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吕芳闻言,也不作推辞,径直在嘉靖的对面落座。
    在这之后,整个乾清宫内安静异常,除了棋子落入棋盘所发出的‘啪嗒’声以外,再无其他。
    ……
    紫禁城,督察院。
    督察院并未因为赵贞吉的离开,而掀起任何波澜,督察院内的光景,仍旧和往常一样。
    此时,督察院的值房内。
    炎热的天气令人昏昏越睡,值房内的官吏们,也没有了处理送来的弹劾奏疏的动力。
    为了不让自己感到无聊,众人索性聚集起来,聊起了闲话。
    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叹了一口气,率先挑起了话题:“唉,今年的天气可真是够邪门的,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了,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天气!”
    待那名老者的话音落下,只见一位胖乎乎的官员,在用衣袖擦拭完头上的汗水后,接过话茬,紧跟着开口道。
    “不对,京城的天气,一直都是这么古怪,冬冷夏热,每年的这个时候,就跟蒸笼似的!”
    那名胖乎乎的官员所说的话,很快便引起了在场诸多官员的共鸣。
    随后,众人便开始热烈地讨论起了,在大明夏天的时候,哪个地方最为凉爽。
    但话题却在不知不觉间,转移到了赵贞吉的身上。
    只见一名官吏将手上的毛笔放回原位,紧跟着感慨道。
    “唉,赵大人可真是命好啊,被陛下派往浙江这个异常富庶的地方,任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一职,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而且赵大人还是接的胡宗宪的班!”
    那名官吏的话音刚落,先前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很快便站了出来,接过了话茬。
    “是啊,谁都知道,胡宗宪是严阁老的得意门生,这么多年以来,为朝廷立下了赫赫功劳,这次胡宗宪被陛下调回京城,应该会被委以重任,说不定还能够入阁!”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说到入阁这两个字的时候,脸上满是向往之色。
    毕竟在大明,万千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便是能够踏入内阁,担任内阁阁老一职!
    “诸位可别忘了,赵大人可是庶吉士出身!”
    人群当中,不知道是谁提了这么一句,随后,众人便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之中。
    是啊,赵贞吉是庶吉士出身,眼下又即将担任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一职,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庶吉士出身,再加上有主政地方的经验,日后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进入内阁也只是时间问题!
    况且,眼下的督察院右都御史海瑞,便是赵贞吉一手提拔上来的,要知道,当初的海瑞,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淳安知县。
    想到这里,众人便一阵感慨,一方面是感慨赵贞吉慧眼识珠,另外一方面则是感慨海瑞的好运,以及其出众的能力。
    毕竟,不是谁都有魄力,敢跟那些世家大族们对着干。
    而海瑞不仅这么干了,而且还亲自带兵,将那些与他作对的世家大族的家给抄了,并为国库带来了八千万两白银的收入!
    别的暂且不提,单就抄没出八千万两银子,这一项功绩,就足以让海瑞坐稳右都御史的位置!
    众人见闲话聊得地差不多了,也重新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开始处理起了那些被送来的弹劾奏疏。
    “这这这……这是!”
    就在这时,一道惊呼声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先前那位胖乎乎的官员,脸色煞白,浑身颤抖,正一脸震惊地看着面前的那封弹劾奏疏。
    众人见此情形,纷纷上前,颇为关切地询问道。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那名胖乎乎的官员闻言,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无大碍,随后,只见其伸出手,指着面前的那封弹劾奏疏,呢喃自语道。
    “要出大事了!”
    待话音落下,只见一名官员将那封弹劾奏疏拿起,开始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
    那封弹劾奏疏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篇,其中主要是弹劾杭州知府马宁远,擅自调动卫所士卒,纵兵踩踏秧苗,并闹出人命一案!
    “不仅如此,在那封奏疏中还额外提到了,这桩案子在不知不觉间,被刑部那边压了下来。”
    “因此,浙江布政使郑泌昌、按察使何茂才、同知高翰文、乃至于刑部侍郎张润德等等,尽皆以包庇的罪名,被列入了弹劾的名单之上!”
    那名官员在将那封弹劾奏疏中的内容浏览完毕后,也是冷汗直冒。
    这上面所牵扯到的人,毫无疑问,都是严党的骨干成员!
    高翰文是小阁老严世蕃的学生,马宁远则是胡宗宪的学生,浙江布政使郑泌昌、按察使何茂才、以及刑部侍郎张润德等等,都是严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好不容易才消停一会儿,难不成,双方又要斗起来了吗?”
    那名官员如此想着,不假思索地将手上那封弹劾奏疏,放回原位。
    由于此事太过于重大,因此,身为右都御史的海瑞,很快便从下属的口中得知了这一消息。
    此刻,值房内,海瑞看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这一封弹劾奏疏,不由得眉头微皱。
    里面的内容他早就看过了,是关于当初在改稻为桑的时候,杭州知府马宁远,擅自调动卫所士卒,纵兵踩踏秧苗,并闹出人命一事。
    海瑞清楚地记得,当初自己在任淳安县令一职的时候,还因为这件事,在胡宗宪的面前,毫不留情地参了马宁远一本。
    但不久后,海瑞就被身为钦差大臣的赵贞吉所看重,去往了督察院任职,再后来,这桩案子便没有了下文。
    “真没想到,都过去这么久了,居然还能够把这桩案子给翻出来!”
    海瑞如此感慨着,顺势端起一旁的茶杯,轻啜一口。
    此刻,赵贞吉在离开京城前的叮嘱,在他的脑海中缓缓浮现:“这京城内的水,要远比你想象的深得多,稍不注意,就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随后,只见海瑞回过神来,无声自语道:“大人,您说得没错,这京城内的水,可不是一般地深啊!”
    海瑞在感慨完毕后,旋即将目光转向那封弹劾奏疏上的署名,署名的官员,他并不认识。
    “究竟是有人想要借着这件事情搅动风云,还是说……”
    此刻,海瑞心乱如麻,眉头紧皱,久久不能做出决定。
    时间就这么缓缓流逝,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只见海瑞将内心纷乱的思绪压下,并唤来下属。
    随后,只见海瑞用手指着书案上的那封弹劾奏疏,紧跟着吩咐道。
    “告诉他们,但凡是与杭州知府马宁远相关的奏疏,都压一压,其余的一切照旧!”
    “是,大人!”
    那名下属见海瑞这位督察院的最高长官之一,已经做出了决定,脸上顿时浮现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在向海瑞恭敬行礼后,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待那名下属离开以后,只见海瑞从座椅上起身,推开门走出值房,看向远处的景色,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当日,在下值以后,徐阶未作丝毫犹豫,径直乘坐轿子,返回了位于京城内的宅邸。
    自从朝廷出兵平定播州以后,便陆续有许多土司派遣使者来到京城,以此来向朝廷表忠心。
    而内阁那边也因为此事,弄得焦头烂额。
    就在不久前,吕芳亲自来到内阁,向众人传达了皇帝的意思:“除了湘西永顺、保靖、川东酋阳、广西田州、云南景东等少数几个土司以外,其余的土司,随便敷衍一下就行。”
    众人在从吕芳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原本也是这么打算的。
    现如今,有了陛下的授意,则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的精力。
    轿子刚刚听闻,管家便快步迎了上来,压低声音道。
    “老爷,刚才王大人派人送来消息,说是弹劾马宁远的奏疏,已经命人递到督察院那边了,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