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 章 “北京城里,哪让...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北京城里,哪让那么大的货车进啊?而且,这也太猖狂了。约在城外取货。没事,可以用我妈的车。回头你俩把油钱付了就成。”

    现在没说这么干可以,也没说不可以。

    已经有人在说了,改革开放,法无禁止皆可行。

    所以,晚上用一用车对他妈没影响。

    于朵心道:小轿车可能一趟装不完。

    倒是她要租的商务车,一趟车能拉完。也让辛小二承担一半油钱就是了。

    到时候让贺山和老郑一起去。

    贺山老爹、老娘就在附近住着呢。

    “哦,这倒是不用了。我租的车到时候应该到位了。”

    她们其实也没买多少,毕竟一共就只凑了1000块。

    就买了八台电风扇,夏天了嘛。

    八个电子计算器,这个比起其他电器不算贵。而且不占地方,就手持的,方便人算账用的。

    三个电饭锅,三个电炉子。

    洗衣机、冰箱这类大件没敢买。太贵了,而且特别占地方。

    电视机也没干买,同样是太贵了。他们本钱有限。

    只有广州这样的地方,才能有计划外或者说票据供应以外的家电在售卖。

    但这也是国家在渐渐放开管控资源了。

    辛明政也是去卖这些的地方进货,就是拿人家的起批数量。

    1000块钱,他是好生算计了一下,然后给组合成这样的一批货的。

    甚至200块的运费、保险费都得□□了,就为了多进点货。

    于朵觉得她应该可以在正常价格以外,再上浮价格。

    现在商场拿着票据都要排队等货。

    电风扇那种,急需的啊。

    倒是钟言,不卖水果改替人运货真的是挺赚。

    嗯,有两辆车了。那过去半年又搞了几万块啊。

    钱挣钱是比人挣钱快多了!虽然背后还有老板,要上缴利润,但他也同样大树底下好乘凉了。

    辛明政听说她租了大车,纳闷地道:“你租车做什么?”

    “我想利用暑假再搞一个涉外的旅行社。专门接待来京旅游的外宾,给他们做好食住行方面的服务。”

    辛明政道:“这确实是一个赚钱的新思路,赚外国人的钱。看来你英语学的很不错啊。”

    “还行,主要我有外援。那行,就这么安排吧,辛大哥。”

    挂断电话,于朵主动给了双份的钱:两毛。

    因为确实说得挺久的。

    然后她又拨打了高老师的电话。

    “老师,一共1400,预支给老郑900。然后师兄的股金500。”

    她快山穷水尽了,这么出去转悠,一天的花费在50块左右。

    废品站没分红的钱都已经变成了铜或者古董。

    所以,急需那500块。

    高老师道:“500,那算他一成吧。”

    “启动资金可要不了5000那么多。”

    “主意是你的,也全是你在操劳。算一成已经是便宜他了。”

    于朵心道:但很可能要用到你们家的人脉。

    毕竟是涉外的业务嘛。

    如果需要去友谊饭店订房间,需要好的朝向、楼层之类的,就得有关系了。

    都不用常家谁出面,她把干女儿这个身份用上估计就够了。

    还有以后遇到事儿,肯定还是只有找老师。

    涉外,已经是比较高端的范畴了。找别人不能解决问题。

    她说带着师兄赚钱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些的。

    于朵笑道:“还是算两成吧。”

    高老师想了想,“也成。”

    不然这丫头还会跟她见外。

    接下来三天,于朵继续在北京城里转悠。

    最终拟定了一份五日游的规划。就这份规划,她就花了200块才完成的。

    最后结账的时候,领到120的刘师傅挺乐呵,“小妹子,以后用车只管联系我就是了。”

    “好!”

    今天高老师给长租的车就到位了呢。明天凌晨就要去城外接货了。

    应该是不会用到刘师傅的车了。

    但谁知道呢,所以联系方式还是留着。

    下午高老师坐着让自家司机开的商务车过来废品站的时候,于朵正翻着英汉词典在写她的五日游规划。

    听到汽车的声音她搁笔出去,就看到了一辆全新的商务车。

    比吉普要长一截,毕竟要多四个座位嘛。

    她惊讶的道:“老师,您不会是特地买的吧?”

    之前高老师把这事儿揽去,她还以为有现成的车可以租呢。

    高老师道:“里头说话。”

    她和关大爷打了个招呼,让司机把车子直接停在了门口。

    “老郑是吧,我是常志远的爱人。那些年多谢你关照我爱人和儿子。你和王师傅一起去熟悉一下这辆车吧。”

    老郑点头,“不用这么客气的。”

    他这三天跟着于朵东跑西跑,一直在拿着地图记路。

    也想开出去试试自己记不记得路。

    再说了,新车也要多练练手才行的。这种时候节省不得油费。

    于是他拿上驾驶证上了主驾。王师傅坐副驾,以备指路。

    两个人就这么开着商务车出去了。

    进了西屋,高老师道:“我很早之前不就告诉过你,想买辆车租给开黑的的么?我是租给你,一个月450块。一年5400块呢。这个回报率高达15%。比存一年的死期划算多了。”

    说着她顿了顿,“你这两成股份的含金量,我可是再清楚没有了。行了,别多说了。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两成股份我都没有多推辞。你好好赚钱就是了。分红直接给你师兄,这500他出的。”

    这个生意做大了估计不得了。

    于朵点头,“好!”

    23号凌晨,于朵、贺山和老郑一起去取货。

    这第一回于朵如果不去,钟言手下的人肯定不会轻易给货的。

    她坐在车子上面,系着安全带打瞌睡。

    在这里负责监督下货的是黄毛,他看到于朵便道:“于朵妹子,好久不见了啊。”

    “谁是你妹子啊?大家银货两讫,不要乱拉关系。下一次,就是他们两个来取货了。”

    黄毛拿出一个相机,“你们三个合张照吧。这样也好辨认。反正要取货,我都直接给你打电话。”

    闪光灯过后,黄毛拍下了一张照片。

    还有别的车来取货。

    于朵他们清点无误,签字、走人。

    车子直接开到了废品站,锁好停在庭院里。院子大门也锁好。

    贺山和老郑一起进了房间,从柜子里拿了另一套被褥出来铺上。

    再有三四个小时就该天亮了。

    就在这里睡一下,明天再过去上货。

    于朵也是进屋就睡下了。她从没有这么晚还不睡的。

    第二天,终于看到电器行的柜子里面有了货。

    今晚起,贺山就必须在这里值夜了。

    明天,也就是周日24号早上九点,于朵电器行既要开张了。

    24号八点半,祝海送过来二十一台收音机。这依然是如今的主打商品。

    到点放了一挂鞭炮,这就算开张了!

    产品嘛,一样只摆了一个出来。剩下的锁在柜子里。

    于朵道:“于朵电器行今天就算是开张了,感谢大家前来祝贺。”

    接下来拍开业的纪念照。

    于朵站在中间。她两手交叉,一只手和顾朝暮握手,一只手和辛明宇握手。

    旁边再是祝海和贺山。

    这就是目前和电器行直接有关的人了。

    于朵电器行的招牌是关大爷亲手写的,找人刻了牌匾挂上。

    耿晨端着相机在前面半蹲,“来,茄子——”

    五个人跟着一起喊‘茄子’,拍下了开业第一张照片。

    特地带着齐欢过来扎场子的于凌失笑,“人和货的样数一样多!”

    今天除了放鞭炮和拍照,别的都很低调。

    也不收礼,如今还是不敢太过张扬了。

    第二张,关大爷、于凌、常宁、高老师等人被于朵招呼过去。

    西单这边还没人搞过这样的动静。事实上大家都是摆摊,租门面的于朵还是头一个。

    而且她真的是鸟枪换炮,一下子就从只卖收音机,到了主打五样产品。

    于是早上生意不忙又走得开的摆摊人,都过来看热闹了。

    背地里都是说她真舍得!

    不过,这小妹子确实能干啊。这么快就张罗起来了。

    于朵道:“多谢大家来替我扎人场。咱们一起摆摊也是缘分,要不一起合一张?”

    “好!”

    众人都涌了过来,把于朵几人簇拥到了第一排中间。

    因为,于朵才是给钱的人啊!

    耿晨照好了对于朵道:“洗出来我就给你送过来,用不用放大?”

    于朵道:“暂时不用了吧,你把胶片一起装口袋里就行。等这里做大了,我再找你放大。”

    “好啊!预祝生意兴隆啊——”

    耿晨又和于凌、徐然打了个招呼,就蹬着自行车往天X门去了。

    摆摊的众人也都回自己的位置上去。

    临走不忘和于朵打招呼,“有人买收音机,我们就告诉他在这里。”

    于朵拱手,“多谢、多谢。另外,我这里还代售其他电器的。只要保质保量,都可以。”

    贺山去找人谈的,人家都说等他们开张了看看再说。

    于朵对高老师、关大爷和于凌等人道:“回头挣到钱再请你们吃酒席。”

    真没钱了,进货1000,运费又是200。

    师兄那500,得专款专用在旅行社了。已经花出去一百多。

    这里开张了,于朵就准备要展开旅行社的生意了。

    这里可以让贺山看摊子就行,再搭档一个人。不然万一上厕所走开怎么办?

    暂时老郑在这里先帮着忙。

    于凌道:“那就期盼着你早一点挣到钱了。”

    关大爷没事,就背着手在西单这边逛耍。这边还挺热闹的。

    祝海打了个招呼,回‘车间’干活去了。

    顾朝暮道了恭喜,和常宁一起也走了。虽然是周日,但也不能就在这里耗着。

    辛明宇多坐了一会儿,毕竟他是半个老板嘛。

    他笑道:“之前陪你摆摊子,我还真没想过我也成了老板。”

    他爸妈还在职,没高老师那么自在,都没有来。

    于朵道:“我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把店开出来了。”

    为了钱,她是可以很有行动力的。

    过了一阵有人进来,贺山忙招呼道:“收音机、电饭锅、电炉、电子计算器、电风扇,随便看。”

    其中一台收音机正在放李谷一的《乡恋》。

    “听说是之前在那边摆摊的,京大.”

    于朵笑道:“对,京大教授弟子的产品。”

    那人看看于朵,“哦哦,是说有一个十分漂亮的小姑娘。这就没错了!嗯,不错,你们还有电风扇呢。”

    这人是来买收音机的,捎带还买了一台菊花电风扇。一共134元。

    电风扇进价60元。但当下比较紧俏,于朵直接加了20元,比商场贵5元。

    “只有你们家有门面啊。”

    于朵笑道:“要做大做强嘛。”

    作者有话要说

    “北京城里,哪让那么大的货车进啊?而且,这也太猖狂了。约在城外取货。没事,可以用我妈的车。回头你俩把油钱付了就成。”

    现在没说这么干可以,也没说不可以。

    已经有人在说了,改革开放,法无禁止皆可行。

    所以,晚上用一用车对他妈没影响。

    于朵心道:小轿车可能一趟装不完。

    倒是她要租的商务车,一趟车能拉完。也让辛小二承担一半油钱就是了。

    到时候让贺山和老郑一起去。

    贺山老爹、老娘就在附近住着呢。

    “哦,这倒是不用了。我租的车到时候应该到位了。”

    她们其实也没买多少,毕竟一共就只凑了1000块。

    就买了八台电风扇,夏天了嘛。

    八个电子计算器,这个比起其他电器不算贵。而且不占地方,就手持的,方便人算账用的。

    三个电饭锅,三个电炉子。

    洗衣机、冰箱这类大件没敢买。太贵了,而且特别占地方。

    电视机也没干买,同样是太贵了。他们本钱有限。

    只有广州这样的地方,才能有计划外或者说票据供应以外的家电在售卖。

    但这也是国家在渐渐放开管控资源了。

    辛明政也是去卖这些的地方进货,就是拿人家的起批数量。

    1000块钱,他是好生算计了一下,然后给组合成这样的一批货的。

    甚至200块的运费、保险费都得□□了,就为了多进点货。

    于朵觉得她应该可以在正常价格以外,再上浮价格。

    现在商场拿着票据都要排队等货。

    电风扇那种,急需的啊。

    倒是钟言,不卖水果改替人运货真的是挺赚。

    嗯,有两辆车了。那过去半年又搞了几万块啊。

    钱挣钱是比人挣钱快多了!虽然背后还有老板,要上缴利润,但他也同样大树底下好乘凉了。

    辛明政听说她租了大车,纳闷地道:“你租车做什么?”

    “我想利用暑假再搞一个涉外的旅行社。专门接待来京旅游的外宾,给他们做好食住行方面的服务。”

    辛明政道:“这确实是一个赚钱的新思路,赚外国人的钱。看来你英语学的很不错啊。”

    “还行,主要我有外援。那行,就这么安排吧,辛大哥。”

    挂断电话,于朵主动给了双份的钱:两毛。

    因为确实说得挺久的。

    然后她又拨打了高老师的电话。

    “老师,一共1400,预支给老郑900。然后师兄的股金500。”

    她快山穷水尽了,这么出去转悠,一天的花费在50块左右。

    废品站没分红的钱都已经变成了铜或者古董。

    所以,急需那500块。

    高老师道:“500,那算他一成吧。”

    “启动资金可要不了5000那么多。”

    “主意是你的,也全是你在操劳。算一成已经是便宜他了。”

    于朵心道:但很可能要用到你们家的人脉。

    毕竟是涉外的业务嘛。

    如果需要去友谊饭店订房间,需要好的朝向、楼层之类的,就得有关系了。

    都不用常家谁出面,她把干女儿这个身份用上估计就够了。

    还有以后遇到事儿,肯定还是只有找老师。

    涉外,已经是比较高端的范畴了。找别人不能解决问题。

    她说带着师兄赚钱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些的。

    于朵笑道:“还是算两成吧。”

    高老师想了想,“也成。”

    不然这丫头还会跟她见外。

    接下来三天,于朵继续在北京城里转悠。

    最终拟定了一份五日游的规划。就这份规划,她就花了200块才完成的。

    最后结账的时候,领到120的刘师傅挺乐呵,“小妹子,以后用车只管联系我就是了。”

    “好!”

    今天高老师给长租的车就到位了呢。明天凌晨就要去城外接货了。

    应该是不会用到刘师傅的车了。

    但谁知道呢,所以联系方式还是留着。

    下午高老师坐着让自家司机开的商务车过来废品站的时候,于朵正翻着英汉词典在写她的五日游规划。

    听到汽车的声音她搁笔出去,就看到了一辆全新的商务车。

    比吉普要长一截,毕竟要多四个座位嘛。

    她惊讶的道:“老师,您不会是特地买的吧?”

    之前高老师把这事儿揽去,她还以为有现成的车可以租呢。

    高老师道:“里头说话。”

    她和关大爷打了个招呼,让司机把车子直接停在了门口。

    “老郑是吧,我是常志远的爱人。那些年多谢你关照我爱人和儿子。你和王师傅一起去熟悉一下这辆车吧。”

    老郑点头,“不用这么客气的。”

    他这三天跟着于朵东跑西跑,一直在拿着地图记路。

    也想开出去试试自己记不记得路。

    再说了,新车也要多练练手才行的。这种时候节省不得油费。

    于是他拿上驾驶证上了主驾。王师傅坐副驾,以备指路。

    两个人就这么开着商务车出去了。

    进了西屋,高老师道:“我很早之前不就告诉过你,想买辆车租给开黑的的么?我是租给你,一个月450块。一年5400块呢。这个回报率高达15%。比存一年的死期划算多了。”

    说着她顿了顿,“你这两成股份的含金量,我可是再清楚没有了。行了,别多说了。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两成股份我都没有多推辞。你好好赚钱就是了。分红直接给你师兄,这500他出的。”

    这个生意做大了估计不得了。

    于朵点头,“好!”

    23号凌晨,于朵、贺山和老郑一起去取货。

    这第一回于朵如果不去,钟言手下的人肯定不会轻易给货的。

    她坐在车子上面,系着安全带打瞌睡。

    在这里负责监督下货的是黄毛,他看到于朵便道:“于朵妹子,好久不见了啊。”

    “谁是你妹子啊?大家银货两讫,不要乱拉关系。下一次,就是他们两个来取货了。”

    黄毛拿出一个相机,“你们三个合张照吧。这样也好辨认。反正要取货,我都直接给你打电话。”

    闪光灯过后,黄毛拍下了一张照片。

    还有别的车来取货。

    于朵他们清点无误,签字、走人。

    车子直接开到了废品站,锁好停在庭院里。院子大门也锁好。

    贺山和老郑一起进了房间,从柜子里拿了另一套被褥出来铺上。

    再有三四个小时就该天亮了。

    就在这里睡一下,明天再过去上货。

    于朵也是进屋就睡下了。她从没有这么晚还不睡的。

    第二天,终于看到电器行的柜子里面有了货。

    今晚起,贺山就必须在这里值夜了。

    明天,也就是周日24号早上九点,于朵电器行既要开张了。

    24号八点半,祝海送过来二十一台收音机。这依然是如今的主打商品。

    到点放了一挂鞭炮,这就算开张了!

    产品嘛,一样只摆了一个出来。剩下的锁在柜子里。

    于朵道:“于朵电器行今天就算是开张了,感谢大家前来祝贺。”

    接下来拍开业的纪念照。

    于朵站在中间。她两手交叉,一只手和顾朝暮握手,一只手和辛明宇握手。

    旁边再是祝海和贺山。

    这就是目前和电器行直接有关的人了。

    于朵电器行的招牌是关大爷亲手写的,找人刻了牌匾挂上。

    耿晨端着相机在前面半蹲,“来,茄子——”

    五个人跟着一起喊‘茄子’,拍下了开业第一张照片。

    特地带着齐欢过来扎场子的于凌失笑,“人和货的样数一样多!”

    今天除了放鞭炮和拍照,别的都很低调。

    也不收礼,如今还是不敢太过张扬了。

    第二张,关大爷、于凌、常宁、高老师等人被于朵招呼过去。

    西单这边还没人搞过这样的动静。事实上大家都是摆摊,租门面的于朵还是头一个。

    而且她真的是鸟枪换炮,一下子就从只卖收音机,到了主打五样产品。

    于是早上生意不忙又走得开的摆摊人,都过来看热闹了。

    背地里都是说她真舍得!

    不过,这小妹子确实能干啊。这么快就张罗起来了。

    于朵道:“多谢大家来替我扎人场。咱们一起摆摊也是缘分,要不一起合一张?”

    “好!”

    众人都涌了过来,把于朵几人簇拥到了第一排中间。

    因为,于朵才是给钱的人啊!

    耿晨照好了对于朵道:“洗出来我就给你送过来,用不用放大?”

    于朵道:“暂时不用了吧,你把胶片一起装口袋里就行。等这里做大了,我再找你放大。”

    “好啊!预祝生意兴隆啊——”

    耿晨又和于凌、徐然打了个招呼,就蹬着自行车往天X门去了。

    摆摊的众人也都回自己的位置上去。

    临走不忘和于朵打招呼,“有人买收音机,我们就告诉他在这里。”

    于朵拱手,“多谢、多谢。另外,我这里还代售其他电器的。只要保质保量,都可以。”

    贺山去找人谈的,人家都说等他们开张了看看再说。

    于朵对高老师、关大爷和于凌等人道:“回头挣到钱再请你们吃酒席。”

    真没钱了,进货1000,运费又是200。

    师兄那500,得专款专用在旅行社了。已经花出去一百多。

    这里开张了,于朵就准备要展开旅行社的生意了。

    这里可以让贺山看摊子就行,再搭档一个人。不然万一上厕所走开怎么办?

    暂时老郑在这里先帮着忙。

    于凌道:“那就期盼着你早一点挣到钱了。”

    关大爷没事,就背着手在西单这边逛耍。这边还挺热闹的。

    祝海打了个招呼,回‘车间’干活去了。

    顾朝暮道了恭喜,和常宁一起也走了。虽然是周日,但也不能就在这里耗着。

    辛明宇多坐了一会儿,毕竟他是半个老板嘛。

    他笑道:“之前陪你摆摊子,我还真没想过我也成了老板。”

    他爸妈还在职,没高老师那么自在,都没有来。

    于朵道:“我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把店开出来了。”

    为了钱,她是可以很有行动力的。

    过了一阵有人进来,贺山忙招呼道:“收音机、电饭锅、电炉、电子计算器、电风扇,随便看。”

    其中一台收音机正在放李谷一的《乡恋》。

    “听说是之前在那边摆摊的,京大.”

    于朵笑道:“对,京大教授弟子的产品。”

    那人看看于朵,“哦哦,是说有一个十分漂亮的小姑娘。这就没错了!嗯,不错,你们还有电风扇呢。”

    这人是来买收音机的,捎带还买了一台菊花电风扇。一共134元。

    电风扇进价60元。但当下比较紧俏,于朵直接加了20元,比商场贵5元。

    “只有你们家有门面啊。”

    于朵笑道:“要做大做强嘛。”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