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哦,搅动风云?”
    嘉靖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好奇的神色,只见其摆了摆手,示意海瑞继续说下去。
    在得到嘉靖的允许后,海瑞这才继续阐述他的想法。
    “陛下,当初督察院在收到第一封弹劾杭州知府马宁远的奏疏时,微臣对此感到颇为震惊。”
    “因为当初,微臣在任淳安知县一职的时候,还因为此事,在总督大人面前,告了马宁远一状!”
    嘉靖闻言,挑了挑眉,向海瑞确认道。
    “哦,你的意思是,胡宗宪也知道此事?”
    “是的,陛下,当初总督大人在得知此事后,大为光火,甚至一度要与马宁远断绝师徒关系!”
    “后来,微臣听说马宁远去了按察使司一趟,再后来,这件事情就再也没有了音讯!”
    面对嘉靖的询问,海瑞没有丝毫隐瞒的意思,当即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悉数告知。
    嘉靖在从海瑞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不由得眉头紧皱。
    随后,只见其回过神来,看向海瑞所在的方向,沉声吩咐道。
    “继续说下去!”
    “是,陛下!”
    海瑞在应声后,方才继续开口道:“而就在几天前,督察院那边突然收到了,一封弹劾杭州知府马宁远的奏疏。”
    “里面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篇,其中主要是弹劾杭州知府马宁远,擅自调动卫所士卒,纵兵踩踏秧苗,并闹出人命一案!”
    “除此之外,还以蓄意包庇的罪名,将浙江布政使郑泌昌、按察使何茂才、同知高翰文、以及刑部侍郎张润德等人,悉数列入了弹劾名单之中!”
    海瑞说完,便从袖中将那封弹劾奏疏取出,并高高举过头顶。
    侍候于嘉靖身旁的吕芳见此情形,不等嘉靖吩咐,当即上前,从海瑞的手中,将那封弹劾奏疏接过,随后来到嘉靖面前,将那封弹劾奏疏递出。
    “陛下!”
    “嗯。”
    嘉靖在应了一声后,从吕芳的手中将那封弹劾奏疏接过,开始仔细浏览了起来。
    很快,嘉靖便将那封弹劾奏疏上的内容浏览完毕,将其随意放至一旁,向海瑞点了点头,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微臣在得知有这么一封弹劾奏疏存在以后,便顿感蹊跷,毕竟眼下,浙江那边的桑苗已然成熟,正是敏感的时候,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这样一封奏疏……”
    嘉靖将海瑞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顺势接过话茬,出言补充道。
    “于是你便自作主张,将这封弹劾马宁远的奏疏压了下来,想要再看看后续的情况!”
    “陛下圣明,微臣当初正是如此打算的,后来微臣发现,事情果然和微臣早先预料的一样,幕后之人在察觉到弹劾马宁远的奏疏被压下来以后,便加大了力度!”
    嘉靖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了然之色,旋即,只见其将目光从海瑞的身上收回,摆了摆手,出言吩咐道。
    “嗯,朕知道了,海瑞,你可以离开了!”
    尽管海瑞对此一头雾水,但他能够从嘉靖的表情看出,此时的嘉靖,已经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随后,只见海瑞强行按捺住内心的好奇,俯下身体,向嘉靖恭敬行礼道。
    “遵命,陛下,微臣这就告退!”
    海瑞还没走出去几步,便被嘉靖出言叫住:“对了,朕差点忘了告诉你了,朝廷已经决定派出官员,赶赴浙江调查此案!”
    “为了确保公正,到时候,督察院那边,也得派人过去!”
    海瑞听闻嘉靖此话,猛地顿住脚步,随后,只见其转过身来,向嘉靖拱了拱手,沉声应道。
    “遵命,陛下!”
    ……
    海瑞离开乾清宫后不久,只见嘉靖的脸上流露出嘲讽之色,自顾自地感慨道。
    “哼,什么为民请命,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到头来,还是惦记着百姓手中的生丝,这群混账东西!”
    侍候在嘉靖身旁的吕芳,自然听到了嘉靖的碎碎念,但由于他在想别的事,因此并未听清楚嘉靖的话。
    旋即,只见其鼓起勇气,看向嘉靖所在的方向,出言询问道。
    “陛下,您刚才说什么?”
    嘉靖闻言,颇为随意地摆了摆手,敷衍道:“无妨,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话罢了!”
    在这之后,只见嘉靖嘉靖的脸上,流露出怅然若失的神色,看向吕芳,出言询问道。
    “吕芳,刚才海瑞说的话,想必你也听到了吧?”
    吕芳很快便听出了嘉靖话中所包含的意味,旋即,只见其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出言确认道。
    “难不成,陛下指的是,胡宗宪对于马宁远的这桩案子知情……”
    嘉靖见吕芳猜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点了点头,开口道:“嗯,吕芳,你说的没错,虽然这件事情算不了什么,但是这个马宁远毕竟是胡宗宪的学生!”
    “朕原本打算,等胡宗宪到达京城后,就让他正式入阁,并担任吏部尚书一职,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朕实在是深感忧虑啊!”
    吕芳陪伴嘉靖多年,自然能够听出其中的弦外之音。
    随后,只见吕芳在斟酌完语气后,方才上前,轻声安慰道。
    “陛下,请恕奴婢直言,这件事情算不了什么,既然这件事是因马宁远而起,那么也应该在他的身上结束!”
    嘉靖听闻吕芳此话,脸上浮现出饶有兴趣的神色,挑了挑眉,向其确认道。
    “吕芳,你的意思是,让马宁远承担所有罪责?”
    “是的,陛下,只有让马宁远独自一人承担所有罪责,方才能够确保这件事,不牵扯到胡宗宪的身上!”
    嘉靖听闻此话,不由得眯了眯眼,随后,只见其看向吕芳,出言吩咐道。
    “嗯,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
    “遵命,陛下,奴婢一定将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吕芳听闻嘉靖此话,当即神色一凛,沉声道。
    ……
    在严嵩等人陆续从乾清宫离开以后,朝廷即将派出官员前去浙江调查此案的消息,便在京城内传播开来。
    消息一出,瞬间引起了诸多官员的议论。
    “听说了吗,朝廷马上就要派出官员,前去浙江,调查马宁远的那桩案子了?”
    “早就听说了,据说负责调查此案的官员,是王廷和鄢懋卿两个人,另外,督察院那边也会派人过去!”
    “啊,鄢懋卿,陛下怎么同意会派他过去?”
    “不清楚,据说是严阁老亲自向陛下举荐的他,满朝文武谁不知道,那个鄢懋卿是严阁老的人?”
    “徐阁老那边,则是举荐的户部右侍郎王廷前去调查此案,哼,到时候这两方互相掣肘,我看这桩案子是别想查清了!”
    “唉,是啊,说不定上面压根就没想过将这桩案子弄清楚,毕竟那个马宁远可是胡宗宪的学生,而陛下对胡宗宪又颇为偏爱,说不定会……”
    “嘘,慎言,慎言啊!”
    ……
    另一边,严府。
    当日,在下值以后,严嵩父子便乘坐轿子,径直返回了严府。
    夜幕降临,严府书房内。
    严世蕃在斟酌许久后,方才看向坐于书案后的严嵩,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父亲,孩儿想不明白,您为什么要举荐鄢懋卿去浙江查案,他不是……”
    严嵩并未着急解答严世蕃的问题,而是在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后,反问道。
    “严世蕃,你不妨设身处地好好想想,我为什么要在明知道,鄢懋卿已经与清流那边搭上线的情况下,还要将他派去浙江查案?”
    严世蕃闻言,整个人顿时陷入了沉思之中。
    严嵩将严世蕃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还不忘提醒一句:“别忘了我之前跟你说过的话!”
    待严嵩的话音落下,严世蕃仿佛像是醍醐灌顶一般,眼中闪烁着莫名的神色,只见其回过神来,激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