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严世蕃在听完严嵩的评价后,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尴尬之色。
    正当其打算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只见严嵩摆了摆手,出言吩咐道:“行了,不必再说了,总之,郑泌昌、何茂才这两个人,一定得保下来!”
    一旁的严世蕃听闻严嵩此话,当即神色一凛,不假思索地应声道:“是,父亲!”
    在这之后,只见严嵩拿起一旁的鸡蛋,并将鸡蛋的壳剥开,自顾自地说道:“哼,区区一个袁家,也敢跟我严嵩作对,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行了,吃饭吧,待会儿还得上值呢!”
    “是,父亲!”
    待话音落下,只见严世蕃从一旁的侍女手中,接过一碗稠粥,哼哧哼哧地喝了起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父子二人谁都没有说话,只是专心对付着桌上的饭菜。
    在用完早饭后,严嵩、严世蕃父子,便乘上早已备好的轿子,向着紫禁城所在的方向行进。
    ……
    紫禁城,内阁。
    待轿子停稳以后,只见严世蕃抢先一步下了轿子,上前搀扶严嵩。
    “父亲,您慢点,多注意脚下!”
    “嗯。”
    在严世蕃的搀扶下,只见严嵩颤颤巍巍地下了轿子。
    此时的严嵩步履蹒跚,须发尽白,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仿佛一阵风就能够将他吹倒。
    但无论是谁,都不敢小瞧了严嵩,毕竟,严嵩当了大明朝二十多年的内阁首辅,手下党羽众多,势力遍布全国各地,可谓是权倾朝野,一手遮天。
    而严嵩的学生胡宗宪,不仅顺利入了阁,而且还兼着吏部尚书的差事,手上权力极重!
    在朝中那些人看来,有些事,甚至都不用严嵩亲自开口,一个胡宗宪就能够解决绝大部分的问题。
    正当严世蕃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严嵩,往内阁所在的方向行进时,只听身后传来了徐阶的声音:“见过严阁老!”
    严嵩闻言,猛地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在用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徐阶后,方才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哦,是徐阁老啊!”
    在这之后,只见徐阶三步并作两步,跟上了严嵩父子的步伐。
    严世蕃见此情形,脚步颇为识趣地慢了下来,远远地跟在二人身后大概四五步的地方。
    旋即,只见严嵩将目光从远处收回,率先挑起了话题:“不知道徐阁老有没有听说,昨天晚上发生的事?”
    徐阶听闻严嵩此话,在沉吟了片刻后,试探性地询问道:“难不成,严阁老指的是昨晚东厂出动的事情?”
    严嵩闻言,将目光从徐阶的身上收回,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嗯,正是此事。”
    在得到严嵩的确认后,只见徐阶的脸上流露出感慨之色,在沉吟片刻后,转而开口道:“我听说,昨晚东厂那边一反常态,把动静闹得很大,搞得人心惶惶。”
    徐阶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在环顾一圈后,方才收回目光,压低声音道:“想来,应该是为了警告先前那些人吧!”
    严嵩对于徐阶的这个猜想,也是颇为认同,只见其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嗯,说得有道理!”
    二人的心里都十分清楚,经过这件事以后,短时间内,朝野上下,将再也没有人敢打皇后沈氏,以及那个尚在襁褓中的朱载垣的主意。
    ……
    另一边,紫禁城,乾清宫。
    此刻,吕芳正跪伏于嘉靖的面前,将手上的一份名单高高举过头顶,恭敬禀报道。
    “启禀陛下,奴婢已经按照您的吩咐,让东厂那边出动了,这里便是详尽的名单!”
    “嗯,拿过来吧!”
    嘉靖闻言,颇为随意地瞥了吕芳一眼,如此吩咐道。
    “是,陛下!”
    待话音落下,只见吕芳从地上起身,来到嘉靖的面前,将手上的名单递出。
    嘉靖在从吕芳的手中接过名单以后,只是大致扫了一眼,然后便收回了目光。
    旋即,只见嘉靖将名单放至一旁,看向吕芳所在的方向,出言勉励道:“嗯,吕芳,干得不错,这些人接下来如何处置,你就不必禀报于朕了!”
    吕芳闻言,脸上满是谦卑之色,当即俯下身体,恭敬道:“遵命,陛下,奴婢一定不负陛下重托!”
    嘉靖见此情形,整个人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在这件事情以后,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再敢把主意打到皇后沈氏,以及朱载垣的身上。
    随后,嘉靖见吕芳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挑了挑眉,出言询问道:“吕芳,你是有什么事情,要向朕禀报吗?”
    眼见皇帝窥破了自己的心思,吕芳在斟酌完语气后,方才小心翼翼道:“启禀陛下,最近朝中突然出现了许多封弹劾浙江布政使郑泌昌、以及按察使何茂才的奏疏!”
    “而且,那些弹劾奏疏,皆是以收受贿赂的罪名,弹劾的郑泌昌、何茂才!”
    嘉靖在从吕芳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脸上的表情并未有太大的变化。
    在回忆良久后,嘉靖方才开口道:“朕依稀记得,先前赵贞吉在写给朕的书信中提到,这两个人为他鞍前马后,出了不小的力,怎么会突然有人上疏弹劾?”
    “是谁上奏疏弹劾他们两个,是徐阶,还是其他人?”
    吕芳闻言,在犹豫良久之后,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紧咬嘴唇,试探性地开口道:“陛下,这次上疏弹劾的人,不是徐阁老,而是嘉兴袁家!”
    “据说,这些上奏疏弹劾的官员,要么曾经受过袁家的恩惠,要么收了他们的银子!”
    吕芳说完,便低下头不再言语,静静等待着嘉靖的反应。
    既然已经知道,皇帝此番派遣赵贞吉去浙江任职,是为了调查土地兼并一事。
    在权衡完利弊后,吕芳最终还是决定顺水推舟,给袁家坟头上的土,再夯实一些。
    毕竟,有些事情,不上称没有一两重,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试问,嘉靖知道有官员私下里收受贿赂,替那些豪强地主办事吗,他当然知道!
    但是知道,并不代表这种事情,能够拿到台面上来说。
    往小了说,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往大了说,就是祸乱朝政,居心不轨!
    凭几个臭钱,就想收买朝中官员替你办事,你想干什么,想造反吗?
    吕芳的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刚才的那番话,已经给袁家判了死刑,接下来,就算他袁家在朝中有通天的关系,也无济于事。
    因为接下来要动手的,是皇帝!
    事情果然没有出乎吕芳的预料,嘉靖在得知这一事实后,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无比阴沉。
    嘉靖当然知道,督察院那边,针对郑泌昌、何茂才二人的弹劾属实。
    尽管这二人收受了贿赂,但他们并没有站错队,而是积极落实朝廷政策,替赵贞吉这位浙江巡抚,鞍前马后,调查有关土地兼并的事宜。
    如此一来,无非是收点银子而已,也算不得多大的罪名。
    在这之后,只见嘉靖转过身来,看向吕芳所在的方向,出言吩咐道:“吕芳,待会儿派人去督察院一趟,告诉海瑞,把弹劾奏疏都给朕压下来!”
    吕芳听闻嘉靖此话,当即低下头,沉声应道:“遵命,陛下!”
    ……
    自从不久前,吏部那边,从上到下各级官吏,都获得了皇帝的赏赐以后。
    督察院这边,就一直憋着一口气,想要趁着年底前,在皇帝的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很快,机会就来了,督察院这边突然出现了许多封,弹劾浙江布政使郑泌昌、以及按察使何茂才的奏疏。
    正当督察院的那些官吏,想要借题发挥,趁着年底,狠狠地冲一波业绩时。
    但很快,便有消息灵通的官员打听到,海瑞在浙江任淳安知县时,身为布政使的郑泌昌对其颇为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