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 常宁道:“如果我...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常宁道:“如果我去贼货市场买回我那辆自行车,帮你们抓住卖贼货的人。能不能算是配合警方行动?”

    买贼货也是有罪的,只不过大多民不举、官不究。

    他想去把自己的车买回来,但又担心会打草惊蛇。也担心会落得个买贼赃的罪名。

    如果能算他配合警方行动,那买贼货的钱他也能省下了。

    谭公安道:“关于贼货市场那边,我们已经有安排了。如果你的车今天去了那里,那去向应该是能掌控的。追回来的概率非常大。”

    常宁松口气,那就好。

    那应该就是能拿得回来的,免费的那种。

    于朵没想到师兄也会跟她一样舍不得钱啊。

    不过,能追得回来就好。

    等出了派出所说起这茬,常宁道:“我爸妈又没有给我多的钱。那买车的钱还是我当初在农场辛辛苦苦攒的呢。”

    那真的是血汗钱!所以说偷车贼可恶——

    于朵道:“说起来你之前如果到贼货市场去买一辆旧的,被偷的概率小很多啊。”

    你看顾大哥他们三个的旧车,安全系数就大多了。

    嗯,正常买自行车要么要票据,要么得外汇。所以贼货市场才能起得来啊。

    有了市场需求,偷车的便也大行其道做无本生意了。

    看来这一次,公安是打算一网打尽。

    那天去买锁,听陈恳大哥也是说如今骑自行车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他的生意也有了大幅提升。

    那关于自行车的偷、售形成了一条密合的链接,也是很正常的。

    回去的路上,常宁不死心的还去图书馆的车棚看了看。

    看那个人会不会厚道的借骑了一下,又给还回来了。

    那他就能骑着回家,不用骑于朵的女士车载她了。

    结果还是没有。

    看来真的已经流入贼货市场了。

    他磨牙恨恨的看了一眼,用力蹬着车回去。

    他对骑女士车倒是没有什么忌讳,都是骑嘛。没关大爷那么多讲究。

    等他骑着回到家,高老师走出来,皱眉道:“轮胎都要让你压扁了。”

    “我在吃饭那旁边的车棚借气|枪加了气的。”常宁道。

    那个老板既然是靠看守车子赚钱的,气|枪肯定是要配的。

    原本于朵一个人骑,气不是太充足也没关系。

    但两个人肯定就得加气才行了。

    高老师看看被升得老高,配合儿子那双大长腿的座椅,感觉看着十分的不和谐。

    这是女士车,一般哪有女孩子腿那么长的?于朵在同龄女孩里就算高的了。

    等进了家门,高老师道:“回头两辆车都掉了,你俩怎么回来?”

    于朵道:“坐公交车?”

    中途还要转车,好麻烦。

    但是不可能提前做好准备。

    也不可能让载高老师的小汽车过去顺路把他们接上。

    高老师道:“我这下是切身体会到偷自行车的人多猖獗了。”

    于朵的早就已经被瞄上了。

    常宁的更直接,今天就掉了。

    还好,200来块现在对他们家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要是几个月前一下子掉辆新自行车,那问题可就大了。

    接下来几个月都得勒紧裤腰带才行。

    上完英语课,高老师对于朵道:“我要去找一下关大爷。”

    “嗯?”于朵楞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请他陪您去买古董么?”

    高老师点头,“是的,这些在文物商店都有卖。但是我不识货啊,也不知道哪些有更好的收藏价值。”

    于朵就干脆把自行车留在了这边。明早师兄会骑着过来接她,再一道去图书馆。

    公安让回家等消息嘛,总要等几天证明无望了才去买新车或者旧车。

    这几天两人就这么先克服一下。

    常家的司机便开车载着高老师和于朵回到废品站。

    关大爷看到车子后楞了一下迎出来,看到高老师下车也有些惊讶。

    高老师上一次来这里,是来邀请他去吃饭。

    那这次肯定也是有什么事吧?

    这位官太太如今有什么事会找他?

    他热情地道:“高老师,快里边请。”

    关大爷把高老师领到东屋坐下,于朵看吴珍在忙便亲手沏了茶端进去。

    她的茶道这些年在关大爷的调教下是很不错的。

    关大爷嘴巴挑剔嘛。没沏到让他满意,就用那种‘你这个愚蠢的小家伙’的眼神看她。

    她在这种眼神下,肯定是知耻而后勇啊。

    高老师品了一口,笑道:“关老哥,您真是对传统文化浸淫得比较深。”

    之前她没钱买好茶,倒是没给于朵发挥的机会了。

    回头她要去买一点,没事看小丫头素手摆弄茶具,应该很养眼才是。

    嗯,旁边最好在放上古琴曲。就可以放拿首《古相思曲》。

    关大爷笑笑,“也算家学渊源吧。”

    高老师看看于朵,“你不会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吧?”

    连古琴都会弹的话,她再去买一架古琴在家里放着好了。

    于朵笑道:“都说不上通。”

    古琴,关大爷自己做了简陋版的教她。

    这个只要通乐理就能做。只不过受材料所限,音色就比较差劲了。

    他老人家甚至可以单弦成乐。

    这个知道了原理其实也不太难。华国古乐里的宫商角徵羽就是西乐里的兜锐咪发嗦。

    一根琴弦,找到0.618的黄金分割点,那就是宫。在长的那一截再找黄金分割点就是商,以此类推。

    关大爷纯粹是闲的,一身本事没人学,带入土难受。

    看于朵比较聪明,教起来不会太费事就挑挑拣拣教了她。

    也算是给枯燥的日子找个乐子。

    其他还好,但教琴两人真的是跑到僻静地方才敢。

    又因为时间限制,这一块就只学了个皮毛。

    围棋于朵也会下。

    前几年关大爷也自己做过一副简陋的教她。棋盘都是他自己画的。

    书法是她苦练了十来年的,至于国画只能说勉强过关。

    学这两样有毛笔和纸就可以了,场合也没什么限制。

    没墨水的时候,蘸上清水在报纸上都可以练习。

    毛笔字练好了,钢笔字、粉笔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

    于朵当初主要就是为了学书法,其他的是关大爷打包让她一起学的。

    她当初还觉得其他的都不实用,对落实工作没有实际的帮助嘛。

    是为了学书法才一起学的。

    高老师放下茶盏道:“关老哥,您还真是一座宝藏。”

    关大爷摆手,“这些都是要受批判的。”

    “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会的。我这次来是有件事想麻烦您。”

    高老师把她的来意说了,关大爷满口答应。

    这种事他十分乐意的。

    能保留文化瑰宝出分力自然是好事。这会儿好些东西,世人都不知晓其价值,没做到好好保存。

    他也就是钱不多,只能捡漏。

    不然早冲到文化书店把什么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画,还有如今那些被文化书店的人堆放在一起的宝贝们请回家了。

    于是,二人说好,明早九点高老师坐车过来接上高大爷,一起去文化书店。

    那里头的东西,好多都是前些年抄家抄出来的。

    嗯,有记录的这一部分前两年陆续还给原主了。

    但其中被经手的小将们昧下的就无处寻觅了。关大爷如今倒买倒卖的,大多就是这一类。

    这几个月,偷偷摸摸拿着所谓传家宝来的,都是当初昧下东西的人。

    但文化商店里有些东西,是当时破四旧,有人怕事自己丢了的。

    这种就不会还了。

    高老师现在就是要捡漏去买这部分。反正她现在有钱没处花。

    再叫上关大爷掌眼,于朵觉得她明天应该能满载而归。

    不过师丈也说了,保护文化瑰宝重要,给国家解决难题,提供就业岗位也很重要。

    接下来,常家海外的那几支要回国探亲、投资,预备在国内办厂。

    师丈这一支也有一份,届时如果需要追加投资,就让高老师拿钱去。

    所以,常家兑换的135万人民币,也不会全部拿来保存文化瑰宝。

    等高老师走了,于朵就这么告诉关大爷的。

    关大爷一拍桌子,“还是人家长辈想得周到,转移了不少财产到海外,完美避开了之前30年。我父母死太早了,我那会儿又没长醒!”

    于朵笑,“关大爷,你不是解放那会儿已经把家当败完了么。那你也没什么好转移的啊。”

    关大爷道:“你知道什么啊?我家里的东西败完了。但我们家还有产业啊,那些工厂之类的。如果能预知未来,就该早点全部变卖,想方设法带着老婆、孩子跑出去。然后现在我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爱国华侨,回国来投资了。政府部门的人见了我都得客客气气的。”

    千金难买早知道啊!

    那会儿就想着人离乡贱嘛。谁晓得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早知道抗战胜利后,他就怂恿他爹贱卖家产去漂亮国。还不至于落得如今年过半百,孑然一身。

    于朵道:“那我师丈还是53年自己偷偷跑回来的呢。在大东北的农场劳动改造了整整十年。”

    关大爷失笑,“他是自己回来赶上的。但是,人家回来十几年就干到正厅级,如今又官复原职了。以后多半还能更上一层楼,这也就不枉了!倒是我这一生,就这么虚耗了光阴。”

    “你不是才50么,我感觉现在思想禁锢在逐渐打开。体现你价值的时候应该就要到了。你看高老师不是都登门求贤,找你去当顾问了么。”

    关大爷道:“你们高老师也挺上道的,许诺明天送我一样心仪物件作为酬谢。我明天好好帮她挑挑,也给自己挑件好的。嗯,这个人是你带我认识的,回头东西就给你。就算我老人家送你做嫁妆了。”

    于朵笑着给他做了个揖,“那可多谢您了。”

    关大爷摆手,“不说这个了,咱又没有足够的钱去买。我今天到街道、房管局这些地方都问了。这儿确实是有原主的,听说还在大西南不知道哪个疙瘩的牛棚里关着呢。当初屋子被没收来做文化馆。后来文化馆也不让开了,就被小将们给人家砸了。”

    他确实是觉得有些抱愧,说得好好儿的于大朵以后帮他料理后事,那俩屋的居住权就遗赠给她了。

    结果如今那整个大院子都会归还到他名下,他就想凭这个再讨个老婆来生儿子。

    都还回来,他每月收租都能收一百多。养家糊口绝没有问题。

    关键这是正大光明的收入,媒人也好去对人家女方讲。

    不然,说他经营废品站、倒卖古董很赚钱么?

    这俩行当都没营业执照的。

    所以今天他很积极的就跑去问了。

    于朵道:“那可能短期内回不来吧。行,正好多些时间攒钱。”

    作者有话要说

    常宁道:“如果我去贼货市场买回我那辆自行车,帮你们抓住卖贼货的人。能不能算是配合警方行动?”

    买贼货也是有罪的,只不过大多民不举、官不究。

    他想去把自己的车买回来,但又担心会打草惊蛇。也担心会落得个买贼赃的罪名。

    如果能算他配合警方行动,那买贼货的钱他也能省下了。

    谭公安道:“关于贼货市场那边,我们已经有安排了。如果你的车今天去了那里,那去向应该是能掌控的。追回来的概率非常大。”

    常宁松口气,那就好。

    那应该就是能拿得回来的,免费的那种。

    于朵没想到师兄也会跟她一样舍不得钱啊。

    不过,能追得回来就好。

    等出了派出所说起这茬,常宁道:“我爸妈又没有给我多的钱。那买车的钱还是我当初在农场辛辛苦苦攒的呢。”

    那真的是血汗钱!所以说偷车贼可恶——

    于朵道:“说起来你之前如果到贼货市场去买一辆旧的,被偷的概率小很多啊。”

    你看顾大哥他们三个的旧车,安全系数就大多了。

    嗯,正常买自行车要么要票据,要么得外汇。所以贼货市场才能起得来啊。

    有了市场需求,偷车的便也大行其道做无本生意了。

    看来这一次,公安是打算一网打尽。

    那天去买锁,听陈恳大哥也是说如今骑自行车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他的生意也有了大幅提升。

    那关于自行车的偷、售形成了一条密合的链接,也是很正常的。

    回去的路上,常宁不死心的还去图书馆的车棚看了看。

    看那个人会不会厚道的借骑了一下,又给还回来了。

    那他就能骑着回家,不用骑于朵的女士车载她了。

    结果还是没有。

    看来真的已经流入贼货市场了。

    他磨牙恨恨的看了一眼,用力蹬着车回去。

    他对骑女士车倒是没有什么忌讳,都是骑嘛。没关大爷那么多讲究。

    等他骑着回到家,高老师走出来,皱眉道:“轮胎都要让你压扁了。”

    “我在吃饭那旁边的车棚借气|枪加了气的。”常宁道。

    那个老板既然是靠看守车子赚钱的,气|枪肯定是要配的。

    原本于朵一个人骑,气不是太充足也没关系。

    但两个人肯定就得加气才行了。

    高老师看看被升得老高,配合儿子那双大长腿的座椅,感觉看着十分的不和谐。

    这是女士车,一般哪有女孩子腿那么长的?于朵在同龄女孩里就算高的了。

    等进了家门,高老师道:“回头两辆车都掉了,你俩怎么回来?”

    于朵道:“坐公交车?”

    中途还要转车,好麻烦。

    但是不可能提前做好准备。

    也不可能让载高老师的小汽车过去顺路把他们接上。

    高老师道:“我这下是切身体会到偷自行车的人多猖獗了。”

    于朵的早就已经被瞄上了。

    常宁的更直接,今天就掉了。

    还好,200来块现在对他们家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要是几个月前一下子掉辆新自行车,那问题可就大了。

    接下来几个月都得勒紧裤腰带才行。

    上完英语课,高老师对于朵道:“我要去找一下关大爷。”

    “嗯?”于朵楞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请他陪您去买古董么?”

    高老师点头,“是的,这些在文物商店都有卖。但是我不识货啊,也不知道哪些有更好的收藏价值。”

    于朵就干脆把自行车留在了这边。明早师兄会骑着过来接她,再一道去图书馆。

    公安让回家等消息嘛,总要等几天证明无望了才去买新车或者旧车。

    这几天两人就这么先克服一下。

    常家的司机便开车载着高老师和于朵回到废品站。

    关大爷看到车子后楞了一下迎出来,看到高老师下车也有些惊讶。

    高老师上一次来这里,是来邀请他去吃饭。

    那这次肯定也是有什么事吧?

    这位官太太如今有什么事会找他?

    他热情地道:“高老师,快里边请。”

    关大爷把高老师领到东屋坐下,于朵看吴珍在忙便亲手沏了茶端进去。

    她的茶道这些年在关大爷的调教下是很不错的。

    关大爷嘴巴挑剔嘛。没沏到让他满意,就用那种‘你这个愚蠢的小家伙’的眼神看她。

    她在这种眼神下,肯定是知耻而后勇啊。

    高老师品了一口,笑道:“关老哥,您真是对传统文化浸淫得比较深。”

    之前她没钱买好茶,倒是没给于朵发挥的机会了。

    回头她要去买一点,没事看小丫头素手摆弄茶具,应该很养眼才是。

    嗯,旁边最好在放上古琴曲。就可以放拿首《古相思曲》。

    关大爷笑笑,“也算家学渊源吧。”

    高老师看看于朵,“你不会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吧?”

    连古琴都会弹的话,她再去买一架古琴在家里放着好了。

    于朵笑道:“都说不上通。”

    古琴,关大爷自己做了简陋版的教她。

    这个只要通乐理就能做。只不过受材料所限,音色就比较差劲了。

    他老人家甚至可以单弦成乐。

    这个知道了原理其实也不太难。华国古乐里的宫商角徵羽就是西乐里的兜锐咪发嗦。

    一根琴弦,找到0.618的黄金分割点,那就是宫。在长的那一截再找黄金分割点就是商,以此类推。

    关大爷纯粹是闲的,一身本事没人学,带入土难受。

    看于朵比较聪明,教起来不会太费事就挑挑拣拣教了她。

    也算是给枯燥的日子找个乐子。

    其他还好,但教琴两人真的是跑到僻静地方才敢。

    又因为时间限制,这一块就只学了个皮毛。

    围棋于朵也会下。

    前几年关大爷也自己做过一副简陋的教她。棋盘都是他自己画的。

    书法是她苦练了十来年的,至于国画只能说勉强过关。

    学这两样有毛笔和纸就可以了,场合也没什么限制。

    没墨水的时候,蘸上清水在报纸上都可以练习。

    毛笔字练好了,钢笔字、粉笔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

    于朵当初主要就是为了学书法,其他的是关大爷打包让她一起学的。

    她当初还觉得其他的都不实用,对落实工作没有实际的帮助嘛。

    是为了学书法才一起学的。

    高老师放下茶盏道:“关老哥,您还真是一座宝藏。”

    关大爷摆手,“这些都是要受批判的。”

    “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会的。我这次来是有件事想麻烦您。”

    高老师把她的来意说了,关大爷满口答应。

    这种事他十分乐意的。

    能保留文化瑰宝出分力自然是好事。这会儿好些东西,世人都不知晓其价值,没做到好好保存。

    他也就是钱不多,只能捡漏。

    不然早冲到文化书店把什么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画,还有如今那些被文化书店的人堆放在一起的宝贝们请回家了。

    于是,二人说好,明早九点高老师坐车过来接上高大爷,一起去文化书店。

    那里头的东西,好多都是前些年抄家抄出来的。

    嗯,有记录的这一部分前两年陆续还给原主了。

    但其中被经手的小将们昧下的就无处寻觅了。关大爷如今倒买倒卖的,大多就是这一类。

    这几个月,偷偷摸摸拿着所谓传家宝来的,都是当初昧下东西的人。

    但文化商店里有些东西,是当时破四旧,有人怕事自己丢了的。

    这种就不会还了。

    高老师现在就是要捡漏去买这部分。反正她现在有钱没处花。

    再叫上关大爷掌眼,于朵觉得她明天应该能满载而归。

    不过师丈也说了,保护文化瑰宝重要,给国家解决难题,提供就业岗位也很重要。

    接下来,常家海外的那几支要回国探亲、投资,预备在国内办厂。

    师丈这一支也有一份,届时如果需要追加投资,就让高老师拿钱去。

    所以,常家兑换的135万人民币,也不会全部拿来保存文化瑰宝。

    等高老师走了,于朵就这么告诉关大爷的。

    关大爷一拍桌子,“还是人家长辈想得周到,转移了不少财产到海外,完美避开了之前30年。我父母死太早了,我那会儿又没长醒!”

    于朵笑,“关大爷,你不是解放那会儿已经把家当败完了么。那你也没什么好转移的啊。”

    关大爷道:“你知道什么啊?我家里的东西败完了。但我们家还有产业啊,那些工厂之类的。如果能预知未来,就该早点全部变卖,想方设法带着老婆、孩子跑出去。然后现在我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爱国华侨,回国来投资了。政府部门的人见了我都得客客气气的。”

    千金难买早知道啊!

    那会儿就想着人离乡贱嘛。谁晓得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早知道抗战胜利后,他就怂恿他爹贱卖家产去漂亮国。还不至于落得如今年过半百,孑然一身。

    于朵道:“那我师丈还是53年自己偷偷跑回来的呢。在大东北的农场劳动改造了整整十年。”

    关大爷失笑,“他是自己回来赶上的。但是,人家回来十几年就干到正厅级,如今又官复原职了。以后多半还能更上一层楼,这也就不枉了!倒是我这一生,就这么虚耗了光阴。”

    “你不是才50么,我感觉现在思想禁锢在逐渐打开。体现你价值的时候应该就要到了。你看高老师不是都登门求贤,找你去当顾问了么。”

    关大爷道:“你们高老师也挺上道的,许诺明天送我一样心仪物件作为酬谢。我明天好好帮她挑挑,也给自己挑件好的。嗯,这个人是你带我认识的,回头东西就给你。就算我老人家送你做嫁妆了。”

    于朵笑着给他做了个揖,“那可多谢您了。”

    关大爷摆手,“不说这个了,咱又没有足够的钱去买。我今天到街道、房管局这些地方都问了。这儿确实是有原主的,听说还在大西南不知道哪个疙瘩的牛棚里关着呢。当初屋子被没收来做文化馆。后来文化馆也不让开了,就被小将们给人家砸了。”

    他确实是觉得有些抱愧,说得好好儿的于大朵以后帮他料理后事,那俩屋的居住权就遗赠给她了。

    结果如今那整个大院子都会归还到他名下,他就想凭这个再讨个老婆来生儿子。

    都还回来,他每月收租都能收一百多。养家糊口绝没有问题。

    关键这是正大光明的收入,媒人也好去对人家女方讲。

    不然,说他经营废品站、倒卖古董很赚钱么?

    这俩行当都没营业执照的。

    所以今天他很积极的就跑去问了。

    于朵道:“那可能短期内回不来吧。行,正好多些时间攒钱。”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