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 于朵准备什么时候...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于朵准备什么时候看到能配套的书桌,这张桌子就淘汰给贺山当办公桌。

    摆到他住的那屋去。

    贺山那里除了一铺土炕,那更是家徒四壁啥都没有。

    关大爷在自家大杂院的两间屋子找保洁收拾好后,就哪边方便睡哪边了。

    反正有王大妈和吴珍在,这么住着和一般的大杂院就是一样的。

    没人能拿来说事儿。

    贺山和那三个分拣员都是老实忠厚的汉子,有他们一起住安全感满满。

    他们是轮休的,休息的那天往往就回郊区或者乡下老家去,和家里人团聚。

    如今只要能有个饭碗就好,不管是铁饭碗还是泥饭碗。

    至于怎么休息,那也没所谓。

    好歹小老板还一周给排了一天休班呢。

    常宁在书房区域看了看,“还可以啊,就是少了个书柜。”

    不过没事,他妈特地没把自己的书柜搬去外交部大院那边。

    那里头的书应该就是留给于朵看的。

    一开始他妈担心于朵会不会沉迷看,后来发现她自律性极好。

    他妈私下还跟他爸说,于朵真是一个极度自律的孩子,甚至都不像个孩子了。

    他爸就说失去过书机会的人,比其他人更知道好歹,知道少年时光的宝贵。

    妈妈说等他高考完了,那套房就准备还给学校。

    她已经和卢校长沟通好了的。

    家里有房子,没必要在这里占着一套。

    机械厂过去十年都没有修新的宿舍楼,教师住房有些紧张。

    就哪怕这次修了福利房,也会有一些年轻老师分不到。

    那些老师也都知道他高考完就会退房子,倒是不至于对他有想法。

    回头那书柜就可以和书一起都搬到于朵这屋。

    款式、风格也蛮协调的。

    26号是星期六,晚上七点左右顾朝暮又开着小轿车过来了。

    二十台30*50的收音机,也是必须要有个车厢才方便运送的。

    如今应该也有小一些的收音机,于朵在高老师那里看到的英文报章杂志上,就说樱花国最小都有巴掌大小的了。

    不过华国民用的,目前还都是大块头。

    顾朝暮看到常宁惊讶的道:“你在这儿干嘛?”

    常宁道:“你能来我不能来啊?我来这儿吃晚饭。”

    刚吃完和关大爷聊了会儿古文化,正准备回家呢。

    那三个分拣员对顾朝暮也挺熟悉了。

    冲他招呼一声‘顾师傅’,不用于朵叫,就上前把收音机一台、一台的往她租的三轮车里搬。

    晚上就连车一起锁在仓库里。还有人在里头的小床上值守呢,这个给加班工资的。

    这屋里本来就囤着铜,也需要有人看守。

    当然,东西掉了也得赔偿。这样才能杜绝出内鬼。

    顾朝暮下车来,先和关大爷打个招呼。

    然后告诉于朵,“你们斜对面那家有个大妈,老是盯着我看。一开始我以为她是没见过小轿车、船儿摩托那些好奇。但次数多了感觉有点不对劲。”

    他好歹是军人家庭长大的,又在接受特训。反侦察的意识还是很强的。

    于朵看了看他下巴微扬的方向,正是葛家的房子所在。

    至于大妈,应该是胡桂芬吧。

    她四十出头,保养得不好。也当得起20岁的顾大哥叫一声‘大妈’了。

    常宁问于朵,“有仇么?”

    “算是有过龃龉吧。这人老爱占便宜。一开始搬来的时候我让王大妈做了糕点分送四邻。她吃过一次后,鼓动另外几个大妈明里暗里的又问我讨要。三次之后我就停了,惯得她们!然后她就站在屋里,朝来送废品的拾荒者身上泼水。我用她儿子欠赌债的事威胁了她,她才老实了!”

    常宁道:“那你小心着些。有时候小人物搞不好翻出大浪来。”

    于朵点点头。

    常宁挠挠下巴道:“你们觉得要报复一个女孩子,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顾朝暮手上一紧,“造H谣。”

    他脱口而出后看看于朵,有点不好意思。

    常宁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在劳改农场长大,斗争经验都是十分丰富的。

    于朵道:“造我和顾大哥的谣,就因为他来废品站的次数比较多?这都什么年代了啊!”

    常宁道:“但这种谣言最有市场啊。”

    顾朝暮看看于朵,“你和辛明宇是不是那种关系啊?”

    常宁直接道:“没有啊,他俩虽然相过亲,但不是那种关系。就是普通的朋友,顶多上升到好朋友的程度。”

    顾朝暮道:“你俩还相过亲啊?干嘛这么着急?”

    不是前几天在外交部大院,还口口声声男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对家里的女人都是剥削其利益的么。

    而且,平时看那相处,确实不像是那种关系。

    但就在昨天上午,他看到于朵往辛明宇怀里钻来着。

    常宁觉得这种问题于朵不好回复,直接代言道:“是辛明宇父母的意思。但他俩说得很清楚的,就是做朋友。于朵压根就没有早早处对象的心思,她说要等到临近30岁再解决个人问题。还早着呢,十二生肖都可以再轮一遍了。”

    不是么?

    既然是相过亲,如果真的是一对,好像也没有瞒着人搞地下恋情的必要啊。

    16岁和18岁,处两年对象都可以领证了。

    也不能算早恋了。

    于朵诧异地道:“顾大哥,你为什么会觉得我和辛明宇是一对啊?”

    顾朝暮道:“我昨天上午从阅览室出来,看到你好像往他怀里钻来着。”

    “没有的事!你肯定看错了。要不然就是视觉效果造成的错觉。眼见也不一定为实的!”

    顾朝暮想了下,也不是没可能。

    周一他再去那个角度做个试验好了。

    常宁道:“我们不是在讨论废品站斜对面那个大妈可能会造谣的事儿么?”

    顾朝暮拧着眉道:“这个事儿如果真如我们所想,很麻烦啊。你说我一个男的,我完全可以清者自清。但于朵一个女孩子被人造这种谣言,很难说清楚。”

    常宁盯着顾朝暮看,“怎么就会盯上你了呢?等会儿,你刚说开始以为那个人没见过轿车、摩托还有船儿摩托?”

    于朵想了想道:“她不会以为开这些车的不是一个人吧?”

    常宁道:“有这个可能。听说辛明宇好像也来过废品站,而且这一片都知道他和你相亲的事。然后又冒一个或者几个家伙出来,开着、骑着不同的车。”

    他看向顾朝暮,“你那么骚包干嘛啊?你还换几种车。”

    顾朝暮摊手道:“我都在大院借的车,我借到哪辆就是哪辆啊。哪能保证每次都是同一辆?再说废品站也算是公众地方了,这是别人处心积虑要造谣。”

    于朵道:“说得没错,这儿是公众地方,每天来来去去好多人的。这是故意要造我的谣言。只需要影影绰绰的说看到了不同的人开车或者骑摩托车来接我就行了。”

    这个事确实麻烦,甚至连防患于未然也不好办。

    人家还什么都没说呢,他们急吼吼撇清也得被人说是心虚。

    去威逼、利诱那个大妈不准说?

    回头人往地上一坐,拍着大腿哭喊他们欺负平头老百姓,这俩高干子弟也没法辩驳。

    而且一方是普通人,一方却有俩高干子弟,别人很容易同情弱者的。

    胡桂芬又是个滚刀肉。

    坐到地上去了,怕是更得污言秽语不断,污蔑他们和于朵的关系。

    顾朝暮道:“常宁,咱俩都没法直接对付那个大妈。我看关大爷这方面也不擅长。还是查一下看她的儿子、男人好不好对付吧。另外,这种人,居委会应该有办法对付她。”

    现在的问题就是恶迹未彰显他们就先下手为强,容易给人留下仗势欺人的印象。

    关大爷之前一直在旁边静静听着,这会儿也点点头。

    他们几个去找胡桂芬,没用。

    确实得看看她家里男人有没有什么可以下手的地方。

    另外,有事找居委会的大妈对付她也比较合适。

    关大爷道:“行,调查她的事交给我吧。”

    常宁苦笑道:“怪不得人家要说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了。咱们几个、再加上我妈,可能都不是那个胡大妈的对手。”

    于朵转头问王大妈,“知道胡桂芬的儿子哪天结婚么?”

    现在处对象到结婚很快捷的。

    介绍人介绍了,双方相看觉得还行的话,再多接触两次就该谈婚论嫁了。

    如今还是一般都会选个吉日。

    目前也没人把这种事当成封建余孽来看待了。

    王大妈道:“好像听说是7月1号。农历日子挺好,公历又是党的生日。这样谁都说不出不对来。”

    于朵心头一松,“那就不用着急了。她儿媳妇进门前,她还不敢得罪我。到那会儿我中考已经结束。”

    至少不至于在中考前闹得沸反盈天的。

    于朵第二天一早起来,吃过早饭。戴了一顶遮阳帽骑着三轮车去西单。

    天气越来越热了,这么在外头待一天,背心都要汗湿。

    但是没办法啊,不能说天气热就不挣钱了。

    人家锅炉工,这大夏天的也得干活啊。

    所以西单这一片,依然是热闹得紧。

    于朵骑着三轮车过马路的时候,看到一个背着背包、脖子上挂着相机的外国友人。

    他拿着地图正在跟一个戴红袖章的大妈问路。

    改革开放之后,来华国旅游的外国友人渐渐多起来了。

    毕竟好些国家都和我们建交了,我们国内的政治环境也好了许多。

    红袖章大妈一脸的茫然,于朵便紧踩了几下过去充当了一下翻译。

    她学了快五个月英语了。

    高老师一直以简单对话的形式在教她。

    后来于朵有了些暑假勤工俭学的想法,又请她针对性的教了比较实用的交流语句。

    简单一点的、说得慢一点,她还是能听懂的了。

    红袖章看来了个华国小姑娘,会说外语的,松口气。

    外国友人同样。不然他俩鸡同鸭讲的,实在是沟通不了。他就会几句磕磕绊绊的简单汉语。

    于朵把外国友人要去的地址怎么坐车,告知了对方。

    公交路线有点复杂,还要下车走一截再转车,说半天对方也不太明白。

    于朵感觉外国友人应该不差钱,索性帮忙拦了一辆黑的,告知司机地址。

    又帮着讲了个双方应该都不吃亏的价,把人送上了黑的。

    黑的师傅对这个价格很满意,满脸堆笑道:“小姑娘,谢了啊!”

    于朵道:“师傅,赶紧学几句实用的英语口语。包你收入翻倍!”

    “好的、好的。我先挣这单的钱。”

    外国友人也向于朵道谢、挥手。

    作者有话要说

    于朵准备什么时候看到能配套的书桌,这张桌子就淘汰给贺山当办公桌。

    摆到他住的那屋去。

    贺山那里除了一铺土炕,那更是家徒四壁啥都没有。

    关大爷在自家大杂院的两间屋子找保洁收拾好后,就哪边方便睡哪边了。

    反正有王大妈和吴珍在,这么住着和一般的大杂院就是一样的。

    没人能拿来说事儿。

    贺山和那三个分拣员都是老实忠厚的汉子,有他们一起住安全感满满。

    他们是轮休的,休息的那天往往就回郊区或者乡下老家去,和家里人团聚。

    如今只要能有个饭碗就好,不管是铁饭碗还是泥饭碗。

    至于怎么休息,那也没所谓。

    好歹小老板还一周给排了一天休班呢。

    常宁在书房区域看了看,“还可以啊,就是少了个书柜。”

    不过没事,他妈特地没把自己的书柜搬去外交部大院那边。

    那里头的书应该就是留给于朵看的。

    一开始他妈担心于朵会不会沉迷看,后来发现她自律性极好。

    他妈私下还跟他爸说,于朵真是一个极度自律的孩子,甚至都不像个孩子了。

    他爸就说失去过书机会的人,比其他人更知道好歹,知道少年时光的宝贵。

    妈妈说等他高考完了,那套房就准备还给学校。

    她已经和卢校长沟通好了的。

    家里有房子,没必要在这里占着一套。

    机械厂过去十年都没有修新的宿舍楼,教师住房有些紧张。

    就哪怕这次修了福利房,也会有一些年轻老师分不到。

    那些老师也都知道他高考完就会退房子,倒是不至于对他有想法。

    回头那书柜就可以和书一起都搬到于朵这屋。

    款式、风格也蛮协调的。

    26号是星期六,晚上七点左右顾朝暮又开着小轿车过来了。

    二十台30*50的收音机,也是必须要有个车厢才方便运送的。

    如今应该也有小一些的收音机,于朵在高老师那里看到的英文报章杂志上,就说樱花国最小都有巴掌大小的了。

    不过华国民用的,目前还都是大块头。

    顾朝暮看到常宁惊讶的道:“你在这儿干嘛?”

    常宁道:“你能来我不能来啊?我来这儿吃晚饭。”

    刚吃完和关大爷聊了会儿古文化,正准备回家呢。

    那三个分拣员对顾朝暮也挺熟悉了。

    冲他招呼一声‘顾师傅’,不用于朵叫,就上前把收音机一台、一台的往她租的三轮车里搬。

    晚上就连车一起锁在仓库里。还有人在里头的小床上值守呢,这个给加班工资的。

    这屋里本来就囤着铜,也需要有人看守。

    当然,东西掉了也得赔偿。这样才能杜绝出内鬼。

    顾朝暮下车来,先和关大爷打个招呼。

    然后告诉于朵,“你们斜对面那家有个大妈,老是盯着我看。一开始我以为她是没见过小轿车、船儿摩托那些好奇。但次数多了感觉有点不对劲。”

    他好歹是军人家庭长大的,又在接受特训。反侦察的意识还是很强的。

    于朵看了看他下巴微扬的方向,正是葛家的房子所在。

    至于大妈,应该是胡桂芬吧。

    她四十出头,保养得不好。也当得起20岁的顾大哥叫一声‘大妈’了。

    常宁问于朵,“有仇么?”

    “算是有过龃龉吧。这人老爱占便宜。一开始搬来的时候我让王大妈做了糕点分送四邻。她吃过一次后,鼓动另外几个大妈明里暗里的又问我讨要。三次之后我就停了,惯得她们!然后她就站在屋里,朝来送废品的拾荒者身上泼水。我用她儿子欠赌债的事威胁了她,她才老实了!”

    常宁道:“那你小心着些。有时候小人物搞不好翻出大浪来。”

    于朵点点头。

    常宁挠挠下巴道:“你们觉得要报复一个女孩子,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顾朝暮手上一紧,“造H谣。”

    他脱口而出后看看于朵,有点不好意思。

    常宁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在劳改农场长大,斗争经验都是十分丰富的。

    于朵道:“造我和顾大哥的谣,就因为他来废品站的次数比较多?这都什么年代了啊!”

    常宁道:“但这种谣言最有市场啊。”

    顾朝暮看看于朵,“你和辛明宇是不是那种关系啊?”

    常宁直接道:“没有啊,他俩虽然相过亲,但不是那种关系。就是普通的朋友,顶多上升到好朋友的程度。”

    顾朝暮道:“你俩还相过亲啊?干嘛这么着急?”

    不是前几天在外交部大院,还口口声声男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对家里的女人都是剥削其利益的么。

    而且,平时看那相处,确实不像是那种关系。

    但就在昨天上午,他看到于朵往辛明宇怀里钻来着。

    常宁觉得这种问题于朵不好回复,直接代言道:“是辛明宇父母的意思。但他俩说得很清楚的,就是做朋友。于朵压根就没有早早处对象的心思,她说要等到临近30岁再解决个人问题。还早着呢,十二生肖都可以再轮一遍了。”

    不是么?

    既然是相过亲,如果真的是一对,好像也没有瞒着人搞地下恋情的必要啊。

    16岁和18岁,处两年对象都可以领证了。

    也不能算早恋了。

    于朵诧异地道:“顾大哥,你为什么会觉得我和辛明宇是一对啊?”

    顾朝暮道:“我昨天上午从阅览室出来,看到你好像往他怀里钻来着。”

    “没有的事!你肯定看错了。要不然就是视觉效果造成的错觉。眼见也不一定为实的!”

    顾朝暮想了下,也不是没可能。

    周一他再去那个角度做个试验好了。

    常宁道:“我们不是在讨论废品站斜对面那个大妈可能会造谣的事儿么?”

    顾朝暮拧着眉道:“这个事儿如果真如我们所想,很麻烦啊。你说我一个男的,我完全可以清者自清。但于朵一个女孩子被人造这种谣言,很难说清楚。”

    常宁盯着顾朝暮看,“怎么就会盯上你了呢?等会儿,你刚说开始以为那个人没见过轿车、摩托还有船儿摩托?”

    于朵想了想道:“她不会以为开这些车的不是一个人吧?”

    常宁道:“有这个可能。听说辛明宇好像也来过废品站,而且这一片都知道他和你相亲的事。然后又冒一个或者几个家伙出来,开着、骑着不同的车。”

    他看向顾朝暮,“你那么骚包干嘛啊?你还换几种车。”

    顾朝暮摊手道:“我都在大院借的车,我借到哪辆就是哪辆啊。哪能保证每次都是同一辆?再说废品站也算是公众地方了,这是别人处心积虑要造谣。”

    于朵道:“说得没错,这儿是公众地方,每天来来去去好多人的。这是故意要造我的谣言。只需要影影绰绰的说看到了不同的人开车或者骑摩托车来接我就行了。”

    这个事确实麻烦,甚至连防患于未然也不好办。

    人家还什么都没说呢,他们急吼吼撇清也得被人说是心虚。

    去威逼、利诱那个大妈不准说?

    回头人往地上一坐,拍着大腿哭喊他们欺负平头老百姓,这俩高干子弟也没法辩驳。

    而且一方是普通人,一方却有俩高干子弟,别人很容易同情弱者的。

    胡桂芬又是个滚刀肉。

    坐到地上去了,怕是更得污言秽语不断,污蔑他们和于朵的关系。

    顾朝暮道:“常宁,咱俩都没法直接对付那个大妈。我看关大爷这方面也不擅长。还是查一下看她的儿子、男人好不好对付吧。另外,这种人,居委会应该有办法对付她。”

    现在的问题就是恶迹未彰显他们就先下手为强,容易给人留下仗势欺人的印象。

    关大爷之前一直在旁边静静听着,这会儿也点点头。

    他们几个去找胡桂芬,没用。

    确实得看看她家里男人有没有什么可以下手的地方。

    另外,有事找居委会的大妈对付她也比较合适。

    关大爷道:“行,调查她的事交给我吧。”

    常宁苦笑道:“怪不得人家要说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了。咱们几个、再加上我妈,可能都不是那个胡大妈的对手。”

    于朵转头问王大妈,“知道胡桂芬的儿子哪天结婚么?”

    现在处对象到结婚很快捷的。

    介绍人介绍了,双方相看觉得还行的话,再多接触两次就该谈婚论嫁了。

    如今还是一般都会选个吉日。

    目前也没人把这种事当成封建余孽来看待了。

    王大妈道:“好像听说是7月1号。农历日子挺好,公历又是党的生日。这样谁都说不出不对来。”

    于朵心头一松,“那就不用着急了。她儿媳妇进门前,她还不敢得罪我。到那会儿我中考已经结束。”

    至少不至于在中考前闹得沸反盈天的。

    于朵第二天一早起来,吃过早饭。戴了一顶遮阳帽骑着三轮车去西单。

    天气越来越热了,这么在外头待一天,背心都要汗湿。

    但是没办法啊,不能说天气热就不挣钱了。

    人家锅炉工,这大夏天的也得干活啊。

    所以西单这一片,依然是热闹得紧。

    于朵骑着三轮车过马路的时候,看到一个背着背包、脖子上挂着相机的外国友人。

    他拿着地图正在跟一个戴红袖章的大妈问路。

    改革开放之后,来华国旅游的外国友人渐渐多起来了。

    毕竟好些国家都和我们建交了,我们国内的政治环境也好了许多。

    红袖章大妈一脸的茫然,于朵便紧踩了几下过去充当了一下翻译。

    她学了快五个月英语了。

    高老师一直以简单对话的形式在教她。

    后来于朵有了些暑假勤工俭学的想法,又请她针对性的教了比较实用的交流语句。

    简单一点的、说得慢一点,她还是能听懂的了。

    红袖章看来了个华国小姑娘,会说外语的,松口气。

    外国友人同样。不然他俩鸡同鸭讲的,实在是沟通不了。他就会几句磕磕绊绊的简单汉语。

    于朵把外国友人要去的地址怎么坐车,告知了对方。

    公交路线有点复杂,还要下车走一截再转车,说半天对方也不太明白。

    于朵感觉外国友人应该不差钱,索性帮忙拦了一辆黑的,告知司机地址。

    又帮着讲了个双方应该都不吃亏的价,把人送上了黑的。

    黑的师傅对这个价格很满意,满脸堆笑道:“小姑娘,谢了啊!”

    于朵道:“师傅,赶紧学几句实用的英语口语。包你收入翻倍!”

    “好的、好的。我先挣这单的钱。”

    外国友人也向于朵道谢、挥手。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