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最终在提出要找一个带路穿过山脉的向导时,被齐齐推荐来找到了一个常年山中打猎为生的猎人。
    “求仙使救救仆的妻女!仆这条命都给仙使!”
    预备向导——猎人的妻女二人,卧床高热不退,询问得知是吃了变质的猎物。
    “妻子节俭,不舍扔掉快要腐烂的猎物……”
    出行以来,青霉素一直不曾派上用场,再放些时日,药效恐怕就要大大减弱了。
    “与其放置失效,不如试试能否救下两人性命?”
    得到一致同意。
    于是给猎人.妻女做了皮试后,兑入凉白开,母女二人分着服下一管青霉素。
    古人的身体何曾见过抗生素的威力?
    不过是一夜功夫,第二日早上,原本高热几近昏迷的母女二人,便清醒过来,神志清明。
    还感觉腹中饥饿,吃下了一碗猎人去城里拿猎物交换的仙稻米熬煮的稠粥。
    “妾感觉病痛尽去了!”
    “我和阿母一样,也感觉好全了!”
    “拜谢仙使!”
    谢过仙使救命之恩,猎人把妻女托付给可信邻居。
    接着便践诺,作为向导跟随仙使,乘钢铁神兽向连绵大山出发!
    后来,仙使以一支神药救下猎人.妻女,猎人作为向导为仙使带路,乘坐钢铁神兽穿山越岭的故事,在这一带久久流传。
    千百年后,竟演变出一则神话—
    —猎人爱妻女心诚,得仙使赐神药救下性命,最终猎人成为仙使座下向导,妻女则在百年死后成为当地守护神女,有香火不断的神庙作证。
    ——当然,这就是很久很久以后的后话了。
    当下,周邈一行有猎人指路,钢铁神兽碾草压树,行在山野密林间如履平地。
    顺利穿过虎夷山脉的山道隘口,进入闽中郡境内。
    “若放你一人回去,行走在荒郊野岭间,恐遇野兽。稍候几日,等我们返程时再把你一起带回去。”
    猎人狂热点头:“但凭仙使驱使!”
    他千百世修来的福分功德,才得以乘坐钢铁神兽,若返程能再乘坐一次,此生无憾矣!
    接下来,周邈一行沿闽中郡内的闽江顺流而下,直奔闽中郡郡治、东越国王都东冶县(福州附近)。
    此时的闽中郡名义上是大秦一郡,事实上是大秦羁縻之地。未置长吏管辖,仍由东越君长所控。
    大秦仙使到达闽中郡,‘东越君长’设宴款待,恭敬且热情不已!
    ……
    数日后。
    咸阳,章台宫。
    始皇帝嬴政收到了仙使寄回的家信。
    [敬爱的始皇陛下:
    展信安。
    写下这封信的今日,是十月二十,天气晴。
    ……
    这样,我们就来到了闽中郡。东越王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设宴款待了。]
    行路颇匆忙。
    嬴政继续往下看。
    [在宴上,我竟然看到了一对青瓷酒盏!还有精盐,石磨磨出的炒米粉……等许多大秦中原的事物。
    后来东越王又和我们说起茶叶种植——猜是从邻郡会稽郡得知的,我想起来闽中郡这个地方,在后世也是知名的茶叶种植地啊!]
    嬴政看信便知,此东越君长颇爱享受,相应也没甚雄心壮志。
    或许可不费一兵一卒,便谋取东越。
    果然。
    [机会都递到眼前了,再不抓住就不礼貌了!本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和张良对上眼色后,互为补充——我前面说、张良后面补充,一番说辞……
    东越君长最终主动请求,想像月氏、乌孙的王子与翎侯们,及归附的匈奴、东胡部落首领们一样,希望封侯并移居咸阳!
    闽中郡也由大秦设置官吏,像寻常郡县一般管辖!]
    #你的旅行周周寄回一张[闽中郡舆图.jpg]#
    新年刚过,就再添一份大惊喜。
    嬴政下令:“唤左右丞相及诸位上卿,前来章台宫议事。”
    议派驻官吏接管闽中郡,开垦闽中郡茶园,指导闽中郡耕种……等一系列要事。
    蒙毅:“唯!”
    应当是仙使又给陛下惊喜了。
    所以:
    仙使出游勘探×
    仙使开疆拓土√!
    第146章 彼时的嬴政:迷路之事,寻常而已。
    成功‘劝降’东越君长,兵不血刃,将闽中郡从大秦羁縻之地,纳入大秦郡县制控辖的疆土。
    并非只因周邈和张良有舌灿莲花的口才,更因为兼并六国的大秦实力更进了数百步。
    本就是大秦手下败将的东越,已全无反抗勇气与志气。
    加之大秦好物频出,东越君长及旧贵族们也觉得,被大秦封侯、徙居咸阳的未来,比眼下在蛮荒野林间茹毛饮血般的日子,好上太多。
    周邈:宁要咸阳一张床,不要东越一套房?
    总而言之,周邈以大秦仙使身份,与东越君长及其贵族们初步达成了‘归降’协定。
    也顺利完成了杨汉水至闽中郡的线路勘探目标。
    之后便原路返回,按计划从长沙郡溯湘水南下。
    到长沙郡临湘县时,由郡守接待,歇整了一日,以补充粮食物资。
    其间见到了同样沿驰道,从咸阳直达临湘县的徐福等人——
    “……业已重新开始制取青霉素,正巧,就在昨日第一批已经精制提纯完毕。”
    “彭将军派来的兵士也正等候着,只待今日稍后取了青霉素便走。”
    彭越这是已经开打了?
    “让彭将军派的舟士稍候,明日捎带上他一道走,也能更早回去。”
    补充过粮食,又置换了新的青霉素。
    第二日,带上彭越的人,周邈一行重新出发。
    水陆双栖的钢铁神兽,嗖!——
    溯湘水南下,追赶率五千舟士先行一步的彭越。
    这一追,就追到了湘水源头上游。
    在历史上灵渠的选址附近,湘水与离水间的湘桂走廊东端,才追上驻扎在此的彭越军队。
    “……溯湘水南下至此地,沿岸百里之内,越人尽服。臣不敢冒进,欲缓缓慢行,以防越人反复。”
    楼船舟士也是水陆两栖的,既能走水路,也能上岸行军。
    因此是有能力穿过湘桂走廊,前往离水的。
    至于五千人的粮草后勤补给,如今南方遍种高产仙稻,已成粮仓,仅长沙郡就能供给。
    彭越却能在顺风顺水,高歌猛进时,选择缓
    行,也真是稳妥之举了。
    “臣留驻两千舟士,遣出两支各千五百的兵力,往沿岸溪流来时的山谷处前进,收服沿途越人。”
    确实,居住在河流沿岸山区的人,大多沿着溪流山谷两岸分布。
    每支一千五百人入山搜寻、收服,基本能确保常胜不败。
    咱就是说,湿热山林中的越人,真的不会巫蛊,虽野蛮但也单纯。
    大军当前,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乖乖地就投了。
    周邈表示赞赏:“很好,稳扎稳打,扎实推进。”
    而不是只沿河流嗖嗖地前进!
    好似所到之处,畅行无阻,便代表沿途两岸越人尽数臣服。
    显然是不现实的。
    彭越:“不过因驰道修到临湘,沿途越人听闻过仙使名号,臣打出仙字旗一路行来,越人无不是望旗而降。
    臣走到此地,乃是沾了仙使的光。”
    “得了吧。”周邈摆摆手,并不居功。“最多也就在靠近长沙郡的一段湘水沿岸,仙字旗还有些用。”
    “在这南地山区,越人聚落封闭,数代都未必出山与外部交流,能望旗而降?”
    “沿途战功,都是彭将军你们自己打下来的。”
    彭越愣怔之间,心中百感交集。
    无怪仙使受人尊崇。
    即便抛开广大神通,就仙使本性,也足以令人心生好感,愿结以为挚友。
    张良和韩信在一旁亲眼所见,彭越的神情相比初见时,更多了几分心悦诚服的真实。
    后者若有所思。
    前者张良则建言道:“彭将军何不奏疏一封,请设县于征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