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制造火、炮的那位官员以及家人一夜之间消失了。
    现在这东西,在白家手里,准确的说在前太子的后人手里。
    那么,前太子当年突然出事,是不是与这个有什么关系?
    余隐甩了甩头,将东西收进空间。
    确实,如果这东西造出来,跟战船一起,到时候根本不用靠近,直接把海盗给打得底朝天……
    但是大范围使用,他不敢想象。
    有些事情,还需要有待商榷。
    余隐第二天,便去工部报道了。
    找工匠按他的船模帮忙打造一个大些的,可以坐四五个人的小船。
    工部的人对于余隐这位从翰林院过来的,实在有点呲牙咧嘴,自打阮大人递了辞呈,大家都在想私下讨论,是哪位侍郎上位。
    结果,皇帝直接把发配出京三年多的余隐给招了回来。
    此消息一出,众人:emmmmmm……
    知道余隐今日过来,大家都翘首以待。
    结果他一出手就拿了一个大家都没搞过的新鲜玩意。
    瞬间,整个部门的人,都把心里的那点小九九给收了起来。
    望着在水里跑来跑去的小船儿,肃然起敬。
    纷纷问余隐这船是怎么造的。
    有没有图纸,余隐都一一解答。
    听到他是和岳大人一起研究的,众人又有那么一点轻视之心。
    岳大人嘛,技术方面在他们工部那是拔尖的,否则皇帝也不会让他去滨海了。
    余隐道:“若是这池子能再大些,它拧一下,应该能跑七八米。”
    前尚书阮大人道:“后面有池子。”
    于是,众人把小船抱着到了后头放生。
    余隐已经在空间实验过好几次了,到这里手脚熟练的拧动把柄,而后抽出,小船就像箭一般窜了出去,在水中划出一串波纹。
    众人:“……”
    这特么什么神仙设备。
    一个个瞪大眼睛。
    余隐道:“老夫想让工匠按照这们,打造一个能坐五六个人的船,咱们先在京里试好,如果可行,便送到滨海,让岳大人他们再造大船。”
    阮大人道:“余大人真是博学多才。”
    余隐不好意思道:“阮大人客气了,您是三朝元老,咱们楚朝的许多东西出自您的手笔,到时候,还有许多要请教您的,还望阮大人不吝赐教才好呀。”
    阮大人笑道:“一定的,一定的。”
    他们在工部这么些年,船倒是造过不少,但是都是根据图纸的。
    哪像他,直接将一块杯表拆了,然后看里面的构造。
    这就很了不起了。
    一块怀表多贵呀!
    阮大人跟岳大人通过信,知道余隐平时这么研究的时候,还笑骂了一句——疯子。
    更多的其实是不以为然。
    他们在工部这么些年,都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他一个翰林院的,除了会耍嘴皮子外,哪有什么真本事。
    待听到余隐要来工部时,更是嗤之以鼻。
    如今见他抱着只船过来,而且三两下就刷新了他们的世界观。
    其余人可能以为是岳大人的功劳,余隐只不过是走个过程,谁叫人家是得圣宠的人。
    然而,阮大人却知道,这东西基本上余隐一手完成的。
    岳大人给他的信前几天送到了,就是让他没事的时候,看看余隐那船造的怎么样了,如果余隐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他一定要帮忙。
    现在看来,人家哪需要他帮忙呀。
    阮大人心里有点不舒服。
    更多的也是没落。
    余隐没在工部多待。
    二月份要考会试,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大概马上要去贡院了。
    所以,阮大人目前还不能退休,还得在工部待着,不过他那船,还得请阮大人帮忙盯着,让工匠根据此打造一个。
    待会试结束后,应该凑合着完成了吧。
    余隐出了工部,正待回家时,突然被安阳公主的侍女给拦了下来。
    余隐只得又折了过去。
    安阳公主自打余隐出京后,跟余妙的关系那是突飞猛进。
    先前只要有余隐他们的消息,安阳公主都第一个给余妙送过去,待余妙拜了廖夫人为师后,双方的关系就更进一步了。
    安阳公主喜欢廖夫人的字,年少时,廖夫人还曾教过公主们。
    双方这么一算就是同门了。
    安阳公主:“……”
    透过帘子,她一时都没认出来,那个身材削瘦,步伐稳健,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自信与贵气的中年男子,居然是余隐。
    直到余隐的声音在车外响起,她才恍了下神,忙将帘子放下来。
    “无事,本宫刚好路过,恰好碰到大人,顺便打个着呼。”
    余隐:“……”
    您跟过工部干嘛来了。
    “既然公主无事,那下官便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