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而现在,那些官员居然倒行逆施,打算以极低的价格,从百姓的手中收购生丝,毫无疑问,这是在打皇帝的脸,作为整个大明朝最为了解嘉靖的人,吕芳知道,嘉靖接下来要采取行动了。
    果不其然,在这之后,只见嘉靖将目光转向吕芳,出言询问道。
    “吕芳,你是怎么看这件事的?”
    吕芳听闻此话,瞬间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义愤填膺地回答道。
    “陛下,像这种蛀虫,留着他们还有什么用呢?”
    “奴婢觉得,应该给他们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才是!”
    嘉靖似乎对吕芳的这个回答颇为满意,其在向吕芳略微颔首后,又紧接着补充道。
    “嗯,吕芳,你说的有道理,像这种虫豸,绝对不能姑息,是时候给他们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了!”
    “吕芳,接下来你让锦衣卫和东厂都出动吧,去查一查这件事!”
    吕芳听闻此话,当即神色一凛,恭敬应声道。
    “遵命,陛下!”
    在吩咐完吕芳后,嘉靖或许是觉得有些不放心,又紧跟着补充道。
    “对了,查到这方面的消息后,先不要轻举妄动,有什么消息,立刻向朕汇报!”
    嘉靖的话音落下,只见吕芳猛地从座椅上起身,沉声应道。
    “是,陛下!”
    眼见事情已经交代的差不多了,嘉靖将目光从吕芳的身上收回,出言吩咐道。
    “行了,坐下吧,陪朕喝喝茶!”
    嘉靖说完,便端起石桌上的茶杯,轻啜一口。
    吕芳见状,也端起桌上的茶杯,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谁都没有再开口说话,嘉靖只是默默欣赏着周遭的景色。
    正当吕芳还在脑海中思考,应该从哪里开始调查之际,嘉靖仿佛是突然想起来似的,看向吕芳,出言询问道。
    “对了,吕芳,朕最近听说,徐阶好像递上来一封奏疏,弹劾钦天监那边办事不力?”
    吕芳闻言,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暗自道:“徐阶的弹劾奏疏才刚送到司礼监不久,陛下又是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的?”
    在这之后,只见吕芳强行压下内心的慌张,神色如常地回答道。
    “陛下,好像确有此事。”
    嘉靖在从吕芳这里得到确切的答案后,点了点头,出言吩咐道:“替朕告诉徐阶一声,就说这件事情与钦天监无关!”
    “遵命,陛下!”
    第五百章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山东,济南府,历城县。
    自从上次海瑞让历城县县令薛敬,协助其抓捕当地的白莲教教徒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在这几天内,官府用尽刑罚,总算是让那些白莲教徒开了口。
    此刻,历城县县衙内,海瑞看着手中那份由先前那些白莲教教徒所交代的口供,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真没想到,这里的白莲教居然会有如此深厚的根基,就连许多豪绅富户也涉及其中!”
    “喏,你看看,这里便是具体的名单!”
    海瑞说完,便将手中的那份口供,递交给了一旁的薛敬。
    薛敬听闻海瑞如此评价,脸上适时浮现出些许的羞愧之色,因为他身为历城县的父母官,却没有尽好自己的责任,以至于白莲教泛滥,使得百姓遭受荼毒。
    在这之后,只见薛敬颇为恭敬地将口供从海瑞的手中接过,开始浏览起来。
    但很快,薛敬仿佛是受到了什么巨大的惊吓一般,哆哆嗦嗦的开口道。
    “这……这,怎么会这样,曾家怎么也会涉及其中!”
    海瑞对于薛敬的反应很是不解,旋即出言追问道。
    “怎么,难道说这个曾家来头很大吗?”
    面对海瑞的询问,薛敬不敢有丝毫隐瞒,旋即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尽数告知。
    “大人有所不知,在我们山东,除了孔家以外,还有其余的六家,分别是,孟、曾、颜、卜、闵、冉这六家,这七家的祖先,都可以分别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丘、孟轲、曾参、颜回等人!”
    薛敬在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是难掩内心的震惊,在停顿了片刻后,又紧接着补充道。
    “此七人被称为四圣三贤,而这七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也是一样的,他们所排的家谱,也被称作通天家谱,总之,这七家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影响力极大!”
    “这山东,已经换了不知道多少任山东巡抚了,而这七家却仍旧屹立不倒,大人,您可千万要慎重啊!”
    海瑞知道,薛敬是在劝诫自己见好就收,尽量不要去招惹上面的这几个家族。
    片刻后,只见海瑞回过神来,轻笑一声,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有道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纵使他们的祖先被称为四圣三贤,但流传到他们这一代,君子的德行,恐怕早就不剩下多少了!”
    “更何况,昔日神州沦陷之际,也不曾见到,你先前所提到的这几个家族,为江山社稷,出过一分力!”
    “在本官看来,他们也只不过是倚仗祖上荣光,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虫豸罢了!”
    薛敬在听完海瑞的这番话后,仿佛受到了极大的震惊,半晌,方才小心翼翼地应和道。
    “大……大人说得有道理!”
    海瑞将薛敬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出言询问道。
    “薛大人,能否借衙门里的书房一用?”
    薛敬听闻此话,内心顿时闪过一丝不详的预感,暗自道:“难道说,这位朝廷派下来查案的都御史大人,要跟那几家对上不成?”
    很快,薛敬便将内心纷乱的想法尽皆压下,旋即躬身于地,向海瑞开口道。
    “大人,请随下官过来!”
    薛敬说完,便从座椅上起身,自顾自地在前面引路。
    海瑞以及他的贴身侍卫肖二见状,也不疑有他,跟上了薛敬的脚步。
    在穿过好几处走廊后,只见在前面带路的薛敬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向海瑞介绍道。
    “大人,这里便是衙门的书房了!”
    “嗯,有劳薛大人了!”
    海瑞看着近在咫尺的衙门书房,点了点头,向薛敬表示了自己的感谢。
    薛敬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受宠若惊的表情,连声推辞道。
    “哪里哪里,大人言重了,下官这县衙里的书房,倒是比不上京城那般气派,还望大人不要嫌弃才是!”
    在这之后,海瑞并没有过多的犹豫,旋即迈步,进入了县衙书房。
    书房内的陈设十分简单,除了几样必要的家具以外,最吸引人的,便是房间内那堆满各式各样书籍的书案了,而其中最令海瑞感到惊奇的是,书案上的那些书,都有翻动过的痕迹。
    海瑞上前,随手拿起一本书籍,在大致翻看了几眼后,就将其放回原位。
    海瑞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可以判断,这些书的主人,必定是极为好学之人,因为书案上所堆积的这些书籍,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地广泛。
    “嗯,看来这间书房的主人,多半是历城县县令薛敬,这个薛敬,倒还算是个可用之人!”
    海瑞之所以如此确定,则是因为在他刚刚随手拿起的那本书上,有着许多的标注,并且那些标注的字迹,与海瑞这几天所观察到的,历城县县令薛敬的字迹,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等这件事情结束以后,就正式向朝廷举荐这个薛敬吧!”
    海瑞如此想着,很快便将墨水研好。
    在这之后,只见海瑞铺开信纸,在思衬良久后,提起毛笔,在饱蘸墨水后,方才提笔写下。
    “启禀陛下,微臣目前正身处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内。”
    “微臣为了探查白莲教的踪迹,一路来到了历城县附近,并在历城县县令薛敬的协助之下,抓获了几名白莲教徒,经过审讯,微臣得知了在山东一地,有许多豪绅富户,都跟白莲教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