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页

作品:《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

    朱七听闻海瑞此话,摆了摆手,颇为随意地开口道:“这次过来,主要是想跟你这位钦差大臣,提前通个气,这次查案,你这位钦差大臣在明,锦衣卫在暗。”
    “到了松江府以后,你只管安心查案便是,目前与这桩案子有关的一干人等,都在锦衣卫的监控之下,不会有遭人灭口的风险。”
    待话音落下,只见海瑞的脸上适时浮现出感激之色,紧接着,只见其从座椅上起身,一脸郑重地向朱七躬身行礼道:“多谢大人了!”
    “嗯。”
    朱七听闻海瑞此话,微不可查地应了一声,然后便起身告辞。
    还未走出去几步,只见朱七又重新折返回来,在上下打量了海瑞一番后,意有所指地说道:“对了,别忘了陛下先前说过的话。”
    在丢下这句话以后,朱七未等海瑞做出回应,便带领几名锦衣卫离开了大厅。
    朱七离开后不久,管家又进来通报:“老……老爷,胡阁老来了!”
    当得知胡宗宪亲自登门拜访的消息时,海瑞的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惊讶之色。
    因为他前脚刚送走锦衣卫,后脚胡宗宪又来了。
    此时,在海瑞的心中,冷不丁地闪过这样一个想法:“该不会胡阁老也是为了这桩案子来的吧?”
    旋即,只见海瑞回过神来,出言吩咐道。
    “嗯,知道了,把胡阁老请进来吧!”
    “是,老爷!”
    管家听闻海瑞此话,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快步离去。
    很快,在管家的引领之下,胡宗宪迈步进入了大厅。
    “下官见过胡阁老!”
    “嗯。”
    二人寒暄一阵后,胡宗宪说出了与朱七意思差不多的话:“接下来你只管安心查案便是,余下的,有人在背后替你担着。”
    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载难逢的机会
    现如今,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因为发生在松江府守御千户所的案子,而深感不安。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一股脑地把筹码押到了徐阶的身上。
    在他们看来,严嵩患上“呆症”无法理清政事,并告病在家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接下来由内阁次辅徐阶来接替严嵩成为新任内阁首辅,是水到渠成的事。
    更何况,在先前与察哈尔部使臣的谈判中,徐阶证明了自己,能够担起内阁首辅的担子。
    朝野上下都在等,等徐阶正式上疏,请求皇帝罢免严嵩内阁首辅的职位。
    可众人还没等到这封请求罢免严嵩职务的奏疏,松江府守御千户所的案子便东窗事发,被督察院右都御史海瑞捅到了皇帝那里。
    皇帝在得知事情的原委以后,龙颜大怒,当即命令案件发还重审,并任命海瑞为钦差大臣,赶赴松江府彻查此案。
    眼下,只要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徐阶完了,身为内阁次辅的徐阶,必定会受到家族的牵连。
    对于徐阶背后所在家族做下的那些事,朝中有许多官员,其实是知情的。
    但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类似于兼并土地、参与走私等事宜,只能算是稀松平常,因为大家背地里都在这么干。
    况且,对于徐阶这位内阁次辅,大家上赶着巴结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因为这种小事得罪徐阶?
    不过现在倒是没必要走私了,只要有朝廷发放的海贸凭证,便可以合理合法地参与进海贸。
    在运送货物的时候,只需要缴纳一笔几千两至一万两不等的银子,就能够得到朝廷水师的护送,刨除成本的话,还能够净赚一大笔。
    哪怕不想参与海贸了,也可以选择将海贸凭证卖出去,买卖双方商定好价格以后,就会来到位于京城的海贸司进行更名,并重新登记。
    不过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出卖海贸凭证的情况发生。
    因此,由海贸司发行的海贸凭证,尚处于有价无市的阶段。
    在看到海贸有利可图以后,许多有权有势的家族,都想着掺上一脚,其中不乏高官、勋贵所在的家族。
    眼下,能够获得海贸凭证的途径只有两种,一是通过拍卖获得,以及完成五十次替朝廷转运物资的任务,二是由海贸司免费发放的海贸凭证。
    而免费发放的这部份凭证,在正常贸易以外,必须听从朝廷的相关指示。
    能够拿到由海贸司免费发放的海贸凭证的人,在大明只能算是凤毛麟角,而且需要经过层层审核,连你的祖宗八代都要查得清清楚楚,并登记在册。
    目前,有门路的,则在四处打听朝廷什么时候举行拍卖会,拍卖海贸凭证,没门路的,只能创建商队,老老实实地替朝廷完成转运物资的任务。
    ……
    紫禁城,乾清宫。
    此时,嘉靖正坐于龙椅之上,听取着来自吕芳的汇报。
    “启禀陛下,海瑞已经正式出发,前往松江府了。”
    “嗯,朕知道了。”
    嘉靖听闻吕芳此话,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
    随后,只见吕芳的脸上闪过一丝犹疑之色,低下头,小心翼翼道:“启禀陛下,除此之外,奴婢还得到了一些消息,不知当不当讲。”
    嘉靖听闻吕芳此话,挑了挑眉,将目光从吕芳的身上扫视而过,出言吩咐道:“在朕这里不需要顾忌什么,但说无妨便是。”
    嘉靖的这番话,无疑给吕芳吃了一颗定心丸,其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后,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尽皆说出。
    “陛下,奴婢得到消息,说是之前,高阁老、张阁老特意登门拜访了胡阁老,双方不知道谈了些什么,在这之后,胡阁老又亲自去了海瑞的家里一趟。”
    “这个高拱,还真是敏锐啊,居然这么快就嗅到机会了!”
    嘉靖在听完吕芳的汇报以后,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用手轻轻摩挲着龙椅上雕刻的龙头,如此感慨道。
    侍候在嘉靖身旁的吕芳听闻此话,瞳孔骤然收缩,脸上闪过一丝震惊之色,试探性地询问道:“陛……陛下,您的意思是,高阁老打算……”
    嘉靖闻言,颇为淡然地瞥了吕芳一眼,不紧不慢地出言解释道:“在这之前,高拱、张居正依附徐阶,无非是韬光养晦,在暗中积蓄力量罢了。”
    “现在他们两个已经羽翼丰满,没有必要再受制于徐阶了。”
    嘉靖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紧跟着补充道:“吕芳,你不妨设想一下,倘若让徐阶坐上内阁首辅的位置的话,高拱还得再熬多久的资历?”
    “眼下,内阁首辅患上‘呆症’无法理清政事,而内阁次辅又身陷囹圄,自身难保,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摆在高拱的面前,换作谁来也会心动的。”
    “高拱和张居正一样,都是有大决心、大毅力、不畏艰险,且一往无前的人,由他们来推行改革,朕再放心不过了。”
    “要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心机、手段,又如何能够斗得过那帮朝臣呢,吕芳,你说是吧?”
    待嘉靖的话音落下,只见吕芳的脸上满是心悦诚服的表情,俯下身体,毕恭毕敬道:“陛下圣明!”
    ……
    夜幕降临,紫禁城,司礼监值房。
    今天,仍旧轮到冯保当值,房间内橘黄色的烛火,隐约映照出冯保的身影。
    此时的冯保,正手持朱笔,分外专注地对从内阁那边送来的奏疏,进行批红。
    就在这时,冯保只感觉有一道身影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遮挡住了光亮。
    正当冯保抬起头,想要看看究竟是谁这么不长眼的时候,他却猛然发现,挡在自己面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干爹,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
    见来人是吕芳,冯保连忙将还未来得及说出口的话,都重新咽回了肚子。
    此时的吕芳,脸上满是和煦的笑容,而在吕芳的身后,还跟着两名手持食盒的小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