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 章 于朵过去,辛明宇...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于朵过去,辛明宇还给人指着新的店面道:“今天最后一天在这摆摊,明天就搬那边去了。”

    于朵觉得他进步还挺快的。

    “回头我写个牌子,就挂在二姐的车摊上指路。”

    樊威道:“小妹子,我这边也可以帮你挂一个。”

    “好啊。”

    樊威道:“你是真舍得,我天天来都没想过去租个门面。”

    都这么想的,车摊多好啊。

    不然于朵找个那么好的位置,人家能没有多抬价就答应了?

    那么大,如果是租来住,跟国家租三五块也行。私人的话可能就要五六块。

    租来做门面,十二块差不多。不便宜,但也不算贵。

    于朵道:“有个门面,不怕风吹日晒雨淋的。以后需要用水什么的,尽管过来啊。”

    于朵说完就和辛明宇过去了。房东把前面腾空,却不包打扫。

    就是打扫也不会多仔细。

    不过倒是把扫帚、抹布留下了。

    那抹布辛明宇看不上,在旁边买了张新的。反正以后用得上。

    他就和于朵一起搞起了大扫除。

    房东还给了一些旧报纸,两人叠了帽子戴上就开始干。

    过了半个多小时,贺山骑着三轮车载着一车家具过来了。

    开店嘛,肯定需要柜台、柜子之类的啊。

    能不花的钱就不花,于朵直接让他把吴珍从华侨公寓收来的旧家具载了过来。

    之前王大妈、吴珍、贺山等人挑了一次家具,往自己住的地方搬。

    就从高老师屋里载回来的那些。

    后来的于朵就没让他们再动了。原准备到时候卖旧家具的,现在干脆先给自己用上。

    反正都是喷酒精消过毒的了。

    别说,贺山好像挑的是能凑成一整套的,至少看起来像是一整套的那种。

    瞧着还挺不错呢。

    至于为什么是贺山送过来,因为昨晚顾朝暮开车走了之后,于朵和贺山沟通了一下。

    贺山答应过来给于朵看摊子。

    他是高中生,物理也学得挺好。还能修收音机的简单毛病。

    于朵觉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而贺山自己,也更乐意和小电器而不是账簿打交道。

    做会计,他真不是专业的。

    于是于朵就让他过来了。

    然后让吴珍做会计,出纳则让去团结湖小区收废品的宋河担任。

    屋子已经打扫好了,连头顶上的蛛网刚才辛明宇都已经弄干净。

    现在家具到了,他就和贺山一起一样一样的往下抬。

    当然都是拆开了的,不然装不下。

    抬下来,两人又一起组装。都是榫卯结构的,不用钉子、锤子。

    辛明宇在家也是不怎么做家务的,不过如今倒是干得甘之如饴。

    能帮上于朵忙他就很高兴了。

    很快,装收音机的柜子、坐的柜台、凳子这些就都有了。

    贺山还预备把废品站的保修点也挪过来,反正修东西的都是他。

    不过,就先不对外修理了。只是修卖出去的收音机。

    新的没有出过问题,但旧的已经有两个人找到废品站来过了。

    眼见确实包修,他们也比较安心。

    当然,如果是磕坏了的,那就得给修理费。

    贺山搬来的还有一张小床。

    他是打算等以后有货了,晚上要住这里守着铺子的。

    不然一台收音机就是五十,丢了可不得了。

    不过,被褥等这一趟装不下。而且,他暂时还要在废品站住的。今天就没有急着搬过来。

    这些家具都是之前抹干净放起来的。现在直接可以用。

    都弄好,不知道时间,但有点饿了。

    于朵没有手表,她问辛明宇,“几点了?”

    辛明宇抬手看了下腕表,“快五点。”

    “我们去那边吃单锅小炒吧。今天多亏你帮忙了。”

    就是之前吃饭的地方。这会儿人家的大锅菜炒完了,客人又没有大批量的过去。

    小炒也是可以炒的。

    而且,中午去吃饭的人多,晚上还是要少一些的。

    辛明宇道:“没什么,出点汗也挺舒服。”

    三个人过去,喊了四菜一汤,三荤一素,花了四块钱。这一顿当然该于朵请客。

    她道:“不错,确实吃小炒还划算些啊。”

    但人少尤其是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就吃那样两荤一素一汤的一份划算。

    等菜上齐的时候,于朵到公用电话给顾朝暮打了个电话。

    估着这个点,他应该回到家了。

    贺山有些惊讶。听小老板这口气,好像觉得三个人一顿吃掉四块还挺划算?

    于朵道:“我们中午两人也要吃三块钱的。你不要拿废品站自己买菜做饭比。”

    只有一个人,在店子上拿小炉子做,既费时费力也不划算。

    倒是这里一顿都有十几个菜可以选择。

    不过,她这个店面开起来,前期投入还不小呢。

    今天已经花掉六十块了。

    然后贺山的工资,就算包吃住至少得三十吧。

    住就不说了,他就在店里。在那些柜子后面摆上小床就住了。

    上厕所去公厕,洗澡只有自己烧水洗。那后面可以钻孔弄个走水的地方。

    把门关上就洗了。

    这夏天可得天天洗澡才行。

    但吃饭,一天三顿至少得给报销两块五。

    于朵有点舍不得,太贵了啊!一个月都七十五了。

    她道:“我暂时让人从废品站给你送饭吧。”

    反正早上的人手不紧张,可以挪一个半个的出来。

    可以顺便问一下田玲和齐欢要不要搭伙。

    两个人收她们一块五,这里头还能小赚个三五毛。那算下来贺山这里一天贴块儿八毛就差不多了。

    贺山点头,“行。”

    辛明宇有些惊讶的看于朵一眼。

    正好田玲过来吃饭。于朵一问,她就点头了。

    “好的啊!你二姐肯定也乐意这么搞。”一顿省五毛钱呢。

    而且,自家做的,感觉比在外头吃干净、卫生。

    反正关青宝在废品站吃了,回家私下说人家做得好吃,比他老娘做得好吃多了。

    他老娘做饭,抠抠搜搜的不舍得放油。

    想到那个婆婆,田玲也是呕得很。

    就知道问他们要生活费,结果菜只买快烂了的。跟谁不配吃好菜叶似的。

    都这么抠了,你平时在外头行为至少检点一点吧。

    她偏不,还要去偷人家一起打麻将的老太太的钱。

    那一片都传遍了,他们当儿子、儿媳的脸都跟着丢尽了啊。

    她还振振有词说自己是捡的。

    就算是捡的,那一起打麻将的人桌子上掉下去的,你也该还给人家啊?

    还拿脚把人家的钱踩着,让人家找不到。

    田玲想到这里,忽然响起好像她婆婆踩的,就是眼前这个辛明宇奶奶的钱。

    顿时就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辛明宇压根不知道她就是关大妈的儿媳妇。他还处在于朵竟如此精打细算的震惊里。

    于朵一开始也没往这个方向想。

    看到田玲面红耳赤的扫辛明宇一眼,她才反应过来。

    那个事吧,她真挺感激辛明宇的。

    真的是帮她出了一口恶气。

    她算了一笔账给辛明宇听,“从废品站送饭菜过来,一个月起码可以节省45块钱。这个店子前期肯定不赚钱的,当然是能省则省。”

    辛明宇道:“哦,这样啊。”

    田玲赶紧几口把饭菜扒拉了,拎着给齐欢打的回去摊子上。

    过了一会儿,樊威也来吃饭了。

    他对于朵道:“听说你要从家里给她们俩送饭菜,算我一个成不?”

    那俩在旁边说,也没故意压低声音,他听到了。

    于朵道:“成啊,那有什么不成的?咱们自己人,一顿算你这个数。”

    她比了一个八。

    行,这就三个人的生意了,一顿能赚六七毛辛苦费。都够贺山吃了。

    当然,她们都说得比较的小声。这是明晃晃撬这家餐馆的生意了,虽然只是自己人吃。

    届时就一样菜一个盒子的装,买两个四层的饭盒。

    一个装菜和汤,另一个装饭。

    让贺山暂时把店子关一下,走过来一起吃就好。

    樊威点头。田玲和齐欢也是这个数,他听到了。

    等他们吃好,接到电话的顾朝暮带着祝海也过来认门了。

    于朵和他说了门牌号的。所以他们直接在店子门口,各自坐在自行车后座等着。

    于朵看到就问道:“吃了么,你们俩?”

    那俩人点头,顾朝暮看到辛明宇笑道:“你怎么也在这儿啊?”

    “我周日都安排休息,就过来陪于朵摆摊。省得再出个什么事,她们只有几个女孩子,又得去麻烦外人。”

    这话一出,顾朝暮和祝海都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之前打架的事儿是他们招惹回来的。

    于朵打开门,“都进来看看啊,才弄出个样子来。”

    进去后,顾朝暮介绍了一下,“这位是祝海,负责管理生产的。”

    于朵便依葫芦画瓢的介绍贺山,“这个位是贺山,负责管理销售的。以后你们两个可以直接联系。”

    祝海道:“目前我们的产能是一天三台收音机。”

    贺山想笑,就三台,还产能?不过想想他管的销售也好不到哪儿去。

    “我们小老板说以后要引进其它的产品。明天起我就挂个牌子出去,代售收音机以外的产品。”

    他俩自行去沟通出货频率,还得祝海那边安排人送货。

    顾朝暮曲起手指敲了敲柜台和柜子,“都是好木料呢。”

    这话之前辛明宇也说过。

    于朵当时就解释了来源,她在华侨公寓的废品站收购点收来的旧货。

    这会儿还有祝海在,不熟。

    她笑道:“都是二手家具。”

    辛明宇刚才静默了一阵,这会儿道:“你们为什么都这么急着做生意?”

    按说于朵其实也不缺钱了。

    废品站的生意挺好的,尤其是多增加了两个收购点之后。

    毛估一个月她能分300。这已经比何副厂长的收入都高了,包括隐形福利。

    至于顾朝暮,他不知道具体的。但单是看他和常宁相处,他家不会比常家差。

    而且之前一个月出七八十台收音机,他一个月的净收入都近千了吧。

    顾朝暮道:“我以后要出国留学,而且不想浪费时间去刷盘子也不想过得很抠搜。”

    于朵道:“我没想那么远,我就是想买现在废品站所在的那个小四合院。”

    顾朝暮和辛明宇一起愣住。

    以于朵如今的收入,就再算上这个小的电器铺子,想买四合院也遥远得很哪。

    于朵没有多说,只道:“关大爷答应将来他的四合院回来了,可以拿去银行抵押贷款借给我。好了,我要回去了,你们两个高考生呢?”

    辛明宇道:“当然一起走啊。”

    他顿了一下,“那之前说的从广州进货做买卖的事?”

    于朵道:“唉,走邮政和自己去弄货回来,也不知道哪个的安全系数更大些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于朵过去,辛明宇还给人指着新的店面道:“今天最后一天在这摆摊,明天就搬那边去了。”

    于朵觉得他进步还挺快的。

    “回头我写个牌子,就挂在二姐的车摊上指路。”

    樊威道:“小妹子,我这边也可以帮你挂一个。”

    “好啊。”

    樊威道:“你是真舍得,我天天来都没想过去租个门面。”

    都这么想的,车摊多好啊。

    不然于朵找个那么好的位置,人家能没有多抬价就答应了?

    那么大,如果是租来住,跟国家租三五块也行。私人的话可能就要五六块。

    租来做门面,十二块差不多。不便宜,但也不算贵。

    于朵道:“有个门面,不怕风吹日晒雨淋的。以后需要用水什么的,尽管过来啊。”

    于朵说完就和辛明宇过去了。房东把前面腾空,却不包打扫。

    就是打扫也不会多仔细。

    不过倒是把扫帚、抹布留下了。

    那抹布辛明宇看不上,在旁边买了张新的。反正以后用得上。

    他就和于朵一起搞起了大扫除。

    房东还给了一些旧报纸,两人叠了帽子戴上就开始干。

    过了半个多小时,贺山骑着三轮车载着一车家具过来了。

    开店嘛,肯定需要柜台、柜子之类的啊。

    能不花的钱就不花,于朵直接让他把吴珍从华侨公寓收来的旧家具载了过来。

    之前王大妈、吴珍、贺山等人挑了一次家具,往自己住的地方搬。

    就从高老师屋里载回来的那些。

    后来的于朵就没让他们再动了。原准备到时候卖旧家具的,现在干脆先给自己用上。

    反正都是喷酒精消过毒的了。

    别说,贺山好像挑的是能凑成一整套的,至少看起来像是一整套的那种。

    瞧着还挺不错呢。

    至于为什么是贺山送过来,因为昨晚顾朝暮开车走了之后,于朵和贺山沟通了一下。

    贺山答应过来给于朵看摊子。

    他是高中生,物理也学得挺好。还能修收音机的简单毛病。

    于朵觉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而贺山自己,也更乐意和小电器而不是账簿打交道。

    做会计,他真不是专业的。

    于是于朵就让他过来了。

    然后让吴珍做会计,出纳则让去团结湖小区收废品的宋河担任。

    屋子已经打扫好了,连头顶上的蛛网刚才辛明宇都已经弄干净。

    现在家具到了,他就和贺山一起一样一样的往下抬。

    当然都是拆开了的,不然装不下。

    抬下来,两人又一起组装。都是榫卯结构的,不用钉子、锤子。

    辛明宇在家也是不怎么做家务的,不过如今倒是干得甘之如饴。

    能帮上于朵忙他就很高兴了。

    很快,装收音机的柜子、坐的柜台、凳子这些就都有了。

    贺山还预备把废品站的保修点也挪过来,反正修东西的都是他。

    不过,就先不对外修理了。只是修卖出去的收音机。

    新的没有出过问题,但旧的已经有两个人找到废品站来过了。

    眼见确实包修,他们也比较安心。

    当然,如果是磕坏了的,那就得给修理费。

    贺山搬来的还有一张小床。

    他是打算等以后有货了,晚上要住这里守着铺子的。

    不然一台收音机就是五十,丢了可不得了。

    不过,被褥等这一趟装不下。而且,他暂时还要在废品站住的。今天就没有急着搬过来。

    这些家具都是之前抹干净放起来的。现在直接可以用。

    都弄好,不知道时间,但有点饿了。

    于朵没有手表,她问辛明宇,“几点了?”

    辛明宇抬手看了下腕表,“快五点。”

    “我们去那边吃单锅小炒吧。今天多亏你帮忙了。”

    就是之前吃饭的地方。这会儿人家的大锅菜炒完了,客人又没有大批量的过去。

    小炒也是可以炒的。

    而且,中午去吃饭的人多,晚上还是要少一些的。

    辛明宇道:“没什么,出点汗也挺舒服。”

    三个人过去,喊了四菜一汤,三荤一素,花了四块钱。这一顿当然该于朵请客。

    她道:“不错,确实吃小炒还划算些啊。”

    但人少尤其是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就吃那样两荤一素一汤的一份划算。

    等菜上齐的时候,于朵到公用电话给顾朝暮打了个电话。

    估着这个点,他应该回到家了。

    贺山有些惊讶。听小老板这口气,好像觉得三个人一顿吃掉四块还挺划算?

    于朵道:“我们中午两人也要吃三块钱的。你不要拿废品站自己买菜做饭比。”

    只有一个人,在店子上拿小炉子做,既费时费力也不划算。

    倒是这里一顿都有十几个菜可以选择。

    不过,她这个店面开起来,前期投入还不小呢。

    今天已经花掉六十块了。

    然后贺山的工资,就算包吃住至少得三十吧。

    住就不说了,他就在店里。在那些柜子后面摆上小床就住了。

    上厕所去公厕,洗澡只有自己烧水洗。那后面可以钻孔弄个走水的地方。

    把门关上就洗了。

    这夏天可得天天洗澡才行。

    但吃饭,一天三顿至少得给报销两块五。

    于朵有点舍不得,太贵了啊!一个月都七十五了。

    她道:“我暂时让人从废品站给你送饭吧。”

    反正早上的人手不紧张,可以挪一个半个的出来。

    可以顺便问一下田玲和齐欢要不要搭伙。

    两个人收她们一块五,这里头还能小赚个三五毛。那算下来贺山这里一天贴块儿八毛就差不多了。

    贺山点头,“行。”

    辛明宇有些惊讶的看于朵一眼。

    正好田玲过来吃饭。于朵一问,她就点头了。

    “好的啊!你二姐肯定也乐意这么搞。”一顿省五毛钱呢。

    而且,自家做的,感觉比在外头吃干净、卫生。

    反正关青宝在废品站吃了,回家私下说人家做得好吃,比他老娘做得好吃多了。

    他老娘做饭,抠抠搜搜的不舍得放油。

    想到那个婆婆,田玲也是呕得很。

    就知道问他们要生活费,结果菜只买快烂了的。跟谁不配吃好菜叶似的。

    都这么抠了,你平时在外头行为至少检点一点吧。

    她偏不,还要去偷人家一起打麻将的老太太的钱。

    那一片都传遍了,他们当儿子、儿媳的脸都跟着丢尽了啊。

    她还振振有词说自己是捡的。

    就算是捡的,那一起打麻将的人桌子上掉下去的,你也该还给人家啊?

    还拿脚把人家的钱踩着,让人家找不到。

    田玲想到这里,忽然响起好像她婆婆踩的,就是眼前这个辛明宇奶奶的钱。

    顿时就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辛明宇压根不知道她就是关大妈的儿媳妇。他还处在于朵竟如此精打细算的震惊里。

    于朵一开始也没往这个方向想。

    看到田玲面红耳赤的扫辛明宇一眼,她才反应过来。

    那个事吧,她真挺感激辛明宇的。

    真的是帮她出了一口恶气。

    她算了一笔账给辛明宇听,“从废品站送饭菜过来,一个月起码可以节省45块钱。这个店子前期肯定不赚钱的,当然是能省则省。”

    辛明宇道:“哦,这样啊。”

    田玲赶紧几口把饭菜扒拉了,拎着给齐欢打的回去摊子上。

    过了一会儿,樊威也来吃饭了。

    他对于朵道:“听说你要从家里给她们俩送饭菜,算我一个成不?”

    那俩在旁边说,也没故意压低声音,他听到了。

    于朵道:“成啊,那有什么不成的?咱们自己人,一顿算你这个数。”

    她比了一个八。

    行,这就三个人的生意了,一顿能赚六七毛辛苦费。都够贺山吃了。

    当然,她们都说得比较的小声。这是明晃晃撬这家餐馆的生意了,虽然只是自己人吃。

    届时就一样菜一个盒子的装,买两个四层的饭盒。

    一个装菜和汤,另一个装饭。

    让贺山暂时把店子关一下,走过来一起吃就好。

    樊威点头。田玲和齐欢也是这个数,他听到了。

    等他们吃好,接到电话的顾朝暮带着祝海也过来认门了。

    于朵和他说了门牌号的。所以他们直接在店子门口,各自坐在自行车后座等着。

    于朵看到就问道:“吃了么,你们俩?”

    那俩人点头,顾朝暮看到辛明宇笑道:“你怎么也在这儿啊?”

    “我周日都安排休息,就过来陪于朵摆摊。省得再出个什么事,她们只有几个女孩子,又得去麻烦外人。”

    这话一出,顾朝暮和祝海都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之前打架的事儿是他们招惹回来的。

    于朵打开门,“都进来看看啊,才弄出个样子来。”

    进去后,顾朝暮介绍了一下,“这位是祝海,负责管理生产的。”

    于朵便依葫芦画瓢的介绍贺山,“这个位是贺山,负责管理销售的。以后你们两个可以直接联系。”

    祝海道:“目前我们的产能是一天三台收音机。”

    贺山想笑,就三台,还产能?不过想想他管的销售也好不到哪儿去。

    “我们小老板说以后要引进其它的产品。明天起我就挂个牌子出去,代售收音机以外的产品。”

    他俩自行去沟通出货频率,还得祝海那边安排人送货。

    顾朝暮曲起手指敲了敲柜台和柜子,“都是好木料呢。”

    这话之前辛明宇也说过。

    于朵当时就解释了来源,她在华侨公寓的废品站收购点收来的旧货。

    这会儿还有祝海在,不熟。

    她笑道:“都是二手家具。”

    辛明宇刚才静默了一阵,这会儿道:“你们为什么都这么急着做生意?”

    按说于朵其实也不缺钱了。

    废品站的生意挺好的,尤其是多增加了两个收购点之后。

    毛估一个月她能分300。这已经比何副厂长的收入都高了,包括隐形福利。

    至于顾朝暮,他不知道具体的。但单是看他和常宁相处,他家不会比常家差。

    而且之前一个月出七八十台收音机,他一个月的净收入都近千了吧。

    顾朝暮道:“我以后要出国留学,而且不想浪费时间去刷盘子也不想过得很抠搜。”

    于朵道:“我没想那么远,我就是想买现在废品站所在的那个小四合院。”

    顾朝暮和辛明宇一起愣住。

    以于朵如今的收入,就再算上这个小的电器铺子,想买四合院也遥远得很哪。

    于朵没有多说,只道:“关大爷答应将来他的四合院回来了,可以拿去银行抵押贷款借给我。好了,我要回去了,你们两个高考生呢?”

    辛明宇道:“当然一起走啊。”

    他顿了一下,“那之前说的从广州进货做买卖的事?”

    于朵道:“唉,走邮政和自己去弄货回来,也不知道哪个的安全系数更大些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