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自我父亲那一辈开始,由于所效忠的藩主战败,丢失了封地,自那以后家里就愈发拮据,到了我这一代,角田家已经彻底没落了!”
    角田诚在说到这里的时候,眼中满是黯然,似乎仍旧对此事耿耿于怀。
    刘密在听完角田诚的这番叙述后,思衬了片刻,神采奕奕地向其询问道。
    “既然如此,那么本官问你,你想不想重新振兴家族?”
    “想!”
    尽管明知这背后的代价,可能是自己无法承受的,但角田诚还是义无反顾地答应了刘密,因为振兴家族,已经快要成为角田诚心中的执念!
    当初他的父亲在临死之前,将象征着角田家荣誉的佩刀传给了他,并叮嘱他一定要振兴家族。
    后来,在角田诚的父亲死去以后,那些曾经与角田家有宿怨的武士找上门来,想要借机报复,在这个过程中,象征着角田家荣誉的佩刀不慎丢失。
    象征着家族荣誉的佩刀丢失,角田诚便至此踏上了寻刀之路,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他打听到,当初参与过那场争斗的一名流浪武士,前往了明国。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角田诚便伙同一些流浪武士,共同踏上了前往明国的道路。
    不幸的是,他们刚到达后不久,便被明军抓住了。
    刘密眼见角田诚的态度如此坚决,在上下打量了角田诚一番后,旋即出言吩咐道。
    “再过一段时间,将会有几艘前往九州地区的商船,到时候,你们就搭乘那几艘船回去吧,有锦衣卫随你们一同前去。”
    刘密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将目光转向角田诚,又紧接着补充道:“另外,需要什么帮助,尽管跟本官提便是,无论是银子亦或者是其他东西,本官都能够满足你!”
    角田诚闻言,脸上浮现出感激涕零的神色,当即神色郑重地向刘密行了一个臣服礼。
    “是,大人!”
    ……
    紫禁城,督察院。
    此刻,督察院值房内,只有唐顺之一个人,他如同往常一样,整理着那些已经处理完毕的弹劾奏疏。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老太监在侍卫的引领下,迈着无声的脚步,进入了值房。
    那名老太监在进入值房的一瞬间,便下意识地将目光转移到了唐顺之的身上,旋即出言询问道。
    “你就是唐顺之?”
    尽管唐顺之对此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他还是躬身回应道。
    “嗯,下官便是唐顺之,敢问公公找下官有什么事吗?”
    那名老太监听闻此话,在将唐顺之上下打量了一番后,旋即出言吩咐道。
    “嗯,随咱家来吧,陛下要见你!”
    听闻此话,唐顺之的脸上满是震惊之色,脑海中顿时‘嗡’的一声,半晌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这么呆愣在原地。
    “陛下找我究竟有什么事呢,难不成……”
    正当唐顺之还在脑海中不停猜测,皇帝找自己究竟所为何事的时候,老太监那不耐烦的声音在他的耳旁响起。
    “你还愣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快随咱家过来?”
    “是,公公!”
    唐顺之闻言,只得将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压下,跟随这名老太监的脚步,向乾清宫行进。
    那名老太监在将唐顺之引领至乾清宫外后,旋即转过身来,出言吩咐道。
    “在这等着吧,很快就会有人过来了!”
    那名老太监在丢下这句话后,便自顾自地离开了。
    “公公慢走!”
    唐顺之看着老太监离去的背影,躬身道。
    不多时,只见专职负责教导礼仪的太监迎了上来,在不着痕迹地打量了唐顺之一番后,出言询问道:“你便是唐顺之?”
    唐顺之闻言,向其拱了拱手,旋即恭敬道。
    “是的,公公,下官便是唐顺之!”
    在确认完唐顺之的身份以后,那名专职教导礼仪的太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旋即按照既定的流程,为他讲述待会儿在面见皇帝时,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这之前,专职教导礼仪的这名太监便已经得知,皇帝待会儿要见的唐顺之,目前是在海瑞的麾下任职,也正因为如此,他并没有抱什么期望。
    在这之后,只见那名专职负责教导礼仪的太监,在清了清嗓子后,旋即为唐顺之讲解起了注意事项。
    “待会儿见到陛下,不可有任何逾矩的动作,陛下问什么,你就答什么,不可乱答,也不能够坏了规矩……”
    整个过程中,唐顺之都听得极为认真,生怕听漏了一点。
    “嗯,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就这么多了!”
    那名负责教导礼仪的太监,在将需要注意的地方都强调了一遍后,如此道。
    第四百四十九章 指不定要捅出多大娄子!
    “多谢公公替下官解惑,下官感激不尽!”
    在留下这句话后,唐顺之没有过多犹豫,旋即迈步踏上乾清宫的台阶。
    那名专职负责教导礼仪的太监,就这么静静注视着唐顺之离去的背影,欲言又止,良久,只见其回过神来,叹了一口气,无奈道。
    “唉,我就知道……”
    此刻,唐顺之的内心,远没有他表面看上去那么平静,因为他实在是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现在的皇帝。
    早先,因为忧虑朝政,唐顺之冒着极大的风险给嘉靖上了一道《东宫朝贺疏》,在这道奏疏之中,他努力劝诫嘉靖,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玄修上面,而是应该多加关心国事,以及大明朝的亿万百姓。
    不出预料,这道奏疏触怒了嘉靖,当初与他一同上疏的那几人,都被尽数削籍回乡,原本大好的仕途也彻底断绝!
    而现如今,皇帝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变得勤于国事,而且还解决了困扰大明多年的财政亏空问题。
    据说,现在国库内储存的银两,应该以亿来计数!
    “唉,也不知道陛下究竟为何要召我回京?”
    唐顺之看着眼前近在咫尺的乾清宫,如此想到。
    不多时,只听一阵尖细的嗓音响起:“宣,唐顺之觐见!”
    唐顺之闻言,当即将脑海中纷乱的想法甩至一旁,在深吸一口气,调整好情绪后,迈步进入了乾清宫。
    刚一进入乾清宫,唐顺之便毕恭毕敬地跪伏于地,沉声道。
    “微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于龙椅之上的嘉靖,眼见唐顺之到来,在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后,方才出言吩咐道。
    “嗯,起来吧!”
    “谢陛下!”
    在得到嘉靖的允许后,唐顺之方才从地上缓缓起身。
    在起身的时候,唐顺之眼睛的余光,偶然间瞥到了坐于龙椅之上的嘉靖,心中的踌躇之色更甚。
    正当唐顺之愣神之际,嘉靖那颇为淡然的声音在他耳旁响起:“唐顺之,在督察院任职的感觉如何?”
    唐顺之听闻此话,猛地回过神来,旋即不假思索地给出了回应:“启禀陛下,微臣在督察院任职的这段时间,颇有心得!”
    嘉靖在听完唐顺之给出的回应后,也是不由得来了兴趣,旋即追问道。
    “哦,那你不妨跟朕说说,你都从中领悟出了哪些心得?”
    唐顺之闻言,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后,方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启禀陛下,督察院行监察百官之职,身上的权责极重!”
    “微臣觉得,在这个过程中,督察院不仅应该监察百官,同时也应该监察自己,倘若连自己都做不到清廉自守的话,又谈何去监察百官呢?”
    “到头来,也只不过是沦为排除异己的工具而已!”
    唐顺之在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以后,便忐忑不安地低下头,等待着嘉靖的评价。
    “嗯,不错,不错,真亏你能够想到这里来,不过现在谈及这个,还为时尚早!”
    嘉靖在听完唐顺之的这番话后,沉思良久,旋即给出了如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