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冯岳闻言,将目光从严义的身上收回,转而询问道。
    “朝廷送来的这一批新式武器,最多能够装备多少人?”
    严义听闻冯岳此话,在思衬许久后,方才给出了回应。
    “禀巡抚大人,目前来看,朝廷送来的这一批新式武器,最多能够装备五千人!”
    冯岳在听完严义的禀报后,脸上不由得流露出怅然若失的神色,旋即感慨道。
    “只能装备五千人啊!”
    严义见此情形,将目光转向冯岳,小心翼翼地出言劝慰道。
    “巡抚大人,要知道咱们可是除了九边边军以外,最先装备这些新式武器的人啊!”
    冯岳闻言,旋即回过神来,看向石邦宪所在的方向,转而沉声吩咐道。
    “石邦宪,既然你此番担任前锋,那本官就将这一批新式武器,全部交由你来使用吧!”
    石邦宪闻言,脸上满是震惊之色,随后,只见其从座椅上起身,紧跟着开口道。
    “大……大人,下官觉得……”
    冯岳似乎猜到了石邦宪接下来想要说什么,只见其摆了摆手,制止了石邦宪继续说下去。
    “行了,不必再说了,本官这样做,也是有本官的考量的!”
    “此番你担任前锋,肩上的担子很重,你麾下的士卒战斗力很强,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这一仗,咱们必须速战速决,不能够有任何拖延,最好是能够在九月份之前结束战斗!”
    冯岳的话音刚落,在场众人的脸上,都不由得浮现出疑惑之色。
    随后,只见一旁的布政使柳添站了出来,鼓起勇气,向冯岳询问道。
    “巡抚大人,为什么必须要在九月份之前结束战斗呢,难道说,这是朝廷那边下达的命令吗?”
    冯岳闻言,将目光从柳添的身上收回,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转而开口道。
    “具体的缘由,本官没办法跟你们细说,总之,能够在九月份之前结束战斗,便是最好的!”
    见冯岳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众人见此情形,也只得沉声应道。
    “是,巡抚大人!”
    冯岳见此情形,点了点头,在环视一圈后,沉声吩咐道。
    “为了速战速决,本次战役,一律不接受投降,所有胆敢反抗者,杀无赦!”
    “是,巡抚大人!”
    待冯岳的话音落下,在场的众人,尽皆沉声应道。
    在这之后,只见冯岳唤来胥吏,让其拿来了一幅播州当地的详细地图。
    随后,只见冯岳指着那幅播州当地的详细地图,紧跟着开口道。
    “此次平播之战,朝廷共出动十三万兵马,除了咱们以外,还有川师三路,川师三路,分别由总兵吴广、总兵陈璘、副将曹希彬统帅,共计四万兵马,从南川入。”
    “另外,还有黔师两路,分别由总兵李应祥,参将谭建统帅,共计三万兵马,由兴隆入。”
    “本官负责统帅六万兵马,从桑木关这里开始,一路横推进播州,进而一举歼灭播州宣慰使杨烈的主力!”
    “你们来看,到时候……”
    在场的众人在听完冯岳的讲解后,也是心潮澎湃,毕竟,除了早先平定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以外,朝廷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大规模地调动军队了!
    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朝廷这次不仅一口气发放了足额的军饷,还额外提出,凡是参加此次战役的士卒,都将获得双倍的饷银,倘若不幸阵亡,能够获得的抚恤金也是双倍!
    除了粮饷上面的支持以外,此番朝廷还送来了许多的新式武器,由此可见,朝廷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能够在这场战役上,表现出色,必定会受到朝廷的重用!
    对于那些将领们来说,即将开始的平播之战,将为他们积攒大量的功劳,进而一举升迁!
    况且,明军无论是在装备上、士气上,还是战斗经验方面,都要远远强于播州宣慰使杨烈所统帅的苗兵。
    再加上,播州当地连年战乱,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除此之外,播州宣慰使杨烈,对于其治下的百姓敲骨吸髓,无所不用其极,早已是民怨沸腾,选在此时出兵,毫无疑问,明军将牢牢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冯岳在向众人讲解完,相关的注意事项后,紧跟着出言吩咐道。
    “你们先各自下去准备吧,等最后一批新式武器送到,并且列装军队后,便正式出发!”
    “是,巡抚大人!”
    冯岳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从座椅之上起身,沉声应道。
    ……
    两天的时间眨眼便过,京城,贡院内。
    在贡院内,待了整整两天两夜的张元功,早已是精疲力竭,他的考卷早在第一天的时候,便已经作答完毕。
    但为了不引人注意,他硬是在贡院内,待到了考试结束的那一刻。
    当他的考卷,被负责监考的官员收上去以后,他整个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只感觉,有一股无形的枷锁在此刻,从他的身体中脱离。
    随后,只见张元功深吸一口气,带上包袱,独自一人向着贡院外走去。
    英国公府的管家,早已等候在贡院外,见张元功出来,连忙迎了上去,脸上满是恭敬之色。
    “老爷说,让您待会儿去见他一面!”
    “嗯,我知道了!”
    张元功应了一声,旋即便跟随着管家的步伐,坐上了一旁的轿子,向着英国公府所在的方向行进。
    按理来说,张元功等人所交上去的考卷,也应该按照科举考试的流程,进行糊名誊抄处理,然后再送到相应的官员处进行评阅,进而决定名次!
    但这次考试却不太一样,就在不久前,严世蕃等一众考官,收到从乾清宫那边传来的消息。
    他们只负责第一轮的评阅,由他们所筛选出来的其中一部分试卷,会被送到内阁,进行第二轮的评阅,进而决定名次。
    房间内,只见严世蕃转过身来,看向不远处的一位负责评阅试卷的官员,出言询问道。
    “事情都办得如何了?”
    那名官员闻言,当即不假思索地应声道。
    “小阁老,您放心吧,绝对万无一失,下官当了这么多年的考官了,对于考卷上哪里能够做记号,下官是了如指掌!”
    “嗯。”
    严世蕃在得到那名官员的保证后,微不可查地应了一声。
    那名负责评阅试卷的官员在这之后,也加入了找寻考卷的行列中。
    就在这时,只见不远处传来一阵惊呼声:“我找到了,这是英国公的儿子,张元功的试卷!”
    “嗯,我也找到了,这是成国公的儿子,朱时泰的试卷!”
    “定国公的儿子,徐文璧的考卷也在这里!”
    严世蕃听闻此话,当即上前,开始观察起了那几位官员手中的考卷,只见那几名官员手中的考卷,在不显眼的地方,都有那么一个不易察觉的记号。
    “嗯,给本官看看!”
    在这之后,只见严世蕃从那几名官员手中将考卷接过,开始事无巨细地浏览起来。
    待严世蕃,将这三张考卷上的内容,浏览完毕后,旋即出言吩咐道。
    “到时候把这三张考卷,放在最下面,然后再给内阁那边送过去,明白了吗?”
    “多谢小阁老提醒,我等明白!”
    严世蕃闻言,在环视一圈后,旋即出言吩咐道。
    “嗯,事不宜迟,咱们马上开始评卷吧!”
    “是,小阁老!”
    在这之后,严世蕃等人,便有条不紊地开始了评卷的工作。
    ……
    另一边,内阁。
    就在不久前,严嵩等人刚刚送走吕芳。
    吕芳来内阁只有一个目的,便是传达嘉靖的指示,本次考试,一共会经过两轮评阅。
    待严世蕃那边,将合格的考卷筛选出来后,便会将那些合格的考卷送到内阁这边来,再由内阁来决定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