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此刻,罗正启正背着双手,看着远处的景色。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胥吏快步走到罗正启的面前,小心翼翼地禀报道。
    “大人,人都到齐了!”
    “嗯,本官知道了,你下去吧!”
    罗正启在听完胥吏的禀报后,点了点头,如此吩咐道。
    “是,大人!”
    那名胥吏在应声后,没有丝毫停留,很快便迈步离去。
    待那名胥吏离开以后,只见罗正启收回目光,头也不回地进入了房间。
    房间内,其余的六姓小土司早已到齐,见罗正启到来,众人纷纷从座椅上起身,向其恭敬行礼道。
    “见过大人!”
    “坐,大家都坐吧!”
    罗正启闻言,将目光从其余的六姓小土司身上一一扫过,旋即出言吩咐道。
    待罗正启坐于主位后,只见其轻咳两声,开始了今天的话题。
    “大家都知道,朝廷在不久前,发布了讨贼檄文,并在讨贼檄文中,逐一列举了播州杨氏犯下的罪状!”
    众人听闻罗正启此话,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分外凝重,因为在朝廷发布的那篇讨贼檄文中,是以枉顾纲常,蓄意谋反这几个字,来评价播州杨氏的。
    在场的人都读过大明律,知道蓄意谋反在大明律中的刑罚是什么。
    “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叔伯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
    就在这时,罗正启那十分平静的声音响起,将众人脑海中的思绪打断。
    “既然大家都知道与朝廷作对的后果,那咱们接下来就得好好掂量一下了!”
    “实话告诉大家吧,由湖广巡抚冯岳所统帅的六万大军,目前已经占领了绥阳,除此之外,总兵陈璘、吴广、副将曹希彬所统帅的四万大军,也已经从南川杀入播州!”
    罗正启将众人脸上的震惊之色尽收眼底,轻笑一声,又继续补充道。
    “还有一路则是由总兵李应祥以及参将谭健,所统帅的三万大军,据说这一支大军,也已经攻破了兴隆!”
    众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顿时坐立不安起来,脸上也满是惊骇之色。
    “朝廷的大军,怎……怎么会……”
    罗正启似乎是猜出了众人心中所想,只见其摇了摇头,斩钉截铁道。
    “事实就是如此,目前朝廷的大军连战连捷,再这么下去,纵使他杨氏在播州,经营数百年也无济于事!”
    “等到朝廷以平叛的名义,将杨氏一族彻底剿灭,到那时,咱们要再想站队,可就来不及了,说不定还会因此事受到牵连!”
    待罗正启的话音落下,在场的众人皆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场的众人哪能听不出来,罗正启话中所包含的意思,就是明摆着告诉他们,赶紧给朝廷递投名状!
    像袁、田、谭这三家本就与杨氏关系不好,甚至交恶的小土司,在听完罗正启的提议后,纷纷拍手叫好,当即表明了支持的态度,余下的几家土司,则是忌惮于杨氏的势力,迟迟不敢做出决定。
    罗正启见此情形,将目光从那些迟迟未曾做出决定的土司家族身上扫视而过,出言催促道。
    “不能再继续犹豫下去了,等到朝廷的大军,围攻海龙屯的时候,再想站队就来不及了!”
    剩余的那几家土司闻言,在思衬许久后,心一横,咬牙切齿道:“好,就这样办!”
    见召集于此的土司家族,都同意了自己的提议,罗正启的脸上浮现出笑容,只见其环视一圈后,开口道。
    “嗯,大家都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接下来,咱们就来好好讨论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我是这样想的,到时候咱们……”
    ……
    在那以后,时间又过去了几天。
    紫禁城,乾清宫。
    今天是举行内阁议事的日子,因此,一大早,嘉靖便在贴身太监的侍奉下,穿好了袍服。
    随后,只见吕芳迈着悄无声息的步伐,迈步进入了乾清宫。
    其刚一进入乾清宫,便来到嘉靖的身旁,俯下身体,恭敬禀报道。
    “陛下!”
    “嗯。”
    嘉靖闻言,微不可查地应了一声,随后,只见嘉靖将目光转向吕芳,紧跟着询问道。
    “对了,吕芳,朕之前让你查的事情都查清楚了吗?景王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
    吕芳见此情形,在深吸一口气,平复好心情后,方才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启禀陛下,奴婢已经派人将整件事情都调查清楚了,事情是这样的……”
    在吕芳的叙述下,嘉靖对于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随后,嘉靖的心中不由得生起一丝荒诞之感,只见其瞥了一眼吕芳,向其确认道。
    “所以说,景王是被玄光寺的那伙和尚给诓骗了?”
    “没错,陛下,整件事情自始至终就是一个骗局,那群玄光寺的和尚,察觉到了景王殿下心中的不甘,于是便将计就计,派人接近景王,向其许诺……”
    吕芳的话还没说完,只见嘉靖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沉声道。
    “这个孽障,明明已经就藩了,却还对储君的位置念念不忘,到头来,闹出这么大的笑话!”
    “朕的脸,都让他给丢尽了!”
    吕芳见嘉靖发怒,当即‘扑通’一声跪伏于地,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还请陛下息怒,不要因此事气坏了身子!”
    在吕芳的劝慰之下,嘉靖的情绪也逐渐平息下来。
    随后,只听嘉靖那不含一丝情绪的声音,在吕芳的耳旁响起。
    “吕芳,待会儿下来后,派东厂的人去德安一趟,将凡是与这件事情有所牵扯的人,全部杀了,不要留下一个活口,明白吗?”
    “遵命,陛下!”
    吕芳听闻嘉靖此话,当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
    “行了,时间也差不多了,陪朕去一趟内阁吧!”
    “是,陛下!”
    吕芳闻言,当即从地上起身,随后便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嘉靖的步伐,向着内阁所在的方向行进。
    ……
    内阁之中的光景,和往常无异,但以往作为话题发起者的徐阶,今天却沉默了不少,只是颇为专注地处理起了眼前的事务。
    此时的徐阶,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昨天晚上所发生的一切,仍然在他的脑海中不停闪现。
    不久前,他命令管家,给户部右侍郎王廷等人带话,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顺带着好好调查一下浙江当地的情况。
    这不调查还好,一调查,便查出来了一桩被压下去的案件。
    昨天晚上,户部右侍郎王廷,亲自来到了徐阶位于京城内的宅邸,并将他们所调查到的情况,告知了徐阶。
    当初杭州知府马宁远,为了推行改稻为桑,擅自调动卫所士卒,踩踏秧苗,并且还闹出了人命!
    但不知为何,这桩案子却被刑部那边,悄无声息地压了下来。
    像这种小事,徐阶一般都不放在心上,在他看来,死几个刁民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能够让国策顺利推行下去,就算是死十万人、死百万人也无可厚非,因为,这是必要的牺牲!
    徐阶在得知此事后,当机立断,打算拿这件事情来做一做文章。
    这样,一方面能够打击严党的嚣张气焰,另外一方面,也能够起到投石问路的效果,毕竟眼下,浙江当地的桑苗即将成熟,而胡宗宪也即将调离浙江。
    徐阶的构想是利用这桩案子,将浙江布政使郑泌昌、按察使何茂才、杭州知府马宁远,以及刑部侍郎张润德等一大批严党骨干成员,都一网打尽!
    因为到时候,一旦事发,浙江布政使郑泌昌、按察使何茂才,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马宁远这桩案子的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