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页

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番外

    相比往年出战十去无回,先前仙使带的大军却只有数百将士阵亡,已经好得太多了。
    他们家老大,只是运气不佳,不幸轮到罢了,实在不能怪仙使。
    况且仙使大军中阵亡者,抚恤皆是如数发放,抚恤堂的啬夫还常来关心他们,够多了,已经做得够多了!
    周邈扯出一个笑来,“好,不伤心。”
    以后的大秦,眼见不会有大的征战了
    。
    唯愿往后数百年,都是天下太平年景。
    郊祭返程,又授寒衣,最终浩浩荡荡重回章台宫。
    而后大宴即将开始。
    从章台宫正殿,到殿前平台,再到宫前广场,里外上下,过道两旁,桌椅整齐排列。
    座位前后,尊卑排列,只待入座。
    卤簿陈设,威严井然。
    “传令,天下大酺!”
    大宴开,雅乐奏响。
    一道道国宴菜肴,被盛放在青白瓷器、雕花铁釜中,如水般流入。
    即使是大朝贺日的大宴,周邈也没有太过拘谨,该吃吃,该喝……喝!
    这具身体是易醉酒体质,自从当初一杯倒醉过一次被肩舆抬着送回去后,他就再没沾过酒精。
    但大概是即将退场,周邈放松了,他飘了!在吃了半饱垫垫肚子后,自斟自饮,仰脖就是一杯甘甜米酒!
    【……尔后大宴,仙使邈醉卧乃归。
    ——摘自《秦书》】
    ……
    再次被肩舆抬回六英宫的周邈,整夜酣眠。
    十月初二,清早就醒来。
    又重复昨日的情景,洗漱罢,吃过朝食,换上礼服。
    再次前往章台宫前候场。
    今天有幸被批准随行,前往上林苑中咸阳剧场观赏歌舞,与民同乐的文武官员、宗室侯爵,在周邈之前皆已到达。
    没多一会儿,始皇陛下的车驾就从章台宫驶出。
    周邈又在礼官的指引下,登上属于他的车驾,随行百官等也各自登车。
    车马辚辚——
    始皇帝车驾在前,缓缓驶向上林苑方向。
    周邈仍是跟在始皇陛下车驾后,被特许行于道中。
    而沿途章台街上,人头攒动,万人空巷,一如当年。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仙使千岁、千岁、千千岁!”
    ……
    呐喊声倒比以前更响亮了。
    前面的始皇陛下端坐车中,只不时地颔首示意,矜持威严。
    周邈就热情多了,举着胳膊,探出身,热情地同两旁人行道上的咸阳黔首挥手!
    “大家新年好啊!”
    “新年好!恭喜发财!”……
    于是原本整齐划一的呐喊,也被正主搅乱了,掺杂进许多杂音——
    “仙使好!仙使新年好!”
    “陛下新年好!仙使新年好!”……
    嬴政:……罢了。
    新年热些闹,方是常情。
    于是一路上热热闹闹,尽显新年喜庆氛围。
    到了咸阳广场前,队伍停下,下车前行。
    穿过广场上时,途经那幅简化版世界地图旁。
    周邈侧目扫过,发现几年过去,风吹日晒……倒也是没有什么磨损!清晰鲜亮如初。
    毕竟是系统出品的工业机器人烧制的泥砖,质量没得说,至少也是百年品质了。
    思绪活跃间,周邈又想起修建长城的水泥,也是机器人为主的水泥厂烧制出品,应当也能百年不腐不蚀。
    可多保大秦边疆数百年,长城不倒了。
    不止周邈侧目,路过的君臣视线皆有在上面停留片刻。
    或许也想起了当初的情景,神情感怀。
    经过几年经验积累和精进,咸阳剧场上演的新年文娱节目更加精彩了。
    大气恢宏,韵味深厚,独具历史底蕴之美。
    周邈:这不跟看豫省卫视的晚会现场一样!
    一个多时辰的歌舞‘晚会’看完,又是浩浩荡荡原路返回,今日的行程就算是结束了。
    周邈一回到六英宫,霞就端上了准备好的午饭,吃吃喝喝填饱五脏庙。
    搁下筷子后,看向侍立殿中的众人:“方岩、霞。”
    “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还有)莲子!
    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我要)棉子!”
    ……又差点唱出来了!!
    周邈再次确认道:“你们真的都决定跟我走吗?”
    马钱子等八人说不出话,但坚定躬身颔首,态度已然明确。
    方岩和霞知道仙使顾虑,也是为他们着想。
    毕竟寻常看来,他们在宫中已脱离寻常隶臣之身,在少府中有了官身,前途远大。
    但是,“我们选择跟随仙使!”
    “只要仙使不嫌弃,用得上我们服侍,便愿终生跟随!”
    他们有自知之明,成不了六英宫的第二个航远侯,也唯愿一直追随仙使。
    “唉,那好吧。”这样一份心意,周邈如何能不感动?
    只是眼下时机未到,便只把他们的好记在心里,来日多多善待他们。
    “记住,收拾行李的时候,只收我常穿常用的衣裳和物件,但有特殊印记徽章的除外。再带上些金银饼块和布匹就行。”
    若有人此时拜访六英宫,便会发现,地上敞放着许多箱笼,里面收拾了杂七杂八许多物件。
    俨然是要搬家的样子。
    但仙使自临秦后,就一直居住在六英宫,要搬到哪里去呢?
    方岩和霞应声,“喏!都记下了。”
    霞又补充道:“再带上锅碗瓢盆,调料香料,稻麦粮油,重新开火做饭也方便。”
    “好,你们收拾,我放心。”
    周邈放心把收拾行李的事交了出去,就来到书案后坐下。
    项小籍和兵仙崽都回去自家过年了,得给他们留两封书信,不然到时怕是要翻脸。
    项小籍倒是好说,兵仙崽可难哄了。
    ……
    转眼又过一日。
    时间来到十月初二。
    天下郡县城池之中,今晚皆无宵禁。
    咸阳城中,咸阳市里。
    花灯如云遮天蔽月,行人如织穿梭不息。
    章台宫前,章台街上。
    二尺高台前,横排竖列,方阵分割,数万人络绎集聚而来。
    “往年今日晚上,登仙台都有焰火或烟花庆贺,今年当然也会有!你只看台下四周站岗巡逻的内史兵士便知晓了。”
    “自然是会有的!而且虽并非每年都一样,但说不定今年有幸,还能看见仙使呢?”
    第161章 正文完
    在初一的朝议下令改历之后,今年就是最后一个以十月为岁首的年节了。
    下一个年节,将会在十四个月后的春一月为岁首的正月。
    新一个年节尚且遥远,更显得眼下年节三天的最后一晚,格外难得。
    数年下来,咸阳黔首已形成惯例。
    午后日跌时分,章台里的喜一家,便提前一个时辰吃过夕食,尔后换好衣裳、打理齐整,一家人早早地出门去。
    路上遇见同样往章台街去的左邻右舍,就笑呵呵地招呼着结伴同行。
    即便出门早,到达章台街时也不到晡时,也没占到绝好的位置。
    总有更加狂热的仙使信徒们,午前甚至早上,就到了登仙台前占位置。
    但能在中部有个位置也好,总强过来得晚只能站后面的。
    虽然登仙台高二丈,就算在章台街尾也能看得见焰火烟花,但太远就无法瞻仰登仙台上的仙使身影了。
    喜一家在兵士分割划定的中部方阵里站定时,夕阳也即将落山。
    又等一会儿,天色就暗了下来。
    喜踮脚抻脖,探头去望,就见前面登仙台那里有了动静。
    有赤膊大汉抬着筒炉、柳枝、麻袋等开始布置起来,站岗的兵士也密集不少。
    “看来今晚有打铁花的焰火表演!”
    这几年来,打铁花焰火表演仍旧火热,却已不是一年才见得到一回。
    有那市肆开张、富户逢喜,偶尔也会搭个高台、扎个棚子,请了铁花匠打一场焰火庆贺,彰显气派,昭告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