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因此,这中间的尺度,只能够让李春芳、张居正两个人慢慢把握。
    在想明白这些后,只见张居正收敛心神,紧接着看向李春芳所在的方向,直言不讳道:“子实兄觉得,这个朱顺先能够考到什么名次?”
    李春芳见张居正如此直言不讳,整个人不由得怔楞了片刻,随后,只见其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出言应和道。
    “在这之前,我就听说过这个朱顺先的名头了,朱顺先身为宗室子弟,却志向高远,才高八斗。”
    “不仅如此,其平日里交往的,也都是性情高洁之辈,从来不与那些醉生梦死,整日流连于赌坊、青楼的宗室子弟为伍,其文风清新飘逸,甚是不凡,颇有古代的大儒之风啊!”
    李春芳在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又继续补充道:“以这位朱顺先所拥有的才能来看,其多半能够考到二甲二十多名的名次!”
    在听完李春芳给出的名次后,只见张居正点了点头,脸上闪过一丝欣慰之色。
    李春芳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毕竟,二甲二十多名,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名次了,不仅给足了皇帝面子,而且也不会招致太大的非议。
    一甲只有三个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而自从有了内阁以后,大明所有的内阁成员,基本上都是从二甲十多名之前选出的,这些人也被称为“储相”,是大明高级官员的预备役。
    虽说二甲二十多名的名次,不能够入阁,但是倘若运气足够,外加上立下功劳的话,还是有机会担任高级官员的。
    只不过由于名次的缘故,其最多只能够达到三品官的高度,再往上,就升不动了。
    ……
    在这之后,只见张居正将内心纷乱的想法尽皆压下,点了点头,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嗯,子实兄当真是慧眼识珠啊,我也觉得,以这位朱顺先所拥有的才能,能够达到这个名次!”
    李春芳闻言,心知,张居正已经就排名一事,跟自己达成了一致。
    眼见这个最大的问题得到解决,李春芳整个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心里悬着的那颗石头,也已经安然落地。
    正当李春芳回过神来,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只听张居正那略带感慨的声音响起:“子实兄,您是本次恩科考试的主考官,又与在下是‘同年’,当初的时候,在下就十分仰慕您的文采……”
    李春芳自然听出了张居正话中所包含的意味,随后,只见其抚了抚胡须,从座椅上起身,异常豪迈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献丑了!”
    张居正见李春芳一副兴致正高的样子,当即命人拿来纸笔,并屏退左右。
    在这之后,李春芳挥毫洒墨之下,便写下了好几首诗句,随后,只见其用饱蘸墨水的纸笔,凭借脑海中的记忆,在不经意间,便将本次考试的题目写下。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形而上者谓之道……”
    张居正在将写在纸上的考试题目浏览完毕后,整个人也不免有些心惊,哪怕是让他来做这些题目,也会感到焦头烂额。
    “嗯,真不愧是状元郎,居然能够想到如此刁钻的出题方式!”
    在感慨完毕后,只见张居正不动声色地,将那张写有考试试题的纸张收好,然后与李春芳闲聊了起来。
    时间就这么缓缓流逝,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后来,李春芳眼见天色已晚,主动向张居正辞行。
    “时候不早了,我也是时候告辞了!”
    “子实兄慢走!”
    在亲自送走李春芳以后,只见张居正回到书房,将那张写有考试题目的纸张从袖中取出,暗自感慨道:“唉,看来宗室、勋贵重回朝堂,已经是大势所趋,再也无法避免的事了!”
    另一边,在回去的路上,只见李春芳掀开轿帘,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在此前与张居正的接触中,李春芳隐约意识到了一件事。
    那便是,一直以来,朝野上下,对于张居正的评价分毫不差,此人颇具才能,且极其务实。
    “怪不得这个张居正能够得到陛下的青睐,看来往后,我也得多学习学习这方面了!”
    随后,只见李春芳将目光,从道路两旁的景色上收回,无声自语道。
    ……
    紫禁城,内阁。
    此时,徐阶看着手上的这份,由工部那边报呈上来的,有关修筑‘功臣阁’的预算报告,整个人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毕竟,按照手上这份预算报告的估算,修筑‘功臣阁’预计需要花费八十六万两银子。
    在徐阶看来,仅仅只是修筑‘功臣阁’而已,远远用不到这么多,况且,在去年的御前会议上,皇帝刚刚说过,要节省开支。
    随后,只见徐阶将手上的预算报告放下,然后看向严世蕃所在的方向,出言询问道:“小阁老,修筑‘功臣阁’的花费,是不是有些太高了?”
    “由工部这边递交上来的报告写着,预计耗费八十六万两银子!”
    严世蕃听闻徐阶此话,当即站了出来,给出了回应:“徐阁老,您有所不知啊,工部的这份预算报告,已经算是十分保守了!”
    严世蕃在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又紧跟着补充道:“毕竟,修筑‘功臣阁’一事关乎重大,自然得用上最好的材料才行,光是材料,就得花一大笔银子!”
    “另外,云贵川那边没有路,而修路的成本又太高,因此,砍伐下来的木材,只能通过海运的方式,运至京城!”
    “倘若选择海运的话,运输成本就将不可避免地变高,不仅如此,为了修筑‘功臣阁’,还需要从云南那边,运上好的石料过来,这中间所耗费的人力成本,又是一大笔开销。”
    “徐阁老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朝廷即将修建的‘功臣阁’为一座塔,不仅占地少、结构强度高,里面的空间也十分广阔,建好以后,往后数十年都无须再进行修缮!”
    “如此一来,不是等同于节约了一大笔银子吗?”
    徐阶在听完严世蕃的这番解释后,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也罢,这份账单,户部签字了!”
    徐阶说完,便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就在这时,从内阁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只见一名胥吏快步走了进来。
    那名胥吏在进入内阁以后,未作丝毫犹豫,当即看向严嵩、徐阶所在的方向,俯下身体,恭敬i禀报道:“禀阁老,这里是肃州卫那边,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
    待那名胥吏的话音落下,内阁中的气氛,顿时陷入了凝滞当中。
    随后,只见徐阶率先反应过来,看向那名胥吏所在的方向,沉声吩咐道:“马上拿过来!”
    “遵命,徐阁老!”
    在接过战报以后,徐阶便迫不及待地将其拆开,分外专注地浏览起了上面的内容。
    很快,徐阶便将上面的内容浏览完毕,而他的脸色也分外难看,在肃州卫送来的战报中提到,目前有一支五千余人的鞑靼军队,正在进攻肃州卫。
    一旁的严嵩见此情形,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好奇之色,出言询问道:“徐阁老,出什么事了?”
    徐阶闻言,将手上的战报递到严嵩的手中,转而开口道:“严阁老,这上面提到,有一支五千余人的鞑靼军队,正在进攻肃州卫!”
    在从徐阶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严嵩的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震惊之色:“什么!”
    随后,其未作丝毫犹豫,当即将头低下,分外专注地浏览起了战报中的内容。
    “事不宜迟,咱们马上去将这个消息,告知于陛下!”
    在这之后,只见严嵩将手上的战报放下,面向众人,沉声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