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仙使接着道:“琉璃珠也就看个稀奇,小玩意儿而已。”
    “我真正要献的新年礼物、第一份新年
    惊喜,是这张水泥秘方!其中奥妙,陛下先看看方子,实物明天便可揭晓!”
    殿中大秦上卿们神色期待,溢于言表。
    能被仙使当做新年第一份惊喜的水泥秘方,必然不会是凡物了!
    “仙使心意,朕已收到。稍后再揭晓,朕相信会是很大的一份新年惊喜。”
    所有献礼都是献上之后,又抬出殿中专人收藏。
    唯独仙使的一斗琉璃珠,及红蜡密封的一封水泥秘方,呈到了嬴政案上。
    献礼已毕,接下来便是朝贺第三项——朝议。
    垂坐上首的嬴政,搁置手边的七彩琉璃珠和水泥秘方,专注眼前。
    “今日朝议有三。”
    “一,新修秦律。秦已定鼎天下,四海太平,昔日一切以耕战为首务的强兵战时律法,如今已不再适用。
    朕欲废除肉刑,适当宽省刑法,法礼并用、法主德辅。”
    “二,推广仙麦、仙豆、仙稻、仙秫于郡县。
    因地、因时制宜,推广播种高产五谷粮食。”
    “三,在西域、北夷与东夷一线,择城开通贸易与外族互市。”
    第116章 最重要的,其实是‘大秦有水泥’这件事本身!
    朝议三项,其一:新修秦律。这事实则已由大秦法家巨擘左丞相李斯牵头,在两月前就已经开始议程,今日只是正式确立,昭告天下。
    而废除肉刑,适当宽省刑法,法礼并用、法主德辅。
    却绝非礼法并用、德主刑辅。
    对大秦而言,礼与德可辅助法治,然只在辅位,绝不至于越过律令。
    这一点,大秦君臣早有默契。
    左丞相李斯离席出列,“陛下英明仁德!”
    殿中朝臣亦跟上:“陛下英明仁德!”
    嬴政双臂平展,“诸卿请起。新修秦律一事,便由左丞相主持。”
    李斯早就在做的事,眼下就是走个过场。落于史书之上时,有明确的起始时间和负责人。
    李斯揖礼领命:“臣领命,必不负陛下信重!”
    朝议三项,其二:推广高产仙粮。
    经过籍田育种、二次赐福积攒,仙麦、仙豆、仙稻、仙秫的数量,已经足以推广至天下诸郡县。
    这是利好天下千万黔首之事,无人有异议。
    殿中勋爵百官,皆再唱颂歌:“陛下英明!仙使仁心!天下黔首之福!”
    仁心的仙使,猝不及防被歌颂。
    心内小人:啊哈?带他做什么?快别快别了!疯狂摇花手,jpg
    表面神态:端庄微笑.jpg
    姬舒眼观鼻、鼻观心,一张常年严肃镇定脸。
    却已将那位笑得大仁大爱的仙的羞赧内心,给猜透了。
    上首的嬴政气势威严,再次双臂平展,示意免礼起身:“诸卿请起。”
    而后指令道:“推广种植仙粮一事,由治粟内史左丞主持。”
    萧何再次揖礼,领命:“臣遵命!”
    萧何在被征调入咸阳后,从任职籍田令时起,再到治粟内史左丞,一直都有负责试种仙粮,如今再由他负责推广种植至天下郡县,顺理成章之事。
    朝议三项,其三:与大秦周边各族通商互市。
    这才是在今日才首次提出的一桩事。
    然而,只凭先前献礼的精盐、茶叶、瓷器,便可知此事也非绝密。
    至少始
    皇帝与心腹们,已经心照不宣。
    毕竟通商互市的商品,都已经准备好了。
    但也难保不会有异议。
    此时,就有奉常下属的博士部一名博士,出列谏言:
    “陛下,臣以为,大秦北线蛮夷来去无定,劫掠往复。若再开关互市,恐会引得蛮夷饿狼豺狗一般,闻味而来,侵略抢掠。”
    “与异族通商互市,是否有失谨慎?”
    仙使,已经是成熟的仙使,遇到朝议反对谏言的博士,也能理智听取意见了。
    当然,主要这个博士谏言时,神态、语气都恭谨无比。并无当初淳于越博士,那种指点江山的高傲轻视。
    虽然提出了异议,但是一个关心家国的热血青年。
    这便是朝议的意义所在,允许异议存在,有商有量。
    同样参与朝议的刘季,也并未像上次那样跳出来,指着对方鼻子骂。
    作为众博士的领头人,反而出列为其圆话:“孙博士之言,虽因不通全局,有所偏颇,然所虑亦有理。”
    在蒙恬率兵北守上郡,后又向北推进之前,匈奴都还在德水(黄河)以南活跃。
    就算如今,东胡也还常犯边辽东郡、渔阳、广阳一线诸郡北部村镇。
    若此时在北疆择城开通贸易,恐怕确实会让匈奴、东胡等异族,闻味儿而来。
    这些隐忧,嬴政、王绾、李斯一干知情者,也是知晓的。
    但是。
    “朕意图所在,便是择选边疆数座城池,开通互市,将异族吸引聚拢。若不聚在一处,又何谈制衡、分化、消灭?”
    固然冒顿已死,但谁又能断言不会有第二个冒顿?
    如今北疆蛮夷游牧无定,若放任其在草原野蛮生长,百十年后得以一统,大秦子孙能否对抗?
    “不若趁此时机,将北疆蛮夷吸引聚拢,加以制衡、分化,从而消灭或同化,方可杜绝后患,亦是为子孙计谋长远。”
    嬴政此言一出,无论是先前谏言的博士,还是刘季,以及殿中勋爵百官再无异声。
    至于趁的什么时机?
    那自然是大秦正盛,仙使临秦,正当建功立业,为子孙后代计谋的大好时机。
    如此事成之后,即便数百年过去,草原异族再起,总也延迟了到来的时间。
    “陛下英明神武!”
    朝议三项议定。
    姬舒再道:“至于北郊,祭祀迎冬!”
    嬴政在前,仙使随后,三公九卿及百官依次随行,步出章台宫正殿,走下层层台阶。
    阶下早有中车府安排好车驾,嬴政登上道中六马拉銮驾,仙使登上道中驷马拉车驾。
    勋爵百官在礼官引导下,依次登上其后两侧拱卫的车驾。
    之后的郊祭迎冬仪礼,姬舒退至一旁,交由太祝叔孙通唱诵祭文,引领祭祀。
    迎冬祭祀完毕,再由姬舒及众礼官引导回城。
    而后仍旧是探望抚恤数户军属,授以寒衣。
    君臣百官回到章台宫,少府早已陈设好席案——在大朝贺这样的日子,到底没用新兴的高脚桌椅。
    君臣百官依次入座。
    “始皇帝四年,露月之始。……”
    姬舒唱诵完今日最后一篇颂文。
    始皇帝嬴政下令天下大酺,而后大宴开席!
    至此,虽然今日还未完,他和众礼官的职责却已暂告结束。
    ……
    “太累了!”嘴笑僵了,腰板也挺酸了!
    结束大宴饮,十月初一大朝贺落下帷幕。
    周邈回到六英宫,端了一天的架子,终于得以放下,瘫躺在床上!
    “仙使累了,臣这便服侍您洗漱睡下。”
    方岩言笑贴心。
    但开口下一句便是:
    “毕竟,仙使明日还要早起,与陛下一道出发前往咸阳剧场,与咸阳黔首及百官共赏歌舞。”
    “……”周邈幽愤地看一眼方岩,还是成熟地接受现实。
    “明日还有正事呢,是该早些歇息。”
    正事自然不是共赏歌舞,而是另有正事。
    第二日,在日与夜交替的平旦黎明时分。
    周邈便被方岩叫醒:“仙使,该起了。”
    一连两天,凌晨三点起床,这滋味儿那是从骨头缝里都往外钻睡意啊!
    #过年很开心但过年早起很不开心!#
    ——周邈(叹息):从过年时的纯粹喜悦,到仍旧开心却开始嫌弃某些麻烦,这大概就是成熟吧!
    困得睁不开眼的周邈,嘀嘀咕咕一阵,终究是认命起床,洗漱、换衣、束发,吃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