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三送姜望,他年我若为青帝

作品:《转世武神?我全家反派,手撕男主剧本

    []
    秋风瑟瑟,今日的京都城内有些喧嚣。
    如今凄凉破乱的白鹿书院内,魏渊推开魏深书房的大门,面色阴沉的走了进去。
    魏深书房内摆满了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类的书籍,还有数不清的学生送给他的赞美诗词。
    冷哼一声,魏渊不屑的走到书桌前,拉开椅子顺势就要坐下,可却突然停止了动作。
    拂袖一挥,一层灰尘从座椅和书桌上被吹下,显然这套桌椅已经许久未用。
    也对,魏深从来都是躺在躺椅上读书上课。
    拿起分了叉的毛,魏渊为自己研墨铺纸。
    少顷,他在纸上写下几个大字。
    “京都有恶少....”
    他要写一篇讨伐姜望的檄文,正如那日姜望对他一般,他要让这恶少在众目睽睽之下文心破碎。
    大儒又如何,自己这尊半圣出手,哪怕是凭空捏造,也要让这恶少得到惩罚。
    浩然正气在白鹿书院中席卷,似乎将有著作出世。
    ....
    京都城门。
    策马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耳边是一阵阵感谢声、叮嘱声。
    姜望做梦都没想到,不知何时自己竟然得到了百姓们如此大的认可,甚至愿意在他被贬往北境之时,冒着被女帝记恨的风险来为他送行。
    朱圣在一群京都大学学子的簇拥下走出,几日不见,这位曾经神采奕奕,对自己外貌十分注重的亚圣,如今苍老了许多。
    他拱了拱手,用沙哑的声音道。
    “临别之际才来见姜大儒,老夫愧矣。”
    “我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京都之内,自己的学子之中竟有如此多的魑魅魍魉。”
    “老夫谢姜大儒能拨乱反正,为百姓申冤,使老夫不至于犯下滔天大错。”
    着,朱圣撩起儒袍的下摆,就要给姜望行大礼跪下。
    姜望哪敢受此大礼,急忙上前扶住朱圣。
    “朱圣,莫要折煞我啊,子何德何能让一位圣人下跪。”
    “一切皆是从心所为罢了,看不惯的我便要管,有人在我背后搞事我便要斩他,你们真不必对我有如此大的谢意。”
    着,他抬起头,即是对朱圣也是对所有前来相送的百姓们道。
    “我姜望不过就是仗着家族修为,做些自己想做的事罢了,本就不是刻意为诸位所做,你们其实不用来谢我的。”
    众人想要反驳,执意要感谢姜望所为。
    一名学子在人群中大声呐喊道。
    “姜院长,也许你确实无意为之,但我们这些人也的确承了您的恩情,君子论迹不论心,你的所作所为正儒道,平邪恶,当受万民一拜。”
    学子带头跪拜而下,见有人带头,围观的百姓们纷纷也跪下叩谢。
    “是啊姜少爷,我不在乎你为了谁,但你的确是救了我一家老的性命。”
    “姜传世那一首大鹏一日同风起激励了我,是我没有放弃学习,学生甘愿一拜。”
    “姜少赐我重新话的能力,陈虹无以为报,今日起定为京都大学努力传道..”
    ....
    人群中有不少熟悉的身影,有那日科举门前亲眼目睹姜望七步成诗,受到激励的寒门学子,有姜望无意中随手施舍,却因此改变了命运的平凡百姓。
    一时之间,跪拜与感谢之声连绵不断,姜望根本来不及阻拦。
    看着如意郎君呆愣在原地,黎慕儿恰时的用手指戳了戳姜望的腰间。
    “少爷,你快回礼吧,他们这一拜你受得起。”
    姜望吃痛回过神,面对上万名俯身跪拜的百姓们,他整理的一下身上的铠甲,双手抱拳,俯身恭恭敬敬的回了一礼。
    京都大学内,今日空无一人,学子们都去送姜院长北上,造化树缓缓摇曳,惊扰了身下石质的赑屃。
    本是死物的赑屃竟突然摇了摇脑袋,转过头看着造化树一脸的疑惑。
    造化树仿佛人一般,一根树枝不经意的轻轻拂过赑屃的鼻尖。
    赑屃哪里受过如此挑逗,两只豆大的眼睛眯缝起,鼻尖不断地耸动。
    “啊湫。”
    一个大大的喷嚏打出,吹得造化树一阵乱颤。
    点点金黄色的星光随着赑屃的喷嚏迎风而起,飞向了京都的北城门。
    城门处,随着姜望的躬身回礼,天空中突然刮来一阵散发着香气的微风。
    风中裹挟着金色的雨滴,在飞临姜望头顶时停止,缓缓落下。
    “这是造化甘霖?”
    朱圣目瞪口呆。
    为什么姜望回个礼都能触动造化树降下甘霖,早知道自己刚才什么都要跪下谢姜圣,没准也能吸引造化树的一丝青睐。
    朱圣肠子都悔青了,为什么自己刚才不强硬点啊,这可是造化甘霖,淋过后有助于感悟道意。
    此刻的姜望沐浴在金光里,心中对剑道的又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滴造化之雨,不经意的落入街上的一栋酒楼内。
    李相夷正坐在茶桌上焦躁的抓着头发。
    他想为姜望写一首送行诗,可最后两句却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诗句。
    如今姜少已然拜谢完百姓,马上就要离京而去。
    【我作为姜少的‘知己’,同期的考生,姜少为状元而我为秀才,为何姜少随手成传世,而我李相夷却一首送行诗都憋不出来。】
    懊恼之下,李相夷生气的拍案而起,从身旁桌子上抢过一壶酒就喝。
    “公子,这是我的酒...”
    路人委屈的话还没完,一两明晃晃的白银就落在了桌子上。
    喝完一整壶酒,李相夷醉眼惺忪的坐回桌子,抬起毛似乎有了灵感。
    可将要下之时,却又没了勇气。
    金色的雨滴穿过了酒楼的天花板,恰巧落在了李相夷的头顶。
    李相夷挠了挠脑袋,有些纳闷是谁摸了自己一下。
    啥时间,脑子中闪过一丝雷电。
    迅速下,眨眼之间补完了整首诗句。
    酒楼外,街道上随着金色的雨水降下,姜望正想与众人告别。
    突然间,隆隆的钟声响起,一声畅快的大笑声从身旁的酒楼中传来。
    李相夷破窗而出,一手酒壶,一手毛,发丝凌乱,纵声大笑,全然不是他往日的风格。
    “姜少,相夷今日醉酒,为姜少著一首送行诗。”
    抬头又饮一口酒,李相夷满脸红晕,双目迷离的朗诵起自己写下的诗句。
    “《别姜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轰
    洪钟敲响,天空中刮来阵阵寒风。
    天色有些阴沉,竟慢慢飘下阵阵白雪。
    几只大雁不知从何处起飞,携带着李相夷的诗句飞向大玄各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在场的众人中不无文采卓绝,知识渊博之人。
    李相夷这首诗,仅仅是最后两句就已经是传天下的级别。
    寒风与白雪之下,百姓们感觉到一丝寒冷,这只是诗词的异象都让人感觉难熬,可想而知姜少要前往的北境是多么的艰苦。
    但愿姜少北上之路不愁知己,天下众人皆知君名。
    看着纷纷白雪中,醉眼惺忪已然昏睡过去的李相夷,姜望微微一笑,还是朗声感谢道。
    “感谢相夷兄赠诗,我姜望能有传天下的送行诗,此行定然风雨无阻。”
    “既然李友都做了表率,老夫也便发一次少年轻狂,我辈文人,当以文会友。”
    朱圣突然豪言道。
    一挥手,金色的纸张在空中浮现,朱圣没有用,仅仅是手指就能在浩然正气凝结的纸张上写下文字。
    “《二送姜望》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北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朱圣一诗可谓是情深意切,明明是前辈诗词中却满怀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洪钟必然响起,京都城内城外,响起了阵阵马鸣声。
    百姓们不自觉的湿润了眼眶,此地一别,恩人将前往残酷的北境。
    武者本就寿命长远,北境战事频繁,蛮王又成就一品。
    也不知此地一别,还能否再见。
    姜少北上而去,也不知北境的食物他是否吃的习惯。
    数万人共情,又是一首传天下的诗句。
    想至此,有百姓反应过来,从怀里掏出两个地瓜就塞到黎慕儿的马车上。
    “带着路上吃,还热乎着呢。”
    有一个人做表率,大家便都开始效仿。
    一群人蜂拥而上,塞鸡蛋的,塞苹果的,好吃的都往车上装..
    “老乡们,真不用送我们东西,我们都带了,姜家人不白拿百姓一针一线。”
    黎慕儿慌忙的阻拦着,可根本拦不住热情的百姓。
    “哎呀,我女娃子你拦着干嘛,老头我这是早上新钓的鱼,拿着拿着,回头给姜少炖了吃。”
    “还有我这萝卜,上面还带泥呢,刚拔的,哎呀装不下了...老头你那鱼拿回去,多腥啊,一会车里怎么呆,带我这萝卜走。”
    “嘿,你这老太婆,凭什么不带我的鱼,老夫鱼比你萝卜金贵多了。”
    眼瞅着两人要打起来,有人出主意道。
    “哎呀别争了,你把萝卜塞鱼肚子里,都给姜少装上,快点快点,我这鸡蛋都快破壳了,赶紧放车上。”
    ...
    笑看着马车前黎慕儿忙乱的身影,姜望躬身接过朱圣手中金色的纸张。
    半圣赠诗送行,自己这规格恐怕时间少有吧?
    “谢朱圣赠诗。”
    朱圣叹了口气,回味着刚才灵光一闪的感觉。
    拍了拍姜望的肩膀,背却突然佝偻下来。
    “北行一路顺风,我会为你守住新学之道。”
    转身缓步离去,朱圣在经历了数十位大儒参与拐卖的时间后,整个人苍老了许多。
    想想你朝夕相处的同伴、晚辈,竟然背着你做一些与道义天理不合之事,明知道他们是错的,却要亲眼目睹他们被处决,这是何等的心情。
    “朱圣慢走,你们既然都赠诗了,老夫也不能只让你们出风头。”
    天空中突然飞来一道身穿青黑色官袍的身影,人还未到,声已经先至。
    “望儿你可听好,本相作诗的时候可不多。”
    来人正是叶冷蝉,此刻他脚踩青云,乘风而来,身上浩然正气波动连连,显然是蓄谋已久。
    “《三送姜望》
    京都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望儿,好去莫回头啊。”
    洪钟炸响,诗成传天下。
    叶冷蝉用最简单的语句,诉着长辈最深沉的期望。
    姜望不由得心想,若是叶冷蝉能坦然地当自己姨夫,其实也不错哈。
    京都的学子们今日怕是要乐翻了,三连传天下诗句,古往今来怕是头一回吧。
    今日之事必然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新学开,造化树现身后,即使失去十多位大儒,可大玄儒道却蒸蒸日上。
    上百位学子行礼,齐声道。
    “姜少,好去莫回头。”
    百姓们见此,也知道到了离别的时刻,纷纷停下手上送礼的行为,也学着儒生的模样,抱拳行礼道。
    “姜少,好去莫回头。”
    轰
    冥冥之中,一股民意浩荡。
    姜望心中有感而发。
    翻身上马,宝马懂人心,四支马蹄迈着轻快的步伐,驮着姜望出城而去。
    此情此景,若不留诗一首怕是有损我姜传世的文名。
    无需用,诗从口出,字字珠玑。
    “飒飒西风满城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寒风停歇,本已入秋,京都城内却传来阵阵花香。
    本已消失在夏日,沉睡着的蝴蝶们纷纷破茧而出。
    朵朵粉红色的桃花和黄色的菊花开满了京都各处的枝头,满城之内尽是花香。
    苍穹之中,阴沉的云雾散去,和煦的阳光落下,整个京都仿佛再次迎来春天。
    不知是何种乐器,发出叮叮咚咚的鸣响。
    似乎是司春之神在演奏春天的乐曲。
    诗词豪迈,字字传世。
    “此去一别,来日我若成青帝,定为诸位带来独特的春天。”
    “祝诸君,武运昌隆。”
    “祝大玄,蒸蒸日上。”
    “祝莘莘学子,学有所成。”
    “祝百姓,老有所依,劳有所获。”
    “启程!”
    城门开启,姜望带着黎慕儿和一马车的‘特产’,离京而去,身前是凌冽的寒风,身后是满城的春色。
    白鹿书院内,魏渊下的纸张突然开出一朵朵桃花和菊花,一股浩然正气混杂着剑意突然从花蕊中刺出。
    咔吧
    魏渊急忙躲闪,情急之下手中的毛下意识的阻挡。
    毛应声被剑意斩断。
    手握着半根断掉的毛,魏渊呆愣在原地,目光深邃的看着书案上开满的朵朵鲜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