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眼见嘉靖已经做出了决定,只见吕芳将头低下,恭敬应声道:“遵命,陛下!”
    ……
    在这之后,只见吕芳不紧不慢地,从袖中将赵贞吉遣人送来的书信取出,并递交到嘉靖的面前,恭敬道:“启禀陛下,这里是赵贞吉派人递呈给您的书信!”
    嘉靖听闻此话,挑了挑眉,然后从吕芳的手中接过书信。
    “赵贞吉给朕写信,应该是嘉兴袁家那边有消息了!”
    嘉靖如此说着,然后将手上的信封拆开,分外专注地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只见上面写着。
    “启禀陛下,微臣赵贞吉,近来嘉兴袁家一事,已有些许进展。”
    “微臣派人查抄了嘉兴袁家,并从袁家的家中,抄没出了白银一千两百八十二万两,房契、宅邸、古董珍玩等不计其数,除此之外,袁家名下所占有的土地,共计十九万八千亩!”
    “由此可见,江浙一带的土地兼并状况之严重,微臣觉得接下来应该……”
    时间就这么缓缓流逝,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只见嘉靖将手上的书信放下,出言感慨道:“这个赵贞吉,干得还不错嘛!”
    从嘉靖刚刚开始浏览手上的信件开始,吕芳就一直在旁边,偷偷观察着嘉靖脸上的表情,此刻,在听到嘉靖这般感慨后,吕芳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旋即,只见其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颇为好奇地询问道:“陛下,可否是赵贞吉那边,有了好消息?”
    “你自己看看吧!”
    嘉靖说完,便将手上的信纸递交到了吕芳的手中。
    吕芳在毕恭毕敬地从嘉靖的手中接过书信后,便开始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
    信纸上的第一句话,便令吕芳感到无比震惊。
    “什么,赵贞吉居然二话不说,直接带人抄了嘉兴袁家的家,从中抄没出了一千两百八十二万两白银,以及将近二十万亩的土地!”
    “要是这个消息流传出去,必定会在朝野上掀起轩然大波,届时,他赵贞吉会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恐怕……”
    正当吕芳脸色阴晴不定之际,只听嘉靖那不含一丝情绪的声音响起:“吕芳,你怎么看?”
    吕芳听闻嘉靖此话,在斟酌完语句后,方才小心翼翼地出言回应道:“陛……陛下,奴婢觉得,这件事情要是传出去,必定会在朝中引起热议,到时候,赵贞吉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另外,据奴婢所知,这个嘉兴袁家在朝中的关系错综复杂,到时候难免会有官员站出来攻讦……”
    嘉靖在听完吕芳的叙述后,点了点头,转而开口道:“吕芳,你说的这些,朕都明白,不过朕就是想看看,这件事情的阻力到底有多大!”
    在这之后,只见嘉靖将目光从吕芳的身上收回,出言吩咐道:“最近一段时间,替朕好好盯着,朝中要是有什么动向,立刻向朕汇报!”
    待嘉靖的话音落下,只见吕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遵命,陛下!”
    ……
    夜幕降临,紫禁城,司礼监值房。
    值房内,黄锦、冯保,以及其他几名司礼监禀笔太监,都在忙着对那些送来司礼监的奏疏进行批红。
    就在这时,只见吕芳迈着悄无声息的步伐,进入了值房。
    众人眼见吕芳到来,纷纷停下手头的活计,从座椅上起身,向吕芳躬身行礼道:“老祖宗!”
    吕芳闻言,将目光从众人的身上扫视而过,自顾自地坐到了主位。
    在这之后,只见黄锦上前,异常恭敬地询问道:“老祖宗,您今天怎么有时间来司礼监了?”
    迎着众人那满是好奇的目光,只见吕芳摆了摆手,不紧不慢地开口道:“咱家这次过来,便是要提前告诉你们一个消息!”
    吕芳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继续道:“这眼看着就要到年底了,陛下说了,接下来会由内阁亦或者吏部那边牵头,搞个排名,然后按照排名给六部、五军、五寺等部门,发放年终奖!”
    “咱们司礼监也在其中,也能够领到陛下发放的年终奖!”
    一旁的冯保听闻吕芳此话,脸上浮现出疑惑之色,旋即,只见其鼓起勇气,出言询问道:“干爹,这年终奖是什么意思?”
    吕芳听闻此话,看向冯保所在的方向,摇了摇头,出言解释道:“你连这都不知道啊,这年终奖,顾名思义就是……”
    第七百一十五章 背后少不了皇帝的授意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赵贞吉派人查抄嘉兴袁家一事,便在京城内传得沸沸扬扬。
    朝中那些曾经受过袁家恩惠的官员,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大为震惊,纷纷动用手底下的关系,想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待他们弄清楚事情的缘由后,却不由得陷入了沉默,因为赵贞吉给嘉兴袁家头上安的罪名是私藏兵器,意图谋反。
    任谁都能够看出来,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要知道,在大明,有许多豪绅地主都有蓄养奴仆的习惯,有条件的则会聘请会武功的教头,来对这些奴仆加以训练。
    而这些奴仆没有拿起武器前叫护院家丁,一旦拿起武器,就是私兵!
    别说私藏兵器了,在一些豪绅地主的家中,甚至还私藏了甲胄,蓄养了私兵。
    朝中许多官员背后的家族,便是称霸一方的豪绅富户,因此,赵贞吉的行为,令他们深感不安。
    毕竟,谁也摸不透,这是赵贞吉自己的意思,还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意。
    倘若赵贞吉真的得到了皇帝的授意,那么事情就麻烦了,这也意味着,朝廷接下来会有大动作。
    也正因为如此,京城内的气氛,变得愈发诡谲起来。
    ……
    京城,严府。
    当日,在下值以后,严嵩、严世蕃父子,便乘坐轿子,径直返回了严府。
    “父亲,据孩儿所知,当初赵贞吉在京城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凡事谨小慎微,尤其爱惜羽毛,为何现在行事却如此激进?这完全不是赵贞吉的作风啊!”
    在将严嵩从轿子里搀扶下来后,只见严世蕃一脸好奇地看向严嵩,出言询问道。
    严嵩听闻此话,只是瞥了严世蕃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人家赵贞吉现在是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军政大权在手,他现在还需要看旁人脸色吗?”
    严嵩在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又继续道:“把你放到他那个位置,你比他还要激进!”
    听闻严嵩此话,只见严世蕃的脸上浮现出一副似有所悟的表情。
    随后,其仿佛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继续道:“对了,父亲,最近朝中有传言称,赵贞吉是看上了嘉兴袁家的财产,这才……”
    听闻此话,只见严嵩冷哼一声,脸上满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沉声道:“哼,朝中的这些传言,是万万信不得的!”
    “动动你的脑子好好想想,人家赵贞吉是庶吉士出身,现如今又是陛下钦点的封疆大吏,无非是些许散碎银两而已,用得着他大动干戈吗?”
    “现在朝野上下,想给他送银子的人,都快从京城排到浙江去了!”
    在说完这些以后,只见严嵩将目光从严世蕃的身上收回,自顾自地说道:“依我看,这赵贞吉多半是得到了陛下的授意!”
    在听完严嵩的这番分析后,严世蕃脸上的好奇之色更甚。
    其在脑海中斟酌完语言后,又继续道:“父亲,您刚刚的话是什么意思,孩儿怎么听不明白?”
    而严嵩似乎不愿意再继续这个话题,只见其摇了摇头,拒绝了严世蕃的搀扶,独自一人向着书房所在的方向行进,只留下一头雾水的严世蕃。
    严嵩的心里十分清楚,这是皇帝在借着嘉兴袁家一事,试探朝中的风向。
    而接下来可以预见的是,皇帝迟早要向土地兼并动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