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打造了两辆,一辆的齿轮是三个,一辆的齿轮是两个。
    余隐用的这个便是两个的,这样的速度他已经很满意了,而且转弯什么也挺方便。
    另一辆由裴大人试用。
    这东西余隐只提供了一个思路,剩下的事情全部则裴大人和常大人一起讨论研究。
    如今两人一人一辆,在宽大的前院转来转去。
    裴大人道:“常大人,不如咱们去外头的街上转两圈吧。”
    这院子看起来挺大,真正运动起来,也就那么一回事。
    两人骑着车一溜烟的便出了门,余隐带着一行人快速跟了出去,在外头两人早就跑得没影了。
    老江笑眯眯道:“这两人倒是速度挺快。”
    余隐道:“那是车的速度好。”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聊了起来,过了差不多两刻钟,两人满头大汗的踩着车子回来了。
    常大人抹了把汗,哈哈大笑道:“大人,您这主意真好,您猜刚才下官跟裴大人到了哪儿?”
    余隐看他们的方向,应该是去闹市去了。
    默了一会道:“应该是到醉仙楼那边了吧。”
    常大人:“……”
    让您猜下,您有必要这么准吗?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惊得张大嘴巴,“不会吧,这么快?”
    从他们这儿到那边走路起码半个时辰,可现在……
    余隐让老江他们把车子全面检查一下,要是没问题,再找两个人磨合着几日,到时候就可以直接批量生产了。
    想到此,余隐突然搓了下手道:“谁也别跟老夫抢,老夫得先要一辆。”
    “就你成日的徇私。”
    余隐一听这声音,便知道是皇帝来了。
    今日大家待了他半天,结果他差人过来说,今日有事不来了。
    结果,他们才试完车,他又来了。
    余隐只得硬着头带人跟皇帝见礼,皇帝摆摆手,“都起来吧,这就是那两辆车?”
    余隐点头。
    “朕刚才过来时,好像看到是他们两个一前一后骑着,那速度跟飞似的,朕都没看清楚,就不见人影了……”
    一听这话,两人心头突突直跳,妈呀,这可是无视皇帝呀。
    于是,两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皇帝抬脚踹了就近的常大人一下,“行了起来吧,朕又没怪你们,朕只是觉得这车子不错,不知道可人名儿了?听老余人力马车人力马车的叫,朕觉得怪怪的,不如就叫人力三轮车吧……”
    众人齐声道:“多谢圣上赐名。”
    三轮车试骑那日,不止是皇帝瞧见了。
    许多的百姓都瞧见了,尤其是醉仙楼也算是京都的一大标志。
    里面的食客不知几许。
    大家对于两位穿着官服,骑着个像马车又不是马车的车子在街上呼啸而过的样子印象特别深刻。
    自然还有留在京都打算过完中秋参加完秋猎再回去的各国使臣。
    此事一打听,立刻传遍了大街小巷。
    那是工部最新研制出来的三轮车呀,还是皇帝亲自命名的。
    目前这两部,由工部的几位年轻的大人,每人轮流一天的骑着上下班。
    余隐这一天中午正在听小张大人谈自己骑车的感受,就听小毛道:“大人,外面东域国的张大人,与好几位外国使臣一道来了,说是想看看咱们的三轮车。”
    余隐道:“他们倒是消息挺灵通。”
    自打余隐回京这段时间,工部制造出来的东西,其实还是蛮多的。
    比如战船。
    比如火、枪和弓、弩,火、炮也正在研制中,余隐估计,到年底差不多能完成。
    到时候真的给打倭寇提供了一个更坚实的后盾。
    据他跟卫国公这段时间的通信来判断,倭寇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原先海岸线长,又没有水军的楚国是他们重点抢掠的对象,这段时间,楚国的水军速度发展了起来。
    且特别的强大,手上又有武器与战船。
    在各方面都是碾压性的存在。
    再加上如今以滨海为根据地,水军的数量已差不多,让每个沿海城市都能有一千左右的防守,而他们目前的工匠正在加班加班的制造火、枪和弓、弩。
    待过几天的秋狩过后,大概这两种武器,就能大批量生产,同时给每个城市的领导配上几个了。
    余隐带了几个大人迎了出去。
    依旧是第一次与张卷见面的大厅。
    不过这次大家来的目的与上一次不一样。
    张卷跟余隐最熟悉,便开门见山地说了他们此行前来的目的。
    余隐笑道:“车子就在后面,各位大人请随我来。”
    三轮车自从做出来,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五六天了,每天都有人骑着从街头晃动,尤其是小常大人,把三轮车看的跟孩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