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钦差大人,需不需要下官去码头送送您?”
    海瑞听闻此话,顿住脚步,转过身来,开口道。
    “不必了,眼下河南刚刚经历动荡,急需要你这位河南巡抚前去安抚人心,接下来用得到你的地方,还多着呢,没必要将时间浪费在本官的身上!”
    海瑞说完,不等胡执礼回答,便径直离开了。
    胡执李看着海瑞离开的背影,原本想要说的话,尽皆卡在了嗓子里。
    不过,胡执礼的脸上不仅没有丝毫的懊恼之色,反而在心中对于海瑞这个人,生出了浓浓的钦佩之感。
    旋即,胡执礼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将目光收回,脸上满是坚毅之色。
    胡执礼返回书房,开始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起了海瑞留给他的,有关河南当地,各式各样风俗人情的记录。
    一眨眼,便到了海瑞正式离开河南返回京城述职的日子,在这之前,他没有通知任何人,只是让随行的侍卫,将行李收拾好后,趁着天刚蒙蒙亮,便向着码头进发。
    而当海瑞一行人,来到码头上时,才猛地发现,这里早已聚满了前来送行的老百姓。
    见海瑞到来,这些百姓齐刷刷地跪伏于地,异口同声道。
    “青天大老爷!”
    不仅仅是海瑞,就连负责护送海瑞的一行侍卫,对此也颇为动容。
    “大家快快请起,本官也只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而已!”
    在这之后,海瑞亲自将现场的百姓一个个扶起,待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后,便颇为不舍地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船只。
    浩浩荡荡的船队旋即出发,水面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别样的光芒。
    第三百九十一章 鞑靼入侵
    蓟州,总督府。
    按照惯例,今天是兵部左尚书杨博与蓟辽总督杨选,齐聚一堂,商议如何防范鞑靼的侵扰的日子,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一些将领也将参加此次会议。
    偌大的大厅内,齐刷刷地坐着诸多高级将领,杨博与杨选作为本次会议的发起者,自然是坐于上首。
    眼见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杨博向杨选点了点头,示意会议已经可以开始了。
    随后,只见杨选轻咳两声,将目光转向两侧的将领们,旋即询问道。
    “自朝廷下发相应的通知,让咱们防范可能会到来的鞑靼入侵,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你们有没有搜集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杨选的话音刚落,很快便有一名将领站了出来,恭敬禀报道。
    “禀总督大人,近些日子,据前线的斥候来报,有一小股骑兵正朝着蓟州方向奔袭而来。”
    “这支骑兵大概有三千余人,从这支骑兵到来的方向可以大致判断,其应该是打来孙之子,土买罕的所部!”
    杨选从这名将领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时,脸上也浮现出些许意外之色。
    “怎么今年这么早就来了,按照以往的惯例,不是应该夏秋两季才会开始侵扰吗?”
    杨选的话音刚落,只见一旁的杨博皱了皱眉,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猜想。
    “今年的天气颇为奇怪,温度骤降,草原上的水草也远不如以前丰茂,无法供养如此之多的马匹以及牲畜,或许,这就是他们选择提前侵扰我大明的原因!”
    杨选对于杨博的话也是颇为赞同,旋即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继续道。
    “嗯,惟约兄说得有道理,看来他们是狗急跳墙,方才不得不赌一把!”
    杨选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继续道。
    “倘若我猜的没错的话,这仅仅只是先头部队,用以试探我大明虚实!”
    “土买罕的大部队,应该还在后面观望,倘若这支骑兵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那么接下来,咱们将要迎接的,便是土买罕的大部队了!”
    杨选说到这里的时候,脸色顿时变得凝重了起来,旋即,只见其唤胥吏,沉声吩咐道。
    “即刻将鞑靼骑兵即将进犯蓟州的这个消息报送至京城,不得延误!”
    “是,总督大人!”
    胥吏在应声后,便快步离开了房间。
    很快,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消息,便经由沿途的驿站,向京城送去。
    在遣人将消息送出去后,杨选脸上的凝重之色也消退了不少。
    随后,只见其话锋一转,向两侧的将领们,询问起了朝廷所送来的新式武器的使用情况。
    “对了,前不久,朝廷送来的那一批新式武器,你们觉得如何?”
    听闻杨选此话,那些将领,仿佛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争先恐后地向其报告。
    随后,只见杨选随手指了指,距离他不远的一位将领,旋即开口道。
    “李然,你麾下的士卒,列装有最多的新式武器,你来说说吧!”
    听闻杨选此话,李然当即收敛心神,在整理完语言后,方才恭敬禀报道。
    “是,总督大人!”
    “末将觉得,朝廷送来的这一批新式武器,颇为实用,特别是那名为手雷的新式武器,不仅杀伤力巨大,并且还便于携带!”
    “其余的,像火铳、大炮等等,其威力以及射程,相较于以往,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就是数量不太够用,要是能够将这些新式武器,正式列装九边边军的话,就再也不用担忧鞑靼的入侵了!”
    杨选在听完李然的话后,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旋即示意李然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方才继续道。
    “放心吧,本官已经得到消息,眼下朝廷那边,正在全力生产这些新式武器,要不了多久,咱们就能够全都装备上了!”
    “等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就能够全线出击,直捣鞑靼的大本营!”
    “到时候,封狼居胥,咱们都将被载入史册,为后人所敬仰!”
    杨选的话毫无疑问,给在场的诸多将领,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试问谁没有封狼居胥,青史留名的心愿呢?
    甚至有的将领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并期望土买罕的骑兵,早点到达蓟州,用他们的性命,来为自己铸就向上攀登的阶梯。
    眼见会议即将接近尾声,一旁的杨博连忙向在场的诸多将领询问道。
    “物价都已经平抑下来了吧?”
    听闻此话,只见一名将领站了出来,恭敬禀报道。
    “禀大人,自从朝廷开始大量运送实物后,目前蓟州的物价,已经基本平抑下来了,只比京城稍微贵那么一点点!”
    杨博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旋即吩咐道。
    “嗯,既然如此,那今天就暂时先到这里吧,你们回去清点各自的兵马,准备应战!”
    “是,大人,我等这就告退!”
    ……
    紫禁城,内阁。
    众人如同往常一样,处理着相对应的奏疏,谁都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
    就在这时,只见徐阶将手中处理完毕的奏疏放至一旁,方才开口道。
    “现在街头巷尾,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在讨论朝廷即将发行的报纸。”
    待徐阶的话音落下,严嵩紧接着感慨道。
    “是啊,就连我家的奴仆,前去采买的时候,都能够听见摊主在谈论此事!”
    说完这两句话后,内阁又重新陷入了沉寂,只有纸张翻动时的沙沙声。
    就在这时,从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一名胥吏急匆匆进入内阁,气喘吁吁道。
    “阁……阁老,这……这里是蓟州那边,传……传来的八百里加急!”
    听闻此话,众人的脸上满是惊诧之色,一时间谁都没有说话。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蓟州那边传来的八百里加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鞑靼即将率军进犯大明边疆!
    只见严嵩回过神来,从胥吏的手中接过信封,双手颤抖着将其拆开。
    待其将上面的内容浏览完毕后,脸上的神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一旁的徐阶见状,连忙关切地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