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 路上于朵问道:“...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路上于朵问道:“顾大哥,你不怕组装收音机来卖的事惹祸么?”

    顾朝暮的家世,于朵没打听过。不过她也知道肯定不简单。

    常宁前两天话赶话的和她说了,听得于朵咋舌不已。

    顾朝暮的父亲就是和师丈一个级别,正厅级的干部。他去地方上是做一方主官的。

    他的母亲跟着去照顾他父亲。

    听说还在当地少年宫任职,也是职业女性。当年跟着他父亲也吃了不少苦头。

    于朵因为顾朝暮名字的来由,对顾母还挺有好感的。

    她也很喜欢《古相思曲》。

    就是觉得自己这个冷静谋划的性子,恐怕很难被谁看了,就一眼万年。

    不过,不妨碍她挺向往这种感情境界的。

    对感情,十六岁的小姑娘还是会有憧憬的。

    再理智,再是知道应该等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再来挑选合适的人生伴侣,也会有憧憬。

    顾朝暮从小就自立,而且当初流放他就是跟着爷爷。父母还在另一处农场呢。

    所以,如今把他放老爷子身边复习,他们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不过顾朝暮父亲的位置比起他家老爷子不算什么。

    关键他家老爷子那是爬过雪山、过过草地的开国元勋啊!

    所以,于朵想从他这里打听一点实在消息。

    她和关大爷虽然那十年没挨过整,但看过很多人被举报、挨整。

    所以她俩也有点惊弓之鸟。

    豁出去了是豁出去了,也知道诸如小岗村十八农民和年广久这样的先驱情节更严重。

    但这不妨碍他们师徒心头还是有些怯怯的。

    顾朝暮慢悠悠的骑着车,“这事儿啊,就算真的抓,只要你跑掉了,我就没事啊。”

    “我之前随口一说,就想卖得好点。我没想到霍教授居然真的承认了。这不会留下把柄么?”

    顾朝暮道:“霍教授只在和第一个人的电话中说过,可能真是他徒弟的摊子。后来传开了,他只是没有否认而已。真要是有人找他问,他一推三五六就是了。大不了就说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他看收音机质量真的还可以,没揭破挡人财路而已。”

    于朵想了想,倒也是。一直是在西单那一片风传,其实没有实证的。

    她半认真、半玩笑地道:“那么,万一我被抓到了,可以把你这个老板供出来么?”

    顾朝暮笑,“小师妹,你怎么这么不能扛事儿啊?”

    “难道要我学江姐啊?那我不成的。”于朵也笑了起来。

    顾朝暮道:“没事,万一真把你抓起来,你就把我供出来吧。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上头对这些经济问题,目前的态度是都先看看,放两年再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允许人犯错的。只要不是情节太严重的,应该都在容错范围。”

    于朵心头一下子就踏实了。怪不得现在这一块好像什么都没人管一样,应该是在暗中观察吧。

    “不过,这话说出去我不认的啊。”

    “知道了。()?()”

    于朵想了想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嗯,顾大哥,你怎么能做到不管在哪都能安心看书啊?(s)?()”

    这个问题她请教过常宁,但常宁说他其实做得不够好。

    让她问问顾朝暮。

    顾朝暮道:“因为我以前看书的环境比现在这地方嘈杂多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嘈杂?()?()”

    你不是背着人看的么,还敢到人多的地方去?

    “嗯,时不时耳边就听到母猪、猪仔哼哼。甚至有时候还要帮忙去”按住种猪配种。

    这也是他当时努力争取的岗位的本职工作。

    他就是实在不想干这个,才争取转岗去市集里卖猪肉了。

    他宁可给母猪伺候月子,都不想去按住种猪配种。

    ‘顾一刀’那也是他长期练出来的。

    他们那个农场主要就是养猪,种的也大都是猪草。

    要向城里供应猪肉的。

    他就经常在自己的工作之外,义工去帮忙分切猪肉。这才练出了说一斤就一斤,不用添减的程度。

    熟能生巧嘛,次数多了,手上渐渐就准了。

    有了那样的名声,再想去卖肉就好办了。

    于朵听到前半句就忍不住问道:“你当时在哪看书啊?”

    “猪圈里啊!我用那本《母猪的产后护理》的外皮,做了个活动封皮。套在我当天要看的书上。”

    当时耳边不但是很多头猪此起彼伏的哼哼,还一直闻着猪屎味儿。

    于朵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没人笑话你么?”

    “那肯定笑话的人多了,都是大老爷们呢。不过,场长表扬我干一行专一行。我和爷爷的日子就会因此好过一些,甚至还能转岗干轻松的活儿。要不然,我也没常宁那个体力挑两人份的粪啊。那会儿我自己也才十四五,又天天吃不饱。”

    肯定是常宁这家伙让他妹子来问自己的。

    就是为了让于朵笑话他。

    不过,习惯了就还好。猪虽然臭烘烘的,但猪不会举报他啊。

    而且,他被夸了工作态度好。场长就把他爷爷换到了宰猪草的轻松岗位上去。

    他抬把椅子坐在猪圈的角落看书。

    比起负责冲猪屎、清扫猪圈还要挑猪粪的常宁轻松多了啊。

    于朵努力憋住笑。这都是生活的智慧啊!

    顾朝暮道:“不过,农场的星空特别、特别的美丽。回北京之后再没见过那么漂亮的星空了。”

    他眼中露出怀念的神情。

    等事情办妥,顾朝暮又载着于朵回图书馆。

    “小师妹,放开手干吧,不用太顾虑。1966年人均年工资583,但到了1976年人均年工资才575。这十年的教训很大,不会再有这种倒退的事了。”

    于朵道:“平均工资有这么高么?”

    她哥嫂这样的才刚过平均线啊?

    “平均啊。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加起来一平均,平均分也很高的。就算咱们之前没有太大的贫富差距,但工资级别还有十多级

    呢。能到平均线的,那就是想当不错的了。嗯,不跟如今的二道贩子比啊。()?()”

    于朵点头,“哦哦。()?()”

    于朵想了一下。她虽然在摆摊,但好像不该算二道贩子。

    收音机又不是她去进来卖,赚差价的。

    至于废品也不是。

    不过,她也算是生意人。

    世俗眼光平等的看不上二道贩子和她这样的摆摊人。

    顾朝暮今天穿着白色短袖衬衣和蓝色西裤,瞧着一表人才的。

    但于朵忍不住联想到他在猪圈的干净位置摆个椅子坐着,手捧一本《母猪的产后护理》看得入神的样子。

    还有、还有,他还当过卖猪肉的屠户呢。

    她去买肉的时候见过屠户什么样儿的。

    套一件油光锃亮的皮质围裙在外头,拿着一把同样油光锃亮的砍肉刀。

    旁边还摆一个小的磨刀石,随时可以拿起来在刀上摩擦两下。

    唯一的不同就是没长一身横肉了。

    “顾大哥,你怎么当屠户还长这么瘦啊?(s)?()”

    她就没见过瘦屠户。

    辛小二说他家从小到大就没缺过猪肉吃。

    有不要票的猪骨头卖的时候,于朵总是跑得很快的。

    但那其实都是内部人已经挑肥拣瘦过,然后才放出来的了。

    挑出来的好的,自然是要先尽着厂长、副厂长家了。

    不过,辛小二也不胖就是了。

    顾朝暮道:“不管杀猪还是卖肉,我这种黑崽子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啊。又不能昧一块下来。不过还好,如今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肉吃了。?[(.)]??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那些年是真馋肉啊!他睡着了都啃过常宁的手。

    幸好他俩是在大通铺睡一头,不然搞不好啃的就是脚丫子了。

    嗯,现在的年纪他也还是很喜欢吃肉的。

    老爷子的钱发下来就会分寄给一些混得不好的老战友。

    说他们现在还比较惨,能帮一把是一把。

    所以,他老人家手头的现钱其实不多的。

    他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啊。

    而且,他将来想出国留学,但又不想去干刷盘子之类的活儿。

    他得攒点钱。

    公派留学发的生活费,在国外也是很低的。

    而且,做实验就更烧钱了。

    于朵道:“嗯,那估计你的营养都用来竖着长了。身高喜人!”

    顾朝暮笑了起来,“以前场长经常夸我养的猪,长势喜人。”

    “哈哈——”

    两个人回到图书馆,继续各自看书。

    于朵想了想那十年师兄和顾大哥的生存和学习际遇,更专心了。

    中途,江津起身上洗手间。于朵抬头看了下然后又低头看书。

    但中午吃饭的时候她留意了一下。

    有了辛小二的提醒,她有的放矢的看。这下确实就看出来江津姐可能真有点那个意思。

    但师兄对此应该完全没感觉。

    在他看来他去给于

    朵买汽水,肯定不能让另一个女同志就干看着,多带一瓶回来的行为挺正常的。

    江津姐应该也知道只是捎带手的事,但不妨碍她对师兄产生了好感。

    还好,幸好辛小二留意到了。

    于朵看了两天确认了,周三江津再去洗手间她就跟着出去了。

    出来之后,江津看她一副好像有心事的样子便问道:“怎么了??()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于朵左右看看小声道:“后天要去师兄家里参加聚会,我有点紧张。()?()”

    江津惊讶的道:“你不是每天都去他家,跟着他妈妈学英语么?()?()”

    她看得很清楚,常宁是真的拿于朵当亲妹妹在爱护。

    于朵道:“我不是说我每天下午去的那一处。我还有那套房子的钥匙呢,去那里我才不紧张。我说的是老师和师丈如今住的外交部大院的宿舍。他们这周日在那里办party。你说我一个打小在大杂院长大的小丫头,去那种地方难免还是会有些怯的啊。()?()”

    “外交部大院?”江津瞪大眼。

    于朵点头,“是啊,跟我如今的圈子完全格格不入。就我那台新自行车,是师丈跟人兑换了400刀才买到的。我现在每天骑着都有些心惊胆颤的。”

    这400刀是交到友谊商店,其实相当于左手倒右手。

    也是因此师丈才舍得吧。

    他肯定不是不舍得钱,是不舍得外汇。

    没见去年公派留学那50人,才只有50刀在路上以备不时之需么。

    因为,那50刀花出去就是真花出去了。

    不会留在我们的国库里。

    江津惊讶地道:“他们说的那个骑进口自行车的人就是你啊?”

    原本以为哪个大院千金呢。

    因为这事儿跟她没什么关系嘛,就没有多想。

    之前于朵跟她打听附近哪里还可以停车,也没提到自己骑的什么车。

    友谊商店,400刀,而且只收外汇。

    这么一说常宁父亲的级别已经呼之欲出了。

    “嗯。我师兄之前跟着师丈下放劳改了十年。五一前夕才回京的。”

    常宁要考的是京大,她也只和辛小二说过。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