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淮南子》的记载,发卒五十万,实在是不足采信。”
    还举了一个例子:“《淮南子》还有记载,蒙大将军‘发卒五十万’北伐匈奴呢!可实际上《史记》记载是‘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
    而这个时空的蒙恬,只率兵十万,便完成北驱匈奴的任务。不过其中起初就有两万新锐骑兵,战力可观——以一当三,应该是有的。
    说完,周邈心里先嘀咕着:虽然《史记》是正史,其实也有一些记载有所失实。
    可在没有考古实物佐证时,也只能采信正史了。
    否则岂非历史都不可信?那不就成
    历史虚无主义了吗。
    另一边,大秦君臣神色已经大为缓和。
    不约而同心道:这样就合理多了。
    什么五十万大军,五年苦战,耗死大秦!
    简直荒谬!
    ……
    王贲突然来一句:“仙使每逢一战,就刻碑为记,这个习惯很好。就算碑文在千百年后被磨灭,在这之前,总有人会拓印碑文收藏,真实战况也会流传下去。”
    “后世总不会流传出,大秦灭东胡一战,发兵五十万!”
    周邈:好笑又沧桑。
    李斯赞同:“通武侯言之有理。”
    冷不丁地,周邈不由得开口:“李丞相诶,你先操心操心自己吧。”
    李斯惊疑:“何出此言?”
    周邈神情复杂:“若非秦吏喜,在他‘睡虎地’墓中随葬了千余枚简牍,其中摘记秦代法律律文的六百多枚,分为秦律十八种、封诊式、法律答问、秦律杂抄和效律五个部分。”
    “使人窥见秦律峥嵘一角,那后世之人对于秦律的无知与误解,恐怕还更加严重!”
    “虽然大多数人仍旧是提起秦律,就是严苛残酷。但总也有史实可以引据,干脆地怼人家脸上!”
    说秦律繁琐,毋庸置疑。
    说秦律刑罚残酷,也无法反驳,它毕竟无法脱离封建社会的局限与野蛮特性。
    但事实上,也没严苛残酷到妖魔化的程度。
    作为华夏‘第一律’,难免有其原始特性,但其开天辟地的创制也不容忽视。
    李斯作为法家执牛耳,对青史留名的意愿强烈。
    一想到如果他也不能将‘新秦律’传到后世,就……已经痛心不已了!
    “那看来,臣也得多埋几份‘新秦律’简牍了……”
    简牍不保险,或许还可效仿刻碑为记,把‘新秦律’刻在石碑上。
    或者雕在铜版上,又或者散书民间,多举并行,总之绝不能让秦律条文佚失!
    周邈:燃起来了!
    李斯:但随葬,就不必了。
    哪怕是像陛下那样,安眠虽未被打扰,只是陪葬的‘手办’(仙使语)被挖出来,他也不愿。
    周邈
    :到时候就由不得你了。会不会被考古掘墓,谁知道呢?
    不知上首的嬴政是否也想到这点,开口就把话题引开。
    “喜?”
    晃神的周邈回神,答道:“湖北云梦县的话,应该是现在的南郡安陆县,也是喜的祖籍,喜死后葬于安陆,并将他摘记的公文、律文等简牍随葬墓中。
    “喜曾任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算一算……岂不是明年,喜就要死于任上了!”
    喜虽是小人物,但他的历史功绩不容忽视,他曾去湖北省博物馆看过他的!
    “也不知道喜,他现在还是不是鄢令史了。”
    毕竟现在才想起来这事,在这之前,他就连喜在简牍中记载的上官南郡郡守腾,竟然都没见到过。
    也不知是时空不同,还是被蝴蝶到其他地方去了①……
    周邈思绪翻飞时,嬴政打断:“会将公务律令文书随葬墓中,此人应当是严于公务之辈。”
    “若查实确实如此,当做嘉奖。”
    周邈立即把思绪从‘郡守腾’的身上拉回,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在意喜!
    “对对,喜真的值得嘉奖!”
    李斯领命:“唯。”
    如此说来,那喜在历史上也算是大秦(法家)功臣,理当嘉奖。
    “闲话既毕,说回正事。”
    嬴政提醒道。
    周邈猛然心虚:他又把话题带偏了?
    不对!这次带偏的明明是王贲!
    再次理直气壮.jpg
    ……
    话题重回南征百越一事。
    “摈弃荒谬野史之言,仍旧可以得知:秦军南征百越,克服后勤问题的难度,远胜于战争本身。”
    “秦军大敌并非越民,而是艰难的后勤,以及瘴疠之地的恶劣环境。”
    王绾总结前言,收束点题。
    李斯接过话,继续引领话题道:“但今日之大秦,已非是仙使口中历史上的大秦了。”
    “今日大秦将士有坚甲利兵,而且故楚南地盛产仙稻,稻米盈仓,又有阔直驰道直抵长沙郡治所临湘县,粮草补给难度大大降低。”
    “也唯有连通湘水与离水的灵渠……
    ”
    周邈明白李斯的意思,因为他也想到了这一点。
    “等九月初,也就是下下个月,万里长城的任务结束后,下一个任务如果是修建灵渠,那就最好。”
    “但是,基建定义很广,建设驰道、直道、长城、桥梁、农田水利、城市建设等都包含其中。下个任务未必就是修建灵渠。”
    嬴政决断道:“基建系统是助力,然大秦从不依赖于它。”
    “有序备战,待岁首新年一过,便择日出征百越。”
    南方湿热,十月岁首之后的冬季与春季,适宜大军出征。
    随即,嬴政又道:“若是备战不及,或事情有变,明年孟秋南征也可。”
    今日之大秦,已不必太过紧迫匆忙,可以循序渐进了。
    秋季、冬季、春季,三个较合适的季节连在一起,更是足以让秦军拿下百越了。
    周邈:足矣足矣!
    历史上任嚣和赵佗南征百越,算得上是顺风顺水了,当年就锁定了战果。没道理现在的大秦还不行。
    王绾、李斯、冯劫和萧何等人,皆领命:“唯!”
    此时,周邈眼珠一转,双眼猛地晶亮放光!
    大秦上卿们此时面向上首领命,不曾注意到周邈神色,上嬴政却是尽收眼底。
    并未追问,只是静等惊喜。
    ……
    部分上卿参加的秘密小朝议散后。
    周邈拉着萧何避开人群,神神秘秘地连连发问:“萧左丞,去年燕献上的西域新物种里,大蒜的收获如何?”
    “还有,籍田里肯定早就播种了玉米,玉米脱粒后的玉米棒子有吧?”
    百越是瘴疠之地,秦军进入后极易遭遇蛇虫鼠蚁咬伤感染,水土不服拉肚子,痢疾发热……诸如此类。
    但谁说他就没办法了?
    中二时期谁还没看过几本穿越小说了?并因此去搜索并悄悄地记忆‘穿越必备技能系列’的人,也不在少数。
    #你要悄悄苦练‘穿越必备技能’,然后惊艳所有人!#
    穿越者必备技能之——大蒜素!
    穿越者必备技能之——青霉素!
    技能释放!
    第136章 不是青霉素制取不来,是大蒜素更有性价比!
    关于制取青霉素,周邈以前也看过一些实操视频,还读过几篇回忆讲述世界一战时期在艰苦环境下,如何因地制宜用‘土办法’制取青霉素的期刊论文。
    但他还是怯于挑战。
    那需要一定的运气和时间,而且量产也不是简单的事。
    但是,眼下虽无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大蒜却也已经引入大秦,制作大蒜素的主要原材料已经具备。
    那就先从较简单的大蒜素开始吧。
    周邈:只要他肯畏难逃避,困难失败就追不上他!
    何况同为广谱抗菌药,大蒜素也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以治疗急性菌痢、腹泻、大叶性肺炎、肺结核、伤口化脓等病。
    另外,大蒜素还可在农业上用作杀虫剂、杀菌剂。甚至还可用于饲料,畜牧和水产养殖,能明显提高生产性能,增加肉质风味,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