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作品:《七十年代创业忙

    听蚕吃桑叶是很治愈的一件事情,沙沙沙的和下雨的声音很像。夏青很喜欢坐在门槛上听蚕吃桑叶的声音。
    虽然听不了多久就又要去采桑叶。
    三月九日是星期天,也是夏青,陈诺,李林叶他们三个知青来到红旗生产队后的第一个休息日。
    前一天晚上三人就约好了今天要去镇上采购一些东西,还要在村子里换一些生活必须品。
    房间里就只有一张床,夏青可以在晚上的时候进入空间解决大部分清洁问题,但其他人可不行。特别是李林叶,他是一个比小姑娘还要娇气的小伙子。
    他和夏青两人是知青点公认的最娇气,最嘴馋,花钱最大手大脚的……
    坐在船上的夏青看了眼对面的李林叶,不开心的嘟了嘟嘴。明明她干活要比李林叶更利索的!哼!
    李林叶坐在小船上,突然感叹:“这样的日子感觉也蛮好的哦……好诗意啊……”
    乌篷船,平静的小河流,河岸两边的人家,组成了一副漂亮的江南风景画。
    这边人出行大多都是用船,走路或者骑自行车当然也可以,但那样更远。长水市内遍布河流,去镇上,县里用船会近便很多,也能载更多的东西。
    一直到了千禧年之后,村镇人民的主要出行方式才发生了变化。
    不到半个小时,一行人就到了镇上,划船带他们来的村民说道:“中午11点前在这里集合啊,正好回去吃中饭。”
    留在镇上吃饭是不可能的!又要钱又要票的谁吃得起啊!
    夏青等人一起点了点头,应了下来:“好的,知道了。”
    红旗大队的船都停在这一片,夏青数了一下,有十几艘呢!在这个年代,家里有船不亚于后世家里有名车。造一艘船断断续续要花上半年。大队的码头那边还有一艘新的船倒扣着,涂着一层桐油,漂亮的木质纹路让夏青这个看遍了后世名车的人都有些眼馋。
    她也好想有一艘船哦!
    刘亚萍和陈文东其实没什么要买的,今天来镇上单纯就是为了给夏青他们三个新来的知青带路而已。
    夏青感动的挽着刘亚萍的手臂,大眼睛眨巴眨巴:“感动中国好同志!”
    刘亚萍好笑的点了点夏青的额头:“你呀……”明明不是最小的,但看上去就像是家里的小妹妹。也不对,家里的小妹妹都没有她那么爱撒娇搞怪。
    她带着几人先去了邮局。刚下乡的知青的第一个假期要做的事情其实都一样——给家里寄信,买生活日用品。
    夏青虽然不是原主,但却得到了原主从小到大的记忆,仿佛代替她又从头活了一遍似的。原主的父母就是她的父母,原主的兄弟姐妹就是她的兄弟姐妹。
    所以她给在沪市的父母,东北当兵的大哥还有下乡到西南的姐姐都写了信。
    也没说什么别的,就是简单说了一下这边的一个情况,稍微寒暄了几句。
    说实话,写信这件事本身就带给她很大的快乐。
    在2022年,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哪里会有写信的经历。从小通讯就很发达,有什么事打电话就可以了。
    别说写信了,连信封格式都不知道。
    夏青也不知道……
    她还是问了陈诺才知道信要怎么写的。
    把信寄出去之后,刘亚萍就带着几人来到了废品站。
    夏青看着占地面积还挺大的地方有些惊讶:“废品站?”
    刘亚萍好笑的看着眼睛瞪得滚圆的夏青,解释道:“别看这是废品站,这可是我们知青的藏宝洞呢!在这里不用票就能买到很多我们需要的东西。”
    夏青一脸惊讶的跟着刘亚萍往里面走。
    废品站啊!这可是年代小说里女主的必备打卡点啊!但是这跟她想象中的样子差距还是挺大的!
    那些女主角动不动就能找到什么古董花瓶,什么名贵木材做的老家具,里面可能还会藏有珠宝首饰小黄鱼之类的。
    但是夏青跟着走进来后发现这和小说中描述的差别太大了!反倒更接近现代的垃圾场。
    破烂的家具,脏的看不出样子来的旧衣服,旧棉被……
    倒是书本报纸这些真的还挺多的,但要说古籍,那就有点开玩笑了。
    这个年代只是因为科技和武器的不发达而有些落后,这里的人民脑子和眼睛又没有问题。他们难道不知道那些东西的珍贵嘛?
    更别说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小镇,虽然有着几个到了后世也挺有名的文人故居。但在这个年代,故居是政府办事处或者大杂院。所以这里的废品站也就淘不到什么真正的宝贝了!
    但宝贝没有,认真找找的话也能找到一点儿用得上的东西。
    夏青就找到了一个奇形怪状的架子,可能以前是个高凳?但现在那个台子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个架子。她伸出手比了比,正好能把脸盆放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