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琴棋书画设等等。
    由于本朝的规格并不算太严格,女子更不像前朝那般,上个街还要把脸上遮上,像女孩子上学这样的事情,在京都几乎家家都有。
    于是,骑射在女院那边也设了一个小小的场子,每旬大概会有一节课的时间。
    小鱼儿拉着余隐道:“爹爹,以后我也会来这边读书吗?”
    她听九公主说,宫里的事情还没定。
    皇子、公主身份毕竟有些不一样。
    但是皇帝有意思,让他们全挪过来,可是反对的声音也不少。
    余隐道:“你想来那就来呗!”
    小鱼儿情绪没想象中的激动,余隐揉了下她的脑袋,“不用担心太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四季更替,生生不息,乃自然规律也……”
    小鱼儿:“……”
    我爹最近被哥哥传染了。
    进入九月,书院正式开学。
    在开学之前,还是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报名。
    陆陆续续计算出来的学生人数,以及成绩,进行分班了好几天,才算是大概有了个底。
    余隐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学生。
    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事先整理好了。
    在他离开工部的这大半个月,众人起初还欢呼了一声。
    终于可以轻松了。
    直到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大家才惊讶的发现,被余隐奴役久了,居然不适合这样清闲的日子。
    做为书院的第一任山长。
    余隐的名字这段时间再次被人翻来覆去的提起。
    他的简历,再次成为书肆热销的东西。
    余隐这一天,从书院上完课回去,路过书肆时,想着给余妙的娃儿买个礼物,于是便听到外头有人说:“不会吧,怎么又完了?昨天还跟我说,让我今日来拿书的。”
    掌柜不好意思道:“实在不好意思,要不再过两天吧,主要是这几天卖的太快了,我一转身,小二就把书卖出去了。”
    余隐喊了一声小毛道:“拐去刘家书肆。”
    余隐多少知道一些印刷方面的流程。
    其实现在的印刷已经很先进了。
    字都是一个个刻好的,只不过刻字的速度有点慢,有时候字体还不规范,像个别人想要出字帖的话,那就得重新刻版。
    最主要的是现在木刻,或泥刻,字用不了多久,就得重新来。
    余隐在书肆问了一大堆,把掌柜都问得哑口无言。
    他这才打道回府。
    到了家,准备去逗孩子,这才发现,要给孩子买的礼物忘了。
    T_T
    余隐第二日去书院,跟刘大人他们把书出的还是太慢,给提了一下。
    刘大人道:“大人有什么好的方法?”
    余隐默了一会道:“能否把木刻或泥刻的字,变成金属的,这样子用起来,虽然成本刚开始有点贵,但是真正用到后来,即节省时间,又节省金钱。”
    一个字,理论是,可以用很久。
    鲁大人道:“这主意是不错,还有就是,纸张比较贵,做起来比较慢,大人有没有觉得?”
    所以自古以为,书都比较贵。
    一本三字经,都要三四百钱。
    所以,穷人给孩子读书的也特别少。
    余隐一早上跟人讨论了大半天,才发现,字是可以改,然而造纸术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除非把人工变成机器,可想要制造这样的机器,还没有任何参考资料。
    为了能够把造纸术再进行改进,余隐这段时间,除了翻资料之外,便找作坊一直盯着工匠如何工作,一整套流程下来,他也算是摸清了不清。
    于是,回来结合资料,再写写画画。
    不过这样浩大的工程,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好的。
    余隐叹了口气,只得先把这事给压了下来。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他们把三轮车变成两轮之后,不止速度提高了,单人骑着也特别的省力,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第94章 小鱼儿番外
    在小鱼儿十岁那一年, 余隐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带着小姑娘沿着事先规划好的地图,四处游历去了。
    这一逛便是四年。
    余隐在这四年时,时刻都在思考着怎么把造纸术改进。
    到时候, 让出纸速度更快, 让纸变得更便宜, 就算是质量比不上人工的, 但只要能撑起大家的需求,甚至便宜对于普通人家来说, 才是最主要的。
    于是,在这四年里, 他收获还蛮多,将人工的部分, 尤其是将植物变成纸浆这一部分, 改造成了机械, 至于后面的, 他也有想过, 但是中间人工的部分还是至关重要的。
    是以,回京后,余隐便马不停蹄地找工匠研究去了。
    小鱼儿已经由原先到余妙肩头的个子, 长得比姐姐还要高大半个头。
    余妙望着眼前喝粥的少女的, 禁不住有点心酸。