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接下来商讨的是,本次内阁议事的第二件事,即朝廷援助角田诚的具体事宜!”
    待吕芳的话音落下,只见其向嘉靖略微颔首后,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定。
    嘉靖在环视一圈后,方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嗯,诸位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嘉靖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将目光落到了高拱身上,出言吩咐道。
    “高拱,你身为海贸大臣,对这方面比较了解,由你来起个头吧!”
    “遵命,陛下!”
    高拱闻言,当即从座椅上起身,毕恭毕敬道。
    随后,高拱沉吟片刻,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后,方才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尽皆说出。
    “诸位都知道,朝廷组建海贸司,并与日本九州地区,开展贸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在这段时间内,海贸司一直都遵照陛下的吩咐,在开展贸易的同时,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社会阶层,并暗中绘制了许多幅九州地区,详尽的地图。”
    “日本这个国家,其社会制度,以及社会阶层,都与我大明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那边,一样有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但他们并没有像我大明一样,有着科举考试,各个阶层之间,可以相互流通。”
    “在他们那个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为天皇,但实际上的统治者,为幕府将军,而目前的幕府将军,名叫足利义辉!”
    “而在幕府将军之下,还有大名、藩士、武士、平民、贱民等阶层,大名就相当于诸侯,拥有自己的土地,以及管理机构,能够自主任命官员!”
    “而眼下,整个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大名割据一方,时常爆发战乱,其中甲斐的武田信玄、三河的德川家康、尾张的织田信长,以及中州的毛利元就等,都是实力较为出众的大名!”
    “当地的老百姓,身材矮小,且逆来顺受,无论遭受大名多么严酷的盘剥,也不会轻易反抗!”
    众人在听完高拱的这番叙述后,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而一旁的严世蕃则是,低下头,呢喃自语道。
    “原来如此,天皇大权旁落,以致权臣窃据尊位,地方诸侯割据混战,百姓民不聊生,不过这也是我大明的机会,毕竟,只有这样,我大明才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严世蕃想到这里,心情也愈发激动,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到时候朝廷甚至连开战的理由,都不需要多想,只需要打着替天皇“清君侧”的名号,就能够正式开战了!
    嘉靖听到了严世蕃的碎碎念,看向严世蕃所在的方向,挑了挑眉,出言询问道。
    “严世蕃,你在嘀咕什么呢?”
    “启禀陛下,微臣刚才在想,天皇大权旁落,权臣窃据尊位,各地的大名割据混战,到时候我大明只需要打着替天皇‘清君侧’的名号,就可以正式与日本开战了!”
    面对嘉靖的问询,严世蕃并没有隐瞒的意思,将自己先前的想法,尽皆说出。
    “嗯,清君侧吗?有意思……”
    嘉靖听闻此话,用手轻轻摩挲着下巴,自顾自地说道。
    一旁的张居正听闻此话,一副似有明悟的样子,眼中闪烁着莫名的神色。
    随后,只见张居正从座椅上起身,躬身于地,向嘉靖请求道。
    “陛下,微臣觉得,咱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让锦衣卫在九州地区扶持的傀儡角田诚,打出替天皇‘清君侧’的旗号,不仅能够牢牢占据大义,还能够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
    “虽然在打出这个旗号后,会遭到其余大名的敌对,但有我大明的扶持,其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落败!”
    “日后我大明也能够名正言顺地插手进相关的事务中,从中攫取更多的利益!”
    待张居正的话音落下,一旁的徐阶也紧跟着站了出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陛下,微臣觉得,此策有着极大的可行性!”
    “是啊,陛下,微臣也认为,此策可行!”
    在徐阶之后,只见一旁的严嵩也颤颤巍巍地,从座椅上起身,紧跟着应和道。
    随后,只见嘉靖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将目光收回,在沉吟片刻后,给出了回应。
    “嗯,既然如此,那依你们来看,我大明应该给予他何种程度的扶持呢?”
    “是运送军械辎重过去,还是派出军队,直接参战?”
    徐阶听闻此话,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惊慌之色,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陛下,微臣觉得,动用军队的花费太高,还是运送一些已经淘汰了的军械辎重,较为稳妥!”
    “目前,兵器司那边,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新式的火铳,以往军队中所装备的那些老旧的火绳枪,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微臣觉得,何不将那些淘汰的火绳枪利用起来,通过海贸司那边的商船,运送至日本那边!”
    徐阶在说到这里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停顿了一会儿,又紧跟着补充道。
    “当然,这一批援助可不是免费的,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条件,只有他答应了我们的条件,才能够得到援助,不然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人扶持!”
    嘉靖对于徐阶的这个提议,颇为满意,只见其脸上流露出欣慰之色,点了点头,出言吩咐道。
    “嗯,不错,就这么办吧!”
    眼见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行了,朕也有些乏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嘉靖说完,便从座椅上起身,向着内阁外走去,而侍候在嘉靖身旁的吕芳见此情形,连忙亦步亦趋地跟上嘉靖的步伐。
    紧接着,在严嵩这位内阁首辅的带领之下,众人齐刷刷地跪伏于地,向着嘉靖离去的背影,恭敬行礼道。
    “臣等恭送陛下!”
    在离开内阁以后,只见嘉靖转过身来,看向一旁的吕芳,出言提醒道。
    “吕芳,别忘了朕之前交代给你的事!”
    “遵命,陛下,奴婢马上就让东厂的人出发!”
    吕芳听闻嘉靖此话,当即神色一凛,恭敬应声道。
    ……
    另一边,紫禁城,督察院。
    值房内,只见赵贞吉百无聊赖地将面前的书籍合上,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唉,本官都快闲出病来了!”
    眼下,赵贞吉已经将手头的绝大部分工作,交接完毕,陷入了无所事事的状态。
    而对于他这么一位即将前去地方任职的官员,督察院内的诸多事务,也与他没了关系。
    因此,近段时间以来,赵贞吉每天的日常,就是每天按时到达督察院,然后打卡下班。
    “罢了,本官还是出去转转吧!”
    赵贞吉如此说着,然后从座椅上起身,离开值房,背着双手,在督察院内闲逛起来。
    一路上,赵贞吉遇见了许多督察院的官吏,那些官吏在看到来人是赵贞吉后,纷纷停下脚步,并让开道路,言语之中,满是恭敬与讨好。
    毕竟,不久后,赵贞吉就将前往浙江,任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一职,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除此之外,人家赵贞吉向朝廷举荐的海瑞,屡次立下大功,现在已经当上了督察院的右都御史一职,是他们上司的上司的上司!
    试问,像这样一位背景深厚、独具慧眼、且位高权重的官员,如何让人不去讨好呢?
    再不济,在赵贞吉面前混个脸熟也算是好的,以后万一遇到事了,也能够搭上两句话,有时候就是这一两句话,兴许就能够救命!
    赵贞吉在督察院内逛了一会儿后,便失去了兴趣,正当其打算回到值房时,从不远处,传来两名胥吏的低声讨论。
    “话说右都御史大人,也太过于拼命了吧,每天最早来,最晚走!”
    “唉,是啊,右都御史大人不走,咱们也得陪着一起,等从督察院回去,天都黑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