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如此甚好,能找到调味好物。”
    关于西方物种的不断引入,周邈倒不觉奇怪。
    西域和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交流,其实历史已久。
    西域列国的百姓,有许多眉骨高立、眼窝凹陷,头发卷曲,甚至有蓝眸,这些有西方血统的长相,就是明证。
    张骞凿空,算是官方开通了一条通道。但民间私下,其实早已一直有所交流。
    像之前的燕献礼的核桃、蚕豆、蒜、香荽、胡椒和小茴香,核桃原产地不好说,但其他都很可能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的物种。然而,此时却已经发现。
    就说明有些物种原产地在更远的西方,但已传入西域。或是早已传入,或是像这次的芝麻,只是刚好碰上安息商贾携带。
    上交芝麻,并非燕今日主要正事。
    “如今棉毛工坊已建成一处,新建分部工坊也不甚紧急。臣早与吕织令说过并得到应允,臣打算开春时,组建一支商队,前往更西边的大宛、安息之地。”
    这是周邈第一次听燕说这事,闻言猛地抬头,看向对方。
    而燕神情笃定,早有决断。
    燕:“仙使觉得,可行否?”
    虽然猝不及防,但周邈仔细一想,这不是大好事吗!
    “可行!怎么不可行!”
    周邈知道燕有一定的防身武力,有西行的决心,那还有什么不可行的!
    燕得到肯定答案,笑容不自觉灿烂起来。
    周邈:“可是早有计划?准备做好没?”
    燕道出做出的准备:“得吕织令资助,臣已在楼兰国买了一队十头驯化的骆驼,并在牧场买了十匹良马。”
    “并与换芝麻的那个安息来的异族商贾,已经约定好,届时和他同行一段路程。”
    “还聚集了二十来个男女武士,愿意追随护卫臣西行。”
    有交通工具,有带路向导,有护卫武士,一支商队已经成型。
    至于做成这些的花销,燕本身就积攒有金布财富,加上吕娥姁资助,其间不会轻松,却也能办成。
    “那我也资助你一些。”周邈细想一下,又道:“与其资助你些金布,不如奏禀陛下,让陛下颁发给你大秦朝廷官方的符节,作为大秦的使者,公派出使西方!”
    第121章 月氏无了,匈奴废了,东胡觉得他行了?
    私人商队,总归没有官方使团更安全,更有话语权。
    “如此一来,直接由朝廷配给马匹——佩马鞍、马镫、马蹄铁的良马。”
    鞍镫马蹄铁的样式保密一事,可以,但没那么重要。
    只要‘丝绸之路’一开,有朝一日必然会经由商人,传至西方。
    但就像匈奴、东胡等周边势力,知道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出来、配不配备得起,就另当别论了。
    周邈又想道:“再配上精钢铸就的刀剑兵械,调拨数十个武士护卫安全,便可万无一失!”
    以高炉炼钢铸就的精钢兵械,尚仅供应咸阳宫廷侍卫、大秦新式精骑,未曾普及至寻常士伍。
    但使团应当配备,不仅增添一分安全保障,也能彰显大秦锋锐强盛。
    燕看着面目明朗的仙使,心中五味杂陈。
    最终化作暖意,融入心间。
    燕郑重道:“承蒙仙使看重,臣非出使功成,不能相报!”
    “本来再过些年月,大秦也是要派使者出使西方、打通商道。如今不过是早了两三年,没甚区别!”
    周邈摆摆手,不欲邀功。
    “或者说,还能更游刃有余些。”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嘛。
    燕也正是有此猜测——大秦或须出使西方,才谋算着抢先一步。
    占了先机,总能得几分功劳。
    再者,仙使显见地重视引入西方有用物种,一旦做成,也是一桩功劳。
    她原本的打算,只是抢占先机出使西方,待来日大秦出使西方时,她对西方已有了解,便成了优势、底气。
    为充分利用这份优势与底气,她打算两年便返回,以免失了时机。
    ——被授任大秦使者,官派出使西方的时机。
    心绪流转间,燕接着周邈的话道:“但当下赢得使者身份,确确实实,应当多谢仙使。”
    她有想过仙使会赞同,或者资助她出使西方。
    但不曾想到,仙使竟然属意她直接担任使者。
    “燕你有能力,有决心,又有准备,担任使者不是顺理成章的吗?”
    但世间哪有那么多顺理成章
    ?大多都是不公不正。
    “有仙使这话,臣必要争得朝廷使者身份。”
    她出自六英宫,有仙使举荐,足以弥补不公,争得公正对待。
    公正对待也不能从天而降,那从何而来?便要她自己的去争了!
    “臣明日便写一封奏章,陈明计划、厘清利弊,呈寄咸阳,请求出使西方。”
    周邈赞同:“很好!”
    燕姐姐这样积极、有干劲,不能更赞同!
    ……
    于是,又在西域东郡歇过一晚。
    第二日,清早。
    告别送行城外的甘罗、吕娥姁和燕等人。
    周邈开启机器人的勘探功能,往北而去。
    走了半日,方才到达规划的大致路线的起点。
    而后沿着盆地北坡山峰走势,往东而去。
    正式开始了万里长城的线路勘探任务。
    勘探开始,‘双层中巴(高铁版)’的钢铁神兽跋山涉水,行驶于山野。
    到了此时,自然不能像之前一般全速行驶。但山野了无人烟,不必闪避,只需一往无前莽过去!
    时速倒也可观,只是减半——变成时速一百公里。
    可又因为需要调整方向,纠正路线,时不时便要停下,速度再次减半。
    这样几番减速,白天走、晚上歇,比当初骑马勘探驰道线路时也只稍快几许。
    但论舒适程度,那是成倍增加!
    即使行走在山野沟壑之间,也能像坦克一般碾压一切,蹚出一条路来,却不显颠簸。
    虽然再不能做到行驶途中,奶茶都不溢杯,也比后世的山地越野的颠簸感轻微数倍。
    从山野,到草原,再到山野。
    途中遇到章邯,为将率领一千骑兵,在匈奴西南部草原游走。
    或驱赶、或收服匈奴西南小部落。
    他们这支勘探小队,也不出所料,在草原上如入无人之境。
    除了夜晚‘停车’夜宿,遇到野狼群在外面嚎叫,就没遇到一个匈奴兵丁。
    从西域东郡,到阿拉善高原以北草原,再到阴山以南。
    重归大秦现有疆域,进入九原郡。
    在德水(黄河)北岸,见到了同样数月不见的蒙恬。
    “见过仙使。”蒙恬向周邈揖礼见过,又与英布见礼:“见过仙武侯。”
    “信小郎君,籍郎君,多日不见。”也不忘仙使座下两个童子,最后还向方岩和霞颔首示意。
    英布、韩信、项籍、方岩和霞,皆回礼。
    其中,韩信一张高傲脸更加高傲了:大可去掉‘小’字。
    项籍:谁让你矮~
    周邈高抬胳膊,拍拍蒙恬肩膀:“蒙大将军,快三个月不见,愈发英武了!”
    小杨柳抽条一般,仙使他现在已经一米七!
    ——咳,四舍五入。
    已经可以不必踮脚,只用伸直胳膊,就拍得着蒙恬肩膀了。
    蒙恬深谙仙使心思,也道:“仙使,多日不见,也愈发高大。”
    “哈哈哈!”仙使很满意,笑哈哈的。
    今日在这滚滚大河边偶遇,一如先前每月一轮赐福大典见面时,先轻松调侃寒暄一番。
    寒暄过,又问过对方近况都好,才交流起信息来。
    周邈:“你既已渡过黄河,陈兵在此,想来已收到陛下旨令?”
    蒙恬给与肯定回答:“确实已经收到陛下旨令,令臣防备、驱逐匈奴,以保长城修建期间的安稳。”
    “再等大半月,粮草军械筹备完毕,臣便往北进入草原,拉开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