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听说要回去了,激动的一晚上没睡好。
    第二天,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忙前忙后,跟余三他们打听自己认识的人的情况。
    契约公证这事办起来挺简单的,大家看后也没什么问题,这事就这么定了,在官府盖章,大家各执一份,族学的事就这么定了。
    下午,余三和余五两兄弟正准备去买船票,被李三给拦了下来。
    李三道:“老爷今日已经联系好了,明日巳时,有官船过去,阿福拿着我家老爷的贴子,大家一道坐着回程便是了。”
    余三老爷道:“这样不好吧!”
    七老太爷白了他一眼,“有什么不好的,官员可比商船安全多了。”
    李三道:“那位大人是我家老爷的好友,所以,这事你们只管放心坐便是了。”
    送走了余家几个人。
    余隐坐贺国舅的马车一道回京。
    贺国舅看起来五大三粗的,但是一看到自家小孙子就这么走了,忍不住直抹眼泪。
    余隐假装没看见,抿了口茶道:“国舅爷今日要进宫吗?”
    贺国舅嗯了一声。
    又继续抹了会眼泪道:“老余,你家闺女马上要成亲了哦!”
    余隐被他说的心情一时居然不好了。
    贺国舅哈哈大笑道:“老夫,就知道,你小子不满意国师。”
    余隐白他,“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辛苦养大的闺女,现在被猪给拱了。”
    贺国舅道:“话不能这么说,现在最郁闷的该是史家才对。”
    就前段时间因为买卖铺子的事情,史家设了那么大一个局,结果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余隐这个女婿是选对了。
    还没进门,胳膊肘就拐向余家了。
    两人聊了一会孩子,贺国舅才道:“昨日收到密报,怕是倭寇等不到今年冬天了。”
    余隐精神一震,“真的?那边可有风吹草动了?”
    “这两年他们几乎被咱们压着打的,怕是早就被惹毛了,圣上让老夫明日前往白虎山,看看进度,要是没问题的,大概一批新的武器要送过去了。”
    余隐默了一会道:“可请国师占卜了?”
    贺国舅摇头:“这种事情,并非天灾,不好占卜,怕生变数。”
    余隐明白,如果贺国舅这次护送武器过去,那么有可能把卫国公换回来。
    卫国公在外好几年了。
    不过这两人都是皇帝信得过的。
    至于卫五和卫七,大概可能不会回来。
    不过楚宗庆的话,也有可能被调回,勇南要不是身份摆在那儿,早就亲自跑到滨海去了,如今又让皇帝给楚宗庆赐了婚。
    婚期就定在明年开春。
    果然,余隐才到工部,就被皇帝派人唤进了宫里。
    各部的主要人员都在,还有几员武将,余隐心头一跳。
    一抬头就看到皇帝面色不愉,丢了一封信给他。
    余隐接住一看,吓了一大跳。
    倭寇也太狂了,居然劫持了回去的各国使臣。
    这么一算,各国使臣也才出了楚国境内,就被劫持了。
    看来对方何止是等不到冬天,现在就想动手。
    大家今日讨论的内容,就是如何出征,派谁去,人又要怎么救。
    这次来的十来个国家,虽然不算太大,但是对他们都挺友好,而且大家距离也不是很远,如今更是稳定了贸易关系,如果就这么出事了。
    到时候,不怕对方打起来,只怕关系恶劣,不利于大家共同发展。
    如果去剿灭倭寇。
    那么肯定得有人留守。
    卫国公年纪大了,绝对不能出征的,至于卫五和楚宗庆,水军是两人一手带起来,如果一起出征,也是不可能的。
    余隐一群人,七嘴八舌,讨论了大半天。
    最后决定由京里派两个人跟着贺国舅一路去送粮草和武器。
    再调各地驻守的兵,在卫五他们出征的时候,守城什么的,因为倭寇这两年,被他们压着打,已经跟以前打法不一样了。
    现在整个海岸线都有可能是他们攻击的目标。
    要看哪个地方最薄弱。
    是以,如果哪边的要出征,就得有援军立即补上。
    如果没有使臣的事,这事其实挺好解决,但是现在还关系到一些从楚国回去的使臣,事情就有些复杂了。
    在余妙成亲之前的一段时间,余隐他们天天忙着各种讨论。
    规划路线,甚至工部这边连只做了一半的火、炮都开始加班加点的打造了起来。
    到了九月初十,贺国舅带着粮草,以及数百支□□和一千支弓、弩上路了。
    而余隐这边的火、炮却只赶出来一半。
    虽然当时做过模形,试过水,但是现在若真拿去上战场,余隐觉得太不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