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明日我们带上两件新棉袄、两床棉被,去王家一趟,探望王老将军。”
    生老病死无人能左右,但始皇陛下在均衡膳食、晨晚锻炼、健康作息之后,这一年多以来,连咳嗽都不曾有过一声,对于活过四十九岁很有把握。
    王翦老将军早年伤病加身,如今想要延寿或许已经无力回天,但总该去看望一面。
    虽然韩信知道,仙使没有起死回生、延年益寿的神通——否则早就给始皇帝用上了。
    但仙使愿意去探望王老将军,也是一桩难得好事。
    “好,明日我们一早就去。”
    周邈和韩信这边说定了,一旁的项籍只是默默扒饭。
    “项小籍,你明日就在宫中练武,莫要懈怠。”
    关于项籍对王翦的态度,周邈不会说什么:人都病得厉害了,还有什么不可原谅的?
    二人有宿仇,不能化解,那便不化解。牛不喝水强按头,反而适得其反。
    项籍果然眼睛一亮:“好,我不会懈怠的。”
    项籍的喜形于色,倒不为王翦将死一事,而是仙使没硬要带上他去王家。
    周邈和韩信皆知他心性,也没有责怪项籍。
    ……
    第二日,周邈先让方岩去章台宫,向始皇陛下报备了行程。
    又估摸着朝议将散,王贲也即将回府时,才乘车前往王家。
    仙使的车驾行到王家府外时,提前赶到的王贲已在门外街上相迎。
    “承蒙仙使前来探望家父。”王贲长揖道。
    “通
    武侯客气了。”周邈和王贲一个见面,简短地寒暄一句,互相也就不再多礼。
    “我给王老将军带了两件新棉袄和棉被,冬日盖着能暖和些。”
    方岩和燕各抱着棉袄和棉被,交与王家的隶臣。
    王贲又谢过:“仙使送的棉袄和棉被,家父用正好,臣谢过仙使。”
    仙使真诚,探病的礼物都是妥帖适用的,并非那些千篇一律的肉、布和金玉之物。
    周邈和王贲相识已久,皆知对方秉性,也都不按俗礼那一套来了。
    王贲直接把周邈带入正殿内室,来到父亲王翦的榻前。
    周邈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隐居府中的老将军。
    即便卧病在榻,半靠半坐着,也仍是腰背挺直,须发整洁。
    猛虎老病,虎威犹在。
    “臣王翦拜见仙使。”王翦也是未曾料到,自家儿子会直接把仙使这尊贵客,带到他榻前来探望。
    说着,就要起身下榻……
    “王老将军免礼!”周邈两步跨到榻前,按住王翦老将军的肩膀,“可使不得!”
    “让一个替陛下打下大半个中原,戎马一生的老将军,带病给我行礼,可使不得!”
    他怕他要折寿!
    一生进退得宜的王翦老将军,此时竟也反应不及:“……仙使、仁厚,臣谢仙使。”
    虽然从儿孙口中,对仙使的性情有所耳闻,今日一见,发现还真没有言过其实。
    “王贲,好生招待仙使。”王翦使唤着王贲,神情间有对儿子的谴责。
    “老将军不必多礼。”周邈直接一屁股坐到老将军榻沿,不拘小节得很。
    “昨日信崽早归,我问了才得知,王老将军染病在榻已久,没能早日探望,实在惭愧。”
    言行间,尽显热情亲近。
    直白坦率的仙使,在面对老人家王翦时,竟然有几分长袖善舞的味道!
    在王贲和韩信诧异的时候,周邈已经开始了‘探病’:“老将军怎的就染病至此?可感觉好些没?”
    王翦恭敬回答:“一时不慎,吹了阵冷风。时好时坏,并无大碍。”
    周邈点头,深以为然的模样:“冬日天寒地冻,确实难熬,
    我给老将军带了两条新棉花打的棉被和棉袄,能暖和些。”
    王翦真诚道谢:“臣谢仙使关怀。”
    “这屋里灰烬火熄的,还有这被褥床榻,都是冷的,便是青壮好人都会不舒适得很!怎么能好好养病?”
    周邈环视内室,又摸摸被褥床榻,很是不赞同。
    王翦无言以对:“……”
    阿父接不上话时,做儿子的王贲出言解释道:“家父不爱烤火,内室便没有烧燻笼,床褥也与常人无异。”
    说白了,病人倔强。
    “王老将军,这可不是一个养病的病人该有的样子!”周邈神态言语间,非常不赞同。
    而王翦也是头一次被‘训’得无话可说。
    也没多给他措辞的空间,周邈已经开始安排:“之后睡觉时,一定把我带来的两条棉被,垫一条、盖一条,暖暖和和的才行!”
    “就像此时坐起来后,也要穿着棉袄!再不济也该披着,衣着这么单薄怎么行?”
    王翦只能附和:“是,臣谢仙使惦念。”
    周邈犹觉不够,“晚上睡觉的时候,脚不容易暖起来,就用水囊装了热水放在脚头暖脚,让府中隶臣妾们勤换热水。”
    “或者盘一条火炕……”
    周邈陡然意识到,火炕啊!东北大炕啊!
    王翦见刚还喋喋不休的仙使,此时突然顿住,心下疑惑不解。
    倒是王贲、方岩和燕,明白仙使这可能是又挖到了宝藏。
    第106章 退什么退!大秦现在正缺人手,谁也别想躲懒!
    方岩又想起昔日陛下曾言:周邈身怀宝矿而不自知,未到用时就懒于挖掘,日常可多多寻机激发。
    显然,仙使这是被激发,挖到了宝藏。
    “炕,用砖或土坯砌成,上方铺席,下有孔道和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的床。”
    周邈此时双眼放光,喜形于色,两只手不自禁比划:
    “炕内用砖砌有隔墙,隔墙间有孔道,上面覆盖平整石板,其上再以稀泥抹平,泥干后铺席垫被就能坐卧了!”
    “炕有烧柴的灶口,烧柴产生的热烟和热气,在通过炕内隔墙时,烘炕着上覆的石板,如此炕就被烘得暖烘烘的,可以取暖了!”
    “而烟气最后将从烟口,通过烟囱排向室外。”
    周邈不忘最重要的一点:“而且可以把灶口与灶台相连,这样就可在烧柴做饭时,同时烧炕取暖。不必额外多耗费一份薪柴!”
    “当然,王老将军家不必担心多耗费一份薪柴。”
    王翦张口欲言:“……”却也不可靡费。
    周邈随即:“却也可以在炕头的灶台上,烧水煮茶,炖煮羹汤,能常有一口热水喝,一口热汤饮。”
    没插上话的王翦:仙使快人快语,确如所言。
    “哦对,王老将军是不是还不知道‘茶’?我给你说说……”
    接下来,周邈又嘚啵嘚啵,开始给王翦介绍茶。
    一旁的王贲、韩信:……
    先前思及仙使和阿父/尊师,乃第一次见面,想着要居中引荐一二,递一递话头,结果根本用不着!
    仙使一人,就足以热聊出欢聚一堂的热烈。
    睿智谨慎一辈子的王翦老将军,此时看着健朗善谈的仙使,竟然也生出一种莫名无语的心绪。
    #王翦: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仙使#
    “……老将军可不能任性,垫上并盖上棉被,穿上棉袄,又用水囊装热水暖脚,先好生暖和地养着。”
    唠嗑许久,也快到回宫的时候了,临告辞前,周邈再次事无巨细地叮嘱起来。
    “等通武侯给您盘好炕,再移到炕上去,这个严寒冬日也就能度过去了。”
    “是,遵仙使
    嘱咐。”王翦从善如流,眼中含笑,应下来。
    虽未曾预想仙使竟是这般热情似火,但在这冬日被一团火烘烤,总是暖心暖肺的。
    周邈又侧身,拍拍立在榻前的兵仙崽:“信崽多得老将军指点,当是终生感念不忘。眼下却无以为报,实在惭愧……”
    突然想到一个当下报恩的办法!
    “病中最是食之无味,变换着法儿吃个新鲜,还能吃些。”
    周邈提议:“六英宫时常捣鼓些稀奇吃食,老将军想来没有尝过,不如我让信崽带着霞,到府上来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