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当然不会重蹈覆辙,为了求生也是出于良心,他对主角悉心教导,嘘寒问暖。成功将主角教成了二十四孝徒弟,改变了被杀的命运。
    虽然过程中因为种种缘故,两人产生了几次矛盾,但因为前期积累的好感度够高,误会很快得到解除,没有触发坏结局。
    比如剧情临近末尾这次,师父受他人挑唆,严惩了主角,要将其逐出山门。主角悲愤交加,将师父关进了密室。
    都欺师灭祖了还能有好结局?
    答案是真能。
    经过一晚的谈心后他们非但和好了,按照书中的形容更是“感情亲昵甚于从前”。
    虽然有十几章鲜红的“锁”字,但时间只过了一个晚上,前后情节也能连贯衔接。鹤云栎猜想可能是作者在凑字数骗稿费,并没有紧要的剧情。
    看完这本书他豁然开朗,如获至宝。
    这个思路很适合师父。
    在修界,师徒伦理甚至大过血缘。在师为徒纲的道德标杆下,只要师长不丧尽天良,弟子便没有大逆不道的立场。若是弑师,必为天下唾弃。
    换句话说,只要主角进了他们山门,师父的平安便保证了一半,而剩下的一半刷刷好感度就能解决了。
    步骤也简单,套用之前那几本话本里的思路就是了:
    神兵天降救其危难;
    丹药宝物蚀其心智;
    嘘寒问暖使其娇羞……
    这些事师父当然不会做,但他可以代劳,然后把功劳归到师父身上。
    这样一来,主角必然对师父感恩戴德,愿为之生、为之死、为之哐哐撞大墙。
    又看了好几本类似的话本佐证理论,鹤云栎确信自己的计划有八成以上的可行性。
    自信已经吃透了“穿书”这一题材的他合上书,志得意满地看着密密麻麻、不见边际的藏书:有这些“话本”作为攻略,他何愁拿不下男主?
    他已经无敌了!
    第5章
    说干就干。
    候在风致山庄后山小径上,鹤云栎堵到了抱着包袱被赶出来的男主。
    少年身上的伤还在流血,没有经过任何处理。
    鹤云栎递上一张手帕:“小兄弟欲往何处?”
    怕显得太热切轻浮,他没有立即送“新手大礼包”刷好感度。第一次接触,他想塑造一个威严却不失亲切的掌门形象。
    叶清戒
    备地看着突然出现的青年,没有去接那张手帕。
    对方生得俊朗明秀,身着颜色素雅却裁剪精良的衣袍,墨发用玉冠整齐地束起,气质温和沉稳。
    他见过这个人,白天在风致山庄里面。
    林家的弟子称他为什么掌门,林氏的当家人也对其十分热情。
    即是林家的朋友,那便没必要与他太热络:“往去处。”
    鹤云栎感叹:“林家待你如此刻薄,林大小姐又任性蛮横,离开也是好的。”
    他不是突发恶疾,背后搬弄是非,而是在试探叶清。对有怨之人的态度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品质。
    只见叶清眉头一皱:“此事与前辈无关吧!”
    没有跟着附和,反倒表出了对这种行为的反感,是个忠厚的孩子啊。
    印象不错,鹤云栎也就说了来历:“不好意思,是我失态了。小兄弟此去终究是要寻仙问道的吧。我见小兄弟颇有眼缘,不如入我云霄派?”
    “云霞派?”
    也不是第一次被人叫错门派名号,鹤云栎耐着性子纠正:“云霄派!”
    “玉霄派?”
    “是云霄派。”
    “青云派?这次我记住了!”
    鹤云栎:……
    这家伙是不是故意的?
    “你愿不愿意加入吧。”
    叶清不认为自己有吸引素未蒙面之人青睐的人格魅力。联系青云派和林家关系匪浅,这年轻掌门会找上他,只怕是林家有人暗中施舍人情。但叶清才受过林家羞辱,并不想受他们恩惠,更不想再过寄人篱下的日子。
    “多谢前辈厚爱。晚辈虽不才,却也无须旁人施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前路是劫是缘我都认,但唯独不会靠求人吃饭。”
    他被拒绝了?
    鹤云栎措手不及。
    这不对啊。
    男主突逢家变,又受辱退婚,正是最落魄狼狈之时,此时有一个仙门道长飘然站出来要收他为弟子,按照套路他应该大为感动,果断答应,并将此仙长视为白月光才是。
    “文学城”里的书都是这样写的,怎么被会拒绝呢?
    攻略出错了?
    反复对比,鹤云栎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区别:
    书里站出来帮男主出头的都是“修界第一高手”,“冠绝古今的剑神”,“独来独往的冰山道祖”……而他,鹤云栎,只是一个连名字都难以被人记住的野鸡门派的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