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是,大人!”
    肖二在应声后,便用眼神示意几名侍卫,与其一同悄悄脱离了队伍。
    很快,轿子便抵达了目的地,紧接着,海瑞在杨应麟的带领下,进入了粮仓!
    众人刚一踏入粮仓,一首用唢呐吹奏而成的五谷丰登的曲调,便响彻在耳边。
    在前面带路的杨应麟见此情形,脸色已经黑得跟煤炭一样,内心的怒气,也在蹭蹭地往上涨。
    随后,负责管理粮仓的官员连忙迎了上来,颇为殷切地看向杨应麟,还不忘向其邀功。
    “布政使大人,下官准备的曲目如何?”
    “下官自从接到您的吩咐开始,便嘱咐手下,开始夜以继日地排练!”
    “现如今,总算是能够拿得出手了。”
    正当杨应麟即将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将要当场发作时,海瑞那淡然的声音在他耳旁响起。
    “嗯,不错,很有想法。”
    杨应麟闻言,当即变了脸色,连忙来到海瑞身前,谄媚道。
    “钦差大人您喜欢就好,下官觉得……”
    眼见杨应鳞要继续拍自己的马屁,海瑞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如此吩咐道。
    “行了,别浪费时间了,还是先带本官进去看看情况吧!”
    听闻此话,先前那名负责管理粮仓的官员连忙迎了上来,恭敬道。
    “是,大人,请随下官来!”
    “嗯。”
    海瑞点了点头,随后,在这名官员的带领下,背着双手,分外悠闲地进入了粮仓之中。
    待海瑞等人都进去以后,粮仓外,先前负责用唢呐吹奏曲目的众人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应不应该继续下去。
    “既然钦差大人喜欢听,那咱们就继续吧,说不定钦差大人高兴了,还能赏咱们个一官半职的!”
    “嗯,说的有道理!”
    很快,唢呐声,便再次响起。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出来的粮食
    进入粮仓,堆积如山的粮食,便呈现在了海瑞的面前,看上去颇为壮观,海瑞见此情形,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负责管理粮仓的那名官员见状,当即上前,脸上满是谄媚之色。
    “钦差大人,这里便是河南最大的粮仓了!”
    海瑞闻言,旋即转过身来,向这名官员询问道。
    “对了,本官还没有问过你的名字呢?”
    见海瑞这名钦差大臣发话,那名负责管理粮仓的官员,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当即恭敬回应道。
    “回钦差大人的话,下官王廷海!”
    对此,海瑞只是略微颔首,旋即来到由装满粮食的麻袋,所组成的小山面前,用食指在装满粮食的袋子上,戳了一个小洞。
    顷刻间,白花花的大米从小洞之中流出。
    海瑞俯下身子,捡起几粒米,在手掌之中细细端详以后,方才放入嘴中,细细咀嚼。
    在这之后,海瑞又紧接着用手指戳破了几个装满粮食的麻袋,重复着与之前一样的步骤。
    随后,只见海瑞拍了拍手掌上的灰尘,将目光转向王廷海和杨应麟的身上,出言询问道。
    “本官在未曾入仕之前,也曾靠耕读为生,因此,对这方面,也算是浅有心得。”
    “你们能否告诉本官,为何这官仓之中,还会有如此多的陈米存在?”
    见此情形,杨应麟不着痕迹地瞥了王廷海一眼,内心暗骂道。
    “这个废物,居然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随后,只见杨应麟强压下内心的慌张,连忙上前,打起了圆场。
    “钦差大人是这样的,近些日子,那些粮商也不知道得了什么风声,突然开始抬高粮食的价格,从而导致官仓内积压的陈粮卖不出去,方才积压于此。”
    “不过下官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粮食的价格很快就会平抑下来,届时,这官仓之中积压的陈米,将会很快换成新米!”
    一旁的王廷海见状,也紧跟着附和道。
    “是啊,钦差大人,这都是那群粮商的过错。”
    海瑞听闻此话,点了点头,像是相信了杨应麟提出来的这个借口,紧接着出言催促道。
    “一定要尽快,这件事情不能马虎!”
    杨应麟闻言,整个人也是松了一口气,旋即向海瑞保证道。
    “钦差大人,您放心吧,下官一定尽快落实此事!”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手中拿着账册的胥吏上前,向海瑞禀报道。
    “钦差大人,这里便是开封府官仓所储存的粮食,共计八十五万石!”
    “而此处粮仓,所储存的粮食为七千九百石!”
    海瑞闻言,并没有从一旁的胥吏手中接过账册。
    而是自顾自地从一旁的侍卫手中接过绳尺,在一旁的杨应麟以及王廷海不解的目光中,用力一抛,一丝不苟地测量起,眼前这座由装满粮食的麻袋所组成的小山。
    海瑞根据绳尺上的刻度来计算粮食的袋数,待海瑞将尺寸测量完毕后,旋即开始了心算。
    片刻后,海瑞得出结果,点了点头,并将绳尺归还给先前的那名侍卫。
    “多了两袋米,一个麻袋装白米一石,合起来共计三百斤粮食!”
    “仓库里的存粮有损耗本官可以理解,但是这平白无故,多出来的三百斤粮食,又该作何解释啊?”
    海瑞话音落下,将目光转向王廷海,不紧不慢地询问道。
    王廷海听闻此话,大脑瞬间宕机,就这么呆愣在原地,支支吾吾,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杨应麟见此情形,内心暗道不好,脸上浮现出急切之色,出言催促道。
    “钦差大人问你话呢,你没听见吗?”
    渐渐地,只见王廷海回过神来,额头上有大颗汗珠滚落。
    正当其理屈词穷,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之际,眼睛的余光无意间瞥到了墙角的老鼠洞,其脑中灵光一闪,仿佛是抓到什么救命稻草一样,激动道。
    “老鼠,对,就是老鼠!”
    “钦差大人,不瞒您说,下官自担任这个官职以来,便大力推行灭鼠政策。”
    “这多出来的三百斤粮食,想必是从鼠口所得。”
    海瑞闻言,也不由得来了兴趣,旋即追问道。
    “既然如此,那你给本官说说,究竟是如何灭鼠的?”
    随后,只见王廷海急中生智,拿起地上箩筐,顶到了自己的头上,向海瑞汇报道。
    “禀钦差大人,官仓之中,采取的灭鼠的方法便是,用一根树枝,在树枝末端系上绳子,用树枝将箩筐支住,然后在箩筐之中,放入老鼠喜欢吃的东西,等到老鼠进入箩筐,一旁等候的人便猛地一拉绳子!”
    “这样一来,老鼠就被困入箩筐,再也逃脱不得。”
    海瑞听闻此话,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点了点头,出言勉励道。
    “嗯,不错,看来这项灭鼠的措施,应该推广至全省。”
    “单凭这一项措施,一个仓库便能够凭空多出三百斤的粮食,倘若整个河南的粮仓,都推行此法的话,多出来的粮食将不可估量,老百姓也不用再饿肚子了!”
    “王大人,你干得不错!”
    海瑞说完,还拍了拍王廷海的肩膀,以示鼓励。
    “多谢钦差大人,多谢钦差大人!”
    王廷海见此情形,如同先前一样,脸上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并在心中如此告诫自己。
    “从钦差大人对我的态度来看,我王廷海应该很快就要飞黄腾达了!”
    “王廷海,你可要再加把劲啊,争取早日获得钦差大人的青眼!”
    就在这时,杨应麟适时上前,向海瑞询问道。
    “大人,咱们接下来还有几处需要去的地方,您看……”
    海瑞闻言,转过身来,将目光转移到杨应麟的身上,沉声吩咐道。
    “罢了,今天就先这样吧,本官舟车劳顿,也有些乏了!”
    杨应麟见此情形,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窃喜之色,旋即毕恭毕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