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作品:《转世武神?我全家反派,手撕男主剧本

    []
    “友,不要那么冲动,京都内死去一位大儒,对你并不是一件好事。”
    中年人身着白衣,七尺身高,虽是个读书人却身材健壮,龙行虎步。
    姜望微微一打量,心下了然,姜无生虽是武夫可从就逼着姜望兄弟多读书,作为经常出现在书本上的人物,姜望一眼便认出,此人便是京都仅有的两位亚圣,朱圣。
    亚圣面前就是打得过也要因为对方的教化之公,德行品质而低头,更何况,现在是打不过。
    “朱圣,是学生鲁莽了,只是今日有不公之事,学生一时意气难平,故而出手伤人。”
    姜望此话的很有水平,翻译成人话就是:我是做错了,但是是因为别人做错在先,我为了正义才出手打人的。
    “哦,何为不公之事。”
    朱圣笑了笑,捋着自己的胡子,饶有兴的问道。
    “敢问朱圣,有人利用身世背景,打压寒门学子,觉得武夫便不应该读书,此事难道公平吗。”
    “孔圣教化万民,使懵懂顽童可从书中知天地广阔,先帝开科举先河,选德才兼备者入朝为官,为何总会有人觉得出身不好,不是学院学子,便不配科举从官。”
    姜望会与朱圣解释,不只是为了装×,他还惦记着能够找个理由参加考试。
    朱圣闻言大笑,点了点头道。
    “你能出如此道理倒是让我对武官的子嗣刮目相看了。”
    “今日之事定然是魏闲有错在先,可你方才言语中讲武夫读书,乃是指武夫从文,入朝为文官治国吗。”
    姜望微微沉吟,但还是点了点头。
    “哈哈哈,友你还是不了解我们读书人,凡读书者需一心一意,持之以恒,需知圣论,灭人欲,习武者性格易懂,喜好勇斗狠,需在争斗中进步,自然与读书背道而驰。”
    “倘若心中急躁,又急于与人攀比,读书囫囵吞枣,急于求成,那怎么能懂得儒道精髓。”
    “而寒门学子,忍饥挨饿者多,每日都为生计奔波,可选择读到的书也少,自然也比不上学院学子。”
    “所以魏闲之事我虽然不喜,但也未曾插手,他入朝为官后在右相的教导下定然会改掉过去的陋习。”
    姜望沉默了。
    听闻朱圣话语后,还在喝酒看热闹的武将之后以及寒门学子们纷纷低下了头。
    是啊,能进去考又怎么样,能比得过那些学院学子,文官之后吗,就凭自己读过的这几本书?
    “朱圣是认为,做什么事都不如去读书,不全心全意读书便入不了儒道。”
    朱圣没有回答,沉默也便是默认。
    “所以这便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就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姜望冷着脸,毫无感情的出了这个事实。
    朱圣面带微笑的微微点了点头,但还是回答道。
    “也不尽然,有天赋者,多与读书人交朋友,自然也能明白读书的道理,前些日我白鹿书院收了位弟子,其弟弟为书院学子,日日熏陶下,他也明白了读书的道理,仿佛一夜开悟,魏大儒与我起时我也甚是开心。”
    朱圣应该的是林平安吧,原著中林平安正是因为他弟弟林新年的推荐,结识了魏大儒,被举荐进白鹿书院,才得以参加科举。
    “朱圣,你可真是老糊涂了。”
    姜望语出惊雷,直接指责起圣人。
    “姜望,你什么,竟敢对圣人不敬。”
    朱圣还未什么,魏大儒率先发难。
    朱圣挥挥手制止魏大儒的责难,满怀笑意的看着姜望。
    “亚圣终究只是亚圣,按武道来也不过是圣人之下,称你为圣不过是对实力的尊称罢了,学识和道理并不能让我信服。”
    “哦,那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朱圣收敛了笑容,表情有些严肃。
    姜望一声轻笑,转身漫步离去。
    “我觉得这世间无高低贵贱,任何人都可以读书发表自己的见解,人人皆可读书,人人皆可都可从书中领悟自己的道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转身看向朱圣,姜望一字一句的道。
    “我愿这世间人人如龙!我大玄少年与天不老,我大玄少年与国无疆。”
    “轰。”
    国士院内洪钟齐鸣,夫子庙内夫子像闪耀起夺目的光芒。
    朱圣眉头微挑,魏大儒脸色大变。
    “这是...‘立言’?”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声势,百钟齐鸣,他立的这是什么言。”
    “怎么可能,一个武夫怎么可能没成为儒生就直接立言,这不可能。”
    “魏深,慎言。”
    朱圣第一次直呼魏大儒姓名,打断他的喃喃自语。
    望着散发着光芒颤抖的夫子像,朱圣神情恢复平静。
    “他这是在为天地立言,好狂的少年人,立下如此宏愿,他若完成不了,一生成不了儒道圣人。”
    “可是...他是个武夫啊,成也是成武圣吧..”
    魏大儒刚想反驳,就被朱圣一个冷眼瞪了回去。
    好吧,你是圣人你的都对。
    此时的异象还未退去,夫子像在颤抖中竟然裂开了几道裂痕。
    考场内的学子们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
    林平安今天觉得自己的运气特别好,一打开考试试卷,看到题目的那一刹那,他就知道装叉的时候到了。
    “为少年人明志。”
    这个题目与他梦中见到的一样,他已经有了一个完美的答案,就是从梦中记下来的那首诗,写下来绝对试稳过。
    刚要落写下,突然传来了洪钟之声与震颤感。
    这一打断使他心神失守,仿佛有什么东西又从他的体内离开。
    本来记好的诗句也忘记了,只能呆愣在书桌前,苦思冥想。
    震动缓缓平静,浩然之气从夫子像的裂缝中喷出,环绕在姜望周身。
    一股清凉之意穿过大脑,姜望突然发觉自己的头脑仿佛更灵巧了,许多前世的记忆都变得更加清晰。
    噢,本来连科举考试题目都记不太清了,只打算硬抄林平安的作答,提前引起异象被破格通过的。
    如今好像有了更好的选择。
    姜望停下离开的脚步,转而对朱圣道。
    “朱圣,既然你觉得我们这些寒门学子,武官之后不如书院学生,那不如把科举考试题目公布出来,让大家现场作答,由诸位大儒亲自评判。”
    朱圣看了看魏大儒,见他信心满满的样子,于是点了点头。
    “善,魏大儒,本次科考的题目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