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有始皇陛下在呢,怎会让张苍脱得精光白花花一片冲上来和他亲近!
    但在重新迈腿进殿时,还是换成了左腿。
    周邈:总觉得今天迈右腿不吉利。
    在始皇陛下给的勇气下,周邈迈腿进入。
    疾走几十步来到殿中,先给上首的始皇陛下问过好:“陛下安。”
    “朕安,仙使请坐。”
    周邈视线在殿中扫过,除了照例随侍帝侧的蒙毅,还有廷尉李斯,嗯?怎么表情像便秘一样?
    疑惑间,目光移开,接着就和一道狂热闪亮的目光对上了。
    视野聚焦,入目一张圆润白胖的娃娃脸。
    脸上的表情周邈可太熟悉了,他常在咸阳黔首和各地大典后的黔首脸上看见。
    视野收缩,高大圆润的身形映入眼帘。
    “仙使仙使!”
    周邈:莫名熟悉的迭声称呼方式。
    “仆乃张苍,仙使十六场巡回大典的登仙台,祭拜百家至圣的祭台,仆都一个不落地去寻访过了!”
    周邈:仆?你一个读书识字的士人,还是荀子弟子,倒也不必如此谦卑有礼。
    “今日仆得见仙使,此生无悔矣!若能与仙使亲近一番,仆愿速死!”
    说着,脚下就蠢蠢欲动了。
    就在周邈不禁后撤一步时,李斯羞恼喝止:“不可无礼!”
    张苍委屈地放下抬起的脚,但目光却委屈又狂热、渴望地看着仙使周邈。
    李斯颇似咬牙切齿地解释道:“仙使见谅,这便是臣的师弟张苍,性情纯真,行事恣意。”
    “他此举,实是对仙使心怀炽热的憧憬崇拜,并无不敬之意。”
    “对对!师兄说得对!”张苍在一旁不甘寂寞地附和。
    虽然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张苍,但确实是张苍没错了。
    只看这张白胖娃娃脸,与高大圆润的身形,就对得上解衣之后‘身长大、肥白如瓠’的描述了。
    周邈端出仙使的款儿,好似方才无事发生。
    温和开口:“这便是李廷尉所言,你那亦是师从后圣荀子,喜好图书、乐律及历法的同门师弟张苍?”
    “又言张苍在担任柱下史期间,已明悉天下图书和簿籍,又极为精通计算,若论才干,足以管理各郡县上交的账簿。”
    张苍终于舍得短暂地移开眼,看一眼师兄李斯:
    他错怪师兄了!原来师兄在仙使面前给他说了那么多好话!
    “……”李斯表情木然,看一眼上首的陛下。
    转回头,毫无感情地回答:“是,是臣说的。”
    仙使说是他李斯说的,那就是咯。
    此时,上首的嬴政开口:“因有廷尉荐言,朕可赦你失职出逃之过。”
    “然思及前事,却不宜再轻授高官。”
    周邈觉得始皇陛下说得对,而且竟难得有一次听出了陛下的言外之意。
    于是配合道:“陛下言之有理,应当让张苍将功赎
    罪,有所建功后,证明已经改过自新,方可加以重用。”
    张苍觉得仙使说的对:“仙使所言甚是!”
    “陛下,臣愿改过自新!臣甘为一下吏,日夜伏案计算核实账簿。”
    不用死了,可以继续寻访咸阳登仙台、商君祭台,偶尔还能看到仙使,见证神异的赐福大典!
    官职高低有什么要紧的,就是让他为一刑徒,他也愿意啊!
    李斯:丢人现眼,有辱师门,阿谀奉承……
    #又是平等地嫌弃每一个师弟的一天#
    见张苍如此诚恳,嬴政一锤定音:“如此,你便入少府为一计吏。”
    “核计少府中山海池泽之税簿,地方贡品出入之记档,以及宫廷衣食器物采买支用之账目。”
    李斯心中猛地一惊:陛下此举,意在稽核少府账目!
    周邈也猛地心中一惊:这不就是清穿网文和影视剧里,经典的‘内务府查账’剧情吗!
    李斯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周邈凭借丰富的‘见识’,都察觉到了嬴政此举的含义。
    但初回职场的张苍,一时还毫无所觉,兴高采烈地:“唯!臣领命!”
    李斯转念一想,也就明白过来:正因张苍初归咸阳,与任何人都无纠葛,性情又莽直,更易做到不徇私枉法、不同流合污。
    而张苍身份却与众不同,论名是荀子门生,论势是廷尉师弟,再论更有皇帝亲命,仙使赏识。
    李斯不担心了,周邈却是同情起张苍来,反腐审计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不说别的,想想那么多的简牍账簿,还是用……
    “叮!”
    智慧的灯泡亮起!
    ……
    嬴政和李斯陡然见到周邈露出那种熟悉的表情,不禁心生期待。
    果不其然,周邈看向上首的始皇陛下:“陛下陛下!”
    李斯:熟悉的迭声称呼。
    嬴政:“何事?”
    周邈双眼晶亮:“方才陛下命张苍核计账簿一事,令我顿生灵感!如今账簿计数以秦篆文字书写,太过不便了。”
    “为何我们不能用一种新的,专门用来计数的符号来表示数字呢!反正刚好在统一文字,那顺
    便统一数字也不费事啊!”
    因为有张苍这个非知情者在场,周邈说得含混,只说顿生灵感。
    但嬴政和李斯都明白,是后世更简便的数字符号。
    嬴政递话:“关于计数的数字符号,仙使可有头绪?”
    “那必须有!”周邈向蒙毅招招手,“蒙府令,纸笔来。”
    蒙毅拿来纸笔,嬴政也从上首走下来,张苍更是积极地围到仙使身边来。
    周邈就地坐在一张案几后面。
    铺陈纸张,毛笔蘸墨,边写边道:
    “首先,我们用0代表零,用1、2、3……分别代表一、二、三……也即是对应秦篆大写的壹、贰、叁……”
    其实到这里,周邈所写的新数字符号,优势有,但没有绝对优势。
    但周邈接着往下写:“然后是10、20、30……分别对应十、廿、卅……”
    “相应地,11、12、13为十一、十二、十三,其余数同理。21、22、23为廿一、廿二、廿三,其余亦同理。”
    “再就是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及至兆……”
    在场其余四人,三人属于大秦帝国最聪明的那一批,另一人则是天才数学家。
    因此都是周邈一说就懂,也能看出所书数字的简便。
    其实前面还不明显,但等写到万、十万之上时,都是神情激动、双眼放光。
    数字符号和数字文字的对应关系,周邈举例说明白了。
    又拿开还剩半篇空白的纸,另铺上一张新纸。
    殿中四人见此,又是屏气凝神,心生期待。
    “现在有九九乘法口诀对吧。”周邈记得现代出土的里耶秦简中,就有九九乘法表。
    张苍抢话:“对!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
    “停。我知道你会背,我也会。”他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会背了。
    周邈说了乘法口诀,却先写了加减运算:“最基本的数学.运算分四种:加、减、乘、除对吧?”
    石器时代就有了加减法,乘除法在春秋战国时《周髀算经》中就已有所记载。
    无人反对,周邈继续说:“在计算时,当然可以用算筹
    ,但其实列等式和竖式,会更加简单。”
    “就像一加一为二,可以写成1+1=2,后面同理……”
    “二减一为一,可以写成2-1=1,后面同理……”
    “这很简单吧,两三位数的加减其实不难。但如果万、十万、百万以上,心算就难起来了,但用数字列等式就方便多了……”
    周邈列了一个七位数的加法等式,表达的比数字文字更简洁,但心算也还是难。
    而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样大数字的加减运算,并不少见。
    然后周邈就用新的数字符号,列出了一个竖式,并以此为例讲解运算法则:
    “加减法运算中,涉及进退位,我借计算这个竖式来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