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作品:《七十年代创业忙

    村子里胆子大的小孩子就故意跑到冻住了的河边,踩到冰上走路,比赛谁能走的更远。
    被大人发现了就是一顿竹笋炒肉。
    冬天衣服穿得厚实,被抽了屁股的小孩子一点儿都不害怕,第二天就又呼朋伴友的去了河边玩。
    盛归远找村子里的老庄稼把式看了看天,说是接下来两天还有一场雪。
    陈白芷给夏青把了脉,又摸了摸她的肚子好好检查了一下,肯定道:“还没入盆,等到下一场雪下了之后再去医院,现在还不急。”
    盛归远点头:“好,我再去检查一下船。”
    这么大的肚子,现在这路可不平坦,还是划船最安全。
    过了两天,果然又下了一场大雪。
    吴雪坐在火炉边,感叹道:“我还以为江南地区都不怎么下雪呢!沪市那边冬天就随便下几下,根本积不起来。”
    夏青点头:“对吧对吧!所以我好激动的!”
    “别总是让归远做事。”吴雪过来的那天就看到在院子里堆着的雪人了,那么大的四个雪人想想就知道费了很大的劲儿才能堆出来。
    “哼!”夏青在妈妈面前比平时更加爱娇,她抱着很大的肚子说道:“要不是我大着肚子我肯定自己来啊!”
    看别人堆雪人哪有自己上手有意思!
    她看着外面洋洋洒洒的飘下来的大雪期待的说道:“希望明年也有这么大的雪,我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还能搭一个雪碉堡!”
    关于雪,南方人总是想了很多很多。
    毕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啊……
    吴雪一边纳鞋底,一边朝自己女儿翻了个白眼:“还打雪仗!你多大了?啊?”
    夏青嘟了嘟嘴:“打雪仗跟我多大有什么关系?”
    干嘛要用年龄束缚住自己,打雪仗又不犯法,跟年龄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吴雪一看女儿的样子就知道她没听进去,她在顶针上刮了刮针继续纳鞋底,一边说道:“得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的。”
    几十年的育儿观念差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好的。
    在夏青那个年代,提倡的是和孩子做朋友,但在这个年代,棍棒底下出孝子依旧是大多数家长奉行的育儿理念。
    夏青没有和小朋友接触过,所以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和孩子做朋友,也不能保证不打孩子。
    那啥,如果孩子真的很熊的话,她肯定会找桑条柴往他们的小屁股上抽几下的!
    她情不自禁的又摸了摸肚子,拿起手里的线团和钩针,她的动作很生疏,但却也是这个家里唯一一个会织毛线的人了!
    她在给孩子钩小鞋子,给一周岁以内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做鞋子并不难,不需要多少毛线,也不需要做鞋底,只要能把他们的脚包起来不受凉就行了。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双小鞋子,还不如说这是一双比较花哨的袜子。
    她一有时间就给孩子们做这个,也攒了不少了。
    毛线是比布更加经济实惠的东西,虽然单价比布贵很多,但是毛线可以循环利用啊!
    夏青记得前世自己小的时候每年冬天舅妈就会把小了的毛衣拆掉。她们几个小孩子就负责举着手让大人把毛线绕上来,再绕成一个个毛球球。
    质量好的毛线,能够这样循环利用十多年呢!
    夏青数了数线圈,又比了一下长度,确定没问题后开始往上勾花样。
    就最简单的小花朵图案,没什么难度。
    她打算过两天等吧这双小鞋子勾好后再给孩子勾几个帽子。
    夏青前世有一个很喜欢的小帽子,长大了也没有丢掉,就是姨妈给她勾的。
    蓝黄两色的,勾成了复古的飞行员帽,特别可爱。
    夏青把这个帽子保存的很好,原本还想着等自己有了孩子后把要这帽子给孩子戴。
    但现在她肚子里有两个孩子,所以要再勾一个一样的。
    她得上网研究一下这个要怎么弄。
    夏青织毛衣的这些都是到了这个年代后没办法才进了空间上网学的。
    吴雪纳的鞋底也都是小孩子尺寸的,这是她为数不多会做的女红之一。
    陈安娜走过来,在夏青身边坐下,也拿出了一个毛线球,老太太最近的兴趣是跟着夏青一起勾毛线。
    她打算给自己的桌子勾一个桌布,已经拆了勾,勾了拆好多回了。
    老太太勾了一朵花后抬起头动了动脖子,起身,问道:“亲家母,来喝点茶吧!”
    纳鞋底纳的也有点儿不耐烦的吴雪从善如流的扔开鞋底,取下顶针,做到了陈安娜身边。
    两人开始聊很久以前的沪市。
    陈安娜是以前在沪市住过,而吴雪则是在沪市出生,长大,两个人还是很有共同话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