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郡守太无礼了,仙使太宽容了!
    不知名郡守一脚被踹出两丈远,落在人群前不远处。
    此众怒之下,也看不清谁出手的,总之从人群中扔出一坨泥块,砸到他腿上。
    既有第一坨泥块,也有第二截枯树枝,接着扔出的杂物像雨一样砸下!
    看来这官做得比预估的还要失败啊。
    一旁的洛阳县令望着被踹出去,呕出一口血还被扔杂物的上官,酒醒大半。
    冬日寒风一吹,脑袋一个抽摆,打了一个冷战……
    冬风比秋风更无情,吹得洛阳县令腿一软,当即扑倒拜伏在地!
    “卑臣饮酒误事!仙使恕罪,仙使恕罪……”
    周邈可懒得与他们纠缠,当即果断吩咐道:
    “将三川郡守及洛阳县令捆了,绑在神兽挖斗里,大典之后我再修书一封,一道送回咸阳,交予陛下审理决断。”
    周朝都亡三十几年了,看郡守年龄,周亡的时候都还没三岁半吧?
    怎么,还是吃周朝的粮长大的?
    这里维护周朝社稷,惯得你!看他交给始皇陛下收拾你!
    “唯!”
    竟敢辱骂仙使。
    英布阴森森地唤出几个武士来帮手,三两下就把两人绑得严严实实,扔进了神兽的挖斗里。
    要不是怕路上冻死,仙使献给陛下的手信不新鲜了。
    待会儿送回咸阳时,就直接挂在神兽臂
    上吊着,见识见识神兽神速之下,冬日寒风千刀万剐的酷刑!
    “如今郡守与县令缺席,传令郡尉和县丞暂理月余公务。”
    月余之后,始皇陛下指派的接任者也就到了,至于原郡守和县令,自有秦律审判。
    冯去疾低眉垂眼,恭敬领命道:“唯。臣这便亲自去郡县两衙宣令,仙使且等臣归来。”
    刚才惊艳出手的仙使周邈,眼下却不解冯去疾话中深意了。
    周邈:话里有点子什么,但又不知究竟是什么。
    “劳烦冯上卿。”不解深意,那就静观其变。
    又道:“陈郎君助力甚大,估摸着郡中应役的役夫基本都到了。
    如此,我就先与武信侯他们一起,集合役夫,点名签到。等冯上卿回来,正好大典也可以开始了。”
    “那仙使稍等。”
    冯去疾转身之间,不由想起族兄冯劫①对仙使的评语:纯善坦率。
    现在看来却不尽然。
    遇到身边没有拿主意的靠山在,必须独自直面冲突时,也颇有急智。
    郡中役夫应役而来,都是成群结伴,互相照应,否则一个人走到半路上,可能就被猛兽一口叼走了。
    到了城中后,稍富点的都结伴住在官舍,贫困的就寻个荒宅破庙,甚至身后的旧王城里都寄居着一群役夫。
    因此郡中数千役夫,陈平竟都煽动得聚过来,一个不落!
    仙使周邈立于神兽胸前,拿着三川郡役夫花名册,点名一个,座下神就便重复一遍。
    如此即便身处数万人群中,也能清楚听到自己的名字。
    “阳武县户牖乡陈伯。”
    “阳武县户牖乡陈伯。”
    陈伯听到名字,从人群中挤到最前面,拿出在外必需的身份符节。
    冯毋择验明身份,便将人放进来。
    如此一个一个点名,虽然费口水,但能确保不出错漏。
    等周邈中途喝了两次水,点完四千七百二十个役夫的名时,时间也已到晡时。
    带人前去传令的冯去疾也已经返回。
    也没空手,还带回来一串儿的官吏。
    最显眼的有四个,三川郡监御史、郡
    尉,洛阳县县丞、县尉。
    周邈点完名,下到地上。
    冯去疾上前回道:“郡县两衙官吏,受郡守和县令胁迫,不敢来迎仙使。如今得知两位首恶已经被缚,皆愿随臣来助仙使。”
    周邈:要说真没点猫腻,你看我信吗?
    冯去疾:不痴不聋不作家翁,仙使可以信。
    话可能不对,但理没错儿。
    无非是杀鸡儆猴起效果了,于是见风使舵投诚而已。
    周邈点头:“如此甚好。”
    “大典筹备已毕,这就开始罢。”
    ……
    始皇帝二十七年,冬十一月望日。
    仙使邈晨主大典于咸阳,与始皇帝别。
    驭神兽瞬行千里,午至三川洛阳。
    掘成周大社厚土,日中筑三丈登仙台。
    日跌唱名四千七百二十人,诸事俱备……
    ——摘自《秦书·仙使邈传》
    ……
    晡时,日至于悲谷②。
    三丈夯土高台之下。
    三川郡四千七百二十名役夫,悉数到齐,于左右两侧排队列阵。
    二十尊钢铁神兽以环抱之势,矗立高台外围。
    以钢铁之身为屏障,隔离观礼黔首,护卫身后仙使。
    在此之时,仙使周邈身披玄黑金绣礼服。
    抬腿迈步,一阶一阶地,步上了厚土筑成的高台。
    相比早晨在咸阳城中举行的赐福大典,洛阳这一场大典——
    无人狂热高呼仙使千岁。
    数万洛阳黔首肃静立于原地,抬头仰脖,视线随登阶的身影移动。
    也无三公九卿,与文武百官。
    台下只有英布、冯毋择、冯去疾一干人等,及郡县两衙官吏,分列高台两侧,整容肃立。
    所幸还带了一个礼官。
    从咸阳带来的熟人礼官,在周邈登顶高台后,才将隐于台顶的身形现于人前。
    高声唱道:
    “维二十七年,冬十一月。仙使东出,巡治驰道,赐福黔首……”
    讲清事情缘由,照例又歌功颂德:
    “始皇帝仁,罪赦天下,恩诸
    遗民。科举取士,道通政达……”
    最后还是老规矩,告诫训话:
    “望尔勤勉,深忌怠懒……”
    礼官说完开场白,就轮到周邈登场了。
    周邈往前一步。
    双臂平展,大风吹来,广袖大摆绽开,形如展翼。
    轻轻振翅便能乘风归去,仙逸高远之姿尽显。
    洛阳数万观礼黔首抬头仰脖,极目望去,胸腔中如有鼓擂鸣。
    他们在屏息期待仙使赐福,仙迹显灵的那一刻……
    “叮!”
    极静之下,九天仙音随风入耳,在颅腔中盘旋回响。
    正值此时,一轮满月陡然升于高台,其大遮天盖地,其明煜煜生辉!
    这一尊玉兔之浩大光明,西天那一只金乌,都被比得渺小黯淡了。
    就在数万洛阳黔首,被陡然升于仙使之怀的满月,震撼当场时,忽然洪涛巨浪拍崖之声!
    如仙界天河奔流之声入耳,而双目之中,已是月辉流浆的绝丽之景!
    月辉落地,化成仙稻米,在高台前堆起一座连绵仙米峰。
    这是!这是!仙使赐福的口粮!
    高台旁的四千七百二十名役夫,看清高台之下,是那聚成山峰的稻米。
    或呆若木鸡,或屏气凝息,或激动得面红耳赤!
    还不等他们稍作平复,抬头再去看高台。
    叮铃仙音,二度入耳。
    只见月辉映照得地面一黯一明之间,一匹匹月辉染成的仙缎,便坠于仙米之上!
    仙米峰被砸成平原,仙缎取而代之堆成布山。
    终于来得及抬头再去看时,第二轮圆月消隐,仙音乍起时第三轮圆月升起。
    接着便见圆月之中,一片红霞闪现。
    定睛一看,正是叠成方块的霞红色工装。
    粮布已然赐下,当然是工装了!
    至此,仙使赐福大典实际已经结束了。
    但周邈并未像往常一样走下高台。
    而是再次平举双臂,再缓缓下压,示意安静。
    如此三次,高台之下的役夫和黔首尽管依旧心潮澎湃,不能平静。
    也不再发出
    喧哄之声,但神情狂热,面红耳赤!
    ……
    “本使今日受基建仙的神谕,为三川郡四千七百二十名役夫,赐下应役做工所应得的工餐、工装和住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