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叔孙博士对大秦的忠心,我深切感受到了。”周邈扶起对方胳膊,轻轻地拍拍。
    项籍在一旁百无聊赖,很是不耐烦这一套寒暄应酬。
    韩信却若有所思。
    仙使曾言他‘情商低’,他刚才似乎有所领悟。
    与熟人寒暄应酬完毕,周邈终于能直奔主题。
    对肃立恭迎的博士部众人道:“尔等之中,方术之士出列,随本使出殿来。”
    “就不打扰刘博士和叔孙博士你们了。”周邈转身出门。
    刘季和叔孙通送到门口:“仙使慢行。”
    仙使讨厌方士一事,众所皆知。
    大概是因为仙使有真神通,就见不得弄虚作假的方士。
    但天地良心啊,他们在见识过仙使神通后,便再不曾装神弄鬼了啊!
    所以叫他们出去做什么啊?他们想待在博士群中,不想被单独叫出去啊!
    但终究还是逃不过,脚步挨挨擦擦地跟着出了殿。
    周邈在大殿外檐下回身,看向几个方士道:“你们姓甚名谁?”
    “臣徐巿(福)。”
    “臣卢生。”
    “臣韩终。”
    “臣侯公。”
    “臣石生。”①
    “……”周邈一时如鲠在喉。
    这一串名字,多么的熟悉啊,始皇陛下一半黑历史的缔造者们啊!
    “本使欲向你们索要一样东西。”
    听仙使声腔冷硬,观仙使神色难看。
    仙使索要的一样东西,莫非是……他们的大好头颅一颗?
    ……
    周邈从博士部回来后,就关在六英宫鼓捣了小半天。
    第一日,掐着时间,等朝议散后,就赶往章台宫。
    “陛下陛下!我给你看一门神通!”
    第72章 竟然拿着硝石制冰,这和用黑火.药放鞭炮、炸烟花有什么区别
    周邈踏入大殿时,怀抱一件方形青铜冰鉴。
    冰鉴,在鉴内置缶的双层器皿,冰箱始祖。
    鉴与缶间有较大空隙,夏日时在空隙处放冰块,缶内盛酒饮,就能物理降温,喝到冷饮了。
    周邈怀中这件青铜冰鉴,自然不如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那般造型独特、雕刻精美与高贵奢侈。
    就是一件朴实无华的日常器皿。
    但因不常用,还未置换成铁制冰鉴。
    “陛下陛下!我给你看一门神通!”
    周邈亲自抱着冰鉴来到大殿时,朝议方散。
    因架设桥梁的任务正在施工中,冯劫、冯去疾、扶苏和王离忙碌在外。
    殿中就王绾、隗状、李斯和萧何四人在。
    周邈放下小有分量的冰鉴:“陛下陛下!快来,我给陛下看一门神通!”
    见此情形,大秦君臣围拢来。
    靠近之后,未及看清冰鉴中装有何物,就有幽幽凉气袭来。
    定睛一看,就发现冰鉴外果然水雾凝结。
    李斯伸手去触摸,果真触之冰凉:“冰鉴中盛有冰?”
    但据他所知,陛下不似六国诸侯贵族那般细皮嫩肉,喜爱享受,宫中地窖去岁冬月并未储存冰块。
    仲夏之月,炎热酷暑,何来的冰?
    这难道就是仙使所言‘神通’?
    周邈按住冰鉴盖,笑而不答。
    等所有人都集中过来,才昂头挺胸骄傲地揭开盖子。
    盖子揭开,凉气扑面而来!在这仲夏热天里,尤其明显。
    李斯抢先把脑袋伸到冰鉴上去瞧,果然在内置的缶中看见了冰!
    准确地说,是调了蜂蜜、蔬果碎丁的冰沙。
    “仙使何处来的冰沙?”
    周邈继续笑而不答,转而吩咐殿中的宦者:“取碗来!”
    宦者动作迅捷,不但取来碗,还各佩带了一副勺筷。
    周邈执起冰鉴配套的长柄铜勺,从缶中舀出一勺盛入碗中。
    一勺一碗,给殿中每人都盛了一碗,各配上一把勺子。
    而后亲自端起一碗递给始皇陛下:“陛下陛
    下!你尝尝,我用凝水成冰的神通,制出的冰饮——蜂蜜蔬果冰沙!”
    嬴政接过,周邈还欲给每人递上一碗。
    “不劳仙使。”然后都自给自足地端起了一碗。
    周邈也就端起自己那一碗,舀了一勺放进嘴里……
    “嘶!”
    真凉!真冰!
    “果然还是太急切了,应该再等它凝冰多一会儿的!”
    而且大早上吃冰沙,即便是仲夏时节,多少还是有点怪异。
    但怪异只是周邈自己觉得,殿中大秦君臣都好奇地舀了一勺放入口中……
    “嘶!”“嘶!”……
    章台宫大殿中,听取嘶声一片
    大秦君臣再怎样不喜奢靡享乐,也饮过冰鉴冰镇的冰冽醇香美酒。
    但若说吞吃冰沙,他们还真是头一次!
    王绾和隗状两员老丞相,牙齿状况较差,冰得是腮帮直抽搐!
    就连周邈自己都只尝了一勺就放下,其余人自也不例外。
    除了李斯,他一勺又一勺,小半碗冰沙都见底了。
    “李廷尉最近肝燥火大呀!”周邈看李斯那架势,不禁龇牙咧嘴,牙齿跟着幻疼了都!
    区区调侃,于他李斯不痛不痒:“臣喜爱冷饮。”
    “喜欢也只能吃一勺,吃多了容易肠胃不适。”
    周邈叮嘱过,就不再管李斯,开始今日正题。
    “陛下陛下!你看我这一手凝水成冰的神通,如何?”
    周邈以掌成指,退后一步,将装了冰沙的冰鉴置于C位!
    殿中的大秦君臣——即使萧何也一样,早就不是当初的他们了。
    不会认为仙使的神通,真是仙人神异手段。
    必然是如同提炼精盐的神通,用了后世的科学方法,方才凝水成冰。
    嬴政颔首:“妙极。”
    老丞相王绾作为代表问道:“请问仙使,此门凝水成冰的神通,如何施展为之?”
    被始皇陛下称赞‘妙极’,周邈有些骄傲,又有些心虚。
    听王绾疑问,也不卖关子,细细答来:“这门神通,还真不是后世现代科技产物,而是古已有之的古人智慧,据说是距
    今千来年后的唐宋间,发明的夏日‘硝石制冰法’。”
    “因为近来暑气燥热,我实在想念后世的冰饮,昨日午间就想到了这硝石制冰的神通。”
    “心动即行动,但手边没有硝石,可我听说方士觉得‘消石’是感海卤之气而生,视为天地至神之物,能化七十二水为石,柔润五金,制炼八石,非炼制大丹不舍得用。方士们炼丹,多半有硝石存货。”
    然后周邈就简述了他去找博士部的方士索要一样东西——硝石的前因后果。
    “……尽管硝石珍贵,他们还是大方地把所有存货拼一拼,都给了我,得有三四斗呢!都是上好的硝石。”
    王绾:总感觉方士的大方,应该另有原因。
    “我回去六英宫后,就让方岩找出冰鉴,洗刷干净铜绿,在缶中盛凉白开,鉴与缶的夹层缝隙中倒入阴凉井水。”
    中途补插一句:“所以尽管放心,刚入口的冰沙是很干净的。”
    又接着说:“而后在夹层井水中放入井水一半分量的硝石粉末,充分搅拌后,盖严冰鉴盖子,再拴上绳子,坠入井中。
    在阴凉潮湿的井下,放置了小半天加一晚,早上拎起来时,便已经结冰。”
    周邈被称赞后的心虚则来源于:“其实硝石制冰的效率,以及冰的质量都不太理想。
    你们看缝隙里的冰就有许多气泡,冻得也不严实,还有浮冰碎冰。”
    “这缶中的冰沙,也不是专门刨成这样细碎的,而是它就只凝冰成了这样。”
    像后世制冰机或冰箱里制出的冰块,那样剔透坚硬,那是不可能的。
    他想喝一口冰镇饮料足矣,就是冰激凌、雪糕和冰棍还差点火候。
    李斯吞下最后一勺冰沙,“所以仙使凝水成冰的神通,还只修成半吊子而已?”
    周邈与蒙恬、扶苏和李斯几人,都有斗嘴的时候,此时李斯并非冒犯,他本人也是冷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