就得发一百出去。

    还要包吃!

    其实压力挺大的。

    好在要是收到了古董,一单生意起码吃一月。

    于凌道:“这庭院得扫一扫,杂草也要处理一下。最好喷点药,斩草除根。不然隔一段时间就要弄一次。”

    庭院里都有半人高的杂草了。

    关大爷拿了两把镰刀过来。之前这姐俩不知道他还准备了这个,拿漏了!

    他让给他做饭那家的儿媳妇,回娘家借的。

    给几毛钱,人家就很乐意了。

    于承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思想激烈斗争。

    他可以直接不管于朵了,管她以后会不会因此受影响呢。反正监护关系要到期了嘛。

    但是,难道还真能不要这个小妹子了?

    他现在明显是拿于朵一点办法都没有。监护权马上到期,而且也不能再用钱辖制她了。

    相反,她倒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能认识。

    甚至宣传科的工作落空,于朵立马又给自己整了个翻译助手,还学上了很有前程的英语。

    高老师那个前夫看起来真不是一般人!

    一人得道,可是能鸡犬升天的。

    如今于朵甚至又要开废品站了。很吃得开!

    哦,还有辛家,辛家可是上赶着想让她当儿媳妇。她还不太当回事。

    嗯,她还要回学校上学。于朵考大学真的是有期望能考上的。

    这路子走得叫一个宽!

    宣传科新进的那个女知青,这回过年换新板报,听说把黄师傅气得够呛。

    要不是看在她是秦厂长老婆的亲戚,都要指着她鼻子骂‘笨蛋’了。

    厂里的人看了她办的几幅板报,也一边倒的评价‘比人家于朵差太多了’。

    所以如今,不是于朵离不开自己这个哥哥。

    而是自己不能跟她疏远了。

    最后于承叹口气,认命的进来帮着割草。

    关大爷递给他一副劳保手套,“戴着这个,别把手割破了。”

    他是干不了什么活儿的,一辈子都是少爷身子,如今还心脏不好。

    就在三轮车厢里找了根凳子抬进去坐下。

    那姐妹俩见于承进来帮忙锄草,便到旁边有水井的地方取水,开始到处抹抹擦擦。

    井水有15度,这个天气就相当暖和了。

    过了一会儿,邱新梅带着两个孩子也过来了。他们听说这三兄妹骑着三轮车往这边来了。

    明天要上班了嘛,就没出去走亲戚、逛街。

    她也以为这三兄妹是在帮关大爷的忙了。

    虽然纳闷于承这个在家当大爷的,怎么也参与进去。

    进来还是客客气气和关大爷打招呼,“关大爷,您这儿看来是要弄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关大爷道:“没办法,附近没找到其他空置的屋子。只有这里年久失修,暂时没人住。”

    于承道:“关大爷,这儿以前是做什么的?”

    “好像有几年是文化馆吧,后来被打砸了,就荒废成了这样。然后这段时间回城的知青,好像没人租得起,就继续空着。我去租,房管局还挺高兴。”

    于朵道:“那没说便宜点呢?比你们那个大杂院单位面积要贵不少呢。”

    关大爷道:“这可是单租一个院子,单门独户的。这个小院建筑面积108平,但这庭院还有50平呢。还有这倒座房虽然破破烂烂,但回头可以原址修个接待室出来。”

    于鹏过去帮着把他爸割下来的很长的那种草,装进袋子里。

    邱新梅蹲着小小声问于承,“这关大爷的废品站,干嘛我们全家都来帮忙了?”

    于承道:“于朵还有一半呢。”

    “什么?”邱新梅惊呼出声。

    于朵在抹大门,听到这声扭头道:“是啊,嫂子,就用的爸妈留给我的那100块。”

    听说于朵有一半,邱新梅看还有扫帚放在旁边,就去拿过来帮着打扫起来。

    于朵从小给家里干了那么多活,还伺候她月子。

    既然是于朵有一半,她也搭把手。

    人家关大爷家里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这些活儿也指望不上关家人。

    娜娜兴致勃勃地问道:“我做什么?”

    于鹏道:“把草捡进垃圾袋里。”他看到旁边还有一把镰刀,拿着蹲下了。

    于朵赶紧道:“你别干这个,你来抹门。这井水是暖和的。”

    她过来跟他交换。

    “哦。”于鹏答应着用镰刀换了于朵手里的抹布。

    作者有话要说

    到时候辛家会怎么想啊?两家本来就门不当、户不对的了。

    至于于朵说辛明宇是跟她联手演戏糊弄人。

    听儿子回来说了昨晚他们一起逛庙会的场景,于承信辛明宇只是做戏才怪。

    他把这层意思一说,于朵道:“别人怎么想关我什么事啊?”

    于承道:“你不是答应小辛要配合他演戏么?”

    “我只答应和他做朋友,并不会刻意去哄骗他家长辈。我没义务要扮成他们家喜欢的样子。”

    她直接就和大哥说了是怎么回事,并不打算参与这个哄骗的行为。

    辛明宇要在家糊弄住他家长辈,借一借她的名头她不介意。

    但肯定不会主动去参与。

    于承道:“不行,我不同意你开废品站。”

    “大哥,下个月我就满16周岁了。你要是觉得我开废品站会丢了你的面子,我可以提前半年搬出来。”

    这不是有现成的屋子了么。

    床架子也有,就在三轮车的车厢里。

    一会儿拼起来,抹干净,再铺上垫褥、床单、蚊帐等就行。

    于承瞠目,“你还要搬到废品站来住?我不同意。你年满18周岁前我都是你的监护人。”

    于朵道:“16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是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你就是监护我,也只剩最后一个月了。”

    于承愕然道:“还有这个规定?”

    于朵点头,“我认真研究过法律条文的。”

    于凌也道:“我16周岁的时候已经下乡了。得了吧,大哥,我们家本来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依我看啊,挣钱才是硬道理!”

    于承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也就是说下个月起,他就管不了于朵了。

    这是法定的!

    关键是她确实能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养活自己。

    高老师那里一个月18元,足够过日子了。北京城最低生活标准只需要7元一个月呢。

    再说,她不还要开废品站么。

    这是真的翅膀长硬了啊!

    至于于凌,其实于承面对于凌一直有些心虚气短。哪怕他嘴硬没说过。

    所以基本于凌说什么,他都是尽量不刺激她的态度。

    而且,她这回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他道:“可就算如此,这开废品站也不是什么好名声啊。一提到就会联想到脏兮兮的、不卫生。提到你,就是‘那个收废品的’。姑娘家,名声最重要!你又不是没有别的好出路。这要影响你将来找对象的。就算不是小辛,咱们也不能往下找吧!”

    于凌道:“我下乡后,有一段时间还天天挑粪呢。那会儿,你怎么没觉得这会影响我名声啊?不过那会儿我倒是没有别的选择。除非你愿意跟我换,你下乡、我接班!或者,你没抢走我的工作,给你自己遮羞。那我还能过几年就回城接班,进机械厂。我差点以为我自己要在乡下干一辈子农活了。”

    于朵看大哥左说,二姐能左怼;右说又能右怼。一时也有些好笑!

    所以说人不能做亏心事啊!

    “大哥,你这觉悟不行啊。劳动最光荣!我们收废品的,也是凭劳力吃饭。你没看那扫公厕的,都成香饽饽了么。如今最惨的是找不到工作,没处劳动的。你看,你来都来了,要不帮着搬下东西。要不,你就回去吧。别在这儿叨叨!”

    于朵和于凌不理于承了,一起开始把家具往里搬。

    于凌问于朵,“我觉得只要能赚钱,不伤天害理的事都能做也就罢了。你怎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啊?”

    于朵道:“钱是人的底气啊!”

    之前因为2000万知青回城,生怕谋划几年的工作落空时那份惶惶然,她再也不想经历了。

    当然,能一点不忌讳被人说成是‘收废品的’,关大爷捡了300块漏的事也是很大一个缘故。

    300块啊,还只是一次捡漏。

    她判断,那十年靠着抄别人家、黑吃掉‘四旧’的人,如今在卖古董已经无人追究的当下,估计是要偷偷出货了。

    不出难道留着收藏啊?

    他们又不敢明着卖。

    那些东西背后都有被迫害的人,搞不好还有血案。

    东西面市,也许会有人来报仇雪恨的。

    关大爷在这里坐镇,很快他们就会知道这里是可以收古董的。

    毕竟他旧社会大少爷的身份,知道的人可是不少。

    不然道上的人怎么会来找他做鉴定?

    连她哥都知道的事,背地里知道的人估计挺多的。

    也亏得关大爷会做人,这才没人去检举、揭发他吧。

    古董在这里出货,至少能给出一个过得去的价格。

    而且,关大爷也不会向人吐露东西来处。他懂道上的规矩!

    他有销货渠道,转手就卖出去了。都不会在市面上出现!

    嗯,至于东西太贵重,手头钱不够的情况,可能就直接帮着联系买家,赚个中介费了。

    人无横财不服,马无夜草不肥!

    于朵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不然怎么尽快搞到2000块?

    她的三观,在幼年被父母忽视的情况下,其实也挺受关大爷影响的,没那么循规蹈矩。

    当然,如果不是想尽快给高老师凑够手术费,她也不会走这一步。

    她自己需要的钱,目前的完全能够挣到的。

    关大爷后一步也过来了。

    他道:“把门面弄干净点就是了。其他的活儿都留给明天入职的人搞。你们把活儿都干完了,他们干什么?一开始就得让他们知道,这钱不好挣!省得以后活儿多了抱怨。”

    关大爷的意思,会计和出纳最好是招男的,男的可以搬搬抬抬啊。

    收废品,肯定少不了体力活儿。

    于朵点头,“嗯,我们就抬进房间搁着。打扫、拼接、铺床都让他们自己来。”

    她连铺笼罩被都没准备买,自带。

    就拿天桥下头睡的那些人,人家都有自带的床上用品。

    一共才240,这还没开业陆陆续续已经花了几十出去了。

    房租30,还幸亏她和关大爷都是这一片的人,房管局才答应不用押金,一月一交租。

    然后旧家具、两杆秤

    关键明天招了工,就要开始开工钱了。

    五个工人,两个临时的送货员,加起来一个月就得发一百出去。

    还要包吃!

    其实压力挺大的。

    好在要是收到了古董,一单生意起码吃一月。

    于凌道:“这庭院得扫一扫,杂草也要处理一下。最好喷点药,斩草除根。不然隔一段时间就要弄一次。”

    庭院里都有半人高的杂草了。

    关大爷拿了两把镰刀过来。之前这姐俩不知道他还准备了这个,拿漏了!

    他让给他做饭那家的儿媳妇,回娘家借的。

    给几毛钱,人家就很乐意了。

    于承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思想激烈斗争。

    他可以直接不管于朵了,管她以后会不会因此受影响呢。反正监护关系要到期了嘛。

    但是,难道还真能不要这个小妹子了?

    他现在明显是拿于朵一点办法都没有。监护权马上到期,而且也不能再用钱辖制她了。

    相反,她倒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能认识。

    甚至宣传科的工作落空,于朵立马又给自己整了个翻译助手,还学上了很有前程的英语。

    高老师那个前夫看起来真不是一般人!

    一人得道,可是能鸡犬升天的。

    如今于朵甚至又要开废品站了。很吃得开!

    哦,还有辛家,辛家可是上赶着想让她当儿媳妇。她还不太当回事。

    嗯,她还要回学校上学。于朵考大学真的是有期望能考上的。

    这路子走得叫一个宽!

    宣传科新进的那个女知青,这回过年换新板报,听说把黄师傅气得够呛。

    要不是看在她是秦厂长老婆的亲戚,都要指着她鼻子骂‘笨蛋’了。

    厂里的人看了她办的几幅板报,也一边倒的评价‘比人家于朵差太多了’。

    所以如今,不是于朵离不开自己这个哥哥。

    而是自己不能跟她疏远了。

    最后于承叹口气,认命的进来帮着割草。

    关大爷递给他一副劳保手套,“戴着这个,别把手割破了。”

    他是干不了什么活儿的,一辈子都是少爷身子,如今还心脏不好。

    就在三轮车厢里找了根凳子抬进去坐下。

    那姐妹俩见于承进来帮忙锄草,便到旁边有水井的地方取水,开始到处抹抹擦擦。

    井水有15度,这个天气就相当暖和了。

    过了一会儿,邱新梅带着两个孩子也过来了。他们听说这三兄妹骑着三轮车往这边来了。

    明天要上班了嘛,就没出去走亲戚、逛街。

    她也以为这三兄妹是在帮关大爷的忙了。

    虽然纳闷于承这个在家当大爷的,怎么也参与进去。

    进来还是客客气气和关大爷打招呼,“关大爷,您这儿看来是要弄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关大爷道:“没办法,附近没找到其他空置的屋子。只有这里年久失修,暂时没人住。”

    于承道:“关大爷,这儿以前是做什么的?”

    “好像有几年是文化馆吧,后来被打砸了,就荒废成了这样。然后这段时间回城的知青,好像没人租得起,就继续空着。我去租,房管局还挺高兴。”

    于朵道:“那没说便宜点呢?比你们那个大杂院单位面积要贵不少呢。”

    关大爷道:“这可是单租一个院子,单门独户的。这个小院建筑面积108平,但这庭院还有50平呢。还有这倒座房虽然破破烂烂,但回头可以原址修个接待室出来。”

    于鹏过去帮着把他爸割下来的很长的那种草,装进袋子里。

    邱新梅蹲着小小声问于承,“这关大爷的废品站,干嘛我们全家都来帮忙了?”

    于承道:“于朵还有一半呢。”

    “什么?”邱新梅惊呼出声。

    于朵在抹大门,听到这声扭头道:“是啊,嫂子,就用的爸妈留给我的那100块。”

    听说于朵有一半,邱新梅看还有扫帚放在旁边,就去拿过来帮着打扫起来。

    于朵从小给家里干了那么多活,还伺候她月子。

    既然是于朵有一半,她也搭把手。

    人家关大爷家里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这些活儿也指望不上关家人。

    娜娜兴致勃勃地问道:“我做什么?”

    于鹏道:“把草捡进垃圾袋里。”他看到旁边还有一把镰刀,拿着蹲下了。

    于朵赶紧道:“你别干这个,你来抹门。这井水是暖和的。”

    她过来跟他交换。

    “哦。”于鹏答应着用镰刀换了于朵手里的抹布。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