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胡宗宪在听完下属的汇报后,点了点头,勉励道。
    “多谢总督大人提携,多谢总督大人提携!”眼见胡宗宪要亲自为自己表功,来人神色激动,当即跪伏在甲板上,恭敬道。
    “嗯,起来吧。”胡宗宪将来人扶起,淡淡道。
    在做完这一切后,胡宗宪来到汪直的面前,俯下身体,沉声道:“汪直,你知道本官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多久吗?本官一定要让朝廷活剐了你,替那些被倭寇祸害的老百姓报仇!”
    此时的汪直,整个人都被绳子绑住,动弹不得,听闻胡宗宪此话,开口道:“哼,当初我想要好好经商,结果呢?总督王忬派遣俞大猷率领官军偷袭沥港,想要围歼我汪直,到最后还不是让我给逃了?”
    “你以为为什么倭寇永远都剿不尽?是因为沿海的百姓没有活路,才不得不前去走私!死了我一个汪直,很快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汪直。”
    胡宗宪在听闻汪直的辩解后,笑了笑:“区区倭寇,也想要凭借手中的实力,来要挟朝廷,开港通市?如此歪风,万不可涨,必须制止!”
    “若是我大明朝的老百姓都像你这样,朝廷的工作又该如何展开?就算朝廷有一天要解除海禁,开港通市,也是陛下以及内阁阁老共同的意志!”
    胡宗宪将目光转向汪直,脸上满是嘲讽之色:“而你,只不过是区区倭寇而已,靠着手下的那些海盗劫掠百姓,榨取他们手中可怜的财富,像你这种虫豸又有什么资格来对朝廷的政策来指手画脚?”
    “若是你真的像你所说的那样大义凛然,你就不应该投降,说到底,你还不是抱着一丝侥幸,希望有人能够赦免你的罪过!你若是真的为那些百姓着想,就不应该放任手下去劫掠他们,更不应该在福建等地掀起叛乱,说到底,这只不过是你为自己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我……我没有。”汪直被胡宗宪的这番话驳斥地哑口无言,想要为自己辩解,却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说辞。
    胡宗宪说完以后,摇了摇头,也不看汪直,径直离开了船上。
    ……
    紫禁城,养心殿。
    今天的嘉靖也仍然在钻研着那本阵法秘籍,想要有所感悟,尽快将迷魂阵给绘制出来。
    “唉,又失败了!”
    嘉靖将法力收回,看着在自己面前逐渐崩解的迷魂阵阵法,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陛下,奴婢有要事禀报。”就在这时,从殿外传来吕芳的声音。
    “进来吧。”嘉靖挑了挑眉,轻声道。
    只见吕芳迈着没有声音的步伐,来到了嘉靖身旁,并将手中的奏疏恭敬递上:“陛下,这是鄢懋卿递上来的弹劾名单,您看?”
    “朕先前不是交代过你了吗?鄢懋卿递上来的名单你直接让锦衣卫看着处理便是!”嘉靖听闻吕芳的话后,皱了皱眉,还是将奏疏接过。
    “还请陛下恕罪,奴婢罪该万死,竟然将此事忘记了!”眼见嘉靖有些不高兴,吕芳连忙跪伏于地,向嘉靖请罪。
    “罢了罢了,起来吧。”嘉靖瞥了吕芳一眼,开口道。
    嘉靖心里十分清楚,吕芳并不是忘记了自己的叮嘱,而是名单上面出现了他无法拿定主意的人。
    嘉靖紧接着将奏疏打开,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名字便是通政使李知全,而李知全的名字还用朱笔圈出。
    “李知全,这不是徐阶他们的人吗?按照朕先前的话,一并办了吧。”
    嘉靖将奏疏合上,递还给吕芳,淡淡道。
    “是,陛下,奴婢遵命!”
    在得到皇帝的应允后,吕芳的脸上满是感激之色。
    第一百三十六章 徐阶意识到了不对
    待吕芳离开后,嘉靖书案上由先前派往浙江的锦衣卫所递呈上来的密信拆开,开始浏览起了里面的内容。
    密信中详细介绍了此次案件的起因,以及所涉及到的人员,嘉靖越往下看,眉头便越发紧皱。
    嘉靖将密信中的内容全部看完后,将手中的密信攥成一团,神色阴寒:“哼,一个小小的私盐贩子,居然能够有如此能量!看来胡宗宪先前所言没错,这些盐商是应该收拾了,就先拿你温家来开刀吧。”
    嘉靖说罢,调转体内的法力,紧接着手上浮现出一团淡紫色的火焰,将手中的密信烧为灰烬。
    紧接着,嘉靖回到龙椅上坐下,无声自语道:“海瑞,朕要不要现在就用你呢……”
    ……
    京城,裕王府。
    书房内的气氛颇为沉闷,许久,都没有一个人说话。
    “说说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徐阶停下脚步,向众人询问道。
    “徐阁老,据在下所知,那温家是依靠贩卖私盐起家的!而咱们的人与那温家有多有瓜葛,因此才……”一旁的高拱见状,连忙应声道。
    “是啊,徐阁老!浙江的那些人大多收了温家的银子,因此才不敢贸然行事。”一旁的张居正也紧跟着补充道。
    “哼,眼下这件事情已经闹到陛下那里去了,咱们弹劾那郑泌昌的奏疏,也是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回信!这其中的意味,你们难道还不明白吗?”徐阶冷哼一声,向众人解释道。
    “徐阁老的意思是,这件事情是陛下在背后支持?”一旁的高拱见状,皱了皱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是自然,先前不是有消息说,有人向陛下上了一道有关于盐商、以及贩卖私盐的奏疏吗?想必从那个时候开始,陛下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收拾这些盐商了!”
    “而眼下的情况,则是再明显不过了,陛下想要借着温家的这个案子,来杀鸡儆猴,以儆效尤!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咱们的人递上去的奏疏,全部了无音讯。”
    徐阶或许是说得累了,当即坐回到椅子上,给自己倒上一杯茶。
    “那咱们该怎么办?若是再继续下去,惹得父皇震怒,到时候就不好办了。”朱载坖在听完徐阶的分析后,也是恍然大悟。
    “殿下,眼下最要紧的事,便是与浙江的那些人撇清关系,不要让这把火烧到咱们自己的身上。”一旁的高拱也紧跟着补充道。
    “嗯,高阁老说的有理!”一旁的张居正对于高拱的提议也表示赞同。
    “待会儿我就吩咐下去,让他们不要再往上面递弹劾奏疏了!此外,也顺带着敦促他们将所有的联系断了。”
    “可是,徐阁老,那李知全可是为咱们立下了大功劳的人啊!”一旁的高拱听到徐阶的这个安排,心有不忍,劝慰道。
    “都什么时候了,还有这些妇人之仁!立下再大的功劳又如何,难道要因为他一个人,让我们大家跟着他一起陪葬吗?”徐阶在听完高拱的话后,气不打一处来,当即驳斥道。
    而一旁的张居正在听到徐阶的这番言论后,眼中的嫌恶之情一闪而过。
    这李知全可是为整个清流立下了汗马功劳,而眼下徐阶为了自保,连尝试都不愿意尝试一下,而是直接选择将其舍弃掉,这让张居正有了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这不由得让张居正想起了陛下早些年对徐阶的评价:“徐阶小人,永不叙用!”
    ……
    浙江,浙直总督府。
    自从上次公开审判完温家的小儿子温荣后,案件也算完美结束!负责督办此案的海瑞自然赢得了百姓的拥戴,而他这位浙江布政使也受到了不少百姓的夸赞。
    “那个温荣签字画押没有啊?”郑泌昌说着,叫来相关人员,询问道。
    “报告布政使大人,那温荣已经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已经签字画押了!”
    郑泌昌在听完相关人员的汇报后,皱了皱眉,明显很不满意。
    “谁让你们自作主张给他签字画押的?明明他身上的案子还没有全部查清!说,你们是不是收了温家的银子,想要包庇他啊?”
    郑泌昌将杯中的茶水饮尽,不紧不慢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