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 不过,6月1号起...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不过,6月1号起,师兄和顾大哥、江津姐就要去各自报的补习班,上冲刺班的课了。

    不知道到时候她的车回来没有。

    没有的话,就得麻烦辛小二一下了。

    邱新梅道:“哦,那也行。”

    其实她也有点担心车子借给于朵,又再丢了。

    不过,确实有辆车方便些。

    而且以于朵的性子,在她手上丢的,她肯定会买一辆差不多的赔给他们。

    邱新梅道:“听说有些地界也挺乱的。你俩在外头,走动一定要走大路、人多的路。”

    还好,于朵有她师兄一道,于凌那里也有几个手下和徐然。

    呼,好像身边的人都越来越好了。

    就连邱勇那家伙,人家现在家庭总收入都增加了许多。

    那些女孩子能倒追他,不就是看上这个么?

    她爸如今做生意做得也是精气神都健旺了。

    她妈因为家里收入增加,人也稍微随和些了。

    不过还好,她和于承的工资也涨了。等于承职工大学出来,还能升职加薪一次。

    嗯,都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好。

    果然钱能解决几乎所有的问题。

    手头不那么紧,也没谁就想成天尖酸刻薄,像个刺猬一样。

    邱新梅道:“朵朵,不要去想车子的事了。能找回来最好;不能找回来,也不能因此耽误了中考的复习。马上考试了,心态很重要。”

    于凌点头附和,“对对对,我也是这个意思。谁要是当面、背后的说你什么,你告诉我和嫂子。我们找上门去,你自己别跟人去掰扯了。最后冲刺的复习时光,太金贵了!”

    这车丢的也真不是时候。

    她们找上门去跟人吵,也是理由正当。

    她们家的考生马上中考啊,丢了自行车本来就难过了。

    还来搞她的心态!

    这说到天边去,她们都是有理的。

    于朵点点头,“嫂子、二姐,我知道了。”

    邱新梅道:“好好备考,等你的好消息!”

    都是一家子,她肯定是望着于朵好的。于朵好了,以后肯定会拉扯她的于鹏和娜娜啊。

    她比邱勇这个当舅舅的可要靠得住的多。

    辛明宇回到家就翻箱倒柜的把他的存折找了出来。

    辛晴路过他房间门口看到了,有些疑惑地看着他,“二哥,你要买什么大件么?”

    这家里有什么大件需要二哥掏钱?

    辛奶奶听到了也过来看个究竟。

    她正好有事要对小孙子说,她完成任务了。

    她是刚在外头打了麻将回来。就几个老太婆一起玩玩,一分钱一个子儿。

    哪怕是天牌,一把也就八分钱封顶。

    而且久赌无输赢,今天赢点、明天输点,基本就是大家凑一起玩儿。

    何副厂长可赞同她出去打小麻将了。

    如果有老太太一天输上了一块钱,回到家肯定就会不太高兴的那种时刻

    。

    她就以添置衣物、鞋袜等名义给老太太一点钱。

    那脸上就能阴转晴了。

    也不用给多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给一两块就成。

    老年人嘛()?(),

    有个寄托也是好的。

    省得成天盯着她。

    不过也提醒了老太太坐一个小时要起来活动一下()?(),

    不然关节要僵硬了。

    辛老太太有个麻友()?(),

    当初就是这个麻友给她转达的关大妈那些诋毁于朵的话。

    老年人也有自己的圈子嘛。

    一般通过一两个人,这一片的老太婆都能扯上关系。

    最近啊,那个麻友把关系好的关大妈也带进了她们的圈子。

    偶尔三缺一的时候也会担任替补一角。

    辛老太太之前受小孙子重托,要她帮于朵出口恶气。

    那她自然就留意上了关大妈。

    有心算无心还不容易?

    就让她发现了关大妈偷偷把一个麻友丢了的五毛钱踩在了脚下,后来找了个机会揣自己兜里了。

    不过小孙子后来又说缓一缓,因为她儿子不在家。

    不然万一这人气性大,气出个好歹来没人管。

    最近关青宝也回来了,他跑一趟有50块进账。平时还有30的基本工资。

    然后出差包吃住,平时还包一顿午饭。

    然后田玲卖衣服,收入也能有一百左右。

    关家的经济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关大妈开始在一众老太太里算是镶边的,不太有发言权。

    最近嘛,渐渐就有些飘了。

    辛老太太本来对关大妈就有点意见,便看她更不顺眼了。

    于是,今天她就出手了。

    她装作不小心丢了一块钱,然后还没注意到。

    但摸了两把牌她就道:“我桌上的钱好像少了一块。”

    说着还弯腰下去看。

    另外几个老太太也帮她看了看,包括关大妈。

    就和不久前那次一样,没找着。

    不过上回那个老太太当时是真不知道丢了五角钱。等她最后清点时发现不对,已经过去挺久了。

    当时也不好说什么。别人把钱都揣兜里了,你总不能搜身吧。

    但辛老太太这回是才过了十几秒,任谁都来不及把钱转移到自己兜里。

    她看了看没看到就道:“你们把脚抬一下呢。”

    那两个麻友下意识就抬起来了,没有。

    只有关大妈的脚没动。

    “哎,你把脚抬一抬。”辛老太太拍拍关大妈的腿。

    关大妈只好用力踩着,把脚往后移。

    “让你抬起来啊。”

    辛老太太直接上手在她膝弯处一用力。

    关大妈猝不及防,就被人把腿提了起来。那一块钱就露了出来。

    之前丢了五毛钱那老太太脸色立即就变了。

    那天麻将桌上也有关大妈。

    老太太们把伍角、一块看得还是挺重的。

    所以如今,关大妈手脚不干净

    的话,已经在这一片的老太太圈里传开了。

    ()?()

    还不是辛老太太传的。

    ()?()

    她这会儿就是乐滋滋的回来表功来了。

    ()?()

    这会儿看乖孙把存折翻出来,辛老太太问道:“小宇,你找存折做什么啊?”

    ?想看清澜皓月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

    辛明宇看看妹子,然后道:“奶奶,您六月份不是要过生日了么。我和小晴准备合送您一份生日礼物。”

    这是突然想到的。不然难道实话实说啊?

    那奶奶对于朵的印象分肯定一落千丈。

    那不他准备帮于朵凑钱么。把妹妹也拉下水,自己就只需要出一半的钱了。

    也省得她回头说自己踩着她讨好、卖乖。

    辛晴一愣,她也在准备中考。目标高中和于朵是一所,特别的难进。

    所以她真的忙得把这茬事给忘了。

    这会儿看奶奶乐得眉眼弯弯的,赶紧道:“是啊,奶奶。”

    辛老太太道:“你们都在忙着备考。还能记得奶奶的生日,奶奶就很高兴了。不用买礼物啊!”

    “这是孙儿、孙女的一点心意啊。”辛明宇笑眯眯道。

    “那,不要买贵的东西。”

    “好的。”

    辛老太太很高兴地坐下,把她怎么整治关大妈的事儿说了。

    “我可没有栽她的赃。”

    辛明宇点头,“嗯,这样足够了,后面不用再管。”

    关大妈之前是张口就来,但这回可是人证、物证俱在。

    他奶奶也挺懂得斗争策略的嘛。

    等辛老太太高高兴兴回房间去了,辛明宇看看辛晴,“我就知道你忘了。不过没关系,二哥会提醒你的。”

    辛晴忙不迭的点头,“谢谢二哥。”

    晚间,辛明宇叩开父母的房门,问起兑换外汇的事。

    何副厂长道:“银行根本就不给额度。除非是公派出国出差或者留学的,那才会给兑换少许。而有海外关系的人家,肯定是坐地起价。可以帮你问问看,不过你兑换来做什么?”

    “想去友谊商店买点东西。”

    辛部长笑了两声,“今天上午于朵的自行车被偷了。那可是花了400刀买的。”

    这件事在机械厂也算是个小新闻了。

    就他听到的,其实很多人都有些幸灾乐祸。

    尤其是之前和于朵处境相当的机械厂子弟兼高老师的学生。

    何副厂长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她把高老师给买的自行车丢了,心头肯定特别过意不去。但是,买辆一样的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于朵再买车,应该不会再去友谊商店买了。”

    辛明宇皱眉道:“公安倒是说会全力侦破,让回家等通知。但不知道多少悬案没破呢。”

    辛部长道:“短时间里丢了两百多辆自行车,太猖獗了!老百姓省吃俭用,买辆自行车可不容易。这个案子不告破,民情和舆论都会沸腾的。”

    第二天去了图书馆,辛明宇找了个机会私下告诉于朵,“我有800块,人民币。你如果有需要,可以借给你

    。”

    于朵惊讶地道:“你每个月的工资不是都花完了么?”

    “工资是花完了,是攒的从小到大的压岁钱。”

    辛明宇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这个年岁了还在说压岁钱。

    不过,今年满了18就没有了。

    于朵惊讶,“怎么会有那么多啊?”

    这一年平均也有四五十了啊。她以前得的压岁钱都是以角为单位的,一年也就块把钱

    “都是些叔叔伯伯给的,我爸妈每年也给出去不少的。”

    于朵点头,辛小二生活的圈子和她也是有阶层的。

    “我如果有需要,不会跟你客气的。我这可不是客气话。中考结束后,我打算做个小生意。目前启动资金可能还有些不足呢。”

    她心头已经物色好了一个生意,但可能需要动用到的钱和资源不少。

    废品站的钱,大多押在了铜和古董上。她也不好说要分红。

    人家傻子瓜子能用四五年的时间白手起家,挣到百万身家。

    而且还是在72——76年,还在严格管控个体经济的年月。

    如今好歹有一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以当护身符了啊。

    当然,年广久能四五年挣到一百万,那是因为他从小跟着做小商贩的父亲做生意。

    也是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教训的。

    她也可以从小打小闹做起的。

    辛明宇一愣,“做生意?”

    于朵点头,“对啊,感觉如今是做生意的好时机。不过我没什么专业技术,能做的生意也有限。”

    辛明宇道:“我大哥让我暑假去广州军区找他,说是让我接接地气。如果你要做买卖的话,也许我可以做买进的活儿,然后邮寄回来。”

    听到去接地气这个说法,于朵失笑。辛家老大还是很了解他兄弟的嘛。

    “邮寄沿途有调货的危险。不过,不涉及到人身安全。嗯,这个我列入考虑中。”

    于朵想了想,做生意赚钱的事儿还可以叫上师兄。

    他也是一辆二八大杠丢了,就耿耿于怀的主。

    一点百万阔少的风范都没有。

    对此,常宁的解释是,“那拿不到手上的钱能算我的么?我这叫好男不望爷娘田。”

    没办法,在农场那十年节约惯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