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 讨论的重点一下子...

作品:《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讨论的重点一下子转移到了关大爷身上。

    海峡对岸的儿子不好说,但再生一个真不是不可能。

    “那谁愿意嫁给老头子啊?”

    杨萍认真地道:“有两进院收租子啊,还会辨认古董。而且那废品站不是还有他一半么。除了年纪大点,还有什么不好的?”

    “那你去嫁啊!”

    “我不干,我都要结婚的人了,你不要瞎说。”

    于承道:“回头废品站和古董生意会切割。废品站归我家朵朵,古董生意归关大爷。这些肯定在关大爷在婚前就会料理清楚的。”

    这些话,有些还是关大爷说给于鹏或者是其他去打听消息的街坊听的。

    他和于朵的本意,本来就是为了好聚好散嘛。

    而且散也不是就全散了。不一起做买卖了,情义还在的。

    于朵还不知道这么多议论。

    她27号上午就去了高老师的宿舍。

    要去机场接外国的旅客,得穿戴正式些。

    她预备穿高家办party那晚穿过的海军裙和白色凉皮鞋去。

    这如今就是她的战衣了。

    头发就直接扎个马尾辫就好,干练!

    高老师也过来。

    她还把另一件洋装,以及最近给于朵买的夏天的运动装之类的也带过来。

    于朵到这里来换穿,确实比去外交部大院要近便些。

    等于朵把自己捯饬好,她道:“只能自行揽客,这可是个挑战啊。而且第一次,连口碑都没有。人家也不会一股脑就把费用交给你了。”

    外交部也不可能给她开什么证明文件。如今依然是营业执照都还没有的年代。

    至于于朵干嘛一而再、再而三的搞新生意,那当然是因为虱子多了不痒。

    最初开废品站的时候,她确实还很怯。那是质变!

    现在电器行、旅行社,也陆续开出来,这就只是量变而已了嘛。

    “在北京联系了亲朋接待的,这没办法。但散客,看了我英文版的简介,还是有可能揽到的。至于钱,不是跟老师您借了2000刀么。”

    只有师兄那500块股金肯定是不够的。

    主要就是团费这块,人家不会全部预付。她得手头有钱以备不时之需。

    这种时候她就没敢高老师见外了,直接开口借了2000刀。

    她唯一开的证明,就是在子弟校开的她还是学生的证明。

    证明这是暑期勤工俭学。

    于朵穿着海军裙,胸前戴着一个小挎包。

    高老师今天会和她一起去,当个外援。

    毕竟于朵也没有和一群外国人同时说过话,她怕顾此失彼的。

    又或者人家说快了,带着口音,她听不明白。

    这种时候,高老师就是坚强后援了。

    今天的事其实不多,去揽客,然后签订合同,把人送到友谊宾馆休息。

    飞行了十几个小时,还是需要倒一下时差,好好休息一下的。

    然后明早八点半,车子再去友谊商店接人。

    合同是拿到师丈他们办公室去打印、复印的,自己给钱。

    这样看起来会正规许多。

    虽然是计件给了钱,但寻常人根本连打印机、复印机都没机会见识。

    高老师还给她找了个正规的文件袋来装合同。

    “行,这个文件袋我给你拿着。咱们一起揽客去,我家还占了两成股份。”

    十点半钟,老郑如约开车来这里接她们。

    他来这几天,就一个任务熟悉道路。

    现在过去,在事先看好的餐馆午餐,然后就等着飞机落地了。

    十一人座的商务车,坐着很是宽松。

    高老师把文件袋放在身边,“我还说等你中考完了,继续给我誊抄翻译稿。毕竟你最熟悉我的行文习惯,字儿也格外的漂亮。看来得另外找人。章编辑已经在催我了。”

    于朵是真没这个时间了。她以前还说要学好英语,以后也接这样的文稿来翻译。

    现在看来她今后学以致用的应该不是这个方向了。

    如果真的能为国家挣外汇,蛮好的。个人收入与此挂钩,家国两利。

    于朵道:“我现在其实有些浮躁,就想着赶紧挣钱。尤其是挣外汇!”

    外汇好啊,外汇拿去黑市1:3啊!

    她如果能挣到8000刀,小四合院的房款都有了。

    高老师道:“有激情一点好啊!”

    这个航班一周飞一次。

    规划是一天倒时差,五天参观游览。

    那每次可以歇一天,然后再来机场揽客。

    一切就看今天顺不顺利了,万事开头难嘛!

    第一次成功的话,渐渐的应该口碑也就会起来。

    高老师道:“一提起外汇我就巴心巴肝的痛,损失了那么多!你这多挣点回来,我分两成挽回点损失。”

    这个钱总不至于还有人盯着,要她赶紧去银行兑换了吧。

    于朵失笑,她还以为老师对这事儿真的一如表面的云淡风轻呢。

    想想确实不可能,那可是一百多万的差距。

    就不说去黑市兑换,就放着不动,这一百多万也损失不了。

    “常家的人几时来投资建厂啊?”

    高老师道:“下个月。说要先去南方考察市场,然后才飞进京。届时你如果不带团,来家里帮着我招待一下。”

    于朵点头,“好的。”

    飞进京好些,飞机安全!

    不然,如果是坐卧铺,半路被扒上火车,那国家的脸面就丢大发了。

    所以,如果速度够快,是不是就能杜绝扒火车、扒货车的了?

    下午一点五十五,于朵凝神听着机场的高音喇叭。

    然后告诉高老师,“没误点。”

    “那我们走吧。”

    两人走到接机可以抵达的最里侧等候下机的人群。

    等看到开始有人走出来,于朵展开用两只长卷轴卷起的旅游规划的英文版介绍,然后举了起来。

    标题就是‘a’

    上头还有长城、故宫、天坛等处的简笔画。

    一开始考虑贴照片的,但是就不好卷起来了。

    干脆上了简笔画,一看就能看懂那种。然后再附上英文版的简单介绍。

    她写的,然后请高老师修改了一下。

    这里接飞机的好多人都举着牌子,她这么干并不突兀。

    突兀她也不管了。

    就是要走出来的外国游客第一眼就看到。羞答答的她还怎么揽客?

    高老师抱着装合同的文件袋站在旁边,“感觉还挺有趣的。干脆我跟章编辑说我不做翻译了,我要给你当助理。”

    “那章编辑得疯掉。”

    一开始就说要等俩孩子考完了才有闲心。现在又说不干了!

    助理吧,于朵确实需要。但高老师不是助理,就是外援。

    助理需要跑上跑下,劳累得很。

    这个位置她是留给吃苦耐劳的江津姐的。

    江津现在不会说英语,但可以在实践中学啊。

    她还是很好学上进的。

    于朵那么对于鹏讲,就是因为大杂院里的姐姐们,她不觉得有适合的。

    而且那些人也不会老老实实听她吩咐。

    她何必花钱请个人回来供着、哄着?

    倒是钱小南如今那个位置,如果16号院里有人说了,她肯定就先顾着从小到大的交情了。

    但她们偏偏那会儿放不下那个脸嘛。

    下机的旅客陆续出来,有些华人面孔应该是回来探亲的,和亲人抱在了一起。

    还有写可能是商务出行,也有公司的人来接。

    还有些可能提前做出了安排。

    但纯旅游的散客,看到于朵这个介绍就比较感兴趣了。

    有两个人走过来询问,于朵一一做答。

    高老师看她和外国人对话不磕巴,胆子贼大便笑了起来。

    又有人来,她也用流利的英语和人对话。

    于朵在卷轴的最后写的是她自己的身份,勤工俭学的女中学生。

    上头有学校盖的公章。

    这个身份在外国友人那里认同度也比较高。

    漂亮国的中学生就很多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的。

    还有个络腮胡的外国人问于朵,“你家长的教育很开明嘛。”

    于朵就给介绍说高老师是她干妈。

    高老师便笑着跟人道谢,说这样的社会实践队孩子的成长比较有利云云。

    最后真让她们俩忽悠了九个散客跟着去停车场。

    上了车放下行李,于朵就用英文给他们介绍,现在载他们去友谊宾馆休息。

    另外,她这里可以代为订到友谊宾馆朝向好、楼层佳的房间。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代订。

    到了宾馆,她会和旅客签订一份双边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说完,她从高老师手里拿过合同,分发给众人。

    让他们先看一看。

    这些发言,于朵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写好了,背下来。

    一开始可能还有些磕巴,但越说就越流利了。

    她一边一排一排的发合同,一边用手扶着椅背,以免摔倒。

    这一手之前也和老郑一起练过了。

    乘务员在行驶的车上走来走去,这也是人家的基本功。

    至于费用上,也有食宿、门票等等的清单。

    她是真的就挣点辛苦钱。

    说完了,于朵就挨着高老师坐下。不宜说太多,该介绍的介绍一下就行。

    老郑的车开得很是平稳。

    过了几分钟,于朵估着他们看完了,便起身靠着前排椅背站着,然后给他们介绍沿途风光。

    这会儿也才出了机场外的那一段路,开始进城。

    高老师笑,看起来还挺转专业的样子。

    其实于朵也是在她给的英文杂志上看到过相关职业。

    然后在街上帮语言不通的外国友人指过几回路,这才萌生的想法。

    等车子抵达友谊宾馆的底楼大堂,在沙发上落座。

    九个游客都和于朵签订了合同。

    高老师则去和大堂经理交谈。

    这些游客有九个人,于朵他们一共才三个人。

    这样的心理优势,让他们不会担心被诱拐。

    而且,这儿确实是他们来之前打听到的专门接待外宾的宾馆。

    来来往往也看到好多他们的同胞。

    签了合同,于朵便收取了一半的费用,剩下的约定好第三天再收。

    如果不满意她的服务,就可以中途终止。

    这些客人看她拿出外汇的零钱来找零,便问她怎么会有这么多外汇。

    于朵就说她干爹家在漂亮国有产业,这是邮寄回来的。

    既然收了钱,她就把房间一起定下了。

    这里头有一起来的,也有愿意拼房的。

    当然,也有不满意拼房的。那就补差价,悉听尊便。

    她一共订了六个挨在一起的房间,预付了三天的房费。

    跟前台约定好第三天下午会来交后面几天的房费。

    如果不续了,也会提前说明。

    然后送他们到电梯。

    约定好明天早上八点半在刚才坐的那里碰头,领他们开始第一程的游玩。

    然后于朵和老郑驱车送高老师回子弟校宿舍。

    这几天高老师就住那里,不回外交部大院了。

    作者有话要说

    讨论的重点一下子转移到了关大爷身上。

    海峡对岸的儿子不好说,但再生一个真不是不可能。

    “那谁愿意嫁给老头子啊?”

    杨萍认真地道:“有两进院收租子啊,还会辨认古董。而且那废品站不是还有他一半么。除了年纪大点,还有什么不好的?”

    “那你去嫁啊!”

    “我不干,我都要结婚的人了,你不要瞎说。”

    于承道:“回头废品站和古董生意会切割。废品站归我家朵朵,古董生意归关大爷。这些肯定在关大爷在婚前就会料理清楚的。”

    这些话,有些还是关大爷说给于鹏或者是其他去打听消息的街坊听的。

    他和于朵的本意,本来就是为了好聚好散嘛。

    而且散也不是就全散了。不一起做买卖了,情义还在的。

    于朵还不知道这么多议论。

    她27号上午就去了高老师的宿舍。

    要去机场接外国的旅客,得穿戴正式些。

    她预备穿高家办party那晚穿过的海军裙和白色凉皮鞋去。

    这如今就是她的战衣了。

    头发就直接扎个马尾辫就好,干练!

    高老师也过来。

    她还把另一件洋装,以及最近给于朵买的夏天的运动装之类的也带过来。

    于朵到这里来换穿,确实比去外交部大院要近便些。

    等于朵把自己捯饬好,她道:“只能自行揽客,这可是个挑战啊。而且第一次,连口碑都没有。人家也不会一股脑就把费用交给你了。”

    外交部也不可能给她开什么证明文件。如今依然是营业执照都还没有的年代。

    至于于朵干嘛一而再、再而三的搞新生意,那当然是因为虱子多了不痒。

    最初开废品站的时候,她确实还很怯。那是质变!

    现在电器行、旅行社,也陆续开出来,这就只是量变而已了嘛。

    “在北京联系了亲朋接待的,这没办法。但散客,看了我英文版的简介,还是有可能揽到的。至于钱,不是跟老师您借了2000刀么。”

    只有师兄那500块股金肯定是不够的。

    主要就是团费这块,人家不会全部预付。她得手头有钱以备不时之需。

    这种时候她就没敢高老师见外了,直接开口借了2000刀。

    她唯一开的证明,就是在子弟校开的她还是学生的证明。

    证明这是暑期勤工俭学。

    于朵穿着海军裙,胸前戴着一个小挎包。

    高老师今天会和她一起去,当个外援。

    毕竟于朵也没有和一群外国人同时说过话,她怕顾此失彼的。

    又或者人家说快了,带着口音,她听不明白。

    这种时候,高老师就是坚强后援了。

    今天的事其实不多,去揽客,然后签订合同,把人送到友谊宾馆休息。

    飞行了十几个小时,还是需要倒一下时差,好好休息一下的。

    然后明早八点半,车子再去友谊商店接人。

    合同是拿到师丈他们办公室去打印、复印的,自己给钱。

    这样看起来会正规许多。

    虽然是计件给了钱,但寻常人根本连打印机、复印机都没机会见识。

    高老师还给她找了个正规的文件袋来装合同。

    “行,这个文件袋我给你拿着。咱们一起揽客去,我家还占了两成股份。”

    十点半钟,老郑如约开车来这里接她们。

    他来这几天,就一个任务熟悉道路。

    现在过去,在事先看好的餐馆午餐,然后就等着飞机落地了。

    十一人座的商务车,坐着很是宽松。

    高老师把文件袋放在身边,“我还说等你中考完了,继续给我誊抄翻译稿。毕竟你最熟悉我的行文习惯,字儿也格外的漂亮。看来得另外找人。章编辑已经在催我了。”

    于朵是真没这个时间了。她以前还说要学好英语,以后也接这样的文稿来翻译。

    现在看来她今后学以致用的应该不是这个方向了。

    如果真的能为国家挣外汇,蛮好的。个人收入与此挂钩,家国两利。

    于朵道:“我现在其实有些浮躁,就想着赶紧挣钱。尤其是挣外汇!”

    外汇好啊,外汇拿去黑市1:3啊!

    她如果能挣到8000刀,小四合院的房款都有了。

    高老师道:“有激情一点好啊!”

    这个航班一周飞一次。

    规划是一天倒时差,五天参观游览。

    那每次可以歇一天,然后再来机场揽客。

    一切就看今天顺不顺利了,万事开头难嘛!

    第一次成功的话,渐渐的应该口碑也就会起来。

    高老师道:“一提起外汇我就巴心巴肝的痛,损失了那么多!你这多挣点回来,我分两成挽回点损失。”

    这个钱总不至于还有人盯着,要她赶紧去银行兑换了吧。

    于朵失笑,她还以为老师对这事儿真的一如表面的云淡风轻呢。

    想想确实不可能,那可是一百多万的差距。

    就不说去黑市兑换,就放着不动,这一百多万也损失不了。

    “常家的人几时来投资建厂啊?”

    高老师道:“下个月。说要先去南方考察市场,然后才飞进京。届时你如果不带团,来家里帮着我招待一下。”

    于朵点头,“好的。”

    飞进京好些,飞机安全!

    不然,如果是坐卧铺,半路被扒上火车,那国家的脸面就丢大发了。

    所以,如果速度够快,是不是就能杜绝扒火车、扒货车的了?

    下午一点五十五,于朵凝神听着机场的高音喇叭。

    然后告诉高老师,“没误点。”

    “那我们走吧。”

    两人走到接机可以抵达的最里侧等候下机的人群。

    等看到开始有人走出来,于朵展开用两只长卷轴卷起的旅游规划的英文版介绍,然后举了起来。

    标题就是‘a’

    上头还有长城、故宫、天坛等处的简笔画。

    一开始考虑贴照片的,但是就不好卷起来了。

    干脆上了简笔画,一看就能看懂那种。然后再附上英文版的简单介绍。

    她写的,然后请高老师修改了一下。

    这里接飞机的好多人都举着牌子,她这么干并不突兀。

    突兀她也不管了。

    就是要走出来的外国游客第一眼就看到。羞答答的她还怎么揽客?

    高老师抱着装合同的文件袋站在旁边,“感觉还挺有趣的。干脆我跟章编辑说我不做翻译了,我要给你当助理。”

    “那章编辑得疯掉。”

    一开始就说要等俩孩子考完了才有闲心。现在又说不干了!

    助理吧,于朵确实需要。但高老师不是助理,就是外援。

    助理需要跑上跑下,劳累得很。

    这个位置她是留给吃苦耐劳的江津姐的。

    江津现在不会说英语,但可以在实践中学啊。

    她还是很好学上进的。

    于朵那么对于鹏讲,就是因为大杂院里的姐姐们,她不觉得有适合的。

    而且那些人也不会老老实实听她吩咐。

    她何必花钱请个人回来供着、哄着?

    倒是钱小南如今那个位置,如果16号院里有人说了,她肯定就先顾着从小到大的交情了。

    但她们偏偏那会儿放不下那个脸嘛。

    下机的旅客陆续出来,有些华人面孔应该是回来探亲的,和亲人抱在了一起。

    还有写可能是商务出行,也有公司的人来接。

    还有些可能提前做出了安排。

    但纯旅游的散客,看到于朵这个介绍就比较感兴趣了。

    有两个人走过来询问,于朵一一做答。

    高老师看她和外国人对话不磕巴,胆子贼大便笑了起来。

    又有人来,她也用流利的英语和人对话。

    于朵在卷轴的最后写的是她自己的身份,勤工俭学的女中学生。

    上头有学校盖的公章。

    这个身份在外国友人那里认同度也比较高。

    漂亮国的中学生就很多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的。

    还有个络腮胡的外国人问于朵,“你家长的教育很开明嘛。”

    于朵就给介绍说高老师是她干妈。

    高老师便笑着跟人道谢,说这样的社会实践队孩子的成长比较有利云云。

    最后真让她们俩忽悠了九个散客跟着去停车场。

    上了车放下行李,于朵就用英文给他们介绍,现在载他们去友谊宾馆休息。

    另外,她这里可以代为订到友谊宾馆朝向好、楼层佳的房间。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代订。

    到了宾馆,她会和旅客签订一份双边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说完,她从高老师手里拿过合同,分发给众人。

    让他们先看一看。

    这些发言,于朵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写好了,背下来。

    一开始可能还有些磕巴,但越说就越流利了。

    她一边一排一排的发合同,一边用手扶着椅背,以免摔倒。

    这一手之前也和老郑一起练过了。

    乘务员在行驶的车上走来走去,这也是人家的基本功。

    至于费用上,也有食宿、门票等等的清单。

    她是真的就挣点辛苦钱。

    说完了,于朵就挨着高老师坐下。不宜说太多,该介绍的介绍一下就行。

    老郑的车开得很是平稳。

    过了几分钟,于朵估着他们看完了,便起身靠着前排椅背站着,然后给他们介绍沿途风光。

    这会儿也才出了机场外的那一段路,开始进城。

    高老师笑,看起来还挺转专业的样子。

    其实于朵也是在她给的英文杂志上看到过相关职业。

    然后在街上帮语言不通的外国友人指过几回路,这才萌生的想法。

    等车子抵达友谊宾馆的底楼大堂,在沙发上落座。

    九个游客都和于朵签订了合同。

    高老师则去和大堂经理交谈。

    这些游客有九个人,于朵他们一共才三个人。

    这样的心理优势,让他们不会担心被诱拐。

    而且,这儿确实是他们来之前打听到的专门接待外宾的宾馆。

    来来往往也看到好多他们的同胞。

    签了合同,于朵便收取了一半的费用,剩下的约定好第三天再收。

    如果不满意她的服务,就可以中途终止。

    这些客人看她拿出外汇的零钱来找零,便问她怎么会有这么多外汇。

    于朵就说她干爹家在漂亮国有产业,这是邮寄回来的。

    既然收了钱,她就把房间一起定下了。

    这里头有一起来的,也有愿意拼房的。

    当然,也有不满意拼房的。那就补差价,悉听尊便。

    她一共订了六个挨在一起的房间,预付了三天的房费。

    跟前台约定好第三天下午会来交后面几天的房费。

    如果不续了,也会提前说明。

    然后送他们到电梯。

    约定好明天早上八点半在刚才坐的那里碰头,领他们开始第一程的游玩。

    然后于朵和老郑驱车送高老师回子弟校宿舍。

    这几天高老师就住那里,不回外交部大院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