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张公也太好心了!”马季妻子惊喜不已,“那你去带着人去郡中!阿母就守在家里,有族人相互照应也放心。”
    好心?各取所需罢了。
    张公派五名隶臣,去帮忙运回玉米,是为保证玉米种子不出意外。
    他则正好有人陪伴护卫,敢于去郡中接应阿父,并且也不必担心随着役夫归乡,仙粮玉米剧增,日后一时滞销。
    得仙使之幸,阿父中选役夫,家中一朝富裕。
    那他就要把握一生难得的机遇,最大程度地兑现这份财富,为来日计谋。
    像马诚母子一般者,大秦诸郡县之中,还有许多。
    陆续地签收了应役亲眷住宿补贴中的最后一匹布。也得知役夫即将归家,并在郡中支取十五石仙粮的消息。
    家口众多的,就决定几个亲人一起去郡中接应。
    亲眷稀疏者,或商议族人,或联系县中其他役夫的亲眷,结伴前往郡中。
    也有像马诚一般,提前许出去玉米归属,然后让买家一道去接应他们的玉米种子。
    而有那住得近的,或者赶到郡中早的,还见证了一场仙使赐福大典!
    三丈登仙台上,仙使迎着金风而立,仙逸翩然!
    叮铃仙音,神轮如月!
    而后金灿灿仙粮,汇成金瀑,似倒悬九天!
    因为仙粮太多,还不得不分成两次,等高台下仙粮运走后,又继续第二次。
    如此才不至于仙粮淹没高台,得以顺利赐发完毕。
    “原来役夫积攒的工餐仙粮,竟是由仙使亲自送到郡中的!”
    “仙使体贴又心善啊!为给我等家中役夫省些气力和麻烦,竟然送来郡中!”
    ……
    似马诚一样
    的心思通透的许多聪明人,自然知道仙使送粮入郡之举,是为确保仙粮不失,能够如数发放到各人手中。
    为杜绝沿途劫掠,也为大秦安宁。
    但他们却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切实的便利和好处:不必在沿途运输时,损耗一部分,也不必担心被劫掠,人财两失。
    马诚看着,喃喃道:“陛下和仙使,确实心善且耐心。”
    不只工餐仙粮,还有住宿补贴仙布。
    但凡是虚假的仁善,全无耐心,那直接赐发便罢了。谁又会管你是不是全数拿到手了呢?
    是不是因此遭受劫掠,人财两失呢?
    因此,无论是聪明通透,还是盲目信仰的人,总之都对陛下朝廷和仙使生出满腔好感。
    ……
    九月初。
    通达八方的阔直驰道上,成群结队的役夫行走着。
    他们大多身穿土红色春季工装,还背着鼓鼓的包袱,里面装着夏冬两季的两套工装。
    也有不少还扛着剩下的口粮——每人每月一石口粮交到工地伙头营,统一煮食。最后一月提前完工后还剩下一半,便平分返还回来,每人也有半石。
    这样一来,归家一路上的吃住竟然也足够了,不必另外花销。
    ——役夫都是贫苦出身,能节省都会节省。
    驰道上百里一驿。
    役夫们入夜时,就在驿站歇宿,第二日早上出发前,买几个馒头揣着,用玉米结账后继续赶路。
    “可有遇见可疑之人?或者遭遇劫道?”
    驰道上每百里,都有一队沿路巡逻的士伍,但凡碰到一群役夫,都会询问一遍。
    “没有没有!有将军们巡逻,又是驰道之上,哪里有强盗敢于劫道!”
    役夫们笑着回答询问,只觉心中安稳。
    在北地之内,驰道上多是步行的役夫。然往南走,就渐渐有了坐敞篷牛车、驴车或马车的役夫车队。
    南地路途遥远,步行又累又慢,又怕赶不上回家过年——三年时间,岁首新年的习俗已然传开。
    加上此行酬劳丰厚,便狠一狠心,合资租上一辆车马,沿途轮流换乘,也能尽快赶回去。
    车马是在驰道上的
    驿站中租来的,因驰道和驿站都是朝廷直管,每到一处驿站,都能换一匹牛驴或马。
    只要在下驰道之前的最后一处驿站,还上车马,并取走押金就行。
    还有那些幸运的役夫:“驰道正好经过郡治和县中,我们何不在郡中支领了积攒的口粮,再用驿站的车马运回县中家里?”
    类似情景,在八方驰道上,天下诸郡县中,都在发生着。
    到九月末,最远的长沙郡、庐江郡和黔中郡南端的役夫,也都已安全归家。
    这一场二十万役夫的大规模归乡‘春运’,也终于落下帷幕。
    接下来都将忙于易换玉米种子,裁布做新衣,喜迎新一年——始皇帝五年的到来。
    ……
    时间回拨,视角转换。
    九月初,咸阳。
    周邈八月初出发,结束最后一轮赐福大典,又飞马快行,沿驰道前往诸郡,卸下该郡役夫积攒的口粮玉米。
    等这一轮结束,重回咸阳时,时间已经迈过九月。
    万里长城任务提前半月完工,各班‘工头’乘各班钢铁神兽,回到咸阳已有旬余。
    周邈可说是掐着最后三日的工期时限,回到咸阳并立即回收机器人。
    至此,修建万里长城的任务才彻底完成。
    系统界面也随之进入结算页面,暂无内容刷新。
    周邈:呼!好险!
    也好累。
    但重要的事情是一件接一件。
    周邈回咸阳第二日,徐福等人来见。
    直入主题,汇报喜讯:“仙使,大蒜素提取成功!”
    “臣等按照仙使传授之法,成功蒸馏萃取出富含大蒜素的大蒜油。
    接着又配制出培养液,移植化脓病患伤口处的菌落在培养皿中,滴入大蒜油试验。”
    “结果整个皿中,只有边壁幸存些许霉菌!”
    “那看来药效很强啊!”连续赶行程一个月,还没缓过来的周邈,倚靠在椅背上,闻言都不由精神一振。
    “整个提取和验证的过程,重复了几次?是否真正掌握了大蒜素提取之法?”
    “依仙使之言,重复有三次,臣等确已掌握了大蒜素提取神通
    。”
    徐福作为代表,回禀道:“其中烈酒提取法,提取的大蒜油更多。但水蒸气提取法,也能成功提取。”
    酒是粮□□,虽能提取更多大蒜油,但耗费也大。
    等到大蒜出产富裕时,水蒸气提取法或许还更实惠适用。
    “棒!”周邈向几人竖起大拇指,慷慨许诺:“等到岁首新年大朝贺献礼时,我派你们呈上殿!”
    去年是奉常衙门安排的礼官呈献,今年让徐福他们去也未尝不可。
    徐福、卢生、韩终、侯公、石生几人当即拜倒在地:“拜谢仙使,臣等但凭驱使!”
    原本以为要像去年一样,协助烧制琉璃珠、制作烟花,虽有苦劳,奖赏金布就足矣。
    没想到今年竟然能上殿献礼!
    到时不仅金布奖赏少不了,主要是能露脸一回!
    不过若是仅凭成功提取大蒜素,他们其实受之有愧。
    毕竟大蒜素提取之法简单,又全是仙使传授。
    ——这也说明,仙使真是慷慨。
    但是……
    “仙使,臣等还根据您留下的青霉素提取法,初次提取出了青霉素。”
    徐福作为代表,放出一个大炸.弹!
    “哈?”周邈惊得整个人直接坐直!
    他虽然临行前留下了搜刮记忆,推敲数十次,才写成的青霉素提取法。
    但那是因为大蒜素提取简单,他又要离开咸阳一个月,就留下让他们先琢磨琢磨。
    结果这就提取成功了?
    难道这就是数理天才的世界吗?
    “真的?别是诓我吧?”周邈一整个不可置信。
    “不敢欺骗仙使。”徐福给出肯定回答,“三日前,已经验证成功:滴入培养皿中的青霉素,将霉菌驱散在了一个大圆圈之外。”
    不过徐福还是谨慎道:“不过仅是第一次试验,提取过程还有待重复。若是能稳定提取成功,才算是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