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你要是识相点,兴许到时候我还能饶你一条性命,为彼此保留最后一丝体面!”
    ……
    一夜的时间眨眼便过,紫禁城,内阁外。
    待轿子停稳以后,只见严世蕃上前,小心翼翼地将严嵩从轿子里搀扶下来。
    “父亲,您慢点!”
    “嗯。”
    此时的严嵩,仍旧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在严世蕃的搀扶下,向着内阁所在的方向,缓步行进。
    父子二人还没走出去几步,只听身后传来徐阶打招呼的声音:“严阁老!”
    严嵩闻言,猛地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用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了徐阶一番后,方才不紧不慢地出言应和道:“哦,是徐阁老啊!”
    待话音落下,只见徐阶三步并作两步跟上严嵩的步伐,与严嵩并列而行。
    一旁的严世蕃见此情形,颇为识趣地慢下了脚步,远远地落在了二人后面。
    随后,只见徐阶将目光从远处收回,率先挑起了话题:“近来的天气真不错啊,也不再那么冷了!”
    严嵩听闻徐阶此话,点了点头,笑着应和道:“是啊,冬天总算是过去了,不然的话,我这把老骨头,可支撑不住咯!”
    徐阶闻言,脸上满是和煦的笑容,紧跟着开口道:“哪里,哪里,严阁老说笑了,依我看,你这身子骨还硬朗着呢!”
    在这之后,只见徐阶将目光从严嵩的身上收回,装作不经意似的,向严嵩询问道:“话说严阁老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吗?”
    严嵩闻言,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当即便将‘功臣阁’的设计方案已经定下来一事,毫无保留地叙述给了徐阶。
    在从严嵩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徐阶的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好奇之色。
    随后,只见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将目光放在此刻正远远跟在二人身后的严世蕃身上,向其确认道:“小阁老,工部那边是打算将‘功臣阁’修建为一座塔吗?”
    迎着徐阶那满是好奇的目光,只见严世蕃不假思索地出言应声道:“是的,徐阁老,工部那边打算将‘功臣阁’修建为一座塔!”
    “待落成以后,每一层都能够被用来存放画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中的空间,而且视野开阔,结构强度高,纵使日后想要改建,也十分方便!”
    在听完严世蕃的这番话后,只见徐阶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此刻,在徐阶的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功臣阁’的大致样式。
    旋即,只见徐阶低下头,用只有自己才能够听到的声音说道:“将‘功臣阁’修建为一座塔的话,貌似也能够接受!”
    在这之后,只见徐阶回过神来,看向严世蕃所在的方向,点了点头,出言勉励道:“嗯,这个想法很是精妙,不错,不错!”
    “哪里,徐阁老言重了!”
    严世蕃听闻徐阶此话,脸上满是自谦之色,俯下身体,恭敬应声道。
    随后,众人又就此事寒暄了几句,然后默契地结束了这个话题。
    “行了,时候不早了,咱们该进去忙了,近来需要处理的事务可不少呢!”
    “嗯,走吧!”
    严嵩在应了一声后,然后便在徐阶的搀扶之下,拾阶而上,迈步踏上了内阁的阶梯。
    第七百四十七章 嘉靖:朕是大明的太阳?
    紫禁城,礼部。
    自从得知朝廷将要修建‘功臣阁’的消息以后,李春芳就愈发迫切地想要更进一步。
    在翻阅了大量典籍,以及往年的试题后,李春芳总算是将本次恩科考试的题目,出了出来。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形而上者谓之道……”
    此刻,李春芳看着被写在奏疏上的考试题目,整个人不由得长舒一口气,数日以来所积攒的疲惫,也在此刻一扫而空。
    “嗯,这下应该可以高枕无忧了,既然考试的题目已经出好了,事不宜迟,我得亲自去面见陛下一趟!”
    在下定决心后,只见李春芳唤来侍卫,在出言叮嘱了几句后,便踏上了前往乾清宫的路途。
    尽管李春芳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科举考试的试题了,但他心里仍旧有些忐忑。
    毕竟,整件事情关乎到他日后的仕途,能否在将来更进一步,就看这一次了!
    怀揣着这样的心情,李春芳很快便来到了乾清宫。
    趁着导引太监进去通报的间隙,李春芳在脑海中将所有的试题都大致回忆了一遍,在确定没有出错以后,这才放下心来,安心等候。
    不多时,只见导引太监迈着悄无声息的步伐,来到了李春芳的面前,俯下身体,毕恭毕敬道:“尚书大人,您可以进去了,陛下在里面等您!”
    李春芳闻言,猛地回过神来,向导引太监拱了拱手,表明谢意:“嗯,劳烦公公了!”
    导引太监听闻李春芳此话,脸上满是谦卑之色,低下头,向李春芳还礼:“哪里,尚书大人客气了,这都是咱家的职责所在!”
    在这之后,李春芳未作丝毫犹豫,迈着沉稳的步伐,踏上了乾清宫的阶梯。
    ……
    待进入乾清宫以后,只见李春芳‘扑通’一声跪伏于地,看向此刻正坐于龙椅之上的嘉靖,毕恭毕敬道:“微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靖闻言,将目光从李春芳的身上扫视而过,摆了摆手,出言吩咐道:“嗯,起来吧!”
    “谢陛下!”
    在得到嘉靖的应允后,只见李春芳从地上缓缓起身。
    李春芳刚从地上起身,便听见嘉靖的声音在耳旁响起:“爱卿这次过来,可否是为了考试题目一事?”
    “陛下真是料事如神,实不相瞒,微臣已经将本次恩科考试的题目出好!”
    李春芳说完,便小心翼翼地从袖中将写有考试题目的奏疏取出,并将其高高举过头顶。
    侍候在嘉靖身旁的吕芳见此情形,当即上前,从李春芳的手中接过奏疏,将其恭敬递交到嘉靖的面前。
    “陛下!”
    “嗯。”
    嘉靖在应声后,从吕芳的手中接过奏疏,然后分外专注地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形而上者谓之道……”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如何防备鞑靼再次崛起,并一劳永逸地解除边患的策论,嗯,不错,不错!”
    在将奏疏中的题目尽数浏览完毕后,只见嘉靖将其放至一旁,看向李春芳的眼神中,满是赞许。
    李春芳闻言,脸上满是谦卑之色,当即低下头,毕恭毕敬道:“陛下言重了,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陛下的英明领导才是,况且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微臣的这点才智跟陛下您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微臣对陛下您推崇备至,在微臣的心中,只有陛下您一个太阳……”
    嘉靖听闻李春芳此话,不由得满脸黑线,旋即摆了摆手,紧跟着开口道:“行了,就到这里吧!”
    “遵命,陛下!”
    在这之后,只见嘉靖将目光从李春芳的身上收回,用手轻轻摩挲着龙椅上所雕刻的龙头,在沉吟片刻后,出言询问道:“不知爱卿是如何看待这次的恩科考试的?”
    嘉靖的话音刚落,李春芳便猛地反应过来——这是皇帝在考校自己!
    在想明白这一点后,李春芳当即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绞尽脑汁地思考嘉靖话中的含义。
    “陛下问我如何看待此次恩科考试,这一次恩科考试的由来,是因为陛下喜得龙子……”
    “不对,既然是陛下问的问题,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很快,李春芳便将先前的想法尽皆否定,陷入了沉思之中。
    时间就这么缓缓流逝,嘉靖也不着急,只是用一只手支撑起下巴,静静地等待着李春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