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噫!香菜种子?”
    很不巧,他周邈就是香菜党!
    “嚯!胡椒!”一两胡椒百两金,叱咤封建王朝时代的著名香料啊。
    “呀!茴香!”烧烤的灵魂啊!
    周邈在西域特产的物件里,翻出了蚕豆、大蒜、香菜种子、胡椒和孜然。
    这新年礼物盲盒的惊喜,真是太棒了!
    所以他不告诉陛下新年礼物,保持神秘,等到时揭晓再惊喜,真是太对了!
    章台宫君臣二人:……大可不必如此,推己及人?
    ……
    第二日,九月最后一天的晡时。
    周邈像往常一样,赶着夕食饭点,准时到达章台宫。
    “哦嚯!”
    一进正殿,就发现殿中坐满了人!
    浅惊一下。
    殿中众人离席行礼相迎:“见过仙使!”
    “快快免礼免礼。”周邈小碎步直挪,往前面始皇陛下面前移去,其间视线从两侧扫过。
    席中有身态样貌是秦人、或不似秦人,相貌周正、风情各异的妇人,或独自一人,或带着男童女童。
    周邈没在人群中见到胡亥,但看见了先前还参加过对方尚公主婚宴的李二郎。
    最后又在左首,见到了大秦长公子扶苏,与一位年轻妇人同坐一桌。
    果然是家宴啊!
    周邈行过礼后,照例被赐座右首。
    屁股刚沾上椅子,猛然反应过来:始皇陛下的家宴,现在他也赴宴,那他不也……被当成了家人!
    轰!——
    仙使周邈猛地好似双眼放光,激动兴奋之色尽显!
    几息时间,脖颈和耳朵就已粉红似霞!
    蒙毅放假回家吃团年饭去了,但扶苏接替了他的属性。
    扶苏(欲言又止):仙使挚友,参加始皇帝陛下的家宴,竟然如此激动吗?
    “开宴。”上首的嬴政一声令下。
    端着菜肴的宦者们鱼贯而入。
    先给陛下面前桌上上齐菜,再接着是仙使、长公子……
    宦者们手脚俐落,很快
    就依次上完了菜。
    先前还为出席始皇陛下家宴而激动兴奋的周邈,眼下又轻易被面前一桌子年夜饭勾去心神。
    分量虽是一人份,但菜色丰盛啊!
    只待上首的嬴政率先动筷发话,周邈立即就埋头炫了起来!
    相比刚来大秦时,少府的膳食已经改进很多。
    茱萸的辣、花椒的麻,还有葱、姜、韭、酱调和盐味,味道已颇为丰富。
    等未来大蒜、香菜、孜然和胡椒移植成功,以及更多物种传入,大秦的饭桌将会更加丰富美味!
    始皇帝的家宴,自然不像是后世影视作品中的皇家家宴一般,表面其乐融融,实则是钩心斗角的大型宫斗现场。
    仙使周邈专心炫饭,也就长公子扶苏敢于不时与仙使搭话一句。
    对上首的嬴政劝菜一两句。
    再又招呼下面的弟妹们,别害羞,尽管夹菜添饭。
    扶苏(心力交瘁):作为长公子,这顿家宴全靠他撑着!
    所幸章台宫家宴气氛固然安静了些,可上首的嬴政无故也不会训人。
    各夫人和公子公主,吃得倒也开心。
    甚至到最后,个个也都学起仙使来——埋头专心炫饭!
    章台宫和六英宫的膳食改善,并不意味着各宫每餐都能吃到一样的美食。
    家宴上这一顿,毫不夸张地说:是他们此生以来,吃过最丰盛美味的一顿!
    家宴渐入佳境之后,大家就都在专心炫饭了。
    吃饱过后,残羹剩菜收拾干净,碗筷杯盏撤下。
    此时尚且将近黄昏,便难免开始了一场…稍显生涩的父慈子孝剧目。
    大部分时候,都与周邈无关,他只需坐看始皇陛下与诸公子公主交谈。
    并在心中嘀咕猜测:这位夫人曾经可能是哪国人?
    是先前纳的?还是从咸阳北坂上的六国宫室中,挑出的六国美人?
    只需要在有夫人或公子公主们,言语间带到他时,嗯嗯哦哦应付一声就行。
    可有趣了,无聊不了一点!
    ……
    天色昏暗下来。
    嬴政挥手令宦者,将为公子公主们准备的压岁红包端
    上来。
    用红纸折叠包着的红纸包,摆了满满一大盘。
    包括扶苏在内,所有公子公主一视同仁:每人一个压岁红包,里面包着的是五枚半两铜钱。
    “谢陛下赏!”陛下赏赐,便是一枚铜钱,也当感恩在心。
    唯有发到最后一个,给仙使的压岁红包,虽没大上一号。
    但满满鼓鼓的,一看就不止五枚半两铜钱。
    “谢谢陛下!陛下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周邈拿到压岁钱,忍住当场拆开的激动,摸摸捏捏压岁红包,珍惜地揣到胸前。
    诸公子公主(后悔不迭):怎么就只谢了赏,没像仙使和长公子一样说几句吉祥话呢!
    “朕也祝仙使,新年快乐。”
    “快乐快乐!都快乐!”
    “祝陛下新年快乐!身体安康!”
    殿中众夫人和诸公子公主,到底晓得弥补,纷纷离席,同声共贺道。
    “起。”
    “散宴。”嬴政下令。
    始皇帝的第一次家宴,就此结束。
    至于仙使所言,吃过团年饭再一起守岁,直到新年到来?
    始皇陛下没做这打算。
    #守岁只会耽误朕批阅奏章#!
    第115章 他并非无名无姓一名礼官,他姓姬名舒
    他并非无名无姓一名礼官,他姓姬名舒。
    (周邈:他当然知道随队礼官的姓名了!)
    仙使降临大秦的第一场大典,就是由他主持。
    因他风姿端雅、仪貌矜严,又有一副好嗓子,唱诵颂文时几可响遏行云。
    记性上佳,勉强可算耳闻则诵、过目不忘,从不曾有过忘词。
    最重要的是,常年一张严肃镇定脸,即便泰山崩于前,亦不会有喜怒惊惧。
    他天生绝佳的礼官资质。
    再后来,改建咸阳的数场赐福大典,修建八方驰道时,一轮又一轮的赐福大典,都是他跟着仙使出差主持过来的。
    结束最后一场大典回到咸阳时,奉常衙署上下已经开始为新年做准备。
    欢庆新年,是仙使降临大秦后兴起的稚嫩习俗,一切仪礼皆未成定制。
    一统后的大秦每年又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因而新年三天欢庆,每年的流程都有改动。
    奉常衙署群策群力,草拟流程,敲定流程,书写颂文。
    等到新年临近,朝贺人员、献礼物产、大宴礼制,甚至新年第二日咸阳剧场出席人员……
    一应事宜尘埃落定后,最终又还进行了微调。
    而姬舒凭借他绝佳的礼官资质,以及过往主持咸阳内外百余场‘赐福大典’的深厚资历,赢得了十月初一、岁首大朝贺主礼官的资格!
    大朝贺时,从章台宫正殿,经殿前台基,至章台宫大门外,都有礼官引领、仪仗导护。
    而他姬舒,作为主礼官,则是掌控全场的第一礼官!其余礼官皆不过从旁协助。
    赢得了主礼官资格,姬舒便开始背颂文、顺流程、记献礼物产……
    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如他,也…根本不是问题!
    姬舒(常年一张严肃镇定脸):紧张不了一点!
    终于,到了大朝贺这一天。
    姬舒在夜日交替之际,绝早的平旦时分,便起床梳洗,换上一身里外上下最浓重的大礼礼服。
    临出门前,吃了两块寡淡糕点垫肚,抿了一口温水润喉。
    之后就来到章台宫偏殿等候。
    紧张不了
    一点的姬舒,只是在心中一次次预演场景。
    终于,吉时到——
    高台照曦,章台承清。
    玄旗飞曳,陛卫森严。
    宫墙黛染,斧钺林立。
    寂静庄重之时,黄钟大吕奏响。
    姬舒立于章台宫殿前台基之上。
    一副浑厚而响亮的嗓音,冲破庄严正大的雅乐,响彻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