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辛明宇领着于朵到...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辛明宇领着于朵到小诊所的时候,人家老中医吃过午饭正准备午休。

    因为同何副厂长认识,又看在他们一个高考生、一个中考生的份上。

    这才破例给他们诊脉,没让他们等到两点。

    这都考生综合症,老医生望闻问切之后,给于朵开了方子。

    “我瞧你这状态还可以,把心放宽些就好。别那么焦虑!”

    于朵点头,“其实心头都知道,但是要做到就很难。”

    “你算可以的了,比那小子好许多。可以听听舒缓助眠的音乐,多想点放松的事。好了,去抓药吧。先吃两副药看看,后面可以用一些我专门针对你们这种考生综合症做的大药丸子。”

    于朵道:“您直接给我开一个疗程的吧。”

    “行。”

    黄金有价药无价,这肯定不能讨价还价的。

    于朵的中药加六颗大药丸子,一共花了三块多,外加诊金五毛。

    至于辛明宇,老中医直接让他坐过去,“你小子是不是又睡不着了?看你这对熊猫眼,心理素质真还不如人家小姑娘呢。”

    在一旁的药柜前,等着老中医的爱人给抓药的于朵道:“医生,我只是中考,他高考呢。”

    好像江津姐考到这第三回也还是在紧张,毕竟是改变命运的考试。

    辛明宇倒是不至于就靠一次考试定终身。

    但他心虚,哪怕已经用出十二分的力气在备考了。因为之前得过且过,就还是心虚。

    说起来还是师兄和顾大哥更稳得起啊。

    一来是他们学得扎实,底气足;

    虽然是下放,但农场里真的有几个学术界大拿。

    都到那个地步了,既能守望互助,又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都不会藏私的。

    二来和他们曾经的经历比,高考就不算什么了。

    真的,曾经从天上掉到泥沼的人,那磨难真是够够的了。

    后头很多事,都很难再超出那个程度。

    所以,相当于打了麻醉一样。没感觉!

    另外,他们即便没发挥好,只要考分上了一流大学的线,也能通过副部级的推荐顺利入学。

    水木、京大等名校,历来就有名额是给高干子弟留的。

    随着他们又有了出国留学这个选项,这个名额的占比还有下降的趋势了。

    这都不占用普通人名额的,属于另一赛道。

    于朵摸摸下巴,两年后她高考的时候,要是师丈也升到了副部级,她是不是也可以享受这个待遇啊?

    就算他还是如今的职级,要找一个这个级别的领导给推荐,应该也不难的。

    不过,还是靠自己更好,省得当面、背后被人说嘴。

    这种教育资源,亲儿子、亲闺女用是理所应当的。

    她用了,高家、常家有需要又借不到力的人还不得恨毒了她。

    辛明宇也喜提了助眠两件套。而且他的中药还是三副,药丸子也是十二颗。

    一共花掉六块多。

    等出了门,于朵骑上自行车走了一截才道:“我算是知道了,最赚钱的生意应该就是开诊所啊!”

    ()?()

    人家都规模化的做药丸子卖了。

    ()?()

    而且真的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普通人也不能知道成本是多少。

    ?想看清澜皓月写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第 151 章 辛明宇领着于朵到...吗?请记住.的域名[(.)]??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s)?()

    不过,既然很多人来找这个老中医看病,那应该是性价比还可以的。

    (s)?()

    辛明宇失笑,“这你都能联想到做生意啊?”

    “你没缺过钱,所以不会特别的渴求。像我这样从小缺钱、缺地位的人,对于名利就会更加的有野心、有执念。”

    于朵并不讳言这一点。

    另外,她还缺爱!

    从小父母就最爱大哥,她只是一个意外。又余又多的!

    如今除了她自己,谁都不会把她放到第一位的位置。

    辛明宇想了想,“我们家缺上进之阶。我哥连考虑婚事,都把这一茬考虑了进去的。”

    不过,晓慧姐在大哥重伤、可能失明后的表现,让大哥对她的感情也一下子就升温了。

    他们已经打了恋爱报告,也许过段时间就会打结婚报告了吧。

    于朵道:“通过婚姻去获取进身之阶的话,在婚姻中总是难免敌人一头。我还是比较赞同通过个人努力,达到自己能到的最高处。然后找一个势均力敌的。不过,你大哥实际上就是这么做的。”

    辛明宇一听‘最高处’、‘势均力敌’,眉毛都抖了几抖。

    他道:“你说得没错,我也不是那种愿意伏低做小的人。真找个高干子弟,以后怕是只会针尖对麦芒。”

    他愿意哄着的,除了于朵只有他自家的女人:妈妈、妹妹、奶奶。

    等晓慧姐成了大嫂,也会被纳入这个范畴。

    如果让他以后和于朵以外的人联姻,他恐怕很难把人纳入自己人的范畴。

    不过,她这个对婚姻的看法,确实和他揣测得差不多啊。

    于朵到了高家,高老师问道:“怎么才回来啊?”

    比往天迟了二十来分钟。她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

    老常中午不回家吃饭,就算是不外出也在食堂吃,然后就在办公室午休。

    懒得跑来跑去的浪费时间。

    他的工作是真的挺忙的。

    所以高老师都是吃过午饭就坐车过来了。到这边一般12:40。

    小憩半小时,常宁和于朵就回来了。

    今天常宁下了课,和小顾一起吃了午饭就骑车回来。

    和往天中午到家的时间差不多。这会儿已经在他自己房间午休。

    高老师这是看着英文杂志等了20分钟了。

    于朵把鼓鼓囊囊的书包放下,“临时起意,跟着辛明宇去中医那里开了点助眠的药。”

    高老师一愣,然后抬手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她这个考生家长当得!而且她还是家有两个考生的家长,居然连这茬都忘了。

    “药包在哪,拿来我替你熬上。你还是进屋休息会儿。”

    于朵本来打算拿回废品站让王大

    妈帮她熬的。

    但高老师热情高涨()?(),

    她也只好拿了出来。

    高老师把药罐找出来?()??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s)?(),

    中药熬上。然后想着好像常宁那状态不用吃药调节啊。

    唉(s)?(),

    儿子打小吃了不少苦()?(),

    心理素质是真的练出来了啊。

    而于朵打小经历的事情也不少,她的症状也不明显。

    然后,自己就忽略了两个孩子备考的焦虑。

    最焦虑就是这段时间了!

    竟然让孩子自己给自己张罗起来。

    幸亏辛明宇的妈妈靠谱,早早打听了好的老中医。

    于朵还能借个东风,跟着辛明宇去开药。

    高老师给熬了一副药。

    预备熬三道加三道。然后兑在一起,省得前头的浓,后头的淡。

    常宁先起来,他还得骑车去补习班呢。

    不过,晚自习他没打算上。

    晚上顾朝暮请客呢,他肯定一块儿去啊。不吃白不吃!

    反正那是个狗大户!

    柳泉居请一顿对他也不是太大的压力。他卖收音机可是当真赚了不少的。

    常宁闻到药味忍不住问道:“妈,这是你的还是于朵的?”

    是他妈妈的,也不奇怪。就背着他爸,不想他担心嘛。

    “于朵的。我说,你有焦虑、失眠的症状么?”

    常宁道:“没有。”

    在东北的时候,生死的事他都险些经历了。如今除死无大事!

    不过,“于朵很焦虑么,我没看出来呢。”

    高老师道:“她一向比较会装样子,面上不会露出什么来的。”

    不然她也不至于给忽略了。

    常宁知道这药是治什么的便没再问了,“妈,那我上学区了。”

    “哦,去吧。老学生了啊!”

    24岁的高中生,不是老学生是什么?还抵触自己给他安排相亲宴呢。

    常宁道:“我们班三十多的都有。”

    而且,像江津那样考了两年,这第三年还在努力的也不少。

    常宁骑着车走了,高老师等到1:50进去把于朵喊起来喝药。

    “你中午睡眠质量还可以呢。”

    于朵一边打哈欠一边穿衣服,“可能就是因为晚上没睡好的缘故。”

    高老师道:“还有十天就中考了,英语课要不要停一停?”

    于朵想了下,“那就从明天开始先停了吧。”

    中考不考英语。嗯,高考也不考。

    就先放一放!

    高老师道:“其实今天我也没有备课。我是想和你好好聊一聊。就中考、高考啊,其实都不是不能容错的。只要你复习到位了,这时候其实可以放松一些了。到时候把库存发挥到最好就行。”

    嗯,她虽然没察觉于朵夜间失眠,但也是准备来给她做做心理疏导的。

    “考试嘛,确实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你不是只有这一条路的。于朵,我是真心拿你当自己女儿看待。能为你做的安排,我也都会做好。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你没

    进全市的前二百名()?(),

    我也能把你塞进去。咱们进了高中再努力也是一样的。”

    于朵点头()?(),

    “嗯?()_[(.)]?⑦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s)?(),

    我知道了()?(),

    老师。”

    “你很久没有出去玩过了吧?我陪你去颐和园玩玩,避避暑。然后再让司机送你去柳泉居赴宴。”

    那确实很久没出去玩过了。上次还是同辛明宇一起逛北海公园呢。

    当时他紧张他哥,人都快要崩溃了。

    那一直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忽然一下子可能成为家庭顶梁柱。

    大哥正在前线拼命。

    确实绷不住啊!

    所以何副厂长打电话拜托,于朵就陪他去走了走。

    好吧,那样可能真的能舒缓神经。

    于朵坐上常家的车,跟着高老师去逛颐和园了。

    买了门票就可以进去,票不贵。

    不过进去才发现,里头不少小朋友呢。

    过节嘛,今天上午表演了节目,下午14岁以下的就放假了啊。

    这都6月1号了,别的地儿挺热的。不然就得进山。

    这颐和园是西太后修来避暑的地方,如今寻常百姓也可以进来。

    所以,进来的人着实不少。

    高老师道:“没事,你也没脱离儿童多久。”

    于朵挠挠头,这么走一走的确神经没绷那么紧了。

    “老师,您这辈子最焦虑的是什么时候?”

    高老师想了想,“那恐怕就是两回等你师丈的时候了。那两回的情形,都是不知道人还能不能回来,这辈子还见不见得上。你才十六岁,还没有多少经历。等以后回头来看,就不会觉得这段时期多么难熬了。”

    从年轻等到中年,两回都是有很多客观因素让人不能及时回来。

    期间她肯定不可能一直情绪稳定啊。

    和于朵刚熟悉那段,她甚至都有求死的念头了。

    那是1975年,黎明前的黑暗。还好,熬过来了!

    于朵点头,“而且,我怎么都比去年此时好太多了啊。”

    这么一想,她就又松弛了一些。

    高老师道:“人这辈子啊,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坡坡坎坎在等着。避是避不开的,只能是关关难过关关过!”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